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恒温热处理的热交换配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21206发布日期:2023-07-07 18:0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基于恒温热处理的热交换配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配流装置,具体是指基于恒温热处理的热交换配流装置。


背景技术:

1、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有很多需要经过恒温加热或保温的阶段,例如渗碳,以及正火和回火中的部分阶段等;目前的热处理用的各种炉具,想要实现快速调节,都需要具备加热和冷却两套系统,通过两套系统的相互调节补偿最终实现炉内温度的相对稳定。

2、想要实现冷却系统的自动控制,一般来讲,必须要有温度感应装置,但是对于这种动辄几百上千度的高温环境来说,不仅温度感应装置的材料和性能要求非常高,而且高温工作环境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3、一般的半导体、电容式、磁性温度传感器无法测量这么高的温度,红外测温适合测量外露的物体表面,而测量范围最大的热电偶,则易受外界磁场环境影响而丧失精度,而刚好炉内加热就是通过线圈产生的变化磁场进行的,因此,本发明另辟蹊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稳定性高的、基于机械式自动配流的热交换配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基于恒温热处理的热交换配流装置;为了在不借助电子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对温度波动的自适应补偿,进而大幅度缩小温度波动的幅度和时间,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可标定负反馈温控机构、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和联动机构;通过可标定负反馈温控机构对联动机构的驱动能够使联动机构发生轴向位移,进而带动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旋转,通过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的旋转又能自适应地改变参与冷却的管道数量,进而实现负反馈自适应调节的技术目标。

2、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恒温热处理的热交换配流装置,包括可标定负反馈温控机构、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联动机构和进排液机构,所述可标定负反馈温控机构固接于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的一侧,通过可标定负反馈温控机构能够对待测区域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和反馈,并且能够根据温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机械动作,进而实现基于负反馈的温度调节目的;所述进排液机构设于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的另一侧,外部管道中的液体通过进液组件进入本装置;所述联动机构滑动设于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上,通过可标定负反馈温控机构对联动机构的驱动能够使联动机构发生轴向位移,进而带动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旋转,通过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的旋转又能自适应地改变参与冷却的管道数量,进而实现负反馈自适应调节的技术目标。

3、进一步地,所述可标定负反馈温控机构包括温度感应组件和标定预设组件,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固接于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上,所述标定预设组件转动设于温度感应组件上。

4、作为优选地,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包括导热式感温腔、直角反馈腔、活塞导向支架和反馈活塞杆,所述直角反馈腔上设有反馈腔纵部,所述直角反馈腔通过反馈腔纵部固接于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上,所述导热式感温腔固接于直角反馈腔上,所述导热式感温腔的末端设有弧形触头部,所述活塞导向支架固接于反馈腔纵部的顶端,所述反馈活塞杆上设有活塞密封部,所述活塞密封部卡合滑动设于反馈腔纵部中,所述活塞密封部和反馈腔纵部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所述反馈活塞杆在活塞密封部上还设有导杆部,所述导杆部卡合滑动设于活塞导向支架中,通过导热式感温腔能够感应所在区域的温度,并且将热量传递给导热式感温腔和直角反馈腔内部的空气,当该处的空气温度变化时,相应的压力也会随之变化,进而驱动反馈活塞杆发生位移。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标定预设组件包括旋转基盘、标定螺柱和标定螺母,所述旋转基盘固接于反馈活塞杆的顶端,所述旋转基盘上设有基盘内孔,所述标定螺柱上设有螺柱旋转部,所述螺柱旋转部转动设于基盘内孔中,所述标定螺柱上还设有螺柱螺纹部,是标定螺母和螺柱螺纹部螺纹连接,所述标定螺母固接于联动机构上,所述标定螺柱的末端还设有螺柱手柄部,通过标定螺柱的旋转,能够标定联动机构的预设位置,从而对冷却速率的平衡状态进行预先调节,极大地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温度范围。

6、进一步地,所述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包括跑道式配流底座和旋转配流组件,所述旋转配流组件对称设于跑道式配流底座的一侧,所述跑道式配流底座上对称设有底座限位环,所述底座限位环的内部还扇形均布设有底座通孔,位于两端的底座通孔呈对称分布,所述旋转配流组件转动设于底座限位环中。

7、作为优选地,所述旋转配流组件包括旋转配流盘和配流延伸管,所述旋转配流盘上设有与底座限位环匹配的配流盘旋转限位部,所述旋转配流盘通过配流盘旋转限位部转动设于底座限位环中,所述旋转配流盘上设有配流盘齿轮部和配流盘外限位环,所述配流盘外限位环的内部还设有贯通的配流盘弧形槽口,通过配流盘弧形槽口和底座通孔的重合状态,能够控制当前参与冷却的管道数量,进而调节冷却速率,实现调节温度的技术目的;所述配流延伸管卡合设于底座通孔中。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位于同一高度的配流延伸管分别与冷却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两组旋转配流盘的配流盘弧形槽口呈对称布置。

9、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限位导向柱、滑动齿条和螺母安装架,所述限位导向柱固接于跑道式配流底座上,所述限位导向柱上设有导向柱限位头,所述滑动齿条上设有齿条滑槽,所述滑动齿条通过齿条滑槽卡合滑动设于限位导向柱上,所述滑动齿条的两侧还对称设有与配流盘齿轮部匹配的齿条齿部,滑动齿条升降时,两侧的旋转配流盘的旋转方向相反,由于旋转配流组件的对称分布关系,因此能够保证连接在同一根冷却管两端的配流延伸管能够同时加入或退出冷却循环;所述螺母安装架固接于滑动齿条的顶端,所述标定螺母卡合设于螺母安装架中。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排液机构包括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所述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呈对称分布,所述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固接于跑道式配流底座上,两组旋转配流组件分别与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相贯通,分别具有控制液体进入和排出的作用。

11、作为优选地,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管支架、进液管支腿和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支腿固接于跑道式配流底座上,所述进液管支架固接于进液管支腿上,所述进液管道卡合设于进液管支架中,所述进液管道和配流盘弧形槽口旋转密封接触。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排液组件包括排液管支架、排液管支腿和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支腿固接于跑道式配流底座上,所述排液管支架固接于排液管支腿上,所述排液管道卡合设于排液管支架中,所述排液管道和配流盘弧形槽口旋转密封接触。

13、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通过可标定负反馈温控机构能够对待测区域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和反馈,并且能够根据温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机械动作,进而实现基于负反馈的温度调节目的;

15、(2)外部管道中的液体通过进液组件进入本装置;

16、(3)通过可标定负反馈温控机构对联动机构的驱动能够使联动机构发生轴向位移,进而带动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旋转,通过跑道式双联动配流机构的旋转又能自适应地改变参与冷却的管道数量,进而实现负反馈自适应调节的技术目标;

17、(4)通过导热式感温腔能够感应所在区域的温度,并且将热量传递给导热式感温腔和直角反馈腔内部的空气,当该处的空气温度变化时,相应的压力也会随之变化,进而驱动反馈活塞杆发生位移;

18、(5)通过标定螺柱的旋转,能够标定联动机构的预设位置,从而对冷却速率的平衡状态进行预先调节,极大地扩大了本装置的适用温度范围;

19、(6)通过配流盘弧形槽口和底座通孔的重合状态,能够控制当前参与冷却的管道数量,进而调节冷却速率,实现调节温度的技术目的;

20、(7)滑动齿条升降时,两侧的旋转配流盘的旋转方向相反,由于旋转配流组件的对称分布关系,因此能够保证连接在同一根冷却管两端的配流延伸管能够同时加入或退出冷却循环;

21、(8)两组旋转配流组件分别与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相贯通,分别具有控制液体进入和排出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