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矿石湿法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含氧化铜、钴的浮选尾渣与矿石联合处理湿法冶炼的方法。
背景技术:2.目前,对于含氧化铜钴的浮选尾渣和矿石多采用单独或混合浸出处理,浸出料液根据液固分离原液及洗涤液含铜量不同分成高、低铜料液,高、低铜料液通过分别萃取获得高、低铜萃余液,高铜萃余液返回浸出或液固分离及洗涤系统使用,低铜萃余液送至沉钴车间除杂提钴。含铜高、低耗酸的浮选尾渣可单独搅拌浸出处理,耗酸偏高的单独处理增加成本,不适宜开采。
3.现在主流行的工艺流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酸性水循环使用,低铜料液含铜、酸较高,经萃取铜释放酸后,萃余液中含铜0.2-0.5g/l、含酸14-20g/l,该萃余液送至沉钴车间生产粗制氢氧化钴,由于含铜高需增加除铜工序,含酸高需加大中和除铁工序钙盐的使用量,进而增加钴的夹带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氧化铜、钴的浮选尾渣与矿石联合处理湿法冶炼的方法。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含氧化铜、钴的浮选尾渣与矿石联合处理湿法冶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含氧化铜、钴矿石的浸出:
7.101)破碎、磨矿、分级:将含氧化铜、钴矿石进行破碎、磨矿,得到一定细度的矿浆;
8.102)脱水至矿浆达到一定浓度;
9.103)搅拌浸出:将矿浆先进行酸化稀释,然后泵入到多个串联的、加有浓硫酸和还原剂的搅拌浸出槽中进行常温搅拌-浸出一定时间;
10.104)固液分离:浸出的矿浆通过浓缩机进行固液分离,溢流的高铜料液自流到高铜料液池澄清,然后泵入到萃取车间;浓缩机的底流由渣浆泵送入洗涤浓缩机,进行多级串联逆流洗涤,每级的洗涤液均返给上一级,最后一级返给液固分离前的矿浆,最后的洗涤浓缩机的底流送入1#环保渣库,1#环保渣库的液体返回至步骤102)脱水后的矿浆中;
11.2)浮选尾渣的浸出:
12.201)筛分、制浆:筛分后向浮选尾渣中加入二级高铜萃余液制浆;
13.202)搅拌浸出:将浮选尾渣矿浆泵入到多个串联的、补加浓硫酸的搅拌浸出槽进行搅拌浸出;
14.203)液固分离:浸出的浮选尾渣矿浆通过浓缩机进行固液分离,溢流的低铜料液送入到低铜料液池澄清,然后泵入到萃取车间;浓缩机的底流由渣浆泵送入2#环保渣库,2#环保渣库的回液送入浓缩机混合调酸后溢流至低铜料液池;
15.3)萃取、反萃:
16.301)高铜萃取:高铜料液进入到萃取车间后,先进行一级高铜萃取,得到一级高铜萃余液,一级高铜萃余液进行二级高铜萃取,得到二级高铜萃余液;
17.302)低铜萃取:低铜料液进入到萃取车间后,先进行一级低铜萃取,得到一级低铜萃余液,一级低铜萃余液进行二级低铜萃取,得到二级低铜萃余液;二级低铜萃取得到的负载有机相返回至一级低铜萃取过程,一级低铜萃取得到的负载有机相自流至二级高铜萃取过程;
18.303)反萃:两级低铜萃取及两级高铜萃取串联得到的负载有机相汇合,采用电贫液进行反萃,得到含铜电富液及再生有机相;
19.4)电积:来自反萃的电富液进行电积,生成阴极铜和电贫液,电贫液返回到反萃步骤;
20.5)沉钴:先将二级低铜萃余液除杂,然后进行沉钴,得到粗制氢氧化钴产品和处理后液体。
21.优选的,步骤101)中,含氧化铜、钴矿石破碎的块度为0-250mm,磨矿的细度为小于200目的含量占70%;
22.步骤102)中,脱水至矿浆浓度达到65%;
23.步骤103)中,搅拌浸出槽的数量为4个,常温搅拌-浸出的时间为4h,ph控制在1.5-2.0。
24.进一步优选,步骤202)中,搅拌浸出槽的个数为3个,搅拌浸出的时间为1h,ph控制在1.8-2.0。
25.进一步优选,步骤301)和步骤302)中,萃取剂为5540,稀释剂为260#溶剂油,萃取过程的有机相为75%的溶剂油和25%的萃取剂混合。
26.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4)中,电积采用不溶阳极和不锈钢永久阴极进行作业,电积槽内的供液方式,采用下进上出的循环方式,电流密度为230-300a/m2,槽电压为1.8~2.2v,阴极周期为6d;电积后的电贫液成为反萃过程的反萃前液。
27.进一步优选,步骤5)中,沉钴过程包括先加石灰乳除铁,然后加氧化镁沉钴,然后再加石灰乳除镁;得到的粗制氢氧化钴需要进行闪蒸干燥。
28.进一步优选,设有回水池,步骤102)脱水过程溢流的水进入到回水池,回水池连接新水管,且步骤101)磨矿、分级所需要的水均来自回水池,步骤5)中的处理后液体,分别返回到回水池、步骤104)的逆流洗涤过程、逆流洗涤的底流进入到1#环保渣库的过程、步骤203)液固分离中底流进入到2#环保渣库的过程。
29.进一步优选,在步骤104)的液固分离过程以及逆流洗涤过程中,均加入絮凝剂。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31.1、通过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既可以回收高耗酸浮选尾渣有价金属,有效利用残酸,亦可降低沉钴工序生产成本;
32.2、抑制湿法冶炼系统水膨胀;
33.3、工艺流程删繁就简,相对灵活。
附图说明
3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5.图1为本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7.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氧化铜、钴的浮选尾渣与矿石联合处理湿法冶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8.1)含氧化铜、钴矿石的浸出:
39.101)破碎、磨矿、分级:将含氧化铜、钴矿石进行破碎、磨矿,得到一定细度的矿浆;含氧化铜、钴矿石破碎的块度为0-250mm,磨矿的细度为小于200目的含量占70%;
40.在本步骤中,主矿床矿石采用一段开路破碎,预先筛分的工艺流程,破碎过程为粗碎+半自磨+球磨。
41.102)脱水至矿浆浓度达到65%;在进入搅拌浸出之前的物料,为减少液体膨胀,最大可能循环使用酸性水,对旋流器溢流采用一段深锥高效浓缩机脱水;
42.103)搅拌浸出:将矿浆先进行酸化稀释,矿浆浓度调至25%后,泵入到4个串联的、加有浓硫酸和还原剂的搅拌浸出槽中进行常温搅拌-浸出4h,ph控制在1.5-2.0;还原剂选择焦亚硫酸钠;
43.104)固液分离:浸出的矿浆通过浓缩机进行固液分离,溢流的高铜料液自流到高铜料液池澄清,然后泵入到萃取车间;浓缩机的底流由渣浆泵送入洗涤浓缩机,进行多级串联逆流洗涤,每级的洗涤液均返给上一级,最后一级返给液固分离前的矿浆,最后的洗涤浓缩机的底流送入1#环保渣库,1#环保渣库的液体返回至步骤102)脱水后的矿浆中;
44.2)浮选尾渣的浸出:
45.201)筛分、制浆:筛分后向浮选尾渣中加入二级高铜萃余液制浆;
46.202)搅拌浸出:将浮选尾渣矿浆泵入到3个串联的、补加浓硫酸的搅拌浸出槽进行搅拌浸出;搅拌浸出的时间为1h,ph控制在1.8-2.0。
47.203)液固分离:浸出的浮选尾渣矿浆通过浓缩机进行固液分离,溢流的低铜料液送入到低铜料液池澄清,然后泵入到萃取车间;浓缩机的底流由渣浆泵送入2#环保渣库,2#环保渣库的回液送入浓缩机混合调酸后溢流至低铜料液池;
48.3)萃取、反萃:
49.301)高铜萃取:高铜料液进入到萃取车间后,先进行一级高铜萃取,得到一级高铜萃余液,一级高铜萃余液进行二级高铜萃取,得到二级高铜萃余液;
50.302)低铜萃取:低铜料液进入到萃取车间后,先进行一级低铜萃取,得到一级低铜萃余液,一级低铜萃余液进行二级低铜萃取,得到二级低铜萃余液;二级低铜萃取得到的负载有机相返回至一级低铜萃取过程,一级低铜萃取得到的负载有机相自流至二级高铜萃取过程;
51.步骤301)和步骤302)中,萃取剂为5540,稀释剂为260#溶剂油,萃取过程的有机相
为75%的溶剂油和25%的萃取剂混合。
52.303)反萃:两级低铜萃取及两级高铜萃取串联得到的负载有机相汇合,采用电贫液进行反萃,得到含铜电富液及再生有机相;
53.4)电积:来自反萃的电富液进行电积,生成阴极铜和电贫液,电贫液返回到反萃步骤;
54.电积采用不溶阳极和不锈钢永久阴极进行作业,电积槽内的供液方式,采用下进上出的循环方式,电流密度为230-300a/m2,槽电压为1.8~2.2v,阴极周期为6d;电积后的电贫液成为反萃过程的反萃前液。
55.5)沉钴:先将二级低铜萃余液除杂,然后进行沉钴,得到粗制氢氧化钴产品和处理后液体。
56.沉钴过程包括先加石灰乳除铁,然后加氧化镁沉钴,然后再加石灰乳除镁;得到的粗制氢氧化钴需要进行闪蒸干燥。
57.为了实现液体的循环,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02)脱水过程溢流的水进入到回水池,回水池连接新水管,且步骤101)磨矿、分级所需要的水均来自回水池,步骤5)中的处理后液体,分别返回到回水池、步骤104)的逆流洗涤过程、逆流洗涤的底流进入到1#环保渣库的过程、步骤203)液固分离中底流进入到2#环保渣库的过程。
58.进一步优选,在步骤104)的液固分离过程以及逆流洗涤过程中,均加入絮凝剂。来加快矿石沉降,缩短分离时间。
59.本发明通过合理制定工艺流程,利用高铜萃余液中有价金属、游离酸等处理耗酸浮选尾渣,富集铜钴金属浓度,cu
2+
浓度2-4g/l,co
2+
浓度~2g/l,降低溶液中酸含量,搅拌终点ph1.5-2,料液ph2-3。低铜料液经萃取,cu
2+
浓度≤0.08g/l,co
2+
浓度~2g/l,含酸≤10g/l,送沉钴车间生产粗制氢氧化钴。
60.采用联合方法处理浮选尾渣较单独处理,按2022年5月金属及材料价格,吨铜成本可减少10000-15000元,吨钴成本缩减20000-30000元成本,甚至单独处理尾渣不可行。
6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