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加工用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3709发布日期:2022-10-12 03:4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加工用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石墨加工用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2.石墨是一种结晶形碳,其具有可导电、耐腐蚀等优良特性;目前,随着中国冶金、化工、机械、医疗器械、核能、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些行业对石墨及碳素制品的需求会不断增长,我国石墨及碳素制品行业正在快速增长。
3.由于石墨是一种特殊材料,区别于传统的金属加工,石墨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末以及碎屑,扬起的粉末不宜采用冷却液或冷却油直接喷淋抑尘,导致扬起的石墨粉末在加工中心内弥漫,容易进入加工中心内如刀库、工作台等设备内,在此类设备内粘附淤积,难以进行清理,影响此类设备的正常使用,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石墨加工用加工中心,其包括:运输台、除尘仓以及凹型加工套箱,所述凹型加工套箱安装于所述运输台上,所述除尘仓连接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上,所述凹型加工套箱上安装有限位结构以及加工结构;
5.所述限位结构包含有:两对圆弧回形管、两对圆弧杆、两对液压伸缩板、液压箱、抽液泵、液体分流管、一对旋转遮挡板、一对遮挡旋转轴、两对挤压丝杠模组、一对齿装移动块以及一对矫正板;
6.两对所述圆弧回形管插装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的两侧上,两对所述圆弧杆分别插装于两对所述圆弧回形管以及所述凹型加工套箱上,两对所述液压伸缩板分别活动插装于两对所述圆弧回形管的内侧,且两对所述液压伸缩板分别连接于两对所述圆弧杆上,一对所述遮挡旋转轴分别通过轴承插装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以及所述运输台上,一对所述旋转遮挡板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遮挡旋转轴上,且一对所述旋转遮挡板分别连接于两对所述圆弧杆上,所述液压箱安装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上,所述抽液泵安装于所述液压箱上,所述液体分流管安装于所述抽液泵上,且所述液体分流管连接于所述两对所述圆弧回形管上,一对所述旋转遮挡板上分别开设有两对矫正槽,两对所述挤压丝杠模组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矫正槽的内侧,一对所述齿装移动块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挤压丝杠模组的移动端上,一对所述矫正板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齿装移动块上。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结构包含有:两对升降液压推杆、升降板、回形密封块、纵横式丝杠模组、切割器、引流管以及激光校对摄像头;
8.两对所述升降液压推杆两两平行安装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上,所述升降板安装于两对所述升降液压推杆的推动端上,所述纵横式丝杠模组安装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切割器安装于所述纵横式丝杠模组的移动端上,所述回形密封块安装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引
流管插装于所述回形密封块上,且所述引流管连接于所述除尘仓上,所述激光校对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升降板上。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形密封块上开设有过滤引流口,所述过滤引流口的内侧设置有回形过滤块,所述回形过滤块上设置有过滤网。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形过滤块上设置有静电发射器。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台上设置有急停器。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台上设置有红外物料感应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限位结构对运输台上的原料位置进行调节,调节后运输台停止运输,通过加工结构对限位后的原料进行密封加工,同时通过将密封加工工程中的灰尘进行负压吸附,从而达到将灰尘进行快速吸附收集。
附图说明
14.图1示出了石墨加工用加工中心主视剖视示意图。
15.图2示出了石墨加工用加工中心俯视剖视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运输台;2、凹型加工套箱;3、圆弧回形管;4、圆弧杆;5、液压伸缩板;6、液压箱;7、抽液泵;8、液体分流管; 9、旋转遮挡板;10、遮挡旋转轴;11、挤压丝杠模组;12、齿装移动块;13、矫正板;14、升降液压推杆;15、升降板;16、回形密封块;17、纵横式丝杠模组;18、切割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实施例1
19.如图1-2所示,所述凹型加工套箱2安装于所述运输台1上,所述除尘仓连接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2上,所述凹型加工套箱2上安装有限位结构以及加工结构;
20.具体的,所述限位结构包含有:两对圆弧回形管3、两对圆弧杆 4、两对液压伸缩板5、液压箱6、抽液泵7、液体分流管8、一对旋转遮挡板9、一对遮挡旋转轴10、两对挤压丝杠模组11、一对齿装移动块12以及一对矫正板13;
21.具体的,两对所述圆弧回形管3插装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2的两侧上,两对所述圆弧杆4分别插装于两对所述圆弧回形管3以及所述凹型加工套箱2上,两对所述液压伸缩板5分别活动插装于两对所述圆弧回形管3的内侧,且两对所述液压伸缩板5分别连接于两对所述圆弧杆4上,一对所述遮挡旋转轴10分别通过轴承插装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2以及所述运输台1上,一对所述旋转遮挡板9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遮挡旋转轴10上,且一对所述旋转遮挡板9分别连接于两对所述圆弧杆4上,所述液压箱6安装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2上,所述抽液泵7安装于所述液压箱6上,所述液体分流管8安装于所述抽液泵7上,且所述液体分流管8连接于所述两对所述圆弧回形管3上,一对所述旋转遮挡板9上分别开设有两对矫正槽,两对所述挤压丝杠模组11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矫正槽的内侧,一对所述齿装移动块12 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挤压丝杠模组11的移动端上,一对所述矫正板 13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齿
装移动块12上。
22.使用时,通过抽液泵7将液压箱6的内侧抽送到液体分流管8的内侧,通过液体分流管8将加压液引流到两对圆弧回形管3的内侧,通过液压对两对圆弧回形管3内侧的两对液压伸缩板5进行挤压,通过两对挤压伸缩板分别带动其上的两对圆弧杆4,从而达到将两对圆弧杆4分别沿着两对圆弧回形管3的内侧移动,通过两对圆弧杆4分别带动其上的一对旋转遮挡板9,使得一对旋转遮挡板9分别沿着一对遮挡旋转轴10旋转,通过一对旋转遮挡板9对运输台1上的原料进行遮挡限位,通过一对旋转遮挡板9上的两对挤压丝杠模组11运行,分别带动两对挤压丝杠模组11移动端上齿装移动块12,通过齿装移动块12带动其上的矫正板13,通过一对矫正板13对限位后的原料进行两侧伸缩挤压,从而达到将原料挤压到运输台1上的中心物质。
23.实施例2
24.如图1-2所示,所述加工结构包含有:两对升降液压推杆14、升降板15、回形密封块16、纵横式丝杠模组17、切割器18、引流管以及激光校对摄像头;
25.具体的,两对所述升降液压推杆14两两平行安装于所述凹型加工套箱2上,所述升降板15安装于两对所述升降液压推杆14的推动端上,所述纵横式丝杠模组17安装于所述升降板15上,所述切割器 18安装于所述纵横式丝杠模组17的移动端上,所述回形密封块16 安装于所述升降板15上,所述引流管插装于所述回形密封块16上,且所述引流管连接于所述除尘仓上,所述激光校对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升降板15上。
26.使用时,通过两对升降液压推杆14伸缩,带动两对升降液压推杆14推动端上的升降板15,通过升降板15的升降,带动其上的回形密封块16,通过回形密封块16与运输台1上的皮带接触,从而达到密封的状态进行加工,通过升降板15上的纵横式丝杠模组17运行,带动移动端上的切割器18,通过切割器18对运输台1上的原料进行打磨,通过激光校对摄像头对原料进行定位。
27.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回形密封块16上开设有过滤引流口,所述过滤引流口的内侧设置有回形过滤块,所述回形过滤块上设置有过滤网。
2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回形过滤块上设置有静电发射器。
29.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台1上设置有急停器。
3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台1上设置有红外物料感应器。
31.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
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35.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