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4700发布日期:2023-01-31 21:4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2.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传统的设备无法针对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在抛光的过程中,无法根据所需要的情况进行调节抛光的厚度,进而导致设备的适应性降低;现有的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不能实现自动进行抛光,在螺纹杆拧紧时冲击力大,易损坏活动板,导致螺纹杆定位不准确,从而导致工件抛光时有瑕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和第一调节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表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工作台的上方活动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活动空腔,所述工作台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旋转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空腔,所述第二活动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抛光轮,所述支撑板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双向螺纹杆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的正面与第二活动空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底部与滑槽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双向螺纹杆,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与第一活动空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锥齿轮。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板位于第二活动空腔的部分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双向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外壁螺纹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的正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板。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左侧与抛光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右侧与固定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轴位于第一活动空腔的部分同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螺旋锥齿轮,所述第二螺旋锥齿轮与两个第一螺旋锥齿轮相啮合。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片,所述海绵片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片,所述橡胶片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外壁与第一双向螺纹杆的底部螺纹连接。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采用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调节支撑板上的第二调节机构,通过拧动第二双向螺纹杆,第二双向螺纹杆带动两块第二活动板移动,两块第二活动板带动弧形板移动,达到固定工件的作用,从而对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调节固定板上的第一调节机构,拧动第一双向螺纹杆,第一双向螺纹杆带动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通过弹簧带动抛光轮移动,根据弹簧压缩的距离,从而调节抛光的厚度。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采用第一螺旋锥齿轮和第二螺旋锥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二螺旋锥齿轮转动,第二螺旋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螺旋锥齿轮转动,第一螺旋锥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进而转轴带动支撑板转动,实现自动进行抛光,利用缓冲垫对第一双向螺纹杆拧紧时的冲击力进行首次缓冲,橡胶片将经缓冲垫缓冲后的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海绵片将冲击力再次进行缓冲,避免冲击力对第一活动板造成损坏,从而避免第一双向螺纹杆定位不准确。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螺旋锥齿轮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工作台;11、第一活动空腔;2、固定板;3、支撑板;31、第二活动空腔;32、滑槽;4、第一调节机构;41、第一双向螺纹杆;42、伸缩杆;43、第一活动板;431、缓冲垫;432、橡胶片;433、海绵片;44、弹簧;5、驱动电机;6、旋转机构;61、旋转轴;62、第一螺旋锥齿轮;63、第二螺旋锥齿轮;64、转轴;7、第二调节机构;71、第二双向螺纹杆;72、第二活动板;73、弧形板;8、抛光轮。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实施例1
23.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第一调节机构4,工作台1上表面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工作台1的上方活动安装有旋转机构6,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活动空腔11,工作台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5,旋转机构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空腔31,第二活动空腔3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32,两块固定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抛光轮8,支撑板3的外壁活
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机构7,第二调节机构7包括第二双向螺纹杆71和第二活动板72,第二双向螺纹杆71的正面与第二活动空腔31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活动板72的底部与滑槽32的底部滑动连接,第二活动板7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板73,固定板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机构4,第一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双向螺纹杆41,旋转机构6包括旋转轴61,旋转轴61的底部与第一活动空腔11的底部转动连接,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转轴64,转轴6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锥齿轮63。
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拧动第二双向螺纹杆71,第二双向螺纹杆71达到第二活动板72转动,第二活动板72带动弧形板73转动,达到固定工件的作用,从而对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调节固定板2的右侧的第一调节机构4,拧动第一双向螺纹杆41调节距离,进而调节工件抛光的厚度,启动驱动电机5带动转轴64转动,转轴64带动第二螺旋锥齿轮63转动,第二螺旋锥齿轮63带动第一螺旋锥齿轮62,进而第一螺旋锥齿轮62带动旋转轴61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3转动,实现自动进行抛光。
25.实施例2
26.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第二活动板72位于第二活动空腔31的部分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双向螺纹杆71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二双向螺纹杆71的一端与支撑板3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一双向螺纹杆41的一端与固定板2的正面螺纹连接,第一双向螺纹杆4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活动板43,第一活动板43的左侧与抛光轮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弹簧44,第一活动板43的右侧与固定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杆42。
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支撑板3上的第二调节机构7,通过拧动第二双向螺纹杆71,第二双向螺纹杆71带动两块第二活动板72移动,两块第二活动板72带动弧形板73移动,达到固定工件的作用,从而对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调节固定板2上的第一调节机构4,拧动第一双向螺纹杆41,第一双向螺纹杆41带动第一活动板43,第一活动板43通过弹簧带动抛光轮移动,根据弹簧44压缩的距离,从而调节抛光的厚度。
28.实施例3
29.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旋转轴61位于第一活动空腔11的部分同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螺旋锥齿轮62,第二螺旋锥齿轮63与两个第一螺旋锥齿轮62相啮合,第一活动板4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片433,海绵片43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片432,橡胶片43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431,缓冲垫431的外壁与第一双向螺纹杆41的底部螺纹连接。
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带动转轴64转动,转轴64带动第二螺旋锥齿轮63转动,第二螺旋锥齿轮63带动第一螺旋锥齿轮62,进而第一螺旋锥齿轮62带动旋转轴61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3转动,实现自动进行抛光,利用缓冲垫431对第一双向螺纹杆41拧紧时的冲击力进行首次缓冲,橡胶片432将经缓冲垫431缓冲后的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海绵片433将冲击力再次进行缓冲,避免冲击力对第一活动板43造成损坏,从而避免第一双向螺纹杆41定位不准确。
31.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精密带锯床生产用工件表面抛光装置的工作原理。
32.如图1-4所示,将工件放在支撑板3的上方,通过调节支撑板3上的第二调节机构7,通过拧动第二双向螺纹杆71,第二双向螺纹杆71带动两块第二活动板72移动,两块第二活
动板72带动弧形板73移动,达到固定工件的作用,从而对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调节固定板2上的第一调节机构4,拧动第一双向螺纹杆41,第一双向螺纹杆41带动第一活动板43,第一活动板43通过弹簧带动抛光轮移动,根据弹簧44压缩的距离,从而调节抛光的厚度,通过启动驱动电机5带动转轴64转动,转轴64带动第二螺旋锥齿轮63转动,第二螺旋锥齿轮63带动第一螺旋锥齿轮62,进而第一螺旋锥齿轮62带动旋转轴61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3转动,实现自动进行抛光,利用缓冲垫431对第一双向螺纹杆41拧紧时的冲击力进行首次缓冲,橡胶片432将经缓冲垫431缓冲后的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海绵片433将冲击力再次进行缓冲,避免冲击力对第一活动板43造成损坏,从而避免第一双向螺纹杆41定位不准确。
33.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