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97173发布日期:2022-12-17 13:5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砂光机。


背景技术:

2.砂光机内具有可回转转动的砂带,工件在输送装置上输送,经过砂带时,砂带在工件表面上相对滑移,从而对工件进行打磨,针对不同规格尺寸的工件,通常需要对砂带的高度进行调整,传统的调整方式对砂带与带动其转动的传动组件整体进行上下调节,如具有多个砂带时,还需要对多个砂带与传动组件进行调节,在调节过程中,既需要确保砂带两侧的高度位置一致,还需要确保多个砂带的高度位置一致,调节过程耗时耗力,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当调节不当时,则会降低工件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光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砂光机,包括:底架,其顶侧设置有输送装置;顶框,其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所述顶框内设置有磨砂辊组;支承组件,其包括弹性件与导柱,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底架的底侧与所述顶框的顶侧之间,所述弹性件可产生沿上下方向的弹性形变,所述导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架的底侧,所述导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弹性件并伸入所述底架内,所述支承组件在所述底架与所述顶框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承架,其位于所述底架内,多个所述支承组件内的所述导柱均连接于所述支承架上;升降驱动件,其连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升降驱动件可带动所述支承架上下运动。
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用于对工件打磨的磨砂辊组安装于顶框内,用于对工件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安装于底架顶侧,顶框位于底架的上方,并由多个支承组件内的弹性件连接于顶框与底架之间,可对顶框进行辅助支承,在底架内设置有支承架,并且支承架与顶框之间连接有导柱,在加工时,工件放置于输送装置上,并由磨砂辊组对工件进行打磨,当需要根据工件的高度对磨砂辊组与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利用升降驱动件通过支承架、导柱可直接带动顶框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得磨砂辊组与输送装置之间的距离对应地增大或减少,整个调节过程更加方便、迅速,避免了对磨砂辊组单侧独立调节时出现的倾斜问题,尤其对于多个磨砂辊组亦可直接同时调节,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更好地保证加工质量。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导柱均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架上。多个导柱与底架之间具有滑动限定,提高了对顶框上下活动时的稳定,支承架可更好地带动多个导柱同时向上或向下移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所述导柱外侧的弹簧。即由弹簧对顶框提供辅助支承的作用力。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架内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固定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升降驱动件的活动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所述传动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传动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支承架的底侧转动连接有支承杆,所述支承杆远离所述支承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承杆两端的旋转轴线、所述升降驱动件两端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传动杆两端的旋转轴线均沿水平垂直所述传动杆的方向延伸。当需要调节顶框高度时,利用升降驱动件向上顶升或向下拉传动杆,使得传动杆的一端绕固定座正转或反转,通过支承杆向上顶起或向下拉支承架,从而使得顶框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滑块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小于升降驱动件与固定座之间的距离,传动杆对升降驱动件形成了一个省力杠杆,降低升降驱动件所需要的驱动负载,更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磨砂辊组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压辊、上辊与砂带,所述上辊与所述压辊均相对转动连接于顶框内,所述上辊位于所述压辊的上方,所述砂带包绕于所述压辊与所述上辊的外侧,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顶框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驱动连接于所述压辊。第一旋转驱动件对压辊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当第一旋转驱动件带动压辊转动时,压辊同时带动砂带回转运动,从而利用砂带对输送装置上的工件进行打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框的内顶侧连接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顶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吸尘口,所述吸尘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压辊的旁侧,所述顶框的内顶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吸尘口。第一吸尘口与第二吸尘口可连接至外设的吸尘设备,工作时,通过直接延伸至压辊旁侧的吸尘管,可直接吸走位于顶框内底部的粉尘,而顶框内顶部的粉尘则可通过第二吸尘口吸走,如此可有效缓解顶框内部的粉尘飘扬问题。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磨砂辊组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与轴承座,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顶框内,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座的底侧中心,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可带动所述轴承座沿上下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所述上辊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座上。当砂带在工作过程中发出偏移时,启动第二旋转驱动件,第二旋转驱动件带动轴承座正转与反转,从而使得砂带沿轴向移动调整位置,实现纠偏。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框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游一侧设置有吸尘盒,所述吸尘盒内具有开口向下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转动连接有送料辊,所述送料辊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吸尘盒的顶侧设置有第三吸尘口。在向输送装置送入工件时,送料辊相抵于工件的顶侧,起到辅助送料、提高加工稳定性的作用,并且在输送装置的上游侧设置有吸尘盒,外设的吸尘设备连接至第三吸尘口,对吸尘盒围拢形成的腔体进行吸尘,有利于解决顶框内粉尘外逸的问题,提高工作环境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100-底架、110-输送装置、200-顶框、310-弹性件、320-导柱、400-支承架、500-升降驱动件、510-固定座、520-传动杆、530-支承杆、610-压辊、620-上辊、630-砂带、710-吸尘管、720-第一吸尘口、730-第二吸尘口、810-第二旋转驱动件、820-轴承座、900-吸尘盒、910-第三吸尘口、920-送料辊。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0.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参照图1,一种砂光机,包括底架100与顶框200,在底架100的顶侧设置有输送装置110,输送装置110可选用带式输送机,工件放置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面上,可实现沿直线方向的移送;顶框200位于所述底架100的上方,所述顶框200内设置有磨砂辊组,当工件经过磨砂辊组时,磨砂辊组可对工件进行打磨;在底架100与顶框200之间连接有支承组件,支承组件包括弹性件310与导柱320,所述弹性件310连接于所述底架100的底侧与所述顶框200的顶侧之间,所述弹性件310可产生沿上下方向的弹性形变,所述导柱3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架100的底侧,所述导柱3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弹性件310并伸入所述底架100内,所述支承组件在所述底架100与所述顶框200之间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承组件分别位于底架100与顶框200的四个角位处,所述底架100内设置有支承架400,四个所述支承组件内的所述导柱320均连接于所述支承架400上,在所述底架100上连接有升降驱动件500,通过所述升降驱动件500可带动所述支承架400上下运动。
22.由上述可知,用于对工件打磨的磨砂辊组安装于顶框200内,用于对工件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110安装于底架100顶侧,顶框200位于底架100的上方,并由多个支承组件内的弹性件310连接于顶框200与底架100之间,可对顶框200进行辅助支承,在底架100内设置有支承架400,并且支承架400与顶框200之间连接有导柱320,在加工时,工件放置于输送装置110上,并由磨砂辊组对工件进行打磨,当需要根据工件的高度对磨砂辊组与输送装置110
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利用升降驱动件500通过支承架400、导柱320可直接带动顶框200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得磨砂辊组与输送装置110之间的距离对应地增大或减少,整个调节过程更加方便、迅速,避免了对磨砂辊组单侧独立调节时出现的倾斜问题,尤其对于多个磨砂辊组亦可直接同时调节,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更好地保证加工质量。
23.在实际应用中,顶框200外侧会覆盖有框板,从而使得顶框200内部围设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容纳腔,从而降低加工打磨过程中的粉尘外扬。
24.在上述实施例中,导柱320穿过顶框200的顶侧伸入至顶框200内,导柱320与顶框200的顶侧之间具有滑动限定,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导柱320上下活动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柱320均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架100上,如导柱320本身设置有多个导轨,而在顶框200内侧对应导柱320的位置设置有滑槽,多个导轨分别配合连接至滑槽内,实现导柱320与顶框200的滑动连接。多个导柱320与底架100之间具有滑动限定,提高了对顶框200上下活动时的稳定,支承架400可更好地带动多个导柱320同时向上或向下移动。
25.由于只具有一个升降驱动件500对整个顶框200提供支承力,对于升降驱动件500的负载要求较大,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需要在顶框200与底架100之间加装弹性件310,利用弹性件310的支承力可抵消顶框200部分向下传递的压力,起到辅助支承的作用,而弹性件310本身可产生沿上下方向的弹性形变,因此并不影响顶框200本身的上下升降,弹性件310可采用橡胶材质的弹性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10为套设于所述导柱320外侧的弹簧。即由弹簧对顶框200提供辅助支承的作用力。
26.为了进一步降低升降驱动件500所需要的负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架100内设置有固定座510,所述固定座510的顶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520,所述升降驱动件500的固定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架100上,所述升降驱动件500的活动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杆520远离所述固定座510的一端,所述传动杆520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传动杆520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支承架400的底侧转动连接有支承杆530,所述支承杆530远离所述支承架40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座51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升降驱动件500与所述固定座510之间的距离,所述支承杆530两端的旋转轴线、所述升降驱动件500两端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传动杆520两端的旋转轴线均沿水平垂直所述传动杆520的方向延伸。
27.当需要调节顶框200高度时,利用升降驱动件500向上顶升或向下拉传动杆520,使得传动杆520的一端绕固定座510正转或反转,通过支承杆530向上顶起或向下拉支承架400,从而使得顶框200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由于滑块与固定座510之间的距离小于升降驱动件500与固定座510之间的距离,传动杆520对升降驱动件500形成了一个省力杠杆,降低升降驱动件500所需要的驱动负载,更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28.在实际应用中,升降驱动件500主要用于提供沿直线方向的驱动力,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电动推杆、气动推杆或液压推杆,如使用气动推杆或液压推杆时,可使用具有多级行程调节的气动推杆或液压推杆,从而实现高度分级升降。
29.磨砂辊组主要可对工件表面打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磨砂辊组包括第一旋转驱动件、压辊610、上辊620与砂带630,所述上辊620与所述压辊610均相对转动连接于顶框200内,上辊620与压辊610的旋转轴线均相互平行,上辊620与压辊610可直接转动连接在顶框200内,亦可在顶框200内装入外设结构,再转动连接至外设结构内,所述上辊620位于所述
压辊610的上方,所述砂带630包绕于所述压辊610与所述上辊620的外侧,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顶框200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驱动连接于所述压辊610。第一旋转驱动件对压辊610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当第一旋转驱动件带动压辊610转动时,压辊610同时带动砂带630回转运动,从而利用砂带630对输送装置110上的工件进行打磨。
30.为了降低工作时产生的扬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框200的内顶侧连接有吸尘管710,所述吸尘管710的顶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吸尘口720,所述吸尘管710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压辊610的旁侧,所述顶框200的内顶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吸尘口730。第一吸尘口720与第二吸尘口730可连接至外设的吸尘设备,工作时,通过直接延伸至压辊610旁侧的吸尘管710,可直接吸走位于顶框200内底部的粉尘,而顶框200内顶部的粉尘则可通过第二吸尘口730吸走,如此可有效缓解顶框200内部的粉尘飘扬问题。
31.吸尘管710为扁长状的管体,吸尘管710的顶端连接在顶框200上,吸尘管710的顶端具有封闭的端板,而在端板的顶侧再开设第一吸尘口720,而吸尘管710的通流面积越向下则越小,在底端位置向压辊610处弯折,并呈开放状态,从而正对于压辊610,如此可提高吸尘管710底端的吸附压力,更好地将粉尘吸入至吸尘管710内,并且粉尘沿着吸尘管710向顶部流动,并从第一吸尘口720排出。
32.在实际应用中,磨砂辊组可沿输送装置110的输送方向设置多个,如两个或三个,如此工件可经过多个砂带630进行打磨加工,提高加工打磨效果,而对应的,在每个磨砂辊组的旁侧的均设置有吸尘管710,多个吸尘管710的底端分别一对一地正对于压辊610位置,当压辊610外侧的砂带630对工件加工打磨时,可直接吸走所产生的粉尘,在顶框200的顶侧亦沿输送装置110的输送方向设置多组第二吸尘口730,每组第二吸尘口730均对应位于每个磨砂辊组的旁侧,每组第二吸尘口730内均沿水平垂直于输送装置11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多个。
33.磨砂辊组在对工件加工打磨的过程中,砂带630受到工件的带动,容易沿压辊610的轴向移动,从而发生偏移,砂带630容易卷绕在其他结构上损坏,又或者对工件表面部分未接触,影响对工件的打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磨砂辊组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810与轴承座820,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810连接于所述顶框200内,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810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座820的底侧中心,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810可带动所述轴承座820沿上下延伸的旋转轴线转动,所述上辊620转动连接于所述轴承座820上。当砂带630在工作过程中发出偏移时,启动第二旋转驱动件810,第二旋转驱动件810带动轴承座820正转与反转,从而使得砂带630沿轴向移动调整位置,实现纠偏。
34.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旋转驱动件与第二旋转驱动件810均用于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其结构形式有多种,如驱动电机或旋转气缸等。
35.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打磨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框200位于所述输送装置110的上游一侧设置有吸尘盒900,所述吸尘盒900内具有开口向下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转动连接有送料辊920,所述送料辊920位于所述输送装置110的上方,所述吸尘盒900的顶侧设置有第三吸尘口910。在向输送装置110送入工件时,送料辊920相抵于工件的顶侧,起到辅助送料、提高加工稳定性的作用,并且在输送装置110的上游侧设置有吸尘盒900,外设的吸尘设备连接至第三吸尘口910,对吸尘盒900围拢形成的腔体进行吸尘,有利于解决顶框200内粉尘外逸的问题,提高工作环境的洁净度。
36.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工件的高度,亦可对送料辊920的高度进行调节,可在送料辊920与吸尘盒900之间设置有升降调节结构,如丝杆,从而调整送料辊920在吸尘盒900内的相对高度,亦可将升降调节结构设置于吸尘盒900与顶框200之间,直接调节吸尘盒900与顶框200的相对高度,从而调整送料焊缝的高度。
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