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2108阅读:144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许多金属氧化物、磷酸盐类、层状硅酸盐、二硫化物等无机化合物具有类似于石墨的层状
结构。这些化合物层间以范德华力等分子间力作用,而层板上的原子以强烈的共价键相互作用,
我们称其为插层化合物。受启于剥离法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思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华课题
组发现,通过将锂离子插入层状二硫化物块体材料层间,也可以剥离出单层二硫化物材料,而
单层的MoS2、WS2、VS2、SnS2等具有石墨稀特有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隧道效应和量
子尺寸效应,可用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性能的领域[ZengZ,SunT,ZhuJ,etal.An
effectivemethodforthefabricationoffew-layer-thickinorganicnanosheets.[J].AngewandteChemie,
2012,124(36):9052–9056.]。
层状硫化物有比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锂离子或钠离子的嵌入与脱出,特别是复合高导电
性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或钠离子存储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能。由于它们具有较大的层
间距、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态储锂(钠)能力以及层间氢键的存在,钼、钨和钒等过渡金属硫化
物是一类比较理想的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翟伯华.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储锂

(钠)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4]。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硫化钼和硫化钨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而关于二硫化钒电化学性
能的研究很少,仅仅报道了VS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以及VS2包覆Na2Ti2O5纳米线等的报道。
因此,研究VS2的水热可控制备方法及其电化学性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采用低
温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以克服传统煅烧方法温度高的缺点,且不需要
大型设备和苛刻的反应条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的制备方法,按照1:1~1:6的钒硫摩尔比,将钒源溶液和
硫源溶液混合,搅拌至半澄清状态,此时钒源的浓度是0.1~0.5mol/L;调节其pH至碱性后进
行水热反应,最后将水热反应后的产物冷却、洗涤干净、收集、干燥,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pH至碱性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或氢氧化钾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碱性的pH值为11~14。
进一步地,调节pH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搅拌;所述搅拌为磁力搅拌。
进一步地,所述水热反应过程为:将pH调至碱性的溶液倒入反应内衬中,继而将内衬装
于外釜中固定后置于均相反应仪中,然后在5~50r/min、120~200℃的条件下,反应6~48h。
进一步地,所述洗涤是将水热反应后冷却的产物取出后依次进行水洗和醇洗。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温度为40~120℃,时间为12~48h。
进一步地,所述钒源为钒酸钠、偏钒酸铵、五氧化二钒以及偏钒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
述硫源为硫代乙酰胺、硫化钠、硫化铵、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钠以及硫单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通过上述的方法制备的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的应用,该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
VS2应用于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该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900mAh/g,且循环10圈后,
其容量保持率达9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低温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煅烧方
法温度高的缺点,且不需要大型设备和苛刻的反应条件,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产率高,无
需后期处理,对环境友好,可以适合大规模生产。同时,该方法工艺简单易控,制备的纳米片
自组装微米花状VS2化学组成均一,纯度较高,其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表现出了优
异的电化学性能。此外,通过该方法制备的二硫化钒纳米具有特殊的自组装结构,即由厚度约
为30nm的纳米片自组装成直径约为4um的微米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的扫描电镜(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钒源和硫源并溶于去离子水中,控制钒硫摩尔比为1:1~1:6,磁力搅拌
10~60min得到半澄清溶液A,此时钒源的浓度是0.1~0.5mol/L。钒源为钒酸钠、偏钒酸铵、五
氧化二钒以及偏钒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硫源为硫代乙酰胺、硫化钠、硫化铵、二乙基硫代氨
基甲酸钠以及硫单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二:配制1~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然后向溶液A中滴加溶液B,直至溶液pH
值达到11~14,得到溶液C。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溶液A不断地进行磁力搅拌,且pH值务必要
控制在11~14之间,这样可以控制硫和钒元素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进而实现氧化还原反应控
制。所述氢氧化钠溶液可用氨水或氢氧化钾溶液替代。
步骤三:将溶液C倒入反应内衬中,继而将内衬装于外釜中固定后置于均相反应仪中,
然后在5~50r/min的条件下,于120~200℃下反应6~48h。该反应的进行必须在转动条件下进
行,这样有利于反应物的充分均匀接触,从而可以保证硫元素充分的发挥还原作用和提供S2-的作用。
步骤四:将反应后冷却的产物取出,经过3~8次水洗和3~8次醇洗后收集产物,并在
40~120℃条件下,烘干12~48h,即可得到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
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的应用,该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
VS2应用于钠/锂离子电池时,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

50m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以达到900mAh/g,并且循环10圈后,容量保持率在90%以上。
此外,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然可以达到800mAh/g。
实施例1
步骤一:称取偏钒酸钠和硫代乙酰胺并溶于去离子水中,控制钒硫摩尔比为1:1,磁力搅
拌10min得到半澄清溶液A,此时钒源的浓度是0.2mol/L。
步骤二:配制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然后向溶液A中滴加溶液B,直至溶液pH值
达到13,得到溶液C。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溶液A不断地进行磁力搅拌。
步骤三:将溶液C倒入反应内衬中,继而将内衬装于外釜中固定后置于均相反应仪中,
然后在10r/min的条件下,于160℃下反应24h。
步骤四:将反应后冷却的产物取出,经过3次水洗和3次醇洗后收集产物,并在60℃条
件下,烘干12h,即可得到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
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有的X射线粉末衍射峰均可指标为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并
且几乎没有其他杂质峰出现,因此实施例1为合成的高纯度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
从图2中可以清楚得看到厚度约为30nm的纳米片自组装成直径约为4um的微米花。
实施例2
步骤一:称取偏钒酸钠和硫代乙酰胺并溶于去离子水中,控制钒硫摩尔比为1:3,磁力搅
拌20min得到半澄清溶液A,此时钒源的浓度是0.1mol/L。
步骤二:配制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然后向溶液A中滴加溶液B,直至溶液pH值

达到11,得到溶液C。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溶液A不断地进行磁力搅拌。
步骤三:将溶液C倒入反应内衬中,继而将内衬装于外釜中固定后置于均相反应仪中,
然后在5r/min的条件下,于120℃下反应6h。
步骤四:将反应后冷却的产物取出,经过4次水洗和4次醇洗后收集产物,并在40℃条
件下,烘干18h,即可得到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
实施例3
步骤一:称取偏钒酸钠和硫代乙酰胺并溶于去离子水中,控制钒硫摩尔比为1:5,磁力搅
拌30min得到半澄清溶液A,此时钒源的浓度是0.4mol/L。
步骤二:配制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然后向溶液A中滴加溶液B,直至溶液pH值
达到12,得到溶液C。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溶液A不断地进行磁力搅拌。
步骤三:将溶液C倒入反应内衬中,继而将内衬装于外釜中固定后置于均相反应仪中,
然后在30r/min的条件下,于140℃下反应36h。
步骤四:将反应后冷却的产物取出,经5次水洗和5次醇洗后收集产物,并在100℃条件
下,烘干36h,即可得到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
实施例4
步骤一:称取偏钒酸钠和硫代乙酰胺并溶于去离子水中,控制钒硫摩尔比为1:6,磁力搅
拌60min得到半澄清溶液A,此时钒源的浓度是0.5mol/L。
步骤二:配制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B,然后向溶液A中滴加溶液B,直至溶液pH值

达到14,得到溶液C。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溶液A不断地进行磁力搅拌。
步骤三:将溶液C倒入反应内衬中,继而将内衬装于外釜中固定后置于均相反应仪中,
然后在50r/min的条件下,于200℃下反应48h。
步骤四:将反应后冷却的产物取出,经过8次水洗和8次醇洗后收集产物,并在120℃条件
下,烘干48h,即可得到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低温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片自组装微米花状VS2,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煅烧方
法温度高的缺点,且不需要大型设备和苛刻的反应条件,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产率高,无
需后期处理,对环境友好,可以适合大规模生产。同时,该方法工艺简单易控,制备的纳米片
自组装微米花状VS2化学组成均一,纯度较高,其作为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表现出了优
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50m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可以达到
900mAh/g,并且循环10圈后,容量保持率在90%以上。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
仍然可以达到800mAh/g。此外,通过该方法制备的二硫化钒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自组装结构,
即由厚度约为30nm的纳米片自组装成直径约为4um的微米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