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清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4975发布日期:2022-08-12 21:4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卧式清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金属液清渣的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2.金属液的清渣主要是捞渣和扒渣两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清渣机构一般都需要安装在机械臂上,在机械臂的带动下完成清渣工作。
3.常见的清渣系统的结构为:机体上安装有多关节机械臂,机械臂的末端安装清渣机构(扒渣或捞渣)。为了满足清渣机构工作时的姿态要求,多关节机械臂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尤其是高度方向上的空间。这种结构在许多高度空间受限的场合无法得到应用。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选用规格较小的多关节机械臂。但这无疑会牺牲末端的操作范围,而且,小规格的多关节机械臂和机体会导致重心向末端清渣机构处偏移,整个设备重心不稳,配重多,整机重量大,存在安全隐患。
5.由于金属包包口是倾斜的,不能水平扒渣,只能倾斜扒渣,这样就要求扒渣工作臂必须能倾斜前后移动。
6.目前的捞渣动力是布置在工作臂前端的传动箱里的,造成了传动箱重量和整机重量都大幅度增加,还需要水冷却,产生了安全隐患。
7.现在应用的设备垂直升降大多用工作台下面设置直立油缸的方式,升降高度和油缸长度成正比,这样就造成了工作台高度增高,设备高度高,需要空间高,高度高重心也不稳,满足不了重型设备对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卧式清渣系统,其目的是:(1)减小高度空间的占用;(2)解决装置重心不稳的问题;(3)减轻设备重量,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卧式清渣系统,包括清渣机构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为横臂;所述清渣机构安装在横臂的前端,所述横臂的后端还安装有清渣驱动装置;所述清渣驱动装置通过以滑动配合安装在横臂上的传动杆与所述清渣机构相连接,以驱动清渣机构动作;
11.所述清渣系统还包括机体;所述横臂的中部通过移动机构安装在机体上,以实现相对于机体的空间移动。
12.作为所述卧式清渣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进给机构、倾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横臂依次通过进给机构、倾动机构及升降机构与机体相连接。
13.作为所述卧式清渣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给机构包括进给驱动箱,所述进给驱动箱上设有多个上下布置的支撑轮,还设有驱动轮,所述支撑轮和驱动轮均与所述横臂相接触;
14.所述驱动轮依靠摩擦力驱动横臂移动;或者,所述横臂上还设置有齿条、链条或凹孔,所述驱动轮则设有与之配合的凸起。
15.作为所述卧式清渣系统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升降架;所述倾动机构为两端分别与进给驱动箱和升降架转动连接的倾动驱动缸;所述进给驱动箱与所述升降架转动连接。
16.作为所述卧式清渣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缸、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
17.所述第一连接架与升降架及机体分别转动连接;
18.所述第二连接架与升降架及机体分别转动连接;
19.第一连接架、升降架、第二连接架及机体组成了平行四连杆机构;
20.所述升降驱动缸一端与第一连接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机体转动连接。
21.作为所述卧式清渣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架为z字形,第一连接架的上前端与升降驱动缸铰接,第一连接架下前端与升降架铰接,第一连接架下后端与机体铰接;升降驱动缸的下端与机体铰接。
22.作为所述卧式清渣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杆位于横臂内部,横臂内部还设有用于支撑传动杆的支架。
23.作为所述卧式清渣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体通过回转机构安装在底盘上。
24.作为所述卧式清渣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为固定式,或移动式。
25.作为所述卧式清渣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渣驱动装置为清渣驱动缸。
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采用横臂式结构,大大降低了整个装置的高度,尤其适用于高度空间狭窄的作业场合;(2)清渣机构和清渣驱动装置分离,且分别位于横臂的前后两端,组成扁担式平衡结构,使重心位于装置的中部,保证工作稳定,也减轻了整机的重量,简化了设备结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3)横臂通过进给机构、倾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安装在机体上,可以实现横臂及清渣机构的前后移动、俯仰倾动以及升降,与清渣作业时的前后进给、角度调整、高度调整相对应,既可以满足捞渣,也可以满足扒渣,而且相对于传动的多关节机械臂,清渣作业的控制更为直观、方便;(4)升降机构中的第一连接架采用z字形曲拐支撑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装置的高度,而且保证了较大的升降范围;(5)设备重量下降,运行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提高;(6)机体通过回转机构安装在底盘上,底盘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进一步扩大了操作范围。
附图说明
27.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9.图3为一种清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另一种清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2.如图1和2,一种卧式清渣系统,包括清渣机构1和机械臂。
33.具体的,所述机械臂为横臂2;所述清渣机构1安装在横臂2的前端。所述横臂2的后端还安装有清渣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渣驱动装置为清渣驱动缸5,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动推杆等直线驱动装置。
34.所述清渣驱动装置通过以滑动配合安装在横臂2上的传动杆3与所述清渣机构1相连接,以驱动清渣机构1动作。优选的,所述传动杆3位于横臂2内部,横臂2内部还设有用于支撑传动杆3的支架6。
35.所述清渣系统还包括机体14;所述横臂2的中部通过移动机构安装在机体14上,以实现相对于机体14的空间移动。
36.具体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进给机构、倾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横臂2依次通过进给机构、倾动机构及升降机构与机体14相连接。
37.其中:
38.所述进给机构包括进给驱动箱4,所述进给驱动箱4上设有多个上下布置的支撑轮8,还设有由马达驱动的驱动轮7。所述支撑轮8和驱动轮7均与所述横臂2相接触,驱动轮7通过摩擦力驱动横臂2前后移动。横臂2上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有与驱动轮7相配合的齿条、链条或凹孔,增加驱动力;同时,驱动轮7的外边缘上也应设置有与之对应的凸起。
39.所述进给机构还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形式,例如电动伸缩杆等等。
40.清渣系统还包括升降架10。所述的倾动机构为两端分别与进给驱动箱4和升降架10转动连接的倾动驱动缸9。所述进给驱动箱4的前端则与所述升降架10转动连接。倾动驱动缸9伸缩时,带动横臂2和进给机构整体俯仰倾动,既能扒渣,也能捞渣。
41.所述升降机构则包括升降驱动缸13、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1。所述第一连接架12为z形,其底部的前端以及底部的后端分别与升降架10及机体14转动连接,上部的前端与升降驱动缸13的顶端铰接,升降驱动缸13下端与机体14铰接。升降驱动缸13的长度与z形的第一连接架12的高度接近。同时,所述第二连接架11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架10及机体14转动连接。升降架10、机体14、第一连接架12和第二连接架11之间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带动整个平行四边形机构动作,实现升降。这种z形结构使得高度空间的利用率大幅提高,既有较大的升降范围,也使机体14的最低高度大幅下降至贴近地面。
42.所述机体14通过回转机构15安装在底盘16上,实现整个横臂2的回转。
43.所述底盘16为固定式,也可以是移动式的。
44.进一步的,如图1,本系统适用于清渣机构1内部带有驱动杆1-1的情况(大多数场合皆为此种情况)。具体的:传动箱体1-2中通过滑动配合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驱动杆1-1,而清渣动作是依靠控制驱动杆1-1前后移动实现的。
45.进一步的,当清渣机构1为扒渣装置时,所述清渣机构1包括传动箱体1-2和两组通过转动连接安装在传动箱体1-2下方的渣扒1-3。所述传动箱体1-2内设有与两个渣扒1-3的转轴分别传动连接的驱动杆1-1,所述驱动杆1-1前后移动时带动两个渣扒1-3同步对向转动。
46.图3和图4是两种不同的扒渣装置结构:如图3,渣扒1-3和传动箱体1-2转动连接,连接杆1-4和两组渣扒1-3一一对应,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与渣扒1-3和驱动杆1-1转动连接,驱动杆1-1前后移动时,通过两组连接杆1-4带动渣扒1-3转动。如图4,驱动杆1-1上的两侧带有齿条,渣扒1-3上则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1-5,驱动杆1-1前后移动时,带动渣扒1-3转动。显然,扒渣装置还可以是其它的传动结构。
47.所述清渣机构1也可以是捞渣装置,如公开号为cn21481479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小型捞渣机构》所公开的结构,等等。
48.扒渣、捞渣装置都是本领域常见的机构,具体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49.本清渣系统不仅实现了横臂2前后两端的平衡,降低了高度,而且通过进给机构、升降机构、倾动机构及回转机构15,能够实现横臂2的前后、上下、倾动与回转,扩大了操作范围,大大降低了工作高度,工况适应性提高既可以捞渣,也可以扒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