一种钢管连续淬火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87701发布日期:2022-04-30 21:4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连续淬火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淬火感应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钢管连续淬火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长钢管表面连续淬火过程中,由于钢管轴线弯曲在旋转前进时和感应线圈不同心,对热处理质量影响大,甚至引起与感应线圈相碰打火,进而使得钢管淬火不符合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连续淬火感应装置,能够有效的保证在淬火过程中钢管与感应线圈始终保持同轴。
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钢管连续淬火感应装置,与淬火设备配合使用且位于淬火设备输出端,包括沿竖向伸缩的弹性支撑座、安装在弹性支撑座上的缓冲装置、与缓冲装置铰接的支撑件、以及安装在支撑件靠近淬火设备一侧的感应线圈。
6.在使用时,淬火设备将钢管从其输出端向本装置的一侧旋转输送,钢管将穿过感应线圈并与感应线圈同轴,穿过感应线圈后,钢管的外园面将与弹性支撑座抵接,若钢管向下弯曲,在弹性作用力下,弹性支撑座将向下运动,由于感应线圈与弹性支撑座连接使得钢管与感应线圈在竖向运动时始终保持同轴;当钢管向水平方向的两侧弯曲的弯曲段输送至感应线圈内时,由于感应线圈与缓冲装置铰接,使得支撑件和感应线圈将实现绕铰接点的偏转,从而不受钢管弯曲的影响,始终使得感应线圈与钢管保持同轴;当钢管的直线段再次进入感应线圈后支撑件将在缓冲装置的作用下回正,从而保证钢管直线段的同轴;
7.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保证钢管与感应线圈始终保持同轴,减小了感应线圈对于钢管加热时的质量影响。
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通过感应线圈后的钢管进行支撑;
9.所述支撑件包括与缓冲装置铰接的托架本体、安装在托架本体远离弹性支撑座一侧且沿竖向对称设置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支撑件远离淬火设备的一侧。
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线圈的内径为d,所述支撑轮靠近感应线圈圆心的顶点与感应线圈圆心之间的距离为d,d>d。
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支撑轮能够实在保持与钢管支撑;
12.所述支撑轮设置在托架本体远离淬火设备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撑轮的圆心与感应项圈的圆心连线所形成的角度为a,180
°
>a>0
°

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弹性支撑座沿竖向能够实现伸缩,从而带动整个装置在竖向移动;
14.所述弹性支撑座包括设置有安装槽的安装座、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导向杆、以及分
别与导向杆和安装座连接的弹性组件;所述导向杆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与支撑件铰接。
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导向杆沿竖向实现伸缩;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沿竖向设置穿过安装座的底部且与导向杆连接的连杆、套装在连杆的外侧且位于安装槽内的弹性件。
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碟簧、板簧中任意一种。
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支撑件的自动回正;
18.所述导向杆远离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凹槽内。
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轴线与感应线圈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转轴、填充在凹槽内的缓冲橡胶;所述支撑件与转轴转动连接。
2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钢管的淬火和加热;
21.所述感应线圈包括呈圆环状且设置有开口的线圈本体、以及分别与托架本体和线圈本体连接的线圈夹持件。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保证在淬火过程中钢管与感应线圈是在保持同轴,有效的提高了钢管的淬火热处理质量;
2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装置,使得支撑件能够实现自动回正;
2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轮有效的对于钢管进行支撑,避免在淬火过程中,钢管与感应线圈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2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线圈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托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32.其中:1、钢管;2、感应线圈;21、喷水孔;3、线圈夹持件;4、软导线;5、橡皮管;6、铜管;7、铜板;8、水管;9、支撑轮;10、托架本体;101、圆弧面;11、缓冲橡胶;12、导向杆;13、弹性件;14、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技术所提及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在本技术实施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
个定位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柱。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5.如图1-图5所示:
36.一种钢管1连续淬火感应装置,与淬火设备配合使用且位于淬火设备输出端,包括沿竖向伸缩的弹性支撑座、安装在弹性支撑座上的缓冲装置、与缓冲装置铰接的支撑件、以及安装在支撑件靠近淬火设备一侧的感应线圈2。
37.在使用时,淬火设备将钢管1从其输出端向本装置的一侧旋转输送,钢管1将穿过感应线圈2并与感应线圈2同轴,穿过感应线圈2后,钢管1的外侧面将与弹性支撑座抵接,若钢管1向下弯曲,在弹性作用力下,弹性支撑座将向下运动,由于感应线圈2与弹性支撑座连接使得钢管1与感应线圈2在竖向运动时始终保持同轴;当钢管1向水平方向的两侧弯曲的弯曲段输送至感应线圈2内时,由于感应线圈2与缓冲装置铰接,使得支撑件和感应线圈2将实现绕铰接点的偏转,从而不受钢管1弯曲的影响,始终使得感应线圈2与钢管1保持同轴;当钢管1的直线段再次进入感应线圈2后支撑件将在缓冲装置的作用下回正,从而保证钢管1直线段的同轴。
38.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保证钢管1与感应线圈2始终保持同轴,减小了感应线圈2对于钢管1加热时的质量影响。
39.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保证钢管1与感应线圈2始终保持同轴,减小了感应线圈2对于钢管1加热时的质量影响。
4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通过感应线圈2后的钢管1进行支撑;
41.所述支撑件包括与缓冲装置铰接的托架本体10、安装在托架本体10远离弹性支撑座一侧且沿竖向对称设置的支撑轮9;所述支撑轮9设置在支撑件远离淬火设备的一侧。
42.淬火设备将钢管1输送至感应线圈2内,钢管1通过感应线圈2与支撑轮9抵接,支撑轮9对于钢管1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保证钢管1在输送过程中其与感应线圈2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变化;
4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线圈2的内径为d,所述支撑轮9靠近感应线圈2圆心的顶点与感应线圈2圆心之间的距离为d,d>d。
44.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使得感应线圈2的内壁将不会与钢管1的外侧面接触而发生碰撞。
4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支撑轮9能够实在保持与钢管1支撑;
46.所述支撑轮9设置在托架本体10远离淬火设备的一侧;两个所述支撑轮9的圆心与感应项圈的圆心连线所形成的角度为a,180
°
>a>0
°

47.优选的,a=90
°
,两个支撑轮9的圆心与感应线圈2的圆心所形成的夹角均未45
°

4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弹性支撑座沿竖向能够实现伸缩,从而带动整个装置在竖向移动,保证钢管1在竖向上弯曲时能够保证钢管1与感应线圈2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49.所述弹性支撑座包括设置有安装槽的安装座14、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导向杆12、以及分别与导向杆12和安装座14连接的弹性组件;所述导向杆12远离安装座14的一端与支撑
件铰接。
50.导向杆12的一端滑动安装在安装槽内,且通过弹性组件与安装座14连接,当钢管1向下弯曲时,与钢管1抵接的支撑轮9将向下运动;使得托架本体10向下运动带动感应线圈2向下运动,保证了钢管1向下弯曲段与感应线圈2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51.当钢管1不再弯曲或向上弯曲时,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支撑轮9将向上运动,使得保证与钢管1的抵接,支撑轮9向上运动也将带动托架本体10上上运动,进而使得感应线圈2向上运动,实现了钢管1与感应线圈2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52.优选的,托架本体10远离弹性支撑座的一侧呈圆弧面,其开口向上,在托架本体10远离弹性支撑座的一侧设置与支撑轮安装槽,支撑轮安装在支撑轮安装槽内。
5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导向杆12沿竖向实现伸缩;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沿竖向设置穿过安装座14的底部且与导向杆12连接的连杆、套装在连杆的外侧且位于安装槽内的弹性件13。
5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13为弹簧、碟簧、板簧中任意一种。
5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支撑件的自动回正;
56.所述导向杆12远离安装座14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缓冲装置安装在凹槽内。
57.钢管1在水平方向的弯曲段通过支撑轮9后,支撑轮9将不再对该段进行支撑,此时,缓冲装置将有压缩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进而使得托架本体10绕铰接点旋转并向初始状态恢复。
5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轴线与感应线圈2轴线在同一平面上的转轴、填充在凹槽内的缓冲橡胶11;所述支撑件与转轴转动连接。
5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钢管1的淬火和加热;
60.所述感应线圈2包括呈圆环状且设置有开口的线圈本体、以及分别与托架本体10和线圈本体连接的线圈夹持件3。
61.线圈本体通过线圈夹持件3与托架本体10靠近淬火设备的一侧连接,使得淬火设备输送的钢管1能够进入到感应线圈2内,由于托架本体10与缓冲装置铰接,进而使得托架本体10绕铰接点转动时,线圈本体也会绕铰接点进行转动。
6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防止由于钢管1的弯曲使得感应线圈2的位置与钢管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热处理质量。
63.优选的,如图1所示,感应线圈2还包括与线圈本体开口端分别连接的两根软导线4、套装在软导线4外侧的橡皮管5、伸入橡皮管5内且与软导线4连接的铜管6、安装在铜管6外侧的铜板7、以及与铜管6另外一端连通的水管8;线圈本体与铜管6之间采用软导线4联接,使得线圈本体在工作过程中运动不受导线牵扯影响;
64.进一步的,线圈本体采用方铜管制成,在其外侧面上设置有喷水孔21,喷水孔21沿其周向均匀设置,进而使得钢管1在线圈本体所产生的交变磁场内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涡流,而出现快速加热,设置的喷水孔21,实现边加热,边冷却淬硬。
65.感应线圈2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述其工作原理。
66.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