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竹木板多角度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2.竹木以竹为原材料,经刨皮,蒸煮,涂胶,热压等工序加工生成工业用竹胶板,或装修用竹地板,最常见的竹木产品有:筷子、木碗、木勺、牙签、烟灰缸、蒸笼、筷笼、水果篮、木制文具用品、中国的折扇和竹木制作的家居用品等。
3.经检索,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不同厚度的竹木板表面抛光装置”,其公告号为:cn212020239u,包括放置板、支撑腿、支撑柱、顶板,推动机构以及调节机构;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的作用下,便于通过第二电动推杆调节砂辊的放置高度,方便对不同厚度的竹木板表面进行抛光,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实用性价值较高,适合推广使用;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除尘功能的抛光装置”,其公告号为:cn212706089u,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箱,所述底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底箱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且风机的输入端贯穿至底箱的顶部,且放置板输入端的末端连通有喇叭管,所述底箱内腔中端固定连接有集尘箱,所述放置板的输出端连通至集尘箱的内腔中,所述集尘箱内腔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卡座,通过风机的输入端从工作箱的内腔吸入灰尘后,风机的输出端将灰尘输送至集尘箱的内腔中,经过活性炭过滤网的过滤后,干净的空气从通风口排出,解决了现有的抛光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除尘的功能,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而现有技术竹木板抛光装置无法进行双面同时抛光,而且夹具固定位置无法进行抛光,存在抛光死角,导致抛光后还需要人工手动对夹具固定位置进行抛光,导致工作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了竹木板多角度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竹木板多角度抛光装置,具备工作高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竹木板抛光装置无法进行双面同时抛光,而且夹具固定位置无法进行抛光,存在抛光死角,导致抛光后还需要人工手动对夹具固定位置进行抛光,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5.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竹木板多角度抛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壳体背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双向同步气缸,所述双向同步气缸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抛光辊。
7.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正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压辊。
8.优选的,所述壳体背面的中轴处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腔与连接块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一侧与夹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壳体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槽。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右侧连通有排尘管,所述排尘管外表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滤袋,所述风机的底部通过吸尘管与活动门活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3.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竹木板多角度抛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双轴电机、丝杆、连接杆、调节杆、夹板、电动伸缩杆、连接块、双向同步气缸、伺服电机、抛光辊、连接板、压辊、活动门、风机、排尘管、滤袋、吸尘管、plc控制器和伸缩柱的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竹木板抛光装置无法进行双面同时抛光,而且夹具固定位置无法进行抛光,存在抛光死角,导致抛光后还需要人工手动对夹具固定位置进行抛光,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板和压辊,可以起到辅助固定的效果,避免竹木板无法稳定,通过设置滑槽,稳定了连接块的工作,对连接块进行了平衡支撑,通过设置伸缩柱,稳定了夹板的工作,对夹板进行了平衡支撑,通过设置 plc控制器,方便控制用电设备工作,通过设置活动门、风机、吸尘管、排尘管和滤袋,方便对抛光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通过设置防滑垫,增加了支撑腿底部的摩擦力,使得工作时稳定。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壳体;2、双轴电机;3、丝杆;4、连接杆;5、调节杆;6、夹板;7、电动伸缩杆;8、连接块;9、双向同步气缸;10、伺服电机;11、抛光辊;12、连接板;13、压辊;14、活动门;15、风机;16、排尘管;17、滤袋; 18、吸尘管;19、plc控制器;20、伸缩柱。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竹木板多角度抛光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丝杆3,丝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杆4,
连接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5,调节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6,壳体1背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 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连接块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双向同步气缸9,双向同步气缸9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抛光辊11。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lc控制器19控制电动伸缩杆7和伺服电机10 工作,通过伺服电机10带动抛光辊11转动,通过抛光辊11对竹木板抛光,通过电动伸缩杆7带动连接块8移动,连接块8带动双向同步气缸9移动,双向同步气缸9带动伺服电机10移动,伺服电机10带动抛光辊11移动,在抛光辊11快接触夹板6时,通过plc控制器19控制对应的双轴电机2工作,使得此位置的夹板6远离竹木板,避免存在抛光死角。
25.伺服电机1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正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压辊13。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板12和压辊13,可以起到辅助固定的效果,避免竹木板无法稳定。
27.壳体1背面的中轴处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腔与连接块8滑动连接。
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槽,稳定了连接块8的工作,对连接块8 进行了平衡支撑。
29.壳体1顶部和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柱20,伸缩柱20的一侧与夹板 6固定连接。
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伸缩柱20,稳定了夹板6的工作,对夹板6 进行了平衡支撑。
31.壳体1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9,壳体1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槽。
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plc控制器19,方便控制用电设备工作。
33.壳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活动门14,活动门1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风机15,风机15的右侧连通有排尘管16,排尘管16外表面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滤袋17,风机15的底部通过吸尘管18与活动门14活动连接。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活动门14、风机15、吸尘管18、排尘管16 和滤袋17,方便对抛光产生的粉尘进行收集。
35.壳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滑垫,增加了支撑腿底部的摩擦力,使得工作时稳定。
37.在使用时,将需要抛光的竹木板置于壳体1内腔的中轴处,然后通过plc 控制器19控制双轴电机2工作,双轴电机2带动丝杆3转动,丝杆3带动连接杆4移动,连接杆4带动调节杆5移动,调节杆5带动夹板6移动,通过夹板6 对竹木板限位,然后通过plc控制器19控制双向同步气缸9工作,双向同步气缸9带动伺服电机10移动,伺服电机10带动抛光辊11移动,即可调节两个抛光辊11之间的距离,使得抛光辊11与竹木板接触,随后通过plc控制器19控制电动伸缩杆7和伺服电机10工作,通过伺服电机10带动抛光辊11转动,通过抛光辊11对竹木板抛光,通过电动伸缩杆7带动连接块8移动,连接块8带动双向同步气缸9移动,双向同步气缸9带动伺服电机10移动,伺服电机10 带动抛光辊11移动,在抛光辊11快接触夹板6时,通
过plc控制器19控制对应的双轴电机2工作,使得此位置的夹板6远离竹木板,避免存在抛光死角。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