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超精线性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8676发布日期:2023-08-20 17:2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磨床超精线性磨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磨削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磨床超精线性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生产装置及各种测试装置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对组成这些生产装置和测试装置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要求也随之提高,不少的零部件在装配之前,需经研磨和抛光,所使用相关设备即为磨床。

2、在机械行业中,对于高精度零部件表面的加工,通常采用带有振动机构的磨床来加工,这种磨床的振荡机构均为偏心轴机构,比如:网上公开的公告号为cn203109752u,专利名称为:精密磨床的实用新型专利,该结构是通过该伺服马达带动该偏心轴左右往复摆动相应的角度,并通过偏心轴一端连接的连杆带动上下运动滑轨部沿强制给油静压滑轨上下移动,配合利用高速主轴带动砂轮,这种偏心轴机构的偏心轴在支承上造成的动载荷,不仅引起整个机械设备的振动,产生噪音,加速轴承磨损,造成转子部件高频疲劳破坏和支承部分的某些部件强迫振动损坏,降低机械设备的寿命,更严重的是,如果高速状态下,转子结构的振动量超过一定范围,回转机构甚至整个系统将遭到破坏,引发重大设备事故。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消除转子系统的不平衡振动。

3、因此,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转子在运动中能够真正实现动平衡的振动磨削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磨削精度高、工件加工稳定性高、工作效率高、无噪音、使用寿命长的磨床超精线性磨削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磨床超精线性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箱体1、上配重板2、下配重板3、转轴4、线性往复振动装置7、转轴消振装置8、驱动部件9、定位盘10、锁紧螺母11、左上连接杆12、左下连接杆13、上导向柱14、下导向柱15,

4、所述转轴4中间设有支撑轴肩4-1,所述支撑轴肩4-1左端依次固定设有左偏心轴段4-2、左定位盘固定段4-3和左锁紧螺纹段4-4,右端依次固定设有右偏心轴段4-5、右支承轴承安装段4-6、右锁紧螺纹段4-7和驱动部件连接段4-8,所述左偏心轴段4-2的轴心相对于轴肩4-1轴心向下偏移,所述右偏心轴段4-5的轴心相对于轴肩4-1向上偏移,所述左偏心轴段4-2与右偏心轴段4-5的偏心量相等且偏移方向相反,所述转轴插接在箱体内,所述支撑轴肩经轴承与固定在箱体中心的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肩左端的左偏心轴段上安装有转轴消振装置8,右端的右偏心轴段上安装有线性往复振动装置,所述转轴消振装置经固定套在左定位盘固定段4-3上的定位盘10、螺纹连接在左锁紧螺纹段4-4的锁紧螺母11锁紧在支撑轴肩左端的左偏心轴段上,所述转轴消振装置8上端经左上连接杆12上下可移动地穿过箱体1上端设有的运动部件穿孔与箱体1外部的上配重板2固定连接,下端经左下连接杆13上下可移动地穿过箱体1下端设有的运动部件穿孔与箱体1外部的下配重板3固定连接,所述线性往复振动装置上端与活动穿入箱体1内部的上导向柱14固定连接,下端与活动穿过箱体1内部的下导向柱15固定连接,所述线性往复振动装置经安装在右支撑轴承安装段4-6上的轴承套6、螺纹连接在右螺纹连接段上的锁紧螺母11定位在支撑轴肩定位右端的右偏心轴段上,所述轴承套6外端经轴承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盘与箱体间隙配合,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段4-7上固定有驱动部件9,

5、通过在轴肩4-1两端设置偏心方向相反且重量相同的线性往复振动装置7和转轴消振装置8,使得箱体1在带动振动头上下线性往复运动磨削过程中,其线性往复振动装置的线性往复偏心运动产生的离心力正好由轴肩左端的转轴消振装置平衡的反向离心力平衡,因此,消除了转轴4在旋转过程中因偏心而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显著提高了超精密加工性能和工作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实现了超精密磨削。

6、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轴消振装置7包括左旋转轴承7-1、左线性导轨7-2、左螺钉7-3、左碟簧7-4、左压块7-5、左上滑板7-6、左下滑板7-7、左上滚针板7-8、左下滚针板7-9、左支板7-10、左上挡板7-11、左定位销7-12、左下底板7-13、左上顶板7-14、左下挡板7-15,所述左上滑板7-6左端面上设有左上方形凹槽,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左上滑轨,所述左上方形凹槽下端向下延伸开放,所述左上方形凹槽底面向下偏离中心设有下轴承穿孔,所述左下滑板右端面上设有左下方形凹槽,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左下滑轨,所述左下方形凹槽上端向上延伸开放,所述左下方形凹槽底面向上偏离中心设有上轴承穿孔,所述左旋转轴承7-1内圈与左偏心轴段4-2固定套接,外圈由左至右依次间隙穿过左下滑板7-7的下轴承穿孔和左上滑板7-6的上轴承穿孔,所述左下滑板7-7和左上滑板7-6两侧分别经左上滑轨和左下滑轨与固定在箱体1内侧的左线性导轨7-2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左下滑板7-7的上部活动插入到左上滑板7-6的左上方形凹槽中且与左上滑板7-6的左上方形凹槽相对运动,下端与左下连接杆13固定连接,所述左上滑板7-6的下部活动插入到左下滑板7-7的左下方形凹槽中且与左下滑板7-7的左下方形凹槽相对运动,上端与左上连接杆12固定连接,

7、所述左上方形凹槽内的左下滑块上端面滚动坐有左上滚针板7-8,所述左上滚针板7-8的滚柱上滚动坐有左压块7-5,所述左压块与左上方形凹槽的左上顶板7-14间设有偏心移动空间,所述偏心移动空间内设有左碟簧,所述左碟簧7-4下端与左压块7-5相抵触,上端与左上顶板相抵触,左螺钉7-4活动穿过左上顶板上设有的螺钉穿孔和左碟簧7-4后下端与左压块7-5螺纹连接,所述左压块7-5两侧分别与左上方形凹槽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以使左下滑板7-7在左碟簧7-4的张力作用下与左旋转轴承7-1外表面相抵触,所述左压块7-5左端固定有左上挡板7-11,所述左上挡板7-11下部向下延伸至左下滑板7-7外侧,以达到限制左下滑板7-7和左上滚针板7-8轴向移动的作用,

8、所述左下方形凹槽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左下滚针板7-9、左支板7-10和左定位销7-12,所述左下方形凹槽的左下底板7-13上设有定位销定位盲孔,所述左定位销7-12上端部与左支板7-10上设有的盲孔相插接,下端部与左下底板7-13上设有的定位销定位盲孔相插接,所述左支板7-10上端经左下滚针板上的滚柱与左上滑板7-6滚动连接,所述左支板7-10两侧分别与左下方形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左支板7-10右端固定有左下挡板7-15,所述左下挡板7-15上端部向上延伸至左上滑板7-6外侧,以达到限制左上滑板7-6和左下滚针板7-9轴向移动的作用。

9、本实用新型所述线性往复振动装置8包括右旋转轴承8-1、右线性导轨8-2、右螺钉8-3、右碟簧8-4、右压块8-5、右上滑板8-6、右下滑板8-7、右上滚针板8-8、右下滚针板8-9、右支板8-10、右上挡板8-11、右定位销8-12、右下底板8-13、右上顶板8-14、右下挡板8-15,所述右上滑板8-6左端面上设有左上方形凹槽ⅱ,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右上滑轨,所述左上方形凹槽ⅱ下端向下延伸开放,所述左上方形凹槽ⅱ底面向下偏离中心设有下轴承穿孔,所述右下滑板右端面上设有右下方形凹槽ⅱ,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右下滑轨,所述右下方形凹槽ⅱ上端向上延伸开放,所述左上方形凹槽ⅱ底面向上偏离中心设有上轴承穿孔ⅱ,所述右旋转轴承8-1内圈与右偏心轴段4-2固定套接,外圈由左至右依次间隙穿过右下滑板8-7的下轴承穿孔和右上滑板8-6的上轴承穿孔ⅱ,所述右下滑板8-7和右上滑板8-6两侧分别经右上滑轨和右下滑轨与固定在箱体1内侧的右线性导轨8-2上下滑动连接,所述右下滑板8-7的上部活动插入到右上滑板8-6的左上方形凹槽ⅱ中且与右上滑板8-6的左上方形凹槽ⅱ相对运动,下端与右下连接杆13固定连接,所述右上滑板8-6的下部活动插入到右下滑板8-7的左上方形凹槽ⅱ中且与右下滑板8-7的左上方形凹槽ⅱ相对运动,上端与右上连接杆12固定连接,

10、所述左上方形凹槽ⅱ内的右下滑块上端面滚动坐有右上滚针板8-8,所述右上滚针板8-8的滚柱上滚动坐有右压块8-5,所述右压块与左上方形凹槽ⅱ的右上顶板8-14间设有偏心移动空间,所述偏心移动空间内设有右碟簧8-4,所述右碟簧8-4下端与右压块8-5相抵触,上端与右上顶板相抵触,右螺钉7-4活动穿过右上顶板上设有的螺钉穿孔和右碟簧8-4后下端与右压块8-5螺纹连接,所述右压块8-5两侧分别与左上方形凹槽ⅱ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以使右下滑板8-7在右碟簧8-4的张力作用下与右旋转轴承8-1外表面相抵触,所述右压块8-5左端固定有右上挡板8-11,所述右上挡板8-11下部向下延伸至右下滑板8-7外侧,以达到限制右下滑板8-7和右上滚针板8-8轴向移动的作用,

11、所述左上方形凹槽ⅱ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右下滚针板8-9、右支板8-10和右定位销8-12,所述左上方形凹槽ⅱ的右下底板8-13上设有定位销定位盲孔ⅱ,所述右定位销8-12上端部与右支板8-10上设有的盲孔相插接,下端部与右下底板8-13上设有的定位销定位盲孔ⅱ相插接,所述右支板8-10上端经右下滚针板上的滚柱与右上滑板8-6滚动连接,所述右支板8-10两侧分别与左上方形凹槽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右支板8-10右端固定有右下挡板8-15,所述右下挡板8-15上端部向上延伸至右上滑板8-6外侧,以达到限制右上滑板8-6和右下滚针板8-9轴向移动的作用。

12、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左偏心轴段4-2和左旋转轴承7-1间固定套有左偏心套15,所述右偏心轴段4-5和右旋转轴承8-1间固定套有右偏心套16,所述左偏心套15和右偏心套16的偏心方向相反,以利于通过左偏心套15和右偏心套16实现无级调节振动振幅的作用。

13、本实用新型可在所述左支板7-10下端设有左顶柱7-16,所述左顶柱下端伸出左支板下端面后与左底板相抵触,所述右支板8-10下端间隔设有右顶柱8-11,所述右顶柱8-11下端伸出右支板8-10下端面后与右底板8-13相抵触,以利于降低左支板与左底板之间和右支板与右底板之间的摩擦生热,达到使用寿命长的作用。

14、本实用新型还可在所述箱体周边间隔设有转轴同心度保持装置,其包括螺杆和固定螺母,所述螺杆分别依次穿过箱体的前端面、支撑板和后端面后经固定螺母与箱体螺纹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螺杆辅助箱体转轴在旋转过程中的平稳运行,避免转轴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的挠度变形。

1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新颖、机床无振动、超精密磨削精度高、工件加工稳定性高、工作效率高、无噪音、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