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传动型抛丸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26151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传动型抛丸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丸装置,适用于抛丸处理系统,尤其适用于对金属表面或钢管的内壁进行抛丸处理,特别是针对管径大于600mm的钢管处理效果更佳,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传动型抛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钢管非常广泛地应用于供水领域,为了延长钢管的使用寿命,防腐处理非常重要。
[0003]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防腐措施就是在钢管内外壁进行涂塑处理,在涂塑之前需要对钢管的内外壁进行除锈,由于酸洗、磷化等除锈方式对环境污染严重,而且酸洗后的钢管壁比较光滑,降低了涂塑层在钢管壁的附着力,所以当前在对钢管内外壁进行涂塑之前,需要对钢管内外壁进行除锈处理时优选的除锈方式是抛丸除锈,一方面是因为抛丸除锈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是因为在对钢管内外壁抛丸除锈的过程中,可以增加钢管壁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强涂塑层对钢管壁的附着力。
[0004]根据当前的抛丸除锈工艺,要对钢管的内外壁除锈,通常需要分别采用对钢管内、外壁单独除锈的抛丸机设备,分别对钢管的内、外壁进行抛丸除锈操作,内壁除锈过程一般需要40分钟,外壁除锈过程也需要40分钟,除锈时间长,效率低。
[0005]另外,虽然目前市场上对钢管的外壁进行抛丸除锈的技术比较成熟,但用于对钢管内壁抛丸除锈的技术尚不完善。
[0006]现有的钢管内壁抛丸处理设备,为了减小抛丸装置的尺寸以便适合处理小口径的钢管内壁,通常采用电机驱动液压站,液压站带动液压马达驱动抛丸头的动力传动模式,而且由于在抛丸过程中,钢管水平放置,为了将抛出的砂丸从钢管内部用强大的气流带出,就需要大功率的抽风除尘设备,所以现有的钢管内壁抛丸设备大都体积庞大需要占用较大的厂房空间,而且能耗高除锈效率低。尤其对于大口径的钢管,现有的卧式钢管内壁抛丸机在进行内壁抛丸除锈的过程中,当管径较大时管内的砂丸不易在抛丸过程中及时自动清理,影响抛丸处理效率和砂丸的循环使用。
[0007]目前用于钢管内壁除锈的抛丸机的抛丸装置都是依靠砂丸自身的重力实现为抛丸头供砂,抛丸装置安装在水平设置的横杆上,抛丸头沿水平方向旋转,砂丸从一侧抛出击打钢管内壁,抛丸时横杆带动抛丸头在钢管内部沿轴线方向前后移动,同时钢管旋转共同完成对钢管内壁的抛丸处理。专利CN200820222304公开的一种用于钢管内壁处理的抛丸装置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包括固定机架I,调节机架2,输砂皮带棍3,抛丸头4,皮带轮5,内打砂臂6等部件,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种结构的抛丸装置结构复杂,而且使用过程中故障率高,此外,在抛丸过程中还需要被除锈的钢管不停旋转,从而导致抛丸效率低,除锈效果差的问题。其中的抛丸头结构如图2所示,抛丸头在钢管内壁沿钢管轴线的水平方向平面上旋转,除锈砂丸通过皮带供砂装置从抛丸头上方送入水平放置的抛丸头内部,通过分丸器和分丸孔分散到抛丸头叶片,由叶片从抛丸头侧面高速抛出击打钢管内壁,从而达到对钢管内壁除锈处理的目的。【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用于钢管内壁抛丸除锈的设备除锈效率低、传动故障率高或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齿轮传动型抛丸装置,将供砂管与抛丸头主体及抛丸头驱动装置一体化设计后紧密结合,提高对钢管内外壁处理的效率,传动效率高,故障率低且成本低,性能稳定。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轮传动型抛丸装置,包括抛丸头主体和抛丸头动力装置,所述抛丸头主体的中心轴向贯穿有支撑体;
[0010]支撑体的顶部与抛丸头动力装置固定连接,以便支撑所述抛丸头动力装置;
[0011 ]所述抛丸头动力装置通过齿轮传动装置驱动抛丸头主体旋转。
[0012]—种优化方案,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
[0013]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之间通过内齿套传动。
[0014]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啮合传动的太阳齿轮和第一行星齿轮;
[0015]所述第一行星齿轮连接有第一行星齿轮轴,第一行星齿轮轴与所述支撑体固定连接;
[0016]第一行星齿轮与内齿套啮合传动,所述内齿套与所述支撑体转动连接,以便能够绕所述支撑体的轴心转动。
[0017]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支撑体为抛丸装置支撑管,抛丸装置支撑管为一管状体;
[0018]所述抛丸头动力装置的驱动轴位于管状体内部,与太阳齿轮传动连接;
[0019]所述抛丸装置支撑管上设有第一行星齿轮孔,所述太阳齿轮透过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孔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以便传递动力。
[0020]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啮合传动的抛丸头外齿套和第二行星齿轮;
[0021]内齿套与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传动。
[0022]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抛丸头外齿套与抛丸头主体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抛丸头主体旋转。
[0023]更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抛丸装置还包括供砂管,供砂管的开口端位于抛丸头主体内部,用于将砂丸输送至抛丸头主体内;
[0024]供砂管沿所述抛丸装置支撑管的轴线设置在抛丸装置支撑管的内部。
[0025]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抛丸头动力装置为驱动电机;
[0026]驱动电机与抛丸装置支撑管之间通过驱动电机固定盘连接;
[0027]驱动电机以电机轴朝向抛丸头主体的方式固定在驱动电机固定盘上,电机轴与齿轮传动装置传动连接。
[0028]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抛丸装置支撑管位于抛丸头主体内的一段管壁的一端设有分丸室上密封板,抛丸装置支撑管位于抛丸头主体内的一段管壁的另一端与供砂管之间设有分丸室下密封板;
[0029]分丸室上下密封板与抛丸装置支撑管位于抛丸头主体内的一段管壁共同围成分丸室;
[0030]抛丸装置支撑管位于分丸室的一段管壁的周边设有分砂孔;
[0031 ] 供砂管穿过分丸室下密封板将砂丸送入分丸室,砂丸通过分砂孔到达抛丸头主体内叶片部位,抛丸头主体旋转时通过叶片将砂丸抛出。
[0032]再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电机电缆,电机电缆安装在抛丸装置支撑管内,电机电缆穿过抛丸头主体和齿轮传动装置所在平面到达位于抛丸装置支撑管顶部的驱动电机。
[0033]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砂丸输送至抛丸头主体内抛出,驱动装置设置在抛丸头主体的外侧靠近抛丸头上底盘的一侧,抛丸头主体由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进行驱动,将供砂管与抛丸头主体及抛丸头驱动装置一体化设计,紧密结合,提高了对钢管内外壁处理的效率,传动效率高,故障率低且成本低,性能稳定。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5]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抛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2是现有技术中抛丸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抛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齿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
[0042]1-固定机架,2-调节机架,3-输砂皮带辊,4-抛丸头,5-皮带轮,6_内打砂臂,7_供砂管,8-分丸室下密封板,9-分砂孔,10-抛丸头下底盘,11-抛丸头上底盘,12-抛丸头叶片,13-第二行星齿轮,14-第二行星齿轮轴,15-第一行星齿轮,16-第一行星齿轮轴,17-太阳齿轮,18-驱动电机固定盘,19-第一内齿套轴承,20-驱动电机,21-电机轴,22-第一行星齿轮支撑体,23-第一行星齿轮孔,24-内齿套,25-第二内齿套轴承,26-第二行星齿轮支撑体,27-抛丸头轴承,28-抛丸头外齿套,29-分丸室上密封板,30-分丸室,31-电机电缆,32-抛丸装置支撑管,33-电机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