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0302发布日期:2022-08-16 2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包括溶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箱(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放置板(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金刚石复合片本体(5),所述金刚石复合片本体(5)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机构(6),所述金刚石复合片本体(5)的底部延伸至溶液箱(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支撑杆(41)、横板(42)、活动块(43)、丝杆(44)和转动板(45),所述放置板(3)顶部的两侧均与支撑杆(4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41)的顶端与横板(42)固定连接,所述横板(42)的背面与活动块(4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43)的内部与丝杆(44)螺纹连接,所述丝杆(44)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板(2)的外部并与转动板(4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6)包括卡板(61)、连接板(62)、移动板(63)、固定杆(64)、第一弹簧(65)和第二弹簧(66),所述金刚石复合片本体(5)的两侧均与卡板(61)活动连接,所述卡板(61)的另一侧与连接板(6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62)的另一侧延伸至放置板(3)的内部并与移动板(6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6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固定杆(6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64)的两端均与放置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4)的表面与第一弹簧(65)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5)的两侧分别与移动板(63)和放置板(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63)的另一侧与第二弹簧(6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6)的另一侧与放置板(3)的内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4)的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两侧均与固定板(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内部的两侧均与支撑杆(41)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内部与丝杆(44)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顶板(8)的底部与溶液箱(1)的顶部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9),所述导向块(9)的表面与固定板(2)的内部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和溶液箱(1)的内部均设置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的内部与金刚石复合片本体(5)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溶液箱(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注液口(11),所述注液口(11)的内部活动连接注液盖。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箱(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12),所述支腿(1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金刚石复合片脱钴领域的一种金刚石复合片脱钴装置,包括溶液箱,溶液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放置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金刚石复合片本体,金刚石复合片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机构,金刚石复合片本体的底部延伸至溶液箱的内部,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横板、活动块、丝杆和转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根据金刚石复合片本体需要脱钴的深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卡接机构,能够对金刚石复合片本体进行固定,使脱钴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脱钴的深度进行调节,且便于对金刚石复合片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符浩 郭辉 马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锐成超硬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1
技术公布日:2022/8/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