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9445发布日期:2022-05-30 21:0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抛光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2.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3.在对工件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前,常需要对工件的位置进行固定,再利用抛光工具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随着消费市场对器件的表面光泽度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工件的表面也复杂多变,简单的夹紧治具只能维持工件的位置恒定,容易出现过抛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抛光表面处理过程中,夹紧治具对工件固定容易导致过度抛光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回弹组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互契合连接、并形成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二夹持部与底座滑动配合;所述回弹组件连接第二夹持部和底座、并用于使第二夹持部恢复至与底座的中心轴线重合的位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夹持部与底座滑动配合,使得在抛光处理过程中允许工件发生一定的位移,降低过抛风险;同时设置回弹组件能够让第二夹持部在失去外力作用的情况下,重新恢复到初始位置即与底座的中心轴线重合,使抛光处理可以持续进行并提高抛光质量和效果。
8.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固定连接的支撑座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直线滑轨和与直线滑轨相适配的滑块,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滑块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夹持部通过滑块和直线滑轨与底座滑动配合,可以提高第二夹持部滑动方向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抛光质量的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回弹组件包括左磁体和右磁体,所述左磁体嵌设在第二夹持部中,所述右磁体嵌设在安装座中并与左磁体对称设置,所述左磁体和右磁体的相邻面磁极的极性相异,所述左磁体和右磁体的磁力方向与直线滑轨延伸方向相垂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磁体异性相吸的原理,驱使第二夹持部恢复至底座原来的位置,回弹效率高且稳定性好,且机构装配简单快捷。
12.可选的,所述回弹组件还包括嵌设于第二夹持部并与第二夹持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的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上开设有与左磁体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供左磁体与安装基座插接配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磁体通过设置在安装基座上,进一步简化机构各部件
的装配程序,从而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维护效率。
14.可选的,所述回弹组件有两组,所述直线滑轨位于两组回弹组件之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回弹组件对称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回弹位置偏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回弹效率。
16.可选的,所述第二夹持部背向第一夹持部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位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座外侧壁与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移动间隙,所述滑块的最大滑动行程小于或等于所述移动间隙的宽度。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设置于安装槽内,提高组件间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简化外观,并且可控制工件的偏移距离,提高抛光加工效率。
18.可选的,所述回弹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端固定于安装座内部,另一端与弹性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弹性件穿设于安装座中延伸出移动间隙并能够与安装槽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方向朝向第二夹持部;所述弹性件延伸方向与直线滑轨延伸方向相平行。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原理,驱使第二夹持部自动回弹,弹性件内设在安装座内部,充分利用组件的空间,装配简单且更换成本低。
20.可选的,所述回弹组件设有两套,相对设置于安装基座的内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相对设置两套回弹组件,可以同时对工件的两侧进行抛光处理,可提高抛光工序的处理效率。
22.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盖部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块,所述盖部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夹持块穿设于滑槽并能够在滑槽延伸方向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第二夹持部朝向第一夹持部的一面开设有锁紧槽,所述夹持块的一端能够伸入锁紧槽并与第二夹持部卡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可分离设置便于工件的取放。
24.可选的,两个所述夹持块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弹力方向与夹持块相背移动的方向相同。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弹性方向与两个夹持块相背移动的方向一致,一方面可以使夹持块持续与卡接杆抵紧,另一方面简化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锁紧操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第二夹持部与底座滑动配合,允许工件在抛光处理中发生有一定的位移,配合回弹组件使工件能恢复原来的位置,降低过抛的同时维护抛光工序的持续性;
28.2、利用磁体异性相吸的原理,可以使第二夹持部的回弹效率和稳定性更高,且机构小巧,装配简约大方;
29.3、利用弹性件弹性恢复的原理,驱使第二夹持部自动,兼顾回弹效率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图1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32.图3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中底座的剖面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支撑座;12、安装座;121、圆形槽;122、安装通槽;13、直线滑轨;14、滑块;2、第一夹持部;21、盖部;211、滑槽;22、夹持块;221、卡接槽;222、锁紧孔;23、弹簧;3、第二夹持部;31、安装槽;32、锁紧槽;33、卡接杆;4、回弹组件;41、左磁体;42、右磁体;43、安装基座;431、凹槽;44、弹性件;45、固定件;5、夹持空间;6、移动间隙;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现有的夹紧治具通常只能对工件7的位置进行锁定,在抛光处理过程中,由于工件7的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局部表面凸出,局部表面凹陷,而抛光工具的位置常常也是固定的,容易导致工件7局部表面过抛。为了改善这个缺陷,本技术通过对夹紧机构结构进行优化,允许夹持部件可以在抛光处理过程有一定可移动余量,但是能自动恢复原来位置,模拟手动固定抛光的情景,优化抛光的效果。
36.以下结合图1-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参照图1,一种用于抛光的夹紧机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夹持部2、第二夹持部3、回弹组件4和底座1;底座1用于提供支撑作用和安装基础,第一夹持部2与第二夹持部3相互契合连接、并形成用于夹持工件7的夹持空间5。第二夹持部3与底座1滑动配合,回弹组件4连接第二夹持部3和底座1;抛光工具夹持空间5重的工件7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过程中,会使得第二夹持部3在底座1中发生相对滑移,回弹组件4用于驱使第二夹持部3恢复至初始位置,即使第二夹持部3和底座1的中心轴线重合。
38.参照图2,底座1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座11和安装座12,其支撑座11为圆柱形,安装座12为矩形体,安装座12的长度小于支撑座11的横截面直径。安装座12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有直线滑轨13,直线滑轨13上设有与其外侧壁滑动抵接的滑块14;滑块14用于与第二夹持部3连接。
39.参照图2,安装座12与直线滑轨13相垂直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形槽121,圆形槽121供安装回弹组件4。
40.参照图3,回弹组件4包括两组,一组位于直线滑轨13的一侧,另一组位于直线滑轨13相对的另一侧。回弹组件4包括安装基座43,左磁体41和右磁体42;左磁体41和右磁体42为外观大小相同,为中部镂空的圆柱形磁块;安装基座43开设有与左磁体41大小相等的凹槽431。装配时,先将左磁体41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基座43的凹槽431中,再将右磁体42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座12圆形槽121中;然后将安装基座43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夹持部3的侧壁上,使左磁体41和右磁体42相对设置,且左磁体41和右磁体42的相邻面磁极的极性相异;左磁体41和右磁体42的磁力与直线滑轨13延伸的方向性相垂直。
41.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左磁体41直接安装在第二夹持部的侧壁与安装座12圆形槽121相对的位置上。
42.参照图3,第二夹持部3朝向安装座12的一面开设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的槽宽大于安装座12的宽度,安装槽31供第二夹持部3与安装座12盖接,并形成简洁的外观。装配时,第二夹持部3盖接在安装座12外周,安装槽31的槽底壁与滑块14抵接并通过螺钉使第二夹持部3与滑块14固定连接;第二夹持部3通过滑块14和直线导轨与安装座12滑移连接。安装
座12的外侧壁与安装槽3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移动间隙6。为了避免安装槽31的内侧壁与安装座12发生碰撞,滑块14在直线滑轨13的滑动行程应小于或等于移动间隙6的宽度。
43.参照图2-图3,第一夹持部2包括盖部21和两个夹持块22,盖部21与第二夹持部3盖接并形成用于夹持工件7的夹持空间5;两个夹持块22用于使盖部21与第二夹持部3锁紧以夹紧工件7,或解锁以释放工件7。
44.参照图4,盖部21开设有滑槽211,两个夹持块22对称穿设于滑槽211并能够在滑槽211延伸方向滑动。当两个夹持块22相向移动可实现第一夹持部2插入第二夹持部3或与第二夹持部3解锁卡接,当两个夹持块22相背移动可实现第一夹持部2二夹持部3的卡接锁紧。
45.参照图2-图3,第二夹持部3朝向第一夹持部2的一面开设有锁定槽,当盖部21与第二夹持部3盖接时,两个夹持块22伸入锁定槽内并与第二夹持部3卡接。锁定槽内穿设有两根卡接杆33,卡接杆33供夹持块22卡接,卡接杆33的延伸方向与盖部21盖合方向相垂直。为了便于夹持块22与卡接杆33卡接,夹持块22朝向卡接杆33的一侧开设有具有一斜面的卡接槽221,斜面朝向卡接杆33。
46.参照图2-图3,为了第一夹持部2与第二夹持部3的对工件7的夹持稳定性,在两个夹持块22之间穿设有一根弹簧23,其中一个夹持块22开设有锁紧孔222,锁紧孔222供插入插销固定弹簧23的位置。弹簧23的弹性方向与两个夹持块22相背移动的方向一致,一方面可以使夹持块22持续与卡接杆33抵紧,另一方面简化第一夹持部2与第二夹持部3的锁紧操作。
47.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装配工件7时,将工件7套设在第二夹持部3的上端外沿,使夹持块22相向滑动以压缩弹簧23并使盖部21与第二夹持部3盖接并使夹持块22插入锁定槽,松开夹持块22弹簧23弹性恢复驱使两个夹持块22相背移动并与卡接杆33卡接并相互抵紧,实现工件7的夹紧固定。抛光工具对工件7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过程,使第二夹持部3在直线滑轨13上滑动,即第二夹持部3与底座1发生相对滑移,回弹组件4中的左磁体41与右磁体42因异性相吸的原理,会驱使第二夹持部3重新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反复使抛光处理更加接近手工固定的状态,降低过度抛光的同时,提高抛光处理效果。
48.实施例2
49.参照图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回弹组件4穿设于安装座12的内部,并有部分延伸出移动间隙6。安装座12内沿与直线滑轨13延伸方向同向开设有台阶型安装通槽122,安装通槽122内壁设有内螺纹。回弹组件4设有两套,相对设置在安装通槽122内。回弹组件4由弹性件44和固定件45组成,弹性件44为弹簧23,固定件45为圆头螺丝,固定件45一端与弹性件44卡接,另一端与安装通槽122侧壁螺纹连接,弹性件44延伸出移动间隙6,弹性件44延伸方向与直线滑轨13延伸方向相平行。当抛光表面处理时,抛光工具会使第二夹持部3在直线滑轨上滑动,使第二夹持部3与弹性件44抵接并压缩弹性件44,而在第二夹持部3失去外力时,弹性件44弹性恢复将第二夹持部3顶出,使第二夹持部3恢复到初始位置。
50.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利用弹簧23的弹性可恢复原理,使第二夹持部3在偏离底座1中心位置时,能够在失去外力的情况下有惯性重新恢复到初始位置,如此反复使抛光处理更加接近手工固定的状态,降低过度抛光的同时,提高抛光处理效果。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