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玻璃钢化的冷淬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113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玻璃冷淬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玻璃钢化的冷淬工艺。

背景技术:
水平辊道式平板玻璃钢化的基本生产流程是:装载→加热→冷淬→卸载。具体为:(1)装载阶段:将原片玻璃传送进加热炉内。(2)加热阶段:玻璃加热炉内加热至钢化温度。(3)冷淬阶段:对加热后的玻璃吹风冷淬。(4)卸载阶段:完成钢化的玻璃被送出。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之所以选用钢化玻璃产品,是因为玻璃自身晶莹剔透的特性符合人们了的审美情趣。但现实状况是钢化玻璃有较明显的风斑,又不得不接受这一无奈的事实。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对这一现状越来越不满,限制了钢化玻璃产品的广泛应用。解决钢化玻璃产品较明显的风斑问题,显得重要、紧迫。钢化玻璃在进行钢化的时候,有较明显的风斑,因此,需要解决平板玻璃在钢化过程中产生的风斑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玻璃钢化的冷淬工艺,采用热态玻璃进行钢化,再进行淬火,其中亚温淬火前组织对亚温淬火的影响是:以淬火态为亚温淬火前组织进行亚温淬火,性能优于以退火作为前组织者,不仅能有效的解决风斑的问题,而且在强度、塑韧性上较常规淬火有所提高,并且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钢的耐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平板玻璃钢化的冷淬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热态玻璃置于输送辊道输送至退火炉;(2)采用热态玻璃随剪机进行修整;(3)将修整后的热态玻璃直接放入钢化炉,其加热时间分别为175-180s,钢化炉的空间加热温度控制在105-110℃;(4)钢化结束后,进行热处理工艺,用膨胀法测量该材料的临界点,选取110-112℃淬火及120-122℃回火作为常规处理;选取125-127℃退火和130-132℃淬火2种原始组织,然后在临界点以下温度进行亚温淬火和低温回火,淬火加热保温30-40min,回火加热保温2-3h,然后空冷;(5)空冷过后采用冷端切割机进行二次修整,得到钢化玻璃成品。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亚温淬火的温度为90-9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低温回火的温度为70-8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空冷是将回火加热保温后的玻璃,放在风机旁进行空冷。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的转速控制在120-140转/min。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热态玻璃进行钢化,再进行淬火,其中亚温淬火前组织对亚温淬火的影响是:以淬火态为亚温淬火前组织进行亚温淬火,性能优于以退火作为前组织者,不仅能有效的解决风斑的问题,而且在强度、塑韧性上较常规淬火有所提高,并且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钢的耐磨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平板玻璃钢化的冷淬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热态玻璃置于输送辊道输送至退火炉;(2)采用热态玻璃随剪机进行修整;(3)将修整后的热态玻璃直接放入钢化炉,其加热时间分别为175-180s,钢化炉的空间加热温度控制在105℃;(4)钢化结束后,进行热处理工艺,用膨胀法测量该材料的临界点,选取110℃淬火及120℃回火作为常规处理;选取125℃退火和130℃淬火2种原始组织,然后在临界点以下温度进行亚温淬火(亚温淬火的温度为90℃)和低温回火(低温回火的温度为70℃),淬火加热保温30min,回火加热保温2h,然后空冷,将回火加热保温后的玻璃,放在风机旁进行空冷,风机的转速控制在120转/min;(5)空冷过后采用冷端切割机进行二次修整,得到钢化玻璃成品。实施例2:一种平板玻璃钢化的冷淬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热态玻璃置于输送辊道输送至退火炉;(2)采用热态玻璃随剪机进行修整;(3)将修整后的热态玻璃直接放入钢化炉,其加热时间分别为175-180s,钢化炉的空间加热温度控制在107℃;(4)钢化结束后,进行热处理工艺,用膨胀法测量该材料的临界点,选取111℃淬火及121℃回火作为常规处理;选取126℃退火和131℃淬火2种原始组织,然后在临界点以下温度进行亚温淬火(亚温淬火的温度为93℃)和低温回火(低温回火的温度为75℃),淬火加热保温35min,回火加热保温2.5h,然后空冷,将回火加热保温后的玻璃,放在风机旁进行空冷,风机的转速控制在130转/min;(5)空冷过后采用冷端切割机进行二次修整,得到钢化玻璃成品。实施例3:一种平板玻璃钢化的冷淬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热态玻璃置于输送辊道输送至退火炉;(2)采用热态玻璃随剪机进行修整;(3)将修整后的热态玻璃直接放入钢化炉,其加热时间分别为180s,钢化炉的空间加热温度控制在110℃;(4)钢化结束后,进行热处理工艺,用膨胀法测量该材料的临界点,选取112℃淬火122℃回火作为常规处理;选取127℃退火和132℃淬火2种原始组织,然后在临界点以下温度进行亚温淬火(亚温淬火的温度为95℃)和低温回火(低温回火的温度为80℃),淬火加热保温40min,回火加热保温3h,然后空冷,将回火加热保温后的玻璃,放在风机旁进行空冷,风机的转速控制140转/min;(5)空冷过后采用冷端切割机进行二次修整,得到钢化玻璃成品。本发明对实施例1至实施例3所得产品进行测试,测试的指标有:强度、有无风斑、透光率和泊松比,测试结果如下表:由上表可知,实施例1至实施例3所得成品的各项性能明显优异与标准品。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热态玻璃进行钢化,再进行淬火,其中亚温淬火前组织对亚温淬火的影响是:以淬火态为亚温淬火前组织进行亚温淬火,性能优于以退火作为前组织者,不仅能有效的解决风斑的问题,而且在强度、塑韧性上较常规淬火有所提高,并且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钢的耐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