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制品打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7267发布日期:2022-12-31 13:5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制品打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制品打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2.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传统陶瓷又称普通陶瓷,是以黏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现代陶瓷又称新型陶瓷、精细陶瓷或特种陶瓷,常用非硅酸盐类化工原料或人工合成原料,陶瓷具有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硬度高、密度低等诸多优点,无论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还是在科研等领域均有着广泛应用。
3.在陶瓷制品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使陶瓷表面更加光滑,提高陶瓷的生产质量和美观性,但是在打磨时会产生大量的粉末,扬起的粉末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影响操作人员的肺部和气管健康,而打磨平台上的粉末会逐渐堆积,在使用吸尘装置清理堆积的粉尘时,为将粉末气体内的粉末分离出来,一般会使用到过滤网,过滤网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滤后,粉末会附着在过滤网上,导致过滤网网孔堵塞,进而影响吸尘效果。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陶瓷打磨机[申请号:cn202120919701.0],包括打磨平台,所述打磨平台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空腔,所述打磨平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尘头,所述吸尘头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过滤箱。通过设置风机,风机通过吸尘头以及吸尘管将扬起的粉末吸入至过滤箱内,从而减少粉末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周边人员的身体健康,通过设置斜状齿轮以及导向杆,转动的斜状齿轮利用自身的斜齿带动导向杆一端的振动板进行反复上下移动,对滤网进行拍打,使得滤网产生振动,利用振动将滤网表面以及孔内的粉末振落下来,从而达到清理的效果,避免网孔堵塞,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
[0005]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但是该陶瓷打磨机缺乏陶瓷制品固定机构,而陶瓷制品中的圆柱状陶瓷制品结构简单、易于固定,若也通过手持进行打磨,打磨效率低且危险性高。
[0006]
为此提出一种陶瓷制品打磨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陶瓷制品打磨设备打磨圆柱状陶瓷制品时仍需人手持陶瓷制品,导致工作效率低且危险性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制品打磨抛光装置。
[0008]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陶瓷制品打磨抛光装置,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内部表面设有调位机构,所述调位机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陶瓷制品的旋转固定机构,所述调位机构用于带动旋转固定机
构和圆柱状陶瓷制品前后移动,所述防护机构内部下侧固定安装有吸尘机构。
[0010]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底面均与水平面接触,所述支撑腿用于支撑箱体和其他结构,所述箱体正面左侧铰接有旋转门,所述旋转门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为钢化玻璃材质。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结构盒,所述结构盒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壁顶面且底面设有开口,所述结构盒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面和结构盒内壁顶面之间转动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端和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隔板表面滑动插装有滑柱,所述滑柱顶面固定安装有圆轮,所述圆轮与螺纹柱表面的螺纹啮合设置,所述箱体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螺纹柱固定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机构包括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固定安装于滑柱底面,所述电机盒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电机盒底面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轴底面固定连接有打磨头。
[0013]
进一步地,所述调位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箱体内壁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所述滑槽内壁前后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右侧所述滑槽内壁前后面之间转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贯穿右侧滑槽内壁背面设置,所述箱体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槽表面滑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滑杆滑动连接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底面中部,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贯穿安装板表面设置,所述转轴顶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侧面螺纹插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数量为四个且绕转动盘轴心均匀极轴分布,所述螺栓靠近转动盘轴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垫,所述压垫为橡胶垫。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滤板,所述滤板滑动插装于箱体内壁左侧面和右侧面之间,所述箱体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集尘室,且集尘室顶面与滤板底面贴合设置,所诉集尘室底面固定安装有滤片,所述箱体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吸尘扇本体,所述吸尘扇本体风口与滤片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位机构带动圆柱状陶瓷制品前后移动,使得不同尺寸规格的圆柱状陶瓷制品表面均可与打磨头点接触,在打磨头工作时通过升降机构调节打磨头的高度、旋转固定机构带动圆柱状陶瓷制品转动,使得圆柱状陶瓷制品表面不同位置均可被打磨抛光,无需操作人员在打磨时手持陶瓷制品,更加安全,大大降低了打磨工作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轴测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正剖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右侧剖视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
[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部结构放大图;
[0023]
附图标记:1、防护机构;101、箱体;102、支撑腿;103、旋转门;2、升降机构;201、结
构盒;202、隔板;203、螺纹柱;204、限位块;205、滑柱;206、圆轮;207、第一电机;3、打磨机构;301、电机盒;302、输出轴;303、打磨头;4、调位机构;401、滑槽;402、滑杆;403、螺纹杆;404、安装板;405、第二电机;5、旋转固定机构;501、第三电机;502、转动盘;503、螺栓;504、压垫;6、吸尘机构;601、滤板;602、集尘室;603、滤片;604、吸尘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5]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29]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陶瓷制品打磨抛光装置,包括防护机构1,防护机构1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表面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3,防护机构1内部表面设有调位机构4,调位机构4表面设有用于安装陶瓷制品的旋转固定机构5,调位机构4用于带动旋转固定机构5和圆柱状陶瓷制品前后移动,防护机构1内部下侧固定安装有吸尘机构6。
[0030]
具体地,将待打磨抛光的圆柱状陶瓷制品固定安装在旋转固定机构5表面,通过调位机构4带动旋转固定机构5和圆柱状陶瓷制品前后移动,使得不同尺寸规格的圆柱状陶瓷制品表面均可与打磨机构3实现点接触,通过升降机构2调节打磨机构3的高度,使打磨机构3在工作的同时高度被稳定调整,配合旋转固定机构5带动陶瓷制品转动,使得陶瓷制品表面不同位置均可被打磨,无需操作人员在打磨时手持陶瓷制品,更加安全,大大降低了打磨工作的危险性,通过吸尘机构6将打磨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除,同时防护机构1可以有效避免粉尘外散,更有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3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防护机构1包括箱体101,箱体101底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02,支撑腿102的数量为四个且底面均与水平面接触,支撑腿102用于支撑箱体101和其他结构,箱体101正面左侧铰接有旋转门103,旋转门103表面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为钢化玻璃材质。
[0032]
具体地,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窗了解圆柱状陶瓷制品的打磨情况,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该陶瓷制品打磨抛光装置的工作状态做出调整。
[0033]
如图1至图4所示,升降机构2包括结构盒201,结构盒201固定安装于箱体101内壁顶面且底面设有开口,结构盒201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隔板202,隔板202顶面和结构盒201内壁顶面之间转动安装有螺纹柱203,螺纹柱203表面设有螺纹,螺纹上端和下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04,隔板202表面滑动插装有滑柱205,滑柱205顶面固定安装有圆轮206,圆轮206与螺纹柱203表面的螺纹啮合设置,箱体101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07,第一电机207输出端与螺纹柱203固定连接。
[0034]
具体地,第一电机207开启后其输出端带动螺纹柱203转动,由于圆轮206与滑柱205固定连接,因此圆轮206只能随滑柱205共同上下移动,因此当螺纹柱203转动时,与螺纹柱203表面螺纹啮合的圆轮206在螺纹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滑柱205升降,当圆轮206移动至螺纹柱203表面螺纹的顶端或者底端时,限位块204限制圆轮206继续移动,从而避免圆轮206脱离螺纹柱203表面的螺纹。
[0035]
如图2、图3所示,打磨机构3包括电机盒301,电机盒301固定安装于滑柱205底面,电机盒301内部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出轴302,输出轴302与电机盒301底面转动连接,输出轴302底面固定连接有打磨头303。
[0036]
具体地,当滑柱205发生升降,电机盒301随滑柱205共同升降,从而使得打磨头303共同升降,使打磨头303与圆柱状陶瓷制品不同高度的表面接触,或者打磨头303向上移动至结构盒201内部,防止在不使用该陶瓷制品打磨抛光装置时,操作人员误触打磨头303,电机盒301内部的电机开启后带动打磨头303转动,从而对与打磨头303接触的圆柱状陶瓷制品表面进行打磨。
[0037]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调位机构4包括滑槽401,滑槽401开设于箱体101内壁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滑槽401内壁前后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402,右侧滑槽401内壁前后面之间转动安装有螺纹杆403,且螺纹杆403贯穿右侧滑槽401内壁背面设置,箱体101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05,第二电机405输出端与螺纹杆403固定连接,滑槽401表面滑动安装有安装板404,安装板404与滑杆402滑动连接且与螺纹杆403螺纹连接。
[0038]
具体地,第二电机405开启后其输出端带动螺纹杆403转动,由于安装板404与螺纹杆403螺纹连接、与滑杆402滑动连接,因此当螺纹杆403转动时,安装板404沿滑槽401表面前后滑动。
[0039]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旋转固定机构5包括第三电机501,第三电机501固定安装于安装板404底面中部,第三电机5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贯穿安装板404表面设置,转轴顶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502,转动盘502侧面螺纹插装有螺栓503,螺栓503的数量为四个且绕转动盘502轴心均匀极轴分布,螺栓503靠近转动盘502轴心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垫504,压垫504为橡胶垫。
[0040]
具体地,将待打磨的圆柱状陶瓷制品放置在转动盘502内壁底面,通过转动螺栓503,使四个压垫504之间的距离调整,从而可对圆柱状陶瓷制品进行固定,通过开启第三电机501带动转动盘502转动,从而使圆柱状陶瓷制品转动,通过安装板404前后移动带动旋转固定机构5和圆柱状陶瓷制品前后移动,使得圆柱状陶瓷制品的背面与打磨头303点接触,当电机盒301内的电机输出端带动打磨头303转动、第三电机501输出端带动陶瓷制品转动,
可以对圆柱状陶瓷制品表面进行环形打磨,通过第一电机207输出端转动对打磨头303高度进行平缓调节,进而使得圆柱状陶瓷表面被均匀打磨抛光。
[004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吸尘机构6包括滤板601,滤板601滑动插装于箱体101内壁左侧面和右侧面之间,箱体101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集尘室602,且集尘室602顶面与滤板601底面贴合设置,所诉集尘室602底面固定安装有滤片603,箱体101底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吸尘扇本体604,吸尘扇本体604风口与滤片603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0042]
具体地,开启吸尘扇本体604,气流从箱体101内部经滤板601、集尘室602、滤片603向吸尘扇本体604流动,在气流流动过程中带动粉尘运动,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一部分残留在滤板601表面,一部分进入集尘室602内,并由于滤片603的过滤作用被储存在集尘室602内,无法穿过滤片603与吸尘扇本体604接触,当需要清理吸尘机构6时,可将滤板601滑动抽离箱体101内壁表面,进而对滤板601进行清洗,抽离滤板601后可对集尘室602进行清理,并进一步对滤片603进行清洁,使滤片603保持良好的过滤和通风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