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金属硅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
背景技术:2.在现有的金属硅的生产中,需要将金属硅的原料加热至液态后分离,由于金属硅的熔点较高,一般只有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金属硅才会转化为比较纯净状态,液态的金属硅被分离后,需要冷却为固态的金属硅。
3.液态的金属硅的冷却方式一般为自然风冷的模式,但是目前市面上金属硅的冷却装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比较高,不适用于市场推广应用,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以改善以下技术问题:
5.常见金属硅的冷却装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比较高,不适用于市场推广应用。
6.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包括铸铁材质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冷却凹腔,所述冷却凹腔的两端设置有端部开口,所述冷却凹腔的深度至少为所述模具本体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冷却凹腔的深度至多为所述模具本体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端部开口位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侧端面上,所述模具本体相异于所述端部开口的区域设置有起吊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铁材质的模具本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金属硅的热量可以非常快速的传递给模具本体的表面,以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却效果;冷却凹腔的两端端部开口,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冷却后的固态金属硅,从冷却凹腔内推出,由于模具本体重量和体型比较大,起吊部的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快速起吊和转移;上述设计的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比较低,适用于市场推广应用。
9.可选的,所述冷却凹腔相异于所述端部开口的两侧设置有圆弧凹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凹面可以防止固态的金属硅堆积粘接在冷却凹腔的角落,有利于从冷却凹腔中快速取出固态的金属硅。
11.可选的,所述冷却凹腔的深度在10-20厘米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凹腔的深度不至于过浅,进而可以一次性冷却较多的金属硅,冷却凹腔的深度不至于过深,进而金属硅在冷却凹腔内不至于堆积过厚,方便金属硅的热量快速传递给模具本体,散热效果较好,而且有利于从冷却凹腔中快速取出固态的金属硅。
13.可选的,所述起吊部包括若干第一起吊杆和若干第二起吊杆,所述第一起吊杆和所述第二起吊杆分设于所述模具本体相对立的两侧面,所述第一起吊杆垂直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侧面,所述第二起吊杆垂直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另一侧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起吊杆和第二起吊杆,可以方便吊钩或者吊绳与之
连接,在模具本体较重的前提下,转移模具本体更加稳定安全。
15.可选的,所述第一起吊杆设置有两根且对称布置,所述第二起吊杆设置有两根且对称布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四个起吊点,从而在转移模具本体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安全。
17.可选的,所述第一起吊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圆弧槽,所述第二起吊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弧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圆弧槽的设计,方便吊钩或者吊绳与第一起吊杆稳固连接,不易滑脱;第二圆弧槽的设计,方便吊钩或者吊绳与第二起吊杆稳固连接,不易滑脱,起吊更加稳固。
19.可选的,所述模具本体为方形结构,所述模具本体的顶部四角设置有插杆,所述模具本体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插孔,所述插杆插接于叠放且相邻的所述模具本体的插孔中。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模具本体叠放时,可以节省放置空间,同时由于冷却凹腔的设计,不会影响空气对流,同样对金属硅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而且插杆和插孔配合,可以使相邻两个模具本体叠放更加稳固,不易晃动。
21.可选的,所述插杆为圆柱结构,所述插杆的顶部设置有圆锥台部,所述圆锥台部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步变大,所述圆锥台部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插杆的直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台部的设计,方便插杆的顶部对准另一个模具本体的插孔,从而方便两个模具本体叠放。
23.可选的,所述模具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阵列布置的散热凹槽。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凹槽可以增加模具本体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冷却速度。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铸铁材质的模具本体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金属硅的热量可以非常快速的传递给模具本体的表面,以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却效果;冷却凹腔的两端端部开口,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冷却后的固态金属硅,从冷却凹腔内推出,由于模具本体重量和体型比较大,起吊部的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快速起吊和转移;上述设计的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比较低,适用于市场推广应用;
27.2.第一起吊杆和第二起吊杆,可以方便吊钩或者吊绳与之连接,在模具本体较重的前提下,转移模具本体更加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模具本体;2、冷却凹腔;3、端部开口;4、起吊部;5、圆弧凹面;6、第一起吊杆;61、第一圆弧槽;7、第二起吊杆;71、第二圆弧槽;8、插杆;81、圆锥台部;9、插孔;10、散热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参照图1和图2,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包括铸铁材质的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冷却凹腔2,冷却凹腔2的两端设置有端部开口3,冷却凹腔2的深度至少为模具本体1厚度的三分之一,冷却凹腔2的深度至多为模具本体1厚度的二分之一,端部开口3位于模具本体1的侧端面上,模具本体1相异于端部开口3的区域设置有起吊部4。
39.冷却凹腔2相异于端部开口3的两侧设置有圆弧凹面5,圆弧凹面5可以防止固态的金属硅堆积粘接在冷却凹腔2的角落,有利于从冷却凹腔2中快速取出固态的金属硅。
40.冷却凹腔2的深度在10-20厘米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5厘米),冷却凹腔2的深度不至于过浅,进而可以一次性冷却较多的金属硅,冷却凹腔2的深度不至于过深,进而金属硅在冷却凹腔2内不至于堆积过厚,方便金属硅的热量快速传递给模具本体1,散热效果较好,而且有利于从冷却凹腔2中快速取出固态的金属硅。
41.起吊部4包括若干第一起吊杆6和若干第二起吊杆7,第一起吊杆6和第二起吊杆7分设于模具本体1相对立的两侧面,第一起吊杆6垂直于模具本体1的侧面,第二起吊杆7垂直于模具本体1的另一侧面。第一起吊杆6和第二起吊杆7,可以方便吊钩或者吊绳与之连接,在模具本体1较重的前提下,转移模具本体1更加稳定安全。
42.第一起吊杆6设置有两根且对称布置,第二起吊杆7设置有两根且对称布置。具有四个起吊点,从而在转移模具本体1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安全。
43.第一起吊杆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圆弧槽61,第二起吊杆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弧槽71,第一圆弧槽61的设计,方便吊钩或者吊绳与第一起吊杆6稳固连接,不易滑脱;第二圆弧槽71的设计,方便吊钩或者吊绳与第二起吊杆7稳固连接,不易滑脱,起吊更加稳固。
44.模具本体1为方形结构,模具本体1的顶部四角设置有插杆8,模具本体1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插孔9,插杆8插接于叠放且相邻的模具本体1的插孔9中,两个模具本体1叠放时,可以节省放置空间,同时由于冷却凹腔2的设计,不会影响空气对流,同样对金属硅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而且插杆8和插孔9配合,可以使相邻两个模具本体1叠放更加稳固,不易晃动。
45.插杆8为圆柱结构,插杆8的顶部设置有圆锥台部81,圆锥台部81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步变大,圆锥台部81的最大直径等于插杆8的直径,圆锥台部81的设计,方便插杆8的顶部对准另一个模具本体1的插孔9,从而方便两个模具本体1叠放。
46.模具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阵列布置的散热凹槽10。散热凹槽10可以增加模具本体1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冷却速度。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的实施原理为:
48.铸铁材质的模具本体1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金属硅的热量可以非常快速的传递给模具本体1的表面,以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却效果;冷却凹腔2的两端端部开口3,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冷却后的固态金属硅,从冷却凹腔2内推出,由于模具本体1重量和体型比较大,起吊部4的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快速起吊和转移;上述设计的金属硅生产用冷却模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比较低,适用于市场推广应用。
4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