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点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3165阅读:14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斑点釉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关于斑点釉的介绍,如CN201510037226.3公开了一种红斑结晶釉及采用该釉的陶瓷制备方法,其釉料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钠长石20~40份、石英10~20份、烧滑石10~20份、方解石1~10份、骨灰10~25份、玻璃粉1~10份、碳酸钡5~15份、氧化铁5~2份;制备方法:(1)称取原料,湿磨得釉浆后陈腐;(2)在素烧坯上施釉并进行干燥处理;(3)将干燥后的坯体装窑烧制,在230~655分钟完成升温-高温保温-降温-低温保温-熄火的整个烧成过程;又如CN201210176066.7公开了一种高档斑纹铁红结晶窑变日用瓷釉,采用下述原料,按照下述重量比进行配比:长石40~50份,石英 15~25份,大理石3~5份,滑石3~8份,骨灰5~10份,飞天燕洗泥5~8份,工业氧化铁10~15 份。

上述现有技术属于结晶釉技术领域,其特点是斑点在釉面高温烧成时结晶产生的,斑点表面粗糙、没有光泽,虽然有一定的艺术效果,但无光的斑点容易吸脏,不易清洗,不适宜作为日用餐茶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斑点釉的制备方法,其表面光滑,背景底釉和斑点都具有玻璃质光泽,且制品中铅和镉的溶出量均未检出,可用做品茗茶具和日用餐具装饰。

技术方案

一种斑点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底釉和面釉

底釉原料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长石16-24份,苏州土4-6.5,石英20-26 份,白云石4-9份,滑石5-10份,钛白粉2.5-6.5份,熔块16-22份,ZnO4-8份, Fe2O36.5-10份;(按化学成分计:SiO2为54.5-63.2份,B2O3为2.4-3.3份,Al2O3为 8.8-12.4份,Na2O为2.2-3.1份,CaO为1.8-3.5份,K2O为2.4-3.8份,Fe2O3为6.3-9.8 份,BaO为1.4-3.0份,MgO为3.3-4.8份,其它成分小于0.6。)

面釉原料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长石38.7-44.3份,方解石12.8-17.5份,熔块3-6.5份,石英14.5-20份,苏州土4.5-8.6份,土骨10.5-14份,Fe2O3 1.8-2.5份,锂辉石1-2.5份。(按化学成分计,SiO2为59.8-64.3,CaO为8.5-10.1,Al2O3为9.6-12.1, K2O为3.8-4.5,B2O3为0.4-0.8,Na2O为0.8-1.7,Fe2O3为3.0-3.6,Li2O为0.1-0.15,其它成分小于0.8。)

(2)底釉和面釉釉浆的制备

底釉釉浆:将底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底釉釉浆,控制底釉釉浆的比重为 1.5-1.6g/cm3

面釉釉浆:将面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面 釉釉浆,控制面 釉釉浆的比重为 1.4-1.5g/cm3

(3)施釉

将底釉釉浆均匀地施敷于陶瓷素烧坯体上,晾干后再将面釉釉浆施敷于陶瓷素烧坯体的底釉层上;

(4)坯体烧成

将施釉后的坯体在氧化气氛中焙烧,起始以120-150℃/h速度升温,升温至使面釉成分在1150-1180℃熔融温度下首先分相,然后以40-70℃/h速度升温,升温至 1230-1260℃保温20-6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最高烧成温度控制在1250-1280℃范围内,接近下限温度烧成产生的斑点小而致密,接近上限温度产生的斑点大而稀疏,如果烧成温度低于下限,两种釉就不能完全熔融,釉面就会出现很多毛孔,影响美观;烧成温度高于上限,两种釉就会过分熔融,斑点就会消失,达不到预想的窑变效果。

步骤(1)中,底釉和面釉原料中均含有熔块,一般的陶瓷熔块均适用,优选熔块包括如下组分:以熔块的总重量为100%计,60.5-65.8%的SiO2,11.4-15.6%的B2O3, 7.8-11.3%的Al2O3,3.6-7.9%的Na2O,2.1-6.0%的CaO,1.6-4.2%的K2O,0.5-2.0%的BaO,上述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步骤(1)中,原料ZnO、滑石、钛白粉在使用前要进行预煅烧以去除有机物杂质,预煅烧温度为1200-1300℃,时间为10-60min。

进一步,步骤(2)中,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过筛目数为250目,筛余为0.08-0.12%。

进一步,步骤(3)中,施釉时,底釉釉层的厚度为0.2-0.5mm,面釉釉层厚度 0.1-0.3mm。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陶瓷素烧坯体的吸水率为12-15%。吸水率在此范围内可以保证釉层厚度,减少施釉缺陷。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配制的底釉和面釉、采用Fe2O3作为着色剂,加入适量的TiO2、ZnO、 MgO和骨灰作为着色修正剂,在氧化气氛下采用特定烧成制度,使底釉成分在1150-1180℃熔融温度下开始分相,形成富钙贫铁和富铁少钙不同成份的两相,然后底釉在1250-1280℃熔融温度下与上层面釉相互渗透,冷却后形成“鳝鱼背”色斑点釉面;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制品中铅和镉的溶出量均未检出,用做品茗茶具和日用餐具装饰十分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以熔块的总量为100%计,熔块包括如下组分:60.5-65.8%的SiO2,11.4-15.6%的B2O3,7.8-11.3%的Al2O3,3.6-7.9%的Na2O,2.1-6.0%的CaO, 1.6-4.2%的K2O,0.5-2.0%的BaO;采用的长石粉为细度325目的平江长石粉;石英粉为细度200目的凤阳石英粉,氧化锌、滑石、钛白粉已经进行1200-1300℃预煅烧,日用陶瓷素烧坯体为经950℃的素烧陶瓷坯体,吸水率为12%-15%。

实施例1

底釉原料:长石为20份,苏州土为5份,石英为22份,白云石为6份,滑石为7 份,钛白粉为6份,熔块为20份,ZnO为5份,Fe2O3为8份,配制底釉;

面釉原料:长石为42份,方解石为15份,熔块为4份,石英为16份,苏州土为6 份,土骨为12份,Fe2O3为2份,锂辉石为1.5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底釉釉浆制备:将原料∶水∶球(重量比)按1∶1∶1.5配比、并通过球磨机球磨,釉浆细度达到250目筛筛余为0.08-0.12%时,釉的比重为1.5-1.6g/cm3;面釉釉浆制备过程采用的面釉原料制备,球磨和釉浆细度与底釉相同,釉浆比重为1.4-1.50g/cm3

将底釉釉浆施于陶瓷素烧坯体上,控制釉层厚度0.3mm,晾干后再将面釉釉浆施于坯体底釉层上,厚度为0.2mm。

将施好釉的釉坯进行烧成,烧成气氛为氧化焰,起始以120-150℃/h速度升温,升温至使面釉成分在1150熔融温度下首先分相,然后以40-70℃/h的速度升温,升温至 1260℃保温6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按照实施例1的工艺制作了9吋陶瓷盘、茶杯各100件,测得:产品釉面滋润,色泽均匀,技术效果为在黑色背景下斑点褐中带黄,黄中夹杂着红,给人的感觉好象成年鳝鱼的背项,具有特殊的艺术观感;釉面无釉泡,针孔率小于1.5%;热稳定性好,在 20-200℃热交换1次釉层不开裂;产品强度能够适应自动洗碗机的强烈碰撞;釉层的铅溶出量低于0.2mg/L(检出限),镉溶出量低于0.02mg/L(检出限),对人体安全。

实施例2

底釉原料:长石为18份,苏州土为6份,石英为25份,白云石为8份,滑石为5 份,钛白粉为4份,熔块为18份,ZnO为6份,Fe2O3为7份,配制底釉;

面釉原料:长石为40.5份,方解石为13份,熔块为6份,石英为18份,苏州土为 7份,土骨为10.5份,Fe2O3为2.5份,锂辉石为2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底釉釉浆制备:将原料∶水∶球(重量比)按1∶1∶1.5配比、并通过球磨机球磨,釉浆细度达到250目筛筛余为0.08-0.12%时,釉的比重为1.5-1.6g/cm3;面釉釉浆制备过程采用的面釉原料制备,球磨和釉浆细度与底釉相同,釉浆比重为1.4-1.50g/cm3

将底釉釉浆施于陶瓷素烧坯体上,控制釉层厚度0.4mm,晾干后再将面釉釉浆施于坯体底釉层上,厚度为0.2mm。

将施好釉的釉坯进行烧成,烧成气氛为氧化焰,起始以120-150℃/h速度升温,升温至使面釉成分在1150熔融温度下首先分相,然后以40-70℃/h的速度升温,升温至 1260℃保温6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按照实施例2的工艺制作了9吋陶瓷盘、茶杯各100件,测得:产品釉面滋润,色泽均匀,技术效果为在黑色背景下斑点褐中带黄,黄中夹杂着红,给人的感觉好象成年鳝鱼的背项,具有特殊的艺术观感;釉面无釉泡,针孔率小于1.5%;热稳定性好,在 20-200℃热交换1次釉层不开裂;产品强度能够适应自动洗碗机的强烈碰撞;釉层的铅溶出量低于0.2mg/L(检出限),镉溶出量低于0.02mg/L(检出限),对人体安全。

实施例3

底釉原料:长石为24份,苏州土为6.5份,石英为20份,白云石为5份,滑石为9 份,钛白粉为5份,熔块为17份,ZnO为7份,Fe2O3为6.5份,配制底釉;

面釉原料:长石为44份,方解石为16.5份,熔块为3.5份,石英为17份,苏州土为5份,土骨为14份,Fe2O3为1.8份,锂辉石为2.5份。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底釉釉浆制备:将原料∶水∶球(重量比)按1∶1∶1.5配比、并通过球磨机球磨,釉浆细度达到250目筛筛余为0.08-0.12%时,釉的比重为1.5-1.6g/cm3;面釉釉浆制备过程采用的面釉原料制备,球磨和釉浆细度与底釉相同,釉浆比重为1.4-1.50g/cm3

将底釉釉浆施于陶瓷素烧坯体上,控制釉层厚度0.5mm,晾干后再将面釉釉浆施于坯体底釉层上,厚度为0.3mm。

将施好釉的釉坯进行烧成,烧成气氛为氧化焰,起始以120-150℃/h速度升温,升温至使面釉成分在1150熔融温度下首先分相,然后以40-70℃/h的速度升温,升温至 1260℃保温6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按照实施例3的工艺制作了9吋陶瓷盘、茶杯各100件,测得:产品釉面滋润,色泽均匀,技术效果为在黑色背景下斑点褐中带黄,黄中夹杂着红,给人的感觉好象成年鳝鱼的背项,具有特殊的艺术观感;釉面无釉泡,针孔率小于1.5%;热稳定性好,在 20-200℃热交换1次釉层不开裂;产品强度能够适应自动洗碗机的强烈碰撞;釉层的铅溶出量低于0.2mg/L(检出限),镉溶出量低于0.02mg/L(检出限),对人体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