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5907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及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除去无水氨解吸时磷酸根夹带和氨水中不含钠离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工艺是用磷铵贫液洗涤吸收含氨气体中的氨,生成磷铵富液。磷铵富液经过解吸,再生的磷铵贫液返回吸收循环使用,同时氨以氨汽的形式解吸出来,再经冷却得到氨水,氨水加碱后精馏,得到无水氨产品。由于解吸时氨气夹带磷酸根,以及精馏前在氨水给料槽中直接加入碱液,使得氨水含有磷酸根和钠离子。发明专利“磷铵吸收法生产无水氨方法”(专利号ZL 2009 1 0068522.4)没有提出如何得到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氨水。

氨汽夹带磷酸根,使得磷酸消耗增加。氨水中含有钠离子,在用于烟气氨法脱硫时,导致硫铵难以结晶;此时只有通过无水氨和脱盐水混合来制备氨法脱硫用氨水,后者使得精馏能耗增加和用水量增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常规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存在磷酸根和钠离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该系统能有效地降低原材料磷酸的消耗,并使得氨水能直接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在解吸塔富液进料口上设置1~5块塔板或高200~500mm填料,上数第一块塔板或填料上部设置喷洒装置,所述第一块塔板或喷洒装置进口通过管路与解吸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精馏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界区外的蒸汽冷凝水出口中的一个或多个连通;

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还包括混合槽,所述混合槽上设置有碱液入口和氨水入口,所述氨水入口与氨水给料槽出口连通,所述混合槽出口与精馏塔连通,所述不含钠离子氨水取自混合槽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提供了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将蒸汽冷凝水引入至上数第一块塔板或填料上部喷洒装置,下降的蒸汽冷凝水与自进料口处上升的氨汽进行逐板传热传质,并把氨汽中夹带的小于等于10g/m3磷酸根除去,即向上数第一块塔板上或填料上部喷洒装置引入蒸汽冷凝水能有效解决解吸氨汽中磷酸根的夹带;

碱液和来自氨水给料槽中的无钠离子氨水在混合槽中混合后,通过精馏塔给料泵输送至精馏塔中,即在混合槽前能得到不含钠离子的氨水。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冷凝水来自于:解吸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精馏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界区外的蒸汽冷凝水出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即所述蒸汽冷凝水来自于解吸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或精馏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或界区外的蒸汽冷凝水出口;或解吸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精馏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或解吸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界区外的蒸汽冷凝水出口;或精馏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界区外的蒸汽冷凝水出口;或解吸塔加热器蒸汽冷凝水出口、精馏塔加热器冷凝水出口和界区外的蒸汽冷凝水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冷凝水引入量为解吸氨水量的5~50wt%,优选为20~40wt%。

本发明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及工艺简单、合理,其工艺科学,效果好,与现行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常规的无水氨工艺中,磷酸根随着解吸氨汽夹带出去,并留在氨水中;要得到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氨水,必须用精馏得到的无水氨与脱盐水配制;这就使得磷铵洗氨的磷酸消耗增加、精馏能耗增大、用水量增多。

本发明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在解吸塔富液进料口上设置1~5块塔板或高200~500mm填料,上数第一块塔板或填料上部设置喷洒装置,所述第一块塔板或喷洒装置进口加入适量蒸汽冷凝水,除去解吸磷酸根夹带。本发明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还设置有一个氨水和碱液混合的混合槽,不含钠离子氨水取自混合槽之的系统及工艺。

综上,本发明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及工艺,直接得到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氨水,降低了磷酸消耗和精馏能耗及用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分别为:

1-氨吸收塔;2-解吸塔;3-精馏塔;4-氨吸收塔循环泵;5-贫富液换热器;6-脱酸器;7-解吸塔给料泵;8-解吸塔冷却器(上);9-解吸塔却器(下);10-解吸塔加热器;11-氨水给料槽;12-混合槽;13-精馏塔给料泵;14-精馏塔冷凝器;15-回流罐;16-产品和回流泵;17-精馏塔加热器;18-贫液冷却器;19-第一块塔板;20-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包括在解吸塔富液进料口上设置1~5块塔板或高200~500mm填料,在上数第一块塔板或填料上部设置喷洒装置,所述第一块塔板或喷洒装置加入适量蒸汽冷凝水,除去解吸磷酸根夹带。即所述的上数第一块塔板19或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进口与解吸塔加热器出口蒸汽冷凝水管道连接,或所述的上数第一块塔板19或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进口与精馏塔加热器出口蒸汽冷凝水管道连接;或所述的上数第一块塔板19或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进口与界区外蒸汽冷凝水管道连接;或所述的上数第一块塔板19或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进口与解吸塔加热器出口和精馏塔加热器出口蒸汽冷凝水管道连接;或所述的上数第一块塔板19或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进口与解吸塔加热器出口和精馏塔加热其出口及界区外蒸汽冷凝水管道连接;或所述的上数第一块塔板19或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进口与解吸塔加热器出口和界区外蒸汽冷凝水管道连接;或所述的上数第一块塔板19或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进口与精馏塔加热器出口和界区外蒸汽冷凝水管道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一个氨水和碱液混合的混合槽,不含钠离子氨水取自混合槽前的系统及工艺。所述的混合槽进口与氨水给料槽出口连接,混合槽出口与氨水给料泵连接,混合槽上有加碱口,所述的无钠离子氨水,取自混合槽进口前的氨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系统,该系统采用上述的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及工艺,该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系统的连接图如图1所示,包括1-氨吸收塔;2-解吸塔;3-精馏塔;4-氨吸收塔循环泵;5-贫富液换热器;6-脱酸器;7-解吸塔给料泵;8-解吸塔冷却器(上);9-解吸塔却器(下);10-解吸塔加热器;11-氨水给料槽;12-混合槽;13-精馏塔给料泵;14-精馏塔冷凝器;15-回流罐;16-产品和回流泵;17-精馏塔加热器;18-贫液冷却器;19-第一块塔板;20-填料。

来自界区外含氨气体进入氨吸收塔1下部,在塔内分别与中部喷洒的循环磷铵富液和上部喷洒的磷铵贫液进行逆流接触。脱氨后气体从氨吸收塔1顶部离开去界区外。氨吸收塔1底部的磷铵富液用氨吸收塔循环泵4抽出,大部分送至氨吸收塔1中部循环喷洒煤气,少部分富液送入贫富液换热器5,与磷铵贫液换热后进入脱酸器6。

磷铵富液在脱酸器6中闪蒸出酸性气体,酸性气体去氨吸收塔1下部。磷铵富液再用解吸塔给料泵7抽送至解吸塔冷却器(上)8,与氨汽换热后进入解吸塔2富液进料口。

解吸塔2顶逸出的氨汽分别在解吸塔冷却器(上)8和解吸塔冷却器(下)9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形成氨水流入氨水给料槽11。

解吸塔上数第一块塔板19加入蒸汽冷凝水,蒸汽冷凝水来自于解吸塔加热器10和精馏塔加热器17。

采用间接蒸汽在解吸塔加热器10加热来自于解吸塔2底部的磷铵贫液。解吸塔2底磷铵贫液,分别在贫富液换热器5和贫液冷却器18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进入氨吸收塔1上部喷洒。解吸塔加热器10蒸汽冷凝水一部分送入解吸塔2上数第一塔板19,剩余部分外排。

氨水给料槽11中的氨水一部分作为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氨水产品直接外送,剩余部分进入混合槽12,并在混合槽12中加入碱液。

混合槽12中的氨水用精馏塔给料泵13抽送至精馏塔3。精馏塔3顶无水氨气体在精馏塔冷凝器14中被冷却水冷却成为液态无水氨流入回流罐15。回流罐15中无水氨用产品和回流泵16抽出,部分作为回流送至精馏塔3顶,剩余部分作为产品外送。

采用间接蒸汽在精馏塔加热器17加热来自于精馏塔3底部的废水。精馏塔3底废水外排。精馏塔加热器17蒸汽冷凝水一部分送入解吸塔2上数第一块塔板19,剩余部分外排。

上述第一块塔板19或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进口分别与解吸塔加热器10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精馏塔加热器17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界区外的蒸汽冷凝水出口中的一个或多个连通;所述氨水给料槽11氨水出口与混合槽12进口连接,所述碱液加入口在混合槽12上部,所述混合槽12氨水出口与氨水给料泵13进口连接,所述不含钠离子氨水在氨水给料槽11氨水出口取出,并位于混合槽12进口前。

本发明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及工艺,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蒸汽冷冷凝水及组合使用。本发明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及工艺能够广泛地用于含氨原料气的氨分离领域。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如图1所示,在解吸塔富液进料口上设置5块塔板,上述第一块塔板19进口通过管路分别与解吸塔加热器10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精馏塔加热器17蒸汽冷凝水出口连通;

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还包括混合槽12,所述混合槽12上设置有碱液入口和氨水入口,所述氨水入口与氨水给料槽11出口连通,所述混合槽出12口通过精馏塔给料泵13与精馏塔3连通。

本实施例以兰炭煤气采用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为例,并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工艺进行说明。

从界区外来的含氨量小于等于22g/m3的含氨气体进入氨吸收塔1下部,在塔内分别与中部喷洒的循环磷铵富液和上部喷洒的磷铵贫液进行逆流接触。脱氨后气体氨含量在100mg/m3以下,从氨吸收塔1顶部离开去界区外。氨吸收塔1底部的磷铵富液用氨吸收塔循环泵4抽出,大部分送至氨吸收塔1中部循环喷洒煤气,少部分富液送入贫富液换热器5,与磷铵贫液换热后进入脱酸器6。

磷铵富液在脱酸器6中闪蒸出酸性气体,酸性气体去氨吸收塔1下部。磷铵富液再用解吸塔给料泵7抽送至解吸塔冷却器(上)8,与氨汽换热后进入解吸塔2富液进料口。

解吸塔2顶逸出的氨汽分别在解吸塔冷却器(上)8和解吸塔冷却器(下)9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形成氨水流入氨水给料槽11。

在解吸塔2上数第一块塔板上加入相当于氨水量约5%的蒸汽冷凝水,下降的蒸汽冷凝水与自进料口处上升的氨汽进行逐板传热传质,把氨汽中夹带的小于等于8g/m3磷酸根除去。蒸汽冷凝水来自于解吸塔加热器10和精馏塔加热器17。

采用间接蒸汽在解吸塔加热器10加热来自于解吸塔2底部的磷铵贫液。解吸塔2底磷铵贫液,分别在贫富液换热器5和贫液冷却器18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进入氨吸收塔1上部喷洒。解吸塔加热器10蒸汽冷凝水一部分送入解吸塔2上数第一块塔板19。

氨水给料槽11中的氨水一部分作为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氨水产品直接外送,剩余部分进入混合槽12,并在混合槽12中加入碱液。

混合槽12中的氨水用精馏塔给料泵13抽送至精馏塔3。精馏塔3顶无水氨气体在精馏塔冷凝器14中被冷却水冷却成为液态无水氨流入回流罐15。回流罐15中无水氨用产品和回流泵16抽出,部分作为回流送至精馏塔3顶,剩余部分作为产品外送。

采用间接蒸汽在精馏塔加热器17加热来自于精馏塔3底部的废水。精馏塔3底废水外排。精馏塔加热器17蒸汽冷凝水一部分送入解吸塔2上数第一块塔板19,剩余部分外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如图2所示,在解吸塔富液进料口上设置4块塔板,上数第一块塔板19进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精馏塔加热器17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界区外的蒸汽冷凝水出口连通;

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还包括混合槽12,所述混合槽12上设置有碱液入口和氨水入口,所述氨水入口与氨水给料槽11出口连通,所述混合槽出口通过精馏塔给料泵13与精馏塔3连通。

本实施例以含氨、硫化氢、二氧化碳污水汽提配合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为例,并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工艺进行说明。

从界区外来的含氨量小于等于0.9kg/m3含氨气体进入氨吸收塔1下部,在塔内分别与中部喷洒的循环磷铵富液和上部喷洒的磷铵贫液进行逆流接触。脱氨后气体含量在10g/m3以下,从氨吸收塔1顶部离开去界区外。氨吸收塔1底部的磷铵富液用氨吸收塔循环泵4抽出,大部分送至氨吸收塔1中部循环喷洒煤气,少部分富液送入贫富液换热器5,与磷铵贫液换热后进入脱酸器6。

磷铵富液在脱酸器6中闪蒸出酸性气体,酸性气体去氨吸收塔1下部。磷铵富液再用解吸塔给料泵7抽送至解吸塔冷却器(上)8,与氨汽换热后进入解吸塔2富液进料口。

解吸塔2顶逸出的氨汽分别在解吸塔冷却器(上)8和解吸塔冷却器(下)9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形成氨水流入氨水给料槽11。

在解吸塔2上数第一块塔板19上加入相当于氨水量约10%的蒸汽冷凝水,下降的蒸汽冷凝水与自进料口处上升的氨汽进行逐板传热传质,把氨汽中夹带的小于等于5g/m3磷酸根除去。蒸汽冷凝水来自于精馏塔加热器17和界区外蒸汽冷凝水管道。

采用间接蒸汽在解吸塔加热器10加热来自于解吸塔2底部的磷铵贫液。解吸塔2底磷铵贫液,分别在贫富液换热器5和贫液冷却器18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进入氨吸收塔1上部喷洒。解吸塔加热器10蒸汽冷凝水外排。

氨水给料槽11中的氨水一部分作为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氨水产品直接外送,剩余部分进入混合槽12,并在混合槽12中加入碱液。

混合槽12中的氨水用精馏塔给料泵13抽送至精馏塔3。精馏塔3顶无水氨气体在精馏塔冷凝器14中被冷却水冷却成为液态无水氨流入回流罐15。回流罐15中无水氨用产品和回流泵16抽出,部分作为回流送至精馏塔3顶,剩余部分作为产品外送。

采用间接蒸汽在精馏塔加热器17加热来自于精馏塔3底部的废水。精馏塔3底废水外排。精馏塔加热器17蒸汽冷凝水一部分送入解吸塔2上数第一块塔板19,剩余部分外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如图3所示,在解吸塔富液进料口上设置1块塔板,上数第一块塔板19进口通过管路分别与解吸塔加热器10蒸汽冷凝水出口和精馏塔加热器17蒸汽冷凝水出口及界区外的蒸汽冷凝水出口连通;

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还包括混合槽12,所述混合槽12上设置有碱液入口和氨水入口,所述氨水入口与氨水给料槽11出口连通,所述混合槽出口通过精馏塔给料泵13与精馏塔3连通。

本实施例以焦化煤气采用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为例,并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工艺进行说明。

从界区外来的含氨量小于等于10g/m3含氨气体进入氨吸收塔1下部,在塔内分别与中部喷洒的循环磷铵富液和上部喷洒的磷铵贫液进行逆流接触。脱氨后气体氨含量在100mg/m3以下,从氨吸收塔1顶部离开去界区外。氨吸收塔1底部的磷铵富液用氨吸收塔循环泵4抽出,大部分送至氨吸收塔1中部循环喷洒煤气,少部分富液送入贫富液换热器5,与磷铵贫液换热后进入脱酸器6。

磷铵富液在脱酸器6中闪蒸出酸性气体,酸性气体去氨吸收塔1下部。磷铵富液再用解吸塔给料泵7抽送至解吸塔冷却器(上)8,与氨汽换热后进入解吸塔2富液进料口。

解吸塔2顶逸出的氨汽分别在解吸塔冷却器(上)8和解吸塔冷却器(下)9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形成氨水流入氨水给料槽11。

在解吸塔2上数第一块塔板19上加入相当于氨水量约20%的蒸汽冷凝水,下降的蒸汽冷凝水与自进料口处上升的氨汽进行逐板传热传质,把氨汽中夹带的小于等于6g/m3磷酸根除去。蒸汽冷凝水来自于解吸塔加热器10和精馏塔加热器17及界区外蒸汽冷凝水管道。

采用间接蒸汽在解吸塔加热器10加热来自于解吸塔2底部的磷铵贫液。解吸塔2底磷铵贫液,分别在贫富液换热器5和贫液冷却器18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进入氨吸收塔1上部喷洒。解吸塔加热器10蒸汽冷凝水一部分送入解吸塔2上数第一块塔板19,剩余部分外排。

氨水给料槽11中的氨水一部分作为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氨水产品直接外送,剩余部分进入混合槽12,并在混合槽12中加入碱液。

混合槽12中的氨水用精馏塔给料泵13抽送至精馏塔3。精馏塔3顶无水氨气体在精馏塔冷凝器14中被冷却水冷却成为液态无水氨流入回流罐15。回流罐15中无水氨用产品和回流泵16抽出,部分作为回流送至精馏塔3顶,剩余部分作为产品外送。

采用间接蒸汽在精馏塔加热器17加热来自于精馏塔3底部的废水。精馏塔3底废水外排。精馏塔加热器17蒸汽冷凝水一部分送入解吸塔2上数第一块塔板19,剩余部分外排。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如图4所示,在解吸塔富液进料口上设置高约350mm填料20,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进口通过管路与解吸塔加热器10蒸汽冷凝水出口连通;

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系统还包括混合槽12,所述混合槽12上设置有碱液入口和氨水入口,所述氨水入口与氨水给料槽11出口连通,所述混合槽出口通过精馏塔给料泵13与精馏塔3连通。

本实施例以焦化氨酸混合原料气配合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为例,并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磷铵洗氨生产无水氨时氨水中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的工艺进行说明。

从界区外来的含氨量小于等于0.7kg/m3含氨气体进入氨吸收塔1下部,在塔内分别与中部喷洒的循环磷铵富液和上部喷洒的磷铵贫液进行逆流接触。脱氨后气体氨含量在9g/m3以下,从氨吸收塔1顶部离开去界区外。氨吸收塔1底部的磷铵富液用氨吸收塔循环泵4抽出,大部分送至氨吸收塔1中部循环喷洒煤气,少部分富液送入贫富液换热器5,与磷铵贫液换热后进入脱酸器6。

磷铵富液在脱酸器6中闪蒸出酸性气体,酸性气体去氨吸收塔1下部。磷铵富液再用解吸塔给料泵7抽送至解吸塔冷却器(上)8,与氨汽换热后进入解吸塔2富液进料口。

解吸塔2顶逸出的氨汽分别在解吸塔冷却器(上)8和解吸塔冷却器(下)9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形成氨水流入氨水给料槽11。

在解吸塔2上部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上加入相当于氨水量约30%的蒸汽冷凝水,下降的蒸汽冷凝水与自进料口处上升的氨汽进行逐板传热传质,把氨汽中夹带的小于等于0.5g/m3磷酸根除去。冷凝水来自于解吸塔加热器10。

采用间接蒸汽在解吸塔加热器10加热来自于解吸塔2底部的磷铵贫液。解吸塔2底磷铵贫液,分别在贫富液换热器5和贫液冷却器18中,加热磷铵富液和被冷却水冷却后,进入氨吸收塔1上部喷洒。解吸塔加热器10蒸汽冷凝水一部分送入解吸塔2上部填料20上部喷洒装置喷洒,剩余部分外排。

氨水给料槽11中的氨水一部分作为不含磷酸根和钠离子氨水产品直接外送,剩余部分进入混合槽12,并在混合槽12中加入碱液。

混合槽12中的氨水用精馏塔给料泵13抽送至精馏塔3。精馏塔3顶无水氨气体在精馏塔冷凝器14中被冷却水冷却成为液态无水氨流入回流罐15。回流罐15中无水氨用产品和回流泵16抽出,部分作为回流送至精馏塔3顶,剩余部分作为产品外送。

采用间接蒸汽在精馏塔加热器17加热来自于精馏塔3底部的废水。精馏塔3底废水外排。精馏塔加热器17蒸汽冷凝水外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