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轮用颗粒状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56371发布日期:2023-03-22 12:0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轮用颗粒状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砂轮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树脂磨具、陶瓷磨具、超硬磨具中的砂轮用颗粒状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当代磨床技术的不断革新,使磨床进入了高速的时代,迫使砂轮的内在质量不断提升,朝着高速、低密度、高强度发展。
3.而传统的砂轮改进办法就是加入造孔剂,提高结合剂的用量以达到客户使用要求。常用的造孔剂有核桃壳、精萘、氧化铝空心球、硫酸铵、碳粉等。
4.常用的造孔剂存在如下缺点:
5.1.结合剂的材质导致造孔剂无法做到通用,陶瓷磨具主要采用核桃壳做造孔剂,树脂磨具采用氧化铝空心球、精萘做造孔剂,超硬磨具采用硫酸铵、碳粉等做造孔剂。
6.2.造孔剂的材质密度与磨料密度相差较大,砂轮成型过程中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在搅刮料过程中极易上浮。例如氧化铝空心球的堆密较小,且为球形无法在刮板提升中立刻下降,导致氧化铝空心球浮在砂轮表面。
7.3.造孔剂燃烧后不安全、不环保
8.1)陶瓷磨具、陶瓷超硬磨具烧制温度为920~1300℃(不同规格产品温度不同),而核桃壳碳化温度在350~380℃之间,高于400℃会变成co2,排放到大气中,属于温室气体,碳粉高温烧制也会变成co2,不环保;
9.2)精萘,白色结晶,熔点80℃左右,沸点217℃左右,密度1.16g/cm3,为易燃固体,有刺激性气味且属于低毒性物质,烧制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不安全;
10.3)硫酸铵白色结晶,熔点230~280℃,密度1.77g/cm3,对人体眼睛、黏膜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使用会使土壤出现酸化板结现象,分子中还有硫、氮,高温烧制中会与空气反应演变成温室气体,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轮用颗粒状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以氧化铝为原料,通用于陶瓷磨具、树脂磨具、超硬磨具,密度与磨料相差不大,易于分布,不易出现造孔剂团聚的情况,颗粒状填料在磨具烧制过程中不会消失且无废气产生,安全环保。
12.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3.即一种砂轮用颗粒状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4.1)配料:工业用氧化铝粉100份;
[0015][0016]
2)混料:将上述材料与酸类产品混合,用大型混料锅在抽真空的情况下搅拌40~60min,搅拌结束后静置10~15min,待成凝胶状态后用压力装置挤出放置在托盘中,待干燥;
[0017]
3)干燥:烘干炉120℃连续烘24h后待用;
[0018]
4)破碎:破碎机破碎成颗粒状,待用;
[0019]
5)再溶融:破碎料100份;
[0020]
工业用糊精水60~80份;
[0021]
6)再混料:糊精水将破碎料浸润,在双螺杆搅拌装置中不断搅拌,直至呈现膏体状,停止搅拌,取出待用;
[0022]
7)挤压:将混制好的膏体放置在工业用挤条机中,通过压力挤出直径为0.5~0.7mm的长条,待用;
[0023]
8)干燥:将挤好的长条,放置在托盘上,放入80℃烘干炉中24h烘干;
[0024]
9)再破碎:用破碎机将长条破碎成颗粒状;
[0025]
10)过筛得到颗粒状填料。
[0026]
氧化铝(al2o3)是一种硬度较高的化合物,与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均可以发生反应,氧化铝溶解。
[0027]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0;
[0028]
氧化铝与硫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
[0029]
氧化铝与硝酸反应:al2o3+6hno3=2al(no3)3+3h2o。
[0030]
氧化铝与不同酸反应产生的化学物不同,在搅拌过程发生反应,最终形成凝胶状态。
[0031]
本发明的盐酸浓度:36%~38%,硫酸浓度:98.3%以上,硝酸浓度:68%以上,均为现有技术市售产品。
[0032]
本发明的酸混合先加纯净水稀释后再添加工业氧化铝粉。
[0033]
本发明的工业用糊精水作为一种粘合剂,将破碎料更好的粘结起来。
[0034]
本发明的氧化铝的状态与酸反应后不在变化,第一遍干燥是去除工业氧化铝粉与酸反应后剩余可挥发的物质;第二遍干燥是去除长条状物质中的水分。第一遍破碎是将溶解好的氧化铝破碎成小块,便于后面的再溶解并加快溶解速度,提高生产效率;第二遍破碎是将挤出的长条破碎成需要的不同大小的颗粒。
[0035]
本发明制得的颗粒状填料,粒度为16#-150#,根据产品的需求添加到磨具生产制造中,添加比例在5%~10%。
[0036]
磨具使用的刚玉磨料、碳化硅磨料、金刚石磨料的密度范围为3.1~3.9g/cm3,立方氮化硼密度为2.29g/cm3,本发明的颗粒状填料的原料为氧化铝,密度范围3.5~3.9g/
cm3。在磨具成型中与磨料密度基本一致,不会出现因密度小导致填料在搅刮料中上浮的情况。且形状为颗粒状与磨料一致,更有利于在成型料中的分布。
[0037]
本发明制得的颗粒状填料在磨具磨削过程中,在磨削液的冲刷与挤压双重作用下脱落,形成气孔,便于散热与排屑。
[0038]
添加的颗粒状填料在磨具烧制过程中不会消失且无废气产生,符合环保要求。
[0039]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状填料制作的树脂砂轮,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及其配比为:
[0040]
磨料100份;
[0041]
湿润剂4份;
[0042]
酚醛树脂11份;
[0043]
颗粒状填料8份。
[0044]
当本发明制得的颗粒状填料应用于树脂磨具时,采用的结合剂需具备一定的耐酸性。
[0045]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状填料制作的陶瓷结合剂砂轮,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及其配比为:
[0046]
磨料100份;
[0047]
湿润剂3.5份;
[0048]
陶瓷结合剂12份;
[0049]
颗粒状填料5份。
[0050]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状填料制作的超硬砂轮,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及其配比为:
[0051]
磨料100份;
[0052]
酒精3份;
[0053]
糊精2份;
[0054]
陶瓷结合剂18份;
[0055]
颗粒状填料5份;
[0056]
磨料包括20份120#立方碳化硼磨料和80份120#刚玉磨料。
[0057]
本发明的颗粒状填料,陶瓷磨具、树脂磨具、超硬磨具通用,制作砂轮时,磨料可以是现有已知的任何一种磨料,例如:刚玉磨料、碳化硅磨料、立方碳化硅磨料、金刚石磨料等。
[0058]
湿润剂可以是现有已知的适用于磨具任何一种湿润剂,例如:酚醛树脂液、环氧树脂液、水玻璃、纤维素溶液等。
[0059]
陶瓷结合剂可以是现有已知的适用于磨具任何一种陶瓷结合剂,高温结合剂:例如:高岭土、长石、粘土、硼玻璃混合物等。
[0060]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61]
1)陶瓷磨具、树脂磨具、超硬磨具通用,无需采购多种造孔剂;
[0062]
2)填料密度与磨料相差不大,易于分布,不易出现造孔剂团聚的情况;
[0063]
3)磨具烧制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气体,符合环保要求;
[0064]
4)材质硬度低,在磨削液的冲刷与挤压双重作用下脱落,形成气孔,便于散热与排
屑。
附图说明
[006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砂轮烧制后的放大图;
[0066]
图2为本发明对比例1的砂轮烧制后的放大图;
[006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砂轮烧制前的放大图;
[006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砂轮烧制后的放大图;
[0069]
图5为本发明对比例2的砂轮烧制前的放大图;
[0070]
图6为本发明对比例2的砂轮烧制后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1]
实施例1
[0072]
本实施例颗粒状填料的制作步骤如下:
[0073]
1)配料:工业用氧化铝粉100份;
[0074][0075][0076]
2)混料:将上述材料混合,用大型混料锅在抽真空的情况下搅拌40min,搅拌结束后静置10~15min,待成凝胶状态后用压力装置挤出放置在托盘中,待干燥;
[0077]
3)干燥:烘干炉120℃左右连续烘24h后待用;
[0078]
4)破碎:破碎机破碎成颗粒状,待用;
[0079]
5)再溶融:破碎料100份;
[0080]
工业用糊精水60份;
[0081]
6)再混料:糊精水将破碎料浸润,在双螺杆搅拌装置中不断搅拌,直至呈现膏体状,停止搅拌,取出待用;
[0082]
7)挤压:将混制好的膏体放置在工业用挤条机中,通过压力挤出直径为0.5~0.7mm的长条,待用;
[0083]
8)干燥:将挤好的长条,放置在托盘上,放入80℃烘干炉中24h烘干;
[0084]
9)再破碎:用破碎机将长条破碎成颗粒状;
[0085]
10)过筛:得到粒径为46#的颗粒状颗粒。
[0086]
将上述制得的颗粒状颗粒用于制作树脂砂轮,各组分及其配比为:
[0087]
磨料100份(60#棕刚玉磨料)、湿润剂4份(酚醛树脂液)、酚醛树脂11份、颗粒状填料8份。
[0088]
制作步骤:先将磨料与湿润剂混合7min,再倒入酚醛树脂混合3min,成型料搅拌均匀。将颗粒状填料加入至成型料中搅拌1~2min,过筛,成型,180℃烧制。
[0089]
对比例1
[0090]
本对比例为使用氧化铝空心球制作树脂砂轮,各组分及其配比为:
[0091]
磨料100份(60#棕刚玉磨料)、湿润剂4份(酚醛树脂液)、酚醛树脂11份、46#氧化铝空心球填料5份。
[0092]
制作步骤:先将磨料与湿润剂混合7min,再倒入酚醛树脂混合3min,成型料搅拌均匀。将氧化铝空心球填料加入至成型料中搅拌1~2min,过筛,成型,180℃烧制。
[0093]
实施例1和对比例1相比,等质量的填料,对比例的氧化铝空心球数量明显多于本发明的颗粒状填料数量,氧化铝空心球在搅刮料过程中易团聚,分布不均。实施例1的颗粒状填料质量大,不上浮,不易团聚。
[0094]
使用sq-200x一体化视频显微镜拍摄100倍放大烧后图,烧制完成后实施例1的颗粒状填料如图1所示,对比例1的氧化铝空心球如图2所示,两种填料均存在,未消失。
[0095]
实施例2
[0096]
本实施例颗粒状填料的制作步骤如下:
[0097]
1)配料:工业用氧化铝粉100份;
[0098][0099]
2)混料:将上述材料混合,用大型混料锅在抽真空的情况下搅拌50min,搅拌结束后静置10~15min,待成凝胶状态后用压力装置挤出放置在托盘中,待干燥;
[0100]
3)干燥:烘干炉120℃左右连续烘24h后待用;
[0101]
4)破碎:破碎机破碎成颗粒状,待用;
[0102]
5)再溶融:破碎料100份;
[0103]
工业用糊精水70份;
[0104]
6)再混料:糊精水将破碎料浸润,在双螺杆搅拌装置中不断搅拌,直至呈现膏体状,停止搅拌,取出待用;
[0105]
7)挤压:将混制好的膏体放置在工业用挤条机中,通过压力挤出直径为0.5~0.7mm的长条,待用;
[0106]
8)干燥:将挤好的长条,放置在托盘上,放入80℃烘干炉中24h烘干;
[0107]
9)再破碎:用破碎机将长条破碎成颗粒状;
[0108]
10)过筛:得到粒径为46#的颗粒状颗粒。
[0109]
将上述制得的颗粒状颗粒用于制作陶瓷结合剂砂轮,各组分及其配比为:
[0110]
磨料100份(60#棕刚玉)、湿润剂3.5份(水玻璃)、陶瓷结合剂12份、新型颗粒状填料5份。
[0111]
制作步骤:先将磨料与湿润剂混合8min,陶瓷结合剂混合5min,成型料搅拌均匀。将新型颗粒状填料加入至成型料中搅拌1~2min,过筛,成型,1300℃烧制。
[0112]
对比例2
[0113]
本对比例2为使用核桃壳制备陶瓷结合剂砂轮,各组分及其配比为:
[0114]
磨料100份(60#棕刚玉)、湿润剂3.5份(水玻璃)、陶瓷结合剂12份、核桃壳5份。
[0115]
制作步骤:先将磨料与湿润剂混合8min,陶瓷结合剂混合5min,成型料搅拌均匀。将核桃壳5加入至成型料中搅拌1~2min,过筛,成型,1300℃烧制。
[0116]
实施例2和对比例2相比,等质量的填料,对比例2的核桃壳的数量明显多于实施例2的颗粒状填料的数量,核桃壳质量较轻,易上浮团聚;实施例2的颗粒状填料质量大,不上浮,不易团聚。
[0117]
使用sq-200x一体化视频显微镜拍摄100倍放大烧后图,高温烧制后,实施例2的颗粒状填料如图3所示未消失,对比例2的核桃壳如图4所示消失,砂轮内部变成气孔。
[0118]
实施例3
[0119]
本实施例颗粒状填料的制作步骤如下:
[0120]
1)配料:工业用氧化铝粉100份;
[0121][0122]
2)混料:将上述材料混合,用大型混料锅在抽真空的情况下搅拌70min,搅拌结束后静置10~15min,待成凝胶状态后用压力装置挤出放置在托盘中,待干燥;
[0123]
3)干燥:烘干炉120℃左右连续烘24h后待用;
[0124]
4)破碎:破碎机破碎成颗粒状,待用;
[0125]
5)再溶融:破碎料100份;
[0126]
工业用糊精水80份;
[0127]
6)再混料:糊精水将破碎料浸润,在双螺杆搅拌装置中不断搅拌,直至呈现膏体状,停止搅拌,取出待用;
[0128]
7)挤压:将混制好的膏体放置在工业用挤条机中,通过压力挤出直径为0.5~0.7mm的长条,待用;
[0129]
8)干燥:将挤好的长条,放置在托盘上,放入80℃烘干炉中24h烘干;
[0130]
9)再破碎:用破碎机将长条破碎成颗粒状;
[0131]
10)过筛:得到粒径为150#的颗粒状颗粒。
[0132]
将上述制得的颗粒状颗粒用于制作超硬砂轮,各组分及其配比为:
[0133]
磨料100份(20份120#立方碳化硼磨料、80份120#刚玉磨料)、酒精3份、糊精2份、陶瓷结合剂18份、150#的颗粒状填料5份。
[0134]
制作步骤
[0135]
将磨料、糊精、酒精、陶瓷结合剂按比例配制好后,置于混料机中混合2h,将颗粒状填料倒入后继续混合1h。将混好的料放入60℃烘箱中1h后取出,过筛,成型,920℃烧制
[0136]
对比例3
[0137]
磨料100份(20份120#立方碳化硼磨料、80份120#刚玉磨料)、酒精3份、糊精2份、陶瓷结合剂18份、碳粉5份。
[0138]
制作步骤
[0139]
将磨料、糊精、酒精、陶瓷结合剂按比例配制好后,置于混料机中混合2h,将碳粉倒入后继续混合1h。将混好的料放入60℃烘箱中1h后取出,过筛,成型,920℃烧制
[0140]
实施例3和对比例3相比,等质量的填料,对比例3的碳粉的数量明显多于实施例3的颗粒状填料的数量,碳粉质量较轻,易上浮团聚;实施例3的颗粒状填料质量大,不上浮,不易团聚。
[0141]
使用sq-200x一体化视频显微镜拍摄100倍放大烧后图,高温烧制后,实施例3的颗粒状填料如图5所示未消失,对比例3的碳粉如图6所示消失,砂轮内部变成气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