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0046发布日期:2022-12-28 09:5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壳芯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壳芯机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壳芯机。


背景技术:

2.壳芯机是采用热芯盒工艺制作覆膜砂壳芯的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先合模,然后进行射砂,之后在固化过程中需要将模架进行翻转,以令多余的砂漏出。但是对于需要将模具和模架翻转的壳芯机,其翻转的过程会耗费大量的能源。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有效完成射砂固化脱模工作,且节省能源和成本的壳芯机。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芯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实施例一
6.一种壳芯机,包括底板、支架结构、复位机构、射砂结构和脱模结构,且底板固定安装于支架结构的上端,所述复位机构共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机构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射砂结构和脱模结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装配有上模,所述支架结构内移动装配有与上模相匹配的下模,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下表面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复位机构的前后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端内表面装配有安装在滑轨上的滚轮,所述平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顶头。
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架、下模安装板和油缸,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有底座的上表面和底板的下表面之间,所述油缸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中部,所述下模安装板移动装配于支撑架上,且下模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油缸的上表面,所述下模装配于下模安装板上,所述下模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出砂口,且出砂口处设置有阀门。
8.进一步地,所述平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仓。
9.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由竖板和横板组成,且滑轨的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滑轨的横板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与滑槽相配合的凸环。
10.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与射砂结构之间固定安装有连通管。
11.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一移动筒,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内腔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位于第一固定座和移动板之间,所述第一移动筒固定安装于移动板的下表面,且第一移动筒贯穿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移动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射砂结构或脱模结构。
12.实施例二
13.一种壳芯机,包括底板、支架结构、复位机构、射砂结构和脱模结构,且底板固定安
装于支架结构的上端,所述复位机构共有两个,两个所述复位机构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射砂结构和脱模结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装配有上模,所述支架结构内移动装配有与上模相匹配的下模,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下表面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复位机构的前后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端内表面装配有安装在滑轨上的滚轮,所述平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顶头。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架、下模安装板和油缸,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有底座的上表面和底板的下表面之间,所述油缸固定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中部,所述下模安装板移动装配于支撑架上,且下模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油缸的上表面,所述下模装配于下模安装板上,所述下模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出砂口,且出砂口处设置有阀门。
15.进一步地,所述平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仓。
16.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由竖板和横板组成,且滑轨的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滑轨的横板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与滑槽相配合的凸环。
17.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与射砂结构之间固定安装有连通管。
18.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连接板和第二移动筒,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贯穿第二固定座和固定板,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螺接有螺母,所述第二螺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二固定座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弹簧位于固定板和螺母之间,所述第二移动筒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且第二移动筒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挡板,所述第二移动筒的挡板上表面开设有通孔。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筒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柱槽,所述顶头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圆柱槽相匹配的圆柱形凸起。
20.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实用新型在下模安装板上设置有出砂口,能够直接将多余的砂漏出,无需进行翻转工序,令模具安装部分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能源的损耗,降低成品的成本。
22.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利用弹簧力复位的复位机构,能够对射砂结构和脱模结构进行柔性复位,增加对射砂结构和脱模结构的保护,且令射砂结构和脱模结构的复位无需消耗能源带动,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复位机构处的结构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复位机构处的结构图。
28.附图标记包括:1、底板,2、支架结构,201、底座,202、支撑架,203、下模安装板,204、油缸,3、上模,4、下模,5、支柱,6、平板,7、滑轨,8、复位机构,801、第一固定座,802、第一螺杆,803、移动板,804、复位弹簧,805、第一移动筒,806、第一连接板,811、第二固定座,812、固定板,813、第二螺杆,814、第二连接板,815、第一弹簧,816、第二弹簧,817、第二移动
筒,9、射砂结构,10、脱模结构,11、气缸,12、顶头,13、入料仓,14、支撑臂,15、滚轮,16、滑槽,17、凸环,18、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一
31.参照图1至图4,一种壳芯机,包括底板1、支架结构2、复位机构8、射砂结构9和脱模结构10,且底板1固定安装于支架结构2的上端,复位机构8共有两个,两个复位机构8的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射砂结构9和脱模结构10,底板1的上表面装配有上模3,支架结构2内移动装配有与上模3相匹配的下模4,底板1的上表面四角固定安装有支柱5,支柱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平板6,平板6的下表面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滑轨7,复位机构8的前后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臂14,支撑臂14的上端内表面装配有安装在滑轨7上的滚轮15,平板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缸11,气缸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顶头12。
32.复位机构8采用弹簧力实现射砂结构9和脱模结构10的复位,令射砂结构9和脱模结构10的复位工作无需使用动力控制,降低了能源的耗费,且通过弹簧实现柔性复位,减少了射砂结构9和脱模结构10在复位过程中振动,实现对射砂结构9和脱模结构10的保护。
33.复位机构8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砂通过的通孔。
34.射砂结构9内设置有存放砂的空间,且下侧设置有出砂管路,用于将砂导向模具中。
35.脱模结构10的下表面设置有顶杆,用于完成固化后砂结构的脱模工作。
36.射砂结构9的出砂管路和脱模结构10的顶杆,可以根据不同的上模进行位置的调节。
37.对于复位机构8和滚轮15整体的移动,可以进行手动移动操作,也可以在支撑臂14上设置电机等结构,通过电路控制等方式实现自动移动。
38.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支架结构2包括底座201、支撑架202、下模安装板203和油缸204,支撑架202固定安装有底座201的上表面和底板1的下表面之间,油缸204固定安装于底座201的上表面中部,下模安装板203移动装配于支撑架202上,且下模安装板203固定安装于油缸204的上表面,下模4装配于下模安装板203上。
39.支撑架202起到支撑底板1及其上侧结构的作用,同时对下模安装板203的移动起到导向和稳定的作用。
40.下模安装板203的下表面设置有出砂口,且出砂口处设置有阀门,模具中的砂进行固化工作过程中,在完成初步固化后,可以控制阀门打开,令多余的砂从出砂口落出,无需对模架和模具进行翻转即可完成多余的砂的落出,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41.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平板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入料仓13,入料仓内存放砂,用于对射砂结构9补充砂。
42.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滑轨7由竖板和横板组成,且滑轨7的截面形状为l形,滑轨7
的横板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6,滚轮15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与滑槽16相配合的凸环17,令滚轮15在滑轨7上进行更稳定的滚动。
43.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复位机构8与射砂结构9之间固定安装有连通管18,保证砂在从入料仓13流出后,能够通过复位机构8和连通管18后流入到射砂结构9内。
44.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复位机构8包括第一固定座801和第一移动筒805,第一固定座801的内腔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杆802,第一螺杆80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803,且移动板803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第一螺杆802的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804,且复位弹簧804位于第一固定座801和移动板803之间,第一移动筒805固定安装于移动板803的下表面,且第一移动筒805贯穿第一固定座801,第一移动筒805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806,第一连接板80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射砂结构9或脱模结构10。
45.第一固定座801与支撑臂14连接,为固定支撑部分,第一移动筒805和第一连接板806为移动部分,当顶头12接触第一移动筒805并带动其与射砂结构9或脱模结构10下移时,会令复位弹簧804压缩,当气缸11带动顶头12上移时,复位弹簧804的弹力作用会带动射砂结构9或脱模结构10复位。
46.第一移动筒805为中空的,令砂能够通过后流向射砂结构9内。
47.首先,油缸204控制下模4上移与上模3合模,然后通过气缸11先带动射砂结构9与上模3接触,进行射砂工作,之后在复位机构8的复位作用下令射砂结构9上移,此时对模具中的砂进行固化工序,同时令射砂结构9和脱模结构10移动,令射砂结构9移至入料仓13下侧补充砂,脱模结构10移至上模3上侧,在固化过程中,控制下模安装板203的阀门打开,令多余的砂从出砂口落出,完成固化后,油缸204带动下模4下移,气缸11带动脱模结构10下移接触上模4,令脱模结构10上的顶杆将固化后成型的砂结构顶出,完成脱模,最后脱模结构10在复位机构8的作用下复位,并控制射砂结构9和脱模结构10复位,令射砂结构9移至上模3上侧。
48.实施例二
49.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50.如图5所示,复位机构8包括第二固定座811、第二连接板814和第二移动筒817,第二固定座81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12,第二连接板81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杆813,且第二螺杆813贯穿第二固定座811和固定板812,第二螺杆813的上端螺接有螺母,第二螺杆813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815和第二弹簧816,第一弹簧815位于第二固定座811和固定板812之间,第二弹簧816位于固定板812和螺母之间,第二移动筒817固定安装于第二连接板814的上表面,且第二移动筒817的上端一体成型有挡板,第二移动筒817的挡板上表面开设有通孔。
51.采用第一弹簧815和第二弹簧816的双弹簧结构,令射砂结构9或脱模结构10移动同样距离的情况下,双弹簧产生的弹性力会大于实施例一中一个弹簧所产生的弹性力,复位效果更好。
52.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二移动筒817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柱槽,顶头1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圆柱槽相匹配的圆柱形凸起,当顶头12的圆柱形凸起能够移至圆柱槽内并带动复位机构8移动时,可以保证复位机构8所连接的射砂结构9上的出砂管路或脱模结构10上的顶杆针对上模3上相应的孔,保证相关工序进行的准确性。
53.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