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墨铸件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2.球墨铸件是将铸件加热至一定温度,淬火后再保温回火,原球状石墨形状不变,处理后的铸件具有高的硬度及一定韧性,保留了石墨的润滑性能,耐磨性能更为改善,球墨管件现在应用的范围也越来月光,球墨管件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抛光处理,去除表面毛刺,使其更加光滑。
3.但是现有的球墨管件的抛光装置在对其进行抛光时,只能对应的针对一种管材进行抛光,当管材的内径不一时,就无法适时的对不同内径的管材进行抛光处理,造成了球墨管件在抛光时只能利用对应尺寸的抛光设备进行抛光,导致抛光设备使用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墨铸件表面抛光装置,旨在解决当管材的内径不一时,就无法适时的对不同内径的管材进行抛光处理,造成了球墨管件在抛光时只能利用对应尺寸的抛光设备进行抛光,导致抛光设备使用局限性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球墨铸件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可调节抛光机构;所述可调节抛光机构固接于工作平台的顶部;
6.所述可调节抛光机构由固定板、固定座和连接板组成,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对称固接于工作平台的顶部,且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均螺纹插接有双向螺纹杆,工作平台一侧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均螺纹套接有两个连接板,四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均固接有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的外表面一侧均安装有第三电机,两个所述夹持板的内腔两侧均通过轴承固接有第二旋转轴,另两个所述夹持板的内腔一侧通过轴承固接有另两个第二旋转轴,另两个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四个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转轮,利用两组夹持板的夹持,使得设备能随时适应不同直径的管材抛光。
7.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为一组共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板分别位于工作平台的两端,且两组所述固定板的位置呈对称分布,使得能调节两组夹持板之间的间距。
8.优选的,个所述连接板为一组共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座的两侧,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球墨管材抛光工作。
9.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形状为“圆弧形”,且四个所述夹持板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转口,四个所述转轮的外表面分别贯穿四个转口,使得球墨管材能很好的放置于两组夹持板的内部,从而进行抛光工作。
10.优选的,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固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接有固定块,所述固
定块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固接有滚轮,通过滚轮的转动带动球墨管材平移,从而更换抛光区域。
11.优选的,所述滚轮的直径大于固定块的高度,且所述滚轮位于工作平台的中心位置,能使得球墨管材的抛光位置进行平移,为抛光工作提供的便利。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抛光机构,当球墨管件放置于四个夹持板之间时,通过开启两个第二电机,即可通过两个双向螺纹杆的转动带动两组夹持板分别进行相向运动,从而调节两组夹持板之间的间距,通过间距调整使得不同尺寸的球墨管件均能放置于两组夹持板之间,当球墨管件顶部放置抛光设备时,通过同时开启两个第三电机,使得两个转轮的转动带动球墨管材转动,即可在抛光设备的配合下进行抛光工作,利用两组夹持板的夹持,使得设备能随时适应不同直径的管材抛光。
14.2.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第一电机的结构设计,当球墨管材的顶部抛光设备较为固定时,通过气缸的升起,直至滚轮的外表面与管材接触后,通过开启第一电机,利用第一旋转轴的转动带动滚轮的转动,并通过滚轮的转动带动球墨管材平移,从而更换抛光区域。
15.3.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板和转轮的结构设计,便于通过夹持板的“圆弧形”,使得球墨管材能很好的放置于两组夹持板的内部,从而进行抛光工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平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平台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平台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a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工作平台;2、固定板;3、双向螺纹杆;4、固定座;5、夹持板;6、连接板;7、转轮;8、固定块;9、滚轮;10、第一旋转轴;11、第一电机;12、气缸;13、第二电机;14、第二旋转轴;15、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墨铸件表面抛光装置技术方案:包括工作平台1、可调节抛光机构;所述可调节抛光机构固接于工作平台1的顶部;
23.所述可调节抛光机构由固定板2、固定座4和连接板6组成,所述固定板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固定座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4对称固接于工作平台1的顶部,且两个所述固定座4分别位于两个固定板2之间,两个所述固定座4的内部均螺纹插接有双向螺纹杆3,工作平台1一侧两个所述固定板2的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二电机13,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一端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两端均螺纹套接有两个连接板6,四个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均固接有夹持板5,两个所述夹持板5的外表面一侧
均安装有第三电机15,两个所述夹持板5的内腔两侧均通过轴承固接有第二旋转轴14,另两个所述夹持板5的内腔一侧通过轴承固接有另两个第二旋转轴14,另两个所述第二旋转轴14的一端分别固接于两个第三电机15的输出轴,四个所述第二旋转轴14的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转轮7。
24.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球墨管件放置于四个夹持板5之间时,通过开启两个第二电机13,即可通过两个双向螺纹杆3的转动带动两组夹持板5分别进行相向运动,从而调节两组夹持板5之间的间距,通过间距调整使得不同尺寸的球墨管件均能放置于两组夹持板5之间,当球墨管件顶部放置抛光设备时,通过同时开启两个第三电机15,使得两个转轮7的转动带动球墨管材转动,即可在抛光设备的配合下进行抛光工作,利用两组夹持板5的夹持,使得设备能随时适应不同直径的管材抛光。
2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板2为一组共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板2分别位于工作平台1的两端,且两组所述固定板2的位置呈对称分布。
26.在本实施方式中,便于利用两个固定板2分别设置两个双向螺纹杆3,从而利用两个双向螺纹杆3的设置,使得能调节两组夹持板5之间的间距。
2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板6为一组共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板6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座4的两侧。
28.在本实施方式中,便于通过两组连接板6与两个双向螺纹杆3的螺纹连接,使得两组连接板6能分别带动两组夹持板5之间分别进行相向运动,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球墨管材抛光工作。
29.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5的形状为“圆弧形”,且四个所述夹持板5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转口,四个所述转轮7的外表面分别贯穿四个转口。
30.在本实施方式中,便于通过夹持板5的“圆弧形”,使得球墨管材能很好的放置于两组夹持板5的内部,从而进行抛光工作。
31.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1的顶部固接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的顶部固接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旋转轴10,所述第一旋转轴10的一端固接有滚轮9。
32.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球墨管材的顶部抛光设备较为固定时,通过气缸12的升起,直至滚轮9的外表面与管材接触后,通过开启第一电机11,利用第一旋转轴10的转动带动滚轮9的转动,并通过滚轮9的转动带动球墨管材平移,从而更换抛光区域。
33.进一步的,所述滚轮9的直径大于固定块8的高度,且所述滚轮9位于工作平台1的中心位置。
34.在本实施方式中,便于通过滚轮9的设置,使得抛光装置无法调节时,能使得球墨管材的抛光位置进行平移,为抛光工作提供的便利。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