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输送不锈钢管的外壁清洗装置

文档序号:32471897发布日期:2022-12-07 07:4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输送不锈钢管的外壁清洗装置

1.本发明涉及钢管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输送不锈钢管的外壁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不锈钢管进行冷拔与酸洗等工序后,需要对不锈钢管进行外壁面上的氧化皮及污垢附着进行高压水射流的清洗,而一般企业中通常是由人工对不锈钢管外壁面进行清洗,而人工清洗不锈钢管外壁面的氧化皮及污垢其效率与清洗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要求且浪费水资源及相关能耗,同时人工清洗过程中挥发的水雾对企业内人员会造成健康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3.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结构设置合理的一种连续输送不锈钢管的外壁清洗装置。
4.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续输送不锈钢管的外壁清洗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不锈钢管清洗机构、不锈钢管输入机构、不锈钢管输出机构以及不锈钢管翻转机构;所述不锈钢管输入机构与不锈钢管输出机构分别设置在不锈钢管清洗机构两侧位置处,所述不锈钢管翻转机构设置在不锈钢管输入机构上,通过不锈钢管翻转机构将不锈钢管翻转至不锈钢管输入机构上,通过不锈钢管输入机构将不锈钢管输送至不锈钢管清洗机构,清洗后的不锈钢管通过不锈钢管输出机构送出,从而实现不锈钢连续输送清洗操作。
5.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管清洗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上设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内设有贯穿固定器两端的喷管,所述喷管一端外接连接有清洗水泵。
6.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管输入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若干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一对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辊轮,所述辊轮与不锈钢管翻转机构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待处理钢管通过所述辊轮进行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管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开口槽侧壁上的气缸,所述气缸一端连接有气动柱,所述气动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磁铁块,所述磁铁块与翻转板电磁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刚性支架,所述刚性支架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一端连接有动力轴,动力轴外周面上转动连接有翻转架,所述翻转架与翻转板相对的端面设有电磁口,所述翻转板靠近所述翻转架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口之间磁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动力轴之间设有同步链条,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面内固连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液压连接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周面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轮,所述从动轴外周面上转动连接有主
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同步轮之间啮合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管输出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板上的若干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固连有一对支架,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运输电机,所述运输电机与所述传动轴之间动力连接,所述传动轴外周面上固连有辊子,所述辊子之间传动连接,待处理钢管通过所述辊子进行运输。
10.进一步的,所述一对连接支架上的从动轴上的辊轮反向倾斜设置,所述一对支架上的传动轴上的辊子反向倾斜设置,从而带动不锈钢管进行轴向螺旋式移动。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不锈钢管进行冷拔与酸洗工序后对不锈钢管外壁面进行连续间歇性的环形高压水射流清洗,来达到快速去除不锈钢管外壁面上附着的氧化皮与污垢,同时清洗过程实现自动化清洗提高了不锈钢管的清洗效率以及清洗效果,并且降低相关水资源与能源消耗也避免了对企业内人员的健康危害。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中e-e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3中f-f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中g-g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辊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1、固定板;12、环形支架;13、固定器;14、喷管;15、待处理钢管;16、电磁铁;17、支撑座;18、液压缸;19、辊子;20、传动轴;21、运输电机;22、同步链条;23、翻转板;25、传动带;26、支架;27、主动轮;28、转动轴;29、辊轮;30、从动轴;31、液压柱;32、同步轮;33、连接支架;34、刚性支架;35、动力轴;36、电磁口;37、翻转架;38、电机;39、磁铁块;40、气动柱;41、气缸;42、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13.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型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4.一种连续输送不锈钢管的外壁清洗装置,包括固定板11,固定板11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环形支架12,环形支架12内环形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器13(用于固定喷管14的零件),固定器13之间呈一百二十度环形分布,固定器13内贯通有喷管14,喷管14相互远离一端外接连接有清洗水泵,环形支架12相互远离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一端设有若干个支撑座17,每个支撑座17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支架33,连接支架33远离所述固定板11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轴30(从动轴30之间采用传动万向节连接),从动轴30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辊轮29,辊轮29外周面之间滑动连接有待处理钢管15,待处理钢管15通过所述辊轮29
进行轴向螺旋式移动。
15.固定板11一端面内设有两个开口朝向所述环形支架12的开口槽42,开口槽42相互靠近侧壁内固定连接有气缸41,气缸41相互远离一端气动连接有气动柱40,气动柱40相互远离一端固定连接有磁铁块39(磁铁块39为电磁装置)。
16.磁铁块39相互远离一端固连有翻转板23(翻转板23上表面设有用于不锈钢管放置的通槽),翻转板23靠近所述固定板11一端面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1端面上。
17.支撑座17两侧的所述固定板11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刚性支架34,刚性支架34远离所述固定板11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8,电机38一端动力连接有动力轴35。
18.动力轴35外周面上转动连接有翻转架37,翻转架37相互靠近端面内设有开口相对的电磁口36,翻转板23靠近所述刚性支架34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6,电磁铁16与所述电磁口36之间磁性连接。
19.从动轴30与所述动力轴35之间设有同步链条22转动连接,支撑座17远离所述固定板11一端面内固连有液压缸18,液压缸18一端液压连接有液压柱31,液压柱31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8,转动轴28外周面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轮32。
20.从动轴30外周面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轮27,主动轮27与所述同步轮32之间啮合连接。本实施例中同步轮32及主动轮27采用摩擦轮,同步轮32与主动轮27之间摩擦传动。
21.远离所述环形支架12一侧的所述支撑座17一端固连有两个支架26,支架26之间设有传动轴20(传动轴20采用万向节连接轴),传动轴20靠近所述环形支架12一端转动连接有运输电机21,运输电机21与所述传动轴20之间动力连接,传动轴20外周面上固连有辊子19,待处理钢管15通过所述辊子19进行运输,辊子19之间设有传动带25,传动带25之间转动连接。
22.对于上述辊轮29与辊子19,一对连接支架33上的从动轴30上的辊轮29反向倾斜设置,一对支架26上的传动轴20上的辊子19反向倾斜设置,辊轮29、辊子19之间通过摩擦轮、摩擦传动带传动连接,进而实现带动不锈钢管进行轴向螺旋式移动。
23.以下结合图1至图9对本文中的一种连续输送不锈钢管的外壁清洗装置的使用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初始时,液压缸18、运输电机21、电机38、气缸41处于关闭状态,翻转板23处于相互远离位置,同步轮32与主动轮27之间处于脱离啮合状态,电磁铁16与电磁口36之间处于脱离接触状态,喷管14内无高压水射流进入。
24.使用时,待处理钢管15置于翻转板23内,此时启动气缸41,进而带动气动柱40相互靠近移动,进而带动翻转板23相互靠近移动,此时启动电机38,进而带动翻转架37相互靠近转动,而电磁铁16与电磁口36之间通过磁性连接,此时磁铁块39与翻转板23之间的电磁连接处于脱离状态,翻转板23将待处理钢管15翻转至辊轮29外周面上,翻转板23再在启动电机38的作用下复位,电磁铁16与电磁口36之间电磁连接处于脱离状态,此时磁铁块39与翻转板23之间通过磁性连接,启动气缸41进而带动气动柱40相互远离,进而带动翻转板23相互远离。
25.启动液压缸18,进而带动液压柱31靠近环形支架12移动,进而带动同步轮32、转动轴28靠近环形支架12移动,此时使得同步轮32与主动轮27之间啮合连接,此时电机38带动动力轴35、同步链条22转动,进而带动辊轮29转动,辊轮29转动进而带动待处理钢管15靠近
环形支架12进行移动。
26.当待处理钢管15进入环形支架12内时,此时启动外接水泵将高压水冲入固定器13与喷管14内,此时通过喷管14喷出的高压水射流对在辊轮29上的待处理钢管15外壁面上的氧化皮与污垢进行快速清洗。
27.当进入环形支架12内的待处理钢管15外壁面清洗完毕后,此时通过辊轮29继续将待处理钢管15运输至远离环形支架12位置,清洗完毕后的待处理钢管15接触另一侧的辊子19,此时启动运输电机21,进而带动传动带25、传动轴20、辊子19转动,通过辊子19的转动进而将清洗完毕后的待处理钢管15运输至干燥区域位置进行存放。
28.而需要进行自动化清洗待处理钢管15时,此时分批次启动两侧的气缸41、电机38进而实现待处理钢管15的连续间歇性清洗外壁面。除此之外两侧的气缸41及电机38也可以一开一备使用。
29.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