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摇臂圆弧面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8134发布日期:2022-11-02 21:0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摇臂圆弧面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摇臂圆弧面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2.气门摇臂机构是内燃发动机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发动机中的气门摇臂一端接触凸轮轴的凸轮,一端控制气门,其主要作用是传递凸轮轴的运动力,配合凸轮轴的运转,适时的打开气门,完成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
3.参照图1,为了使得摇臂100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常在摇臂100与凸轮接触端焊接耐磨块200。为了使得摇臂100的接触端与凸轮之间接触更为平滑,通常在摇臂的耐磨块200上切割成型圆弧面210。
4.现有生产过程中,在切割加工摇臂上的圆弧面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刀具。
5.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当用于切割圆弧面的刀具刚投入使用时,切割形成的圆弧面210较为光滑平整;当用于切割圆弧面210的刀具投入使用的时间过长,刀刃不够锋利,容易使得切割形成的圆弧面210较为粗糙,粗糙的圆弧面210与凸轮相接触过程中使得凸轮容易出现刮损的情况,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升摇臂的圆弧面的光滑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摇臂圆弧面研磨装置。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摇臂圆弧面研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发动机摇臂圆弧面研磨装置,包括安装座、控制件、研磨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研磨件转动的驱动组件;
9.所述研磨件与所述驱动组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10.所述安装座架设在所述研磨件上;
11.所述控制件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12.摇臂与所述控制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控制件控制摇臂抵紧或远离所述研磨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通过研磨装置对摇臂进行加工时,可先使用驱动组件驱动研磨件,使得研磨件转动,此时工作人员将摇臂固定在控制件上,并通过控制件驱动摇臂抵紧研磨件使得摇臂上的圆弧面与研磨件相接触。由于控制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将摇臂固定在控制件后,工作人员转动控制件可使得圆弧面与研磨件相接触,且控制件转动过程中圆弧面始终与研磨件相切,此时研磨件可较为均匀地对圆弧面进行打磨抛光,进而使得摇臂的圆弧面更为光滑。
14.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与传送带,所述研磨件包括砂皮;
15.所述砂皮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传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可通过电机驱动传送带,传送带带动砂皮移动。此时工作人员将摇臂安装在控制件上,通过转动控制件可带动摇柄的圆
弧面在砂皮上进行打磨抛光工作。由于通过电机可控制传送带的传动速度,且砂皮可拆卸固定在传动带上,则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可控制砂皮的移动速度。当圆弧面较为粗糙时,工作人员增大电机转速,以使得砂皮移动速度加快,使得砂皮增大与研磨面的接触面积。
17.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控制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同轴穿设所述连接孔,且所述控制件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
18.所述控制件上固定设置有顶块,且所述顶块靠近所述控制件的端面所在平面高于所述砂皮所在平面;
19.当所述控制件驱动摇臂沿远离所述砂皮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控制件抵紧所述顶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连接孔将控制件与转轴连接,以实现控制件与安装座之间的转动连接效果。与此同时,当工作人员对摇臂加工完毕之后,使用者可将控制件放置在顶块上,由于顶块靠近控制件的端面所在平面高于砂皮所在平面,此时控制件与砂皮不接触,有效防止移动的砂皮与控制件接触,并对控制件造成一定的磨损。
21.优选的,所述控制件上固定连接有操纵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转动摇臂的圆弧面,以使得圆弧面均匀地在砂皮上进行打磨加工时,操纵杆有效延长了控制件的力臂,此时使用者通过操纵杆驱动控制件转动可较为省力,提升了工作人员使用研磨装置的便捷度。
23.优选的,所述控制件上固定设置有连接件,且摇臂可拆卸固定在连接件上。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使用研磨装置对摇臂圆弧面进行打磨加工时,可通过连接件将摇臂固定在控制件上,此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控制件,可使得摇臂的圆弧面与砂皮相接触,进而实现对摇臂的圆弧面的打磨加工操作;当工作人员对摇臂上的圆弧面打磨加工完毕后,工作人员可将加工完的摇臂取下。
25.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摇臂上转动轴孔相适配的连接杆。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对摇臂的圆弧面进行打磨加工时,工作人员可将摇臂上的转动轴孔对准连接杆,并将摇臂套设在连接件上,实现了控制件与摇臂之间的可拆卸固定效果。
27.优选的,所述控制件上开设有腰孔,所述连接杆包括紧固杆,所述紧固杆穿设所述腰孔,所述紧固杆上设置有外螺纹;
28.所述紧固杆穿过所述腰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当所述紧固螺母远离所述控制件的侧壁时,所述连接杆在所述腰孔内滑移;当所述紧固螺母抵紧所述控制件时,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控制件上。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研磨装置对不同尺寸的摇臂进行圆弧面打磨加工时,工作人员可调节紧固螺母以使得紧固螺母远离控制件,此时工作人员可调节紧固杆,使得紧固杆在腰孔内滑移,以实现调节连接杆与砂皮之间距离的效果。当工作人员调节连接杆远离砂皮时,研磨装置适用于尺寸较大的摇臂;当工作人员调节连接杆靠近砂皮时,研磨装置适用于尺寸较小的摇臂,有效提升了研磨装置的可用度。
3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壳体;
31.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嵌设在所述保护壳体内;
32.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保护壳体铰接,且所述保护壳体上铰接有挡板。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体可有效减少外部物体进入传送带内的情况发生,对研磨装置的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与此同时,由于传送带远离电机的一端嵌设在壳体内,当传送带上的砂皮研磨效果不佳或传送带卡死时,工作人员可使得挡板与安装座远离保护壳体并露出传送带,便于工作人员实施检修传送带或更换砂皮的操作。
34.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体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连通保护壳体内部空间,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保护壳体的一端连接有打磨除尘机。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当工作人员通过砂皮对摇臂圆弧面进行研磨加工后,研磨摇臂的圆弧面所产生的碎屑容易在保护壳体内堆积,通过打磨除尘机可将研磨产生的碎屑抽离保护壳体,有效减少保护壳体内所堆积的碎屑。
3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7.通过控制件、安装座、研磨件以及驱动件之间的合理搭配使用,工作人员可对摇臂圆弧面进行打磨加工操作,进而使得摇臂圆弧面具有更高的光滑度;
38.通过设置在控制件上的腰孔、连接杆的紧固杆以及紧固螺母之间的合理搭配使用,使得连接杆在腰孔内的位置可调节,进而使得研磨装置可对不同尺寸的摇臂进行打磨加工,有效提升了研磨装置的适用度;
39.通过设置在保护壳体上的打磨除尘机,研磨装置对摇臂进行研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碎屑可通过打磨除尘机抽离保护壳体内部,有效减少了碎屑在保护壳体内的堆积量。
附图说明
40.图1为现有技术中摇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1.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研磨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42.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连接杆与控制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43.图4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连接杆插接在腰孔内结构的示意图;
44.附图标记:100、摇臂;200、耐磨块;210、圆弧面;300、转动轴孔;1、安装座;11、转轴;2、控制件;21、连接孔;22、顶块;23、操纵杆;3、研磨件;31、砂皮;4、驱动组件;41、传送带;42、电机;5、连接件;51、连接杆;52、紧固杆;53、紧固螺母;6、腰孔;7、保护壳体;71、挡板;8、连接管;9、打磨除尘机。
具体实施方式
45.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动机摇臂100圆弧面210研磨装置。
47.参照图1,工作台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机架,发动机摇臂100圆弧面210研磨装置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其主要包括安装座1、控制件2、研磨件3以及驱动组件4,其中,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研磨件3转动。
48.在本实施例中,研磨件3与驱动组件4可拆卸固定连接;安装座1固定架设在研磨件3上;控制件2与安装座1转动连接;摇臂100与控制件2固定连接。
49.当工作人员通过研磨装置对摇臂100的圆弧面210进行研磨加工操作时,工作人员可将摇臂100固定在控制件2上,并通过转动控制件2驱动摇臂100以使得摇臂100的圆弧面
210与研磨件3相接触;当摇臂100的圆弧面210打磨加工完毕后,工作人员转动控制件2以使得摇臂100的圆弧面210远离研磨件3,并取下摇臂100。
50.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包括传送带41与电机42,研磨件3包括可拆卸固定在传送带41上的砂皮31。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启动电机42,此时电机42带动传送带41移动;由于砂皮31可拆卸固定在传送带41上,砂皮31随同传送带41一起移动。
51.参照图2,传送带41设置在安装座1与电机42之间,且传送带41的传动方向为从安装座1朝向电机42的方向设置。当工作人员将摇臂100固定在控制件2上,并转动控制件2以使得砂皮31接触并打磨摇臂100的圆弧面210时,摇臂100的圆弧面210与砂皮31相切。此时工作人员仅需匀速转动控制件2,即可使得摇臂100的圆弧面210匀速在砂皮31上滑移,以实现对摇臂100圆弧面210的打磨加工效果。经过打磨加工后的摇臂100圆弧面210具有更高的光滑度。
52.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不同的刀具切割成型的圆弧面210粗糙程度不同。工作人员可根据所需加工的摇臂100的圆弧面210的粗糙程度,控制电机42的转动,进而控制砂皮31在传送带41上的移动速度。
53.例如,当摇臂100的圆弧面210的粗糙程度较高时,工作人员可加快电机42的转速;当摇臂100的圆弧面210的粗糙程度较低时,工作人员可减缓电机42的转速。
54.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的研磨件3。例如,可采用研磨轮作为研磨工具,并将研磨轮固定安装在电机42的转轴11上。当工作人员转动控制件2使得摇臂100的圆弧面210在研磨轮上滑移时,摇臂100的圆弧面210始终与研磨轮的轮面相切。此时工作人员仅需匀速转动控制件2,即可使得摇臂100的圆弧面210匀速地与研磨轮的轮面接触,使得摇臂100的圆弧面210更为光滑。
55.参照图2,安装座1上固定设置有转轴11,控制件2上开设有连接孔21。转轴11穿设控制件2上的连接孔21,控制件2可以转轴11为圆心转动,实现了控制件2与安装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的效果。
56.为了使得控制件2正常情况下与砂皮31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砂皮31与控制件2之间的接触,参照图,控制板上通过螺钉或焊接固定有顶块22。顶块22靠近控制件2的端面所在平面高于砂皮31所在平面,当控制件2抵接在顶块22上时,控制件2与砂皮31之间保持有空隙。
57.参照图2与图3,控制件2远离砂皮31的一端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有操纵杆23。在实际的加工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操纵杆23驱动控制件2转动,相较于直接转动控制件2而言,操纵杆23使得控制件2的力臂加长,此时工作人员驱动控制件2转动更为省力。
58.参照图2与图3,控制件2靠近砂皮3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件5。工作人员可通过连接件5将摇臂100可拆卸固定在控制件2上,实现了摇臂100与控制件2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
59.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采用与摇臂100上的转动轴孔300相适配的连接杆51。使用者可通过连接杆51与摇臂100上转动轴孔300之间的插接配合,实现摇臂100与控制件2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
60.需要对摇臂100的圆弧面210进行打磨加工时,工作人员可将摇臂100同轴插接在连接杆51上。随后工作人员用手按压摇臂100,使得摇臂100在连接杆51上固定,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操纵杆23转动控制板,可使得摇臂100的圆弧面210匀速在砂皮31上滑移,使得摇臂
100的圆弧面210更为光滑。当摇臂100上的圆弧面210打磨加工完毕后,工作人员将摇臂100从连接杆51上摘取下即可。
61.参照图3与图4,控制件2上贯穿开设有腰孔6,连接杆51靠近控制板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紧固杆52;紧固杆52穿设腰孔6,且紧固杆52上设置有外螺纹,紧固杆52穿过腰孔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53。
62.当工作人员旋动紧固螺母53,使得紧固螺母53远离控制板时,此时紧固杆52可在腰孔6内滑移;当工作人员旋动紧固螺母53,使得紧固螺母53抵紧控制板时,紧固杆52固定在控制板上,同时连接杆51固定在连接杆51上。
63.在实际的研磨加工中,当工作人员对尺寸较大的摇臂100进行研磨加工时,使用者可旋动紧固螺母53远离控制板,并使得连接杆51朝远离砂皮31的方向移动;当工作人员对尺寸较小的摇臂100进行研磨加工时,使用者可旋动紧固螺母53远离控制板,并使得连接杆51朝靠近砂皮31的方向移动。
64.通过腰孔6、连接杆51、紧固杆52以及紧固螺杆之间的合理搭配使用,使得研磨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摇臂100,提升了研磨装置的可用性。
65.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41远离电机42的一端设置有保护壳体7,且传动带靠近保护壳体7的一端嵌设在保护壳体7的内腔。当电机42驱动传送带41传动时,保护壳体7有效减少外部杂物与传送带41的接触,有效减少了传送带41因外部杂物卡死的情况发生,为研磨装置的正常运作提供了保障。
66.参照图2,安装座1铰接固定在保护壳体7上,同时保护壳体7远离电机42的一侧铰接有挡板71。当传送带41上的砂皮31研磨效果不佳或传送带41卡死时,工作人员可将挡板71与安装座1移开,并实施更换砂皮31或检修传送带41的操作。
67.参照图2,保护壳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连通壳体内的空间,一端与打磨除尘机9连接。
68.在实际的研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碎屑。当碎屑在保护壳体7内堆积过多,容易进入传送带41内,影响传送带41的传送效果甚至使得传送带41卡死。打磨除尘机9可将碎屑抽离保护壳体7,减少碎屑在保护壳体7内的堆积量。
69.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电机42、传动带、控制件2以及砂皮31之间的合理搭配使用,操作工人可将摇臂100固定放置在控制件2上,并通过转动控制件2使得摇臂100的圆弧面210在传送带41上的砂皮31表面进行研磨加工操作,经过研磨加工之后的摇臂100圆弧面210具有更高的光滑度。与此同时,通过连接杆51与控制件2上腰孔6的合理搭配使用,操作人员可根据所需加工的摇臂100调整摇臂100在腰孔6内的位置,有效提升了打磨装置的可用度。
7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