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耐热性的高硬度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4228发布日期:2023-01-04 07:5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良好耐热性的高硬度模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耐热性的高硬度模架。


背景技术:

2.模架即模具的支撑,比如压铸机上将模具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并使模具能安装到压铸机上工作的部分就叫模架。模架是模具之半制成品,由各种不同的钢板配合零件组成,可以说是整套模具的骨架。
3.现有的模架在使用时,其内部开设的冷却水流道往往无法注满冷却水,降温效果较差,且流道内的冷却水不易排出,容易形成积水。
4.因此,发明一种具有良好耐热性的高硬度模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耐热性的高硬度模架,以解决技术中现有的模架在使用时,其内部开设的冷却水流道往往无法注满冷却水,降温效果较差,且流道内的冷却水不易排出,容易形成积水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良好耐热性的高硬度模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方铁,所述方铁顶部设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顶部设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顶部设有顶板,所述下固定板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下模,所述上固定板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上模,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内部均开设有环形流道,所述所述环形流道倾斜设置,所述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管口,所述管口与环形流道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方铁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方铁关于底板中线对称分布,所述底板底部设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长度大于第一螺栓的长度,两个对称分布的方铁可为下固定板提供稳定的支撑。
8.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一端贯穿底板并与方铁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一端依次贯穿底板和方铁并与下固定板底部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螺栓将底板、方铁和下固定板三者进行紧密连接,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下固定板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桩,所述上固定板底部四角均开设有限位孔,四个所述限位孔分别与四个所述限位桩相匹配,通过限位桩和限位孔可确保上下模正确合模。
10.优选的,所述顶板顶部设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一端贯穿顶板并与上固定板顶部螺纹连接,顶板顶部可与冲压装置进行连接,以驱动上模进行下压。
11.优选的,所述底板与下固定板之间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电动推杆、载板和顶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于底板顶部。
12.优选的,所述载板固定安装于电动推杆顶部,所述顶杆数量设为四个,四个所述顶杆分别固定连接于载板顶部四角,通过电动推杆可将载板和顶杆向上推动。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底部四角均开设有通孔,四个所述通孔分别与四个所述顶杆相匹配,顶杆穿过通孔进入第一安装槽内并将下模向上顶起,使得下模与第一安装槽脱离。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通过向环形流道内注入冷却水,冷却水由环形流道较低的一端向较高的一端流动,使得冷却水能够将环形流道注满,冷却水流经环形流道的同时将上下固定板所吸收到的热量给带走,从而降低上下固定板的温度,有利于提高装置耐热性能,同时环形流道的倾斜式结构设计使得冷却水能够从较低的一端快速排出,以确保环形流道内不产生积水,可在装置不使用时保持装置的干净整洁;
16.2.通过电动推杆将载板和顶杆向上推动,顶杆穿过通孔进入第一安装槽内,并将下模向上顶起,使得下模从第一安装槽内脱离出来,通过顶出机构可实现下模与下固定板的快速分离。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固定板和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板和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固定板的结构剖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板的结构剖视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底板;2、方铁;3、下固定板;4、上固定板;5、顶板;6、第一安装槽;7、下模;8、第二安装槽;9、上模;10、隔热板;11、环形流道;12、管口;13、第一螺栓;14、第二螺栓;15、限位桩;16、限位孔;17、第三螺栓;18、电动推杆;19、载板;20、顶杆;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具有良好耐热性的高硬度模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方铁2,所述方铁2顶部设有下固定板3,所述下固定板3顶部设有上固定板4,所述上固定板4顶部设有顶板5,所述下固定板3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所述第一安装槽6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下模7,所述上固定板4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8,所述第二安装槽8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上模9,所述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8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0,所述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内部均开设有环形流道11,所述所述环形流道11倾斜设置,所述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管口12,所述管口12与环形流道11相连通。
28.所述方铁2数量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方铁2关于底板1中线对称分布,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第一螺栓13和第二螺栓14,所述第二螺栓14的长度大于第一螺栓13的长度。
29.所述第一螺栓13一端贯穿底板1并与方铁2底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14一端依次贯穿底板1和方铁2并与下固定板3底部螺纹连接。
30.所述下固定板3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桩15,所述上固定板4底部四角均开设有限位孔16,四个所述限位孔16分别与四个所述限位桩15相匹配。
31.所述顶板5顶部设有第三螺栓17,所述第三螺栓17一端贯穿顶板5并与上固定板4顶部螺纹连接。
32.所述底板1与下固定板3之间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8、载板19和顶杆20,所述电动推杆18固定安装于底板1顶部。
33.所述载板19固定安装于电动推杆18顶部,所述顶杆20数量设为四个,四个所述顶杆20分别固定连接于载板19顶部四角。
34.所述第一安装槽6底部四角均开设有通孔21,四个所述通孔21分别与四个所述顶杆20相匹配。
35.本实用工作原理:
36.参照说明书附图1-7,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下模7和上模9分别放置于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8内部,下模7和上模9外侧均与隔热板10相接触,然后通过螺丝将下模7和上模9分别与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进行固定连接,接着将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两侧的管口12与外接冷却水循环装置相连接,当上模9和下模7进行热压合时,隔热板10对来自上模9和下模7的热量进行一定程度隔离,以降低上下模对上下固定板的传热,通过冷却水循环装置向下固定板3和上固定板4内部的环形流道11注入冷却水,冷却水由环形流道11较低的一端向较高的一端流动,使得冷却水能够将环形流道11注满,冷却水流经环形流道11的同时将上下固定板所吸收到的热量给带走,从而降低上下固定板的温度,有利于提高装置耐热性能,同时环形流道11的倾斜式结构设计使得冷却水能够从较低的一端快速排出,以确保环形流道11内不产生积水,可在装置不使用时保持装置的干净整洁;
37.参照说明书附图1-7,在使用本装置时,通过电动推杆18将载板19和顶杆20向上推动,顶杆20穿过通孔21进入第一安装槽6内,并将下模7向上顶起,使得下模7从第一安装槽6内脱离出来,通过顶出机构可实现下模7与下固定板3的快速分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