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竹筷加工用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2933发布日期:2022-12-21 01:1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竹筷加工用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竹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竹筷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布号为cn 208788230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竹筷磨光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顶部活动安装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三个夹合弹簧,两组所述夹合弹簧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打磨板,所述滑轨的右方设置有两个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
3.其不能够进行批量打磨作业,其需要通过人力进行上料,费时费力,打磨效率低,同时,其不具备对打磨过程中的粉尘进行收集的功能,粉尘容易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次性竹筷加工用打磨装置,可以进行批量打磨作业,省去了人力上料的麻烦,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打磨的效率,能够减少电力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对粉尘收集方便,避免了灰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一次性竹筷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震动单元连接有机架,机架上转动安装有输送筒,且输送筒上均匀开设有筷子放置槽,所述机架的内侧阵列设有打磨辊,打磨辊通过传动机构与输送筒传动连接,所述机架的左侧固定有进料斗,进料斗设置在输送筒的上行段位置,所述机架上对应打磨辊的位置安装有吸尘单元;
7.其中,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的侧面,驱动机构的从动件固定在输送筒上。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伺服电机,蜗轮套接固定在输送筒的一端,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机架的侧面,蜗杆固定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
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套接固定在输送筒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在打磨辊的辊轴端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齿间啮合。
10.进一步的,所述震动单元包括旋转轴、偏心块、伸缩杆和弹簧,伸缩杆固定在底座与机架之间,且弹簧套接在伸缩杆上,所述旋转轴固定在输送筒的内侧,偏心块固定在旋转轴的端部。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灰尘收集盒,所述灰尘收集盒固定在进料斗的底部,进料斗的底
部倾斜设置,所述灰尘收集盒通过网孔与进料斗内部连通,网孔均匀开设在进料斗的底部。
12.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单元包括吸尘器、吸尘罩和吸尘管,吸尘罩固定在机架上且对应打磨辊的位置进行设置,所述吸尘器安装在吸尘罩的顶部且与吸尘罩内部连通,所述吸尘器通过吸尘管与灰尘收集盒内部连通,所述吸尘器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固定在底座的顶部且设置在输送筒的下方。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一次性竹筷加工用打磨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5.1、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输送筒转动,一次性竹筷通过进料斗的底部出口位置进入到输送筒上的筷子放置槽内,然后被输送到打磨辊位置,其可以进行批量打磨作业,省去了人力上料的麻烦,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打磨的效率。
16.2、通过震动单元带动进料斗内的一次性竹筷震动,一次性竹筷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从而来进行初步打磨,通过初步打磨来减轻打磨辊的工作压力,从而增加了打磨辊的使用寿命。
17.3、其震动能量和打磨辊的动力来源均为输送筒的转动动作,从而减少电力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18.4、通过吸尘单元对打磨过程中的灰尘进行收集,其收集方便,避免了灰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收集箱、3震动单元、31旋转轴、32偏心块、33伸缩杆、34弹簧、4驱动机构、41蜗轮、42蜗杆、43伺服电机、5吸尘单元、51吸尘器、52吸尘罩、53吸尘管、6机架、7网孔、8传动机构、81第二齿轮、82第一齿轮、9筷子放置槽、10输送筒、11灰尘收集盒、12打磨辊、13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23.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24.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竹筷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震动单元3连接有机架6,机架6上转动安装有输送筒10,且输送筒10上均匀开设有筷子放置槽9,机架6的内侧阵列设有打磨辊12,打磨辊12通过传动机构8与输送筒10传动连接,机架6的左侧固定有进料斗13,进料斗13设置在输送筒10的上行段位置,机架6上对应打磨辊12的位置安装有吸尘单元5;
25.其中,还包括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安装在机架6的侧面,驱动机构4的从动件固定在输送筒10上。
26.驱动机构4包括蜗轮41、蜗杆42和伺服电机43,蜗轮41套接固定在输送筒10的一端,伺服电机43安装在机架6的侧面,蜗杆42固定在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上,且蜗杆42与蜗
轮41啮合,伺服电机43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将需要打磨的一次性竹筷放入到进料斗13内,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带动蜗杆42转动,蜗杆42与蜗轮41啮合,蜗轮41带动输送筒10转动,一次性竹筷通过进料斗13的底部出口位置进入到输送筒10上的筷子放置槽9内,然后被输送到打磨辊12位置,其可以进行批量打磨作业,省去了人力上料的麻烦,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打磨的效率。
27.传动机构8包括第二齿轮81和第一齿轮82,第一齿轮82套接固定在输送筒10的另一端,第二齿轮81固定在打磨辊12的辊轴端部,第二齿轮81与第一齿轮82齿间啮合,输送筒1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齿轮82转动,第二齿轮81与第一齿轮82齿间啮合,第二齿轮81带动打磨辊12转动,其打磨辊12的动力来源为输送筒10的转动动作,从而减少电力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28.震动单元3包括旋转轴31、偏心块32、伸缩杆33和弹簧34,伸缩杆33固定在底座1与机架6之间,且弹簧34套接在伸缩杆33上,旋转轴31固定在输送筒10的内侧,偏心块32固定在旋转轴31的端部,输送筒10通过旋转轴31带动偏心块32转动,偏心块32进行偏心运动,从而使机架6进行偏心震动,机架6带动伸缩杆33伸缩和弹簧34进行弹性形变,弹簧34的形变力反作用于机架6,从而使机架6进行往复震动,机架6在震动过程中带动进料斗13内的一次性竹筷震动,一次性竹筷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从而来进行初步打磨,通过初步打磨来减轻打磨辊12的工作压力,从而增加了打磨辊12的使用寿命,同时,其震动来源为输送筒10的转动动作,从而减少电力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29.还包括灰尘收集盒11,灰尘收集盒11固定在进料斗13的底部,进料斗13的底部倾斜设置,灰尘收集盒11通过网孔7与进料斗13内部连通,网孔7均匀开设在进料斗13的底部,吸尘单元5包括吸尘器51、吸尘罩52和吸尘管53,吸尘罩52固定在机架6上且对应打磨辊12的位置进行设置,吸尘器51安装在吸尘罩52的顶部且与吸尘罩52内部连通,吸尘器51通过吸尘管53与灰尘收集盒11内部连通,吸尘器51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一次性竹筷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从而来进行初步打磨,打磨掉的碎屑通过网孔7进入到灰尘收集盒11内,在打磨过程中,打磨的粉尘进入到吸尘罩52内,吸尘器51对吸尘罩52内的粉尘进行收集,同时,吸尘器51通过吸尘管53对灰尘收集盒11内的灰尘进行收集,其可以对打磨过程中的灰尘进行收集,从而避免灰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0.进一步的,还包括收集箱2,收集箱2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且设置在输送筒10的下方,打磨完成后,一次性竹筷被输送到输送筒10的下行段位置,在重力作用下,一次性竹筷掉入到收集箱2内被收集,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竹筷加工用打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需要打磨的一次性竹筷放入到进料斗13内,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带动蜗杆42转动,蜗杆42与蜗轮41啮合,蜗轮41带动输送筒10转动,输送筒10通过旋转轴31带动偏心块32转动,偏心块32进行偏心运动,从而使机架6进行偏心震动,机架6带动伸缩杆33伸缩和弹簧34进行弹性形变,弹簧34的形变力反作用于机架6,从而使机架6进行往复震动,机架6在震动过程中带动进料斗13内的一次性竹筷震动,一次性竹筷之间相互碰撞摩擦从而来进行初步打磨,打磨掉的碎屑通过网孔7进入到灰尘收集盒11内,一次性竹筷通过进料斗13的底部出口位置进入到输送筒10上的筷子放置槽9内,然后被输送到打磨辊12位置,输送筒10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齿轮82转动,第二齿轮81与第一齿轮82齿间啮合,第二齿轮81带动打磨辊12转动,从而通过
打磨辊12对一次性竹筷进行转动打磨,在打磨过程中,打磨的粉尘进入到吸尘罩52内,吸尘器51对吸尘罩52内的粉尘进行收集,同时,吸尘器51通过吸尘管53对灰尘收集盒11内的灰尘进行收集,打磨完成后,一次性竹筷被输送到输送筒10的下行段位置,在重力作用下,一次性竹筷掉入到收集箱2内被收集。
32.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伺服电机43和吸尘器51均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型配置。
33.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