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929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获得夹层玻璃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发明涉及使用了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即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玻璃碎片的飞散量也较少,安全性优异。因此,上述夹层玻璃被广泛用于汽车、轨道车辆、航空器、船舶及建筑物等。上述夹层玻璃通过将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入一对玻璃板之间而制造。另外,一般而言,由于中间膜和玻璃板的粘接力过高,因此,当人体等碰撞到夹层玻璃时,夹层玻璃无法吸收碰撞的冲击。因此,为了减弱中间膜和玻璃板的粘接力,使用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作为使用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的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一个实例,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隔音层,其包含缩醛化度为60~85摩尔%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金属盐0.001~1.0重量份、及超过30重量份的增塑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070200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时为了减弱粘接力即使添加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金属盐,也无法使粘接力降低。另外,为了调整中间膜和玻璃板的粘接力,有时使用含有钾的化合物。但是,有时单独利用含有钾的化合物的情况下难以调整粘接力。即使将含有钾的化合物和含有镁的化合物组合使用,有时也难以调整粘接力。另一方面,若添加过量的含有镁的化合物,则存在夹层玻璃的耐湿性会降低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使用现有的中间膜的夹层玻璃中,存在难以兼顾高耐湿性与适度的粘接力的问题。另外,中间膜及夹层玻璃存在被使用于各种环境,有时中间膜的含水率发生变化。若中间膜的含水率发生变化,则存在对玻璃板的粘接力容易变化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湿性较高且具有适度的粘接力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宽泛的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具有一层结构或二层以上的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热塑性树脂,包含镁盐、及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在使用tof-sims对中间膜的第一表面的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0进行了测定后,进行n次下述溅射及测定工序:在测定了比0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分,进行1次溅射,使用tof-sims测定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之比,对n次的溅射及测定中的n个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n进行测定,此时,在1≤n≤1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1≤n≤1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n≤10大于在1≤n≤15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1≤n≤150的150个值的平均值1≤n≤150的1.1倍。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特定的方面,在1≤n≤1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1≤n≤1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n≤10为在51≤n≤6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51≤n≤6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n≤150的1.1倍以上。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特定的方面,在1≤n≤1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1≤n≤1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n≤10为在1≤n≤15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1≤n≤150的150个值的平均值1≤n≤150的1.25倍以上。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特定的方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层含有镁。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特定的方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层中的镁的含量低于50ppm。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特定的方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表面层中的钾的含量为30ppm以下。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特定的方面,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某特定的方面,在使用tof-sims对中间膜的第二表面的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0进行了测定后,进行m次下述溅射及测定工序:在测定了比0的所述第二表面部分,进行1次溅射,使用tof-sims测定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之比,对m次的溅射及测定中的m个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n进行测定,此时,在1≤m≤1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1≤m≤1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m≤10大于在1≤m≤15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1≤m≤150的150个值的平均值1≤m≤150的1.1倍。根据本发明的宽泛的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其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的中间膜部,所述中间膜部使用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形成。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具有一层结构或二层以上的结构,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包含热塑性树脂,且包含镁盐、及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在第一表面侧如上对n次的溅射及测定中的n个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n进行测定时,在1≤n≤1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1≤n≤1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n≤10大于在1≤n≤150的范围内测定的比1≤n≤150的150个值的平均值1≤n≤150的1.1倍,因此,能够提高使用了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并且使粘接力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剖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剖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个实例的剖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图2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个实例的剖视图。标记说明1第一层1a第一表面1b第二表面2第二层2a外侧的表面3第三层3a外侧的表面11中间膜11’中间膜部11a中间膜(第一层)11a’中间膜部11a第一表面11b第二表面21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2第二夹层玻璃部件31夹层玻璃31a夹层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下有时记载为中间膜)具有一层结构或二层以上的结构。本发明的中间膜可以具有一层结构,也可以具有二层以上的结构。本发明的中间膜可以具有二层结构,也可以具有三层以上的结构。本发明的中间膜具备第一层。本发明的中间膜可以为仅具备第一层的单层中间膜,也可以为具备第一层和其它层的多层中间膜。本发明的中间膜包含热塑性树脂。本发明的中间膜包含镁盐、及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中间膜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对置。第一表面是第一夹层玻璃部件进行叠层的表面。第二表面是第二夹层玻璃部件进行叠层的表面。使用tof-sims,测定本发明的中间膜的第一表面的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0。接着,在测定了上述比0的上述第一表面部分进行1次溅射,使用tof-sims对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之比进行测定,进行n次该溅射及测定工序。对n次的溅射及测定中的n个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n进行测定。例如,在进行150次溅射及测定的情况下,对150次的溅射及测定中的150个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之比进行测定。例如,在第二次的溅射及测定中,在测定了比1的上述第一表面部分进行溅射及测定。在第三次的溅射及测定中,在测定了比2的上述第一表面部分进行溅射及测定。在本发明的中间膜中,(第1技术方案)在1≤n≤10的范围内测得的比1≤n≤1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n≤10大于在1≤n≤150的范围内测得的比1≤n≤150的150个值的平均值1≤n≤150的1.1倍。本发明中,由于具备上述技术方案,因此能够提高使用了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并且使粘接力适度。即使中间膜的含水率发生变化,也能够适度地维持粘接力。一般而言,由于中间膜和玻璃板的粘接力过高,所以当人体等碰撞到夹层玻璃时,夹层玻璃无法吸收碰撞的冲击。因此,为了减弱中间膜和玻璃板的粘接力,使用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然而,有时即使添加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金属盐来用于减弱粘接力,也无法使粘接力降低。另外,为了调整中间膜和玻璃板的粘接力,有时使用含有钾的化合物。但是,有时单独利用含有钾的化合物难以调整粘接力。即使将含有钾的化合物和含有镁的化合物组合使用,有时也难以调整粘接力。并且,存在中间膜对玻璃板的粘接力由于中间膜的含水率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若添加过量的镁,则存在夹层玻璃的耐湿性降低的问题。若单独使用过量的含钾的化合物而使中间膜对玻璃板的粘接力降低,则存在夹层玻璃的耐湿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等推断,在将含钾的化合物和含镁的化合物组合使用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中间膜对玻璃板的粘接力而不使夹层玻璃的耐湿性降低,调整中间膜的厚度方向上的钾的分布状态是有效的,对中间膜的厚度方向上的钾的分布状态和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及适度的粘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该研究结果发现,中间膜表面部分的钾的分布状态与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及适度的粘接力有关。基于该知识见解,发现作为可显现夹层玻璃的高的耐湿性及适度的粘接力的技术方案,只要满足上述第1技术方案即可。并且,在本发明中,即使中间膜的含水率发生变化,也能够维持适度的粘接力。在中间膜的第一表面,只要满足上述第1技术方案即可。由第一表面侧显现高耐湿性及适度的粘接力。使用tof-sims,对本发明的中间膜的第二表面的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0进行测定。接着,在测定了上述比0的上述第二表面部分进行1次溅射,使用tof-sims,测定钾的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之比,进行m次该溅射及测定工序。对m次的溅射及测定中的m个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m进行测定。例如,在进行150次溅射及测定的情况下,对150次的溅射及测定中的150个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的离子强度之比进行测定。例如,在第二次的溅射及测定中,在测定了比1的上述第二表面部分进行溅射及测定。在第三次的溅射及测定中,在测定了比2的上述第二表面部分进行溅射及测定。在本发明的中间膜中,优选为(第1’技术方案)在1≤m≤10的范围内测得的比1≤m≤1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m≤10大于在1≤m≤150的范围内测得的比1≤m≤150的150个值的平均值1≤m≤150的1.1倍。通过在两侧的表面满足第1技术方案且满足第1’技术方案,由第一表面侧及第二表面侧这两者显现高耐湿性及适度的粘接力。从进一步提高耐湿性,且适度有效地调整粘接力的观点出发,平均值1≤n≤10优选为平均值1≤n≤150的1.2倍以上,更优选为1.2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倍以上。平均值1≤n≤10优选为平均值1≤n≤150的3倍以下。从进一步提高耐湿性,且适度有效地调整粘接力的观点出发,平均值1≤m≤10优选为平均值1≤m≤150的1.2倍以上,更优选为1.2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倍以上。平均值1≤m≤10优选为平均值1≤m≤150的3倍以下。从进一步提高耐湿性,且适度有效地调整粘接力的观点出发,在1≤n≤10的范围内测得的比1≤n≤1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n≤10优选为在51≤n≤60的范围内测得的比51≤n≤60的10个值的平均值51≤n≤60的1.2倍以上,更优选为1.2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倍以上。平均值1≤n≤10优选为平均值51≤n≤60的3倍以下。从进一步提高耐湿性,且适度有效地调整粘接力的观点出发,在1≤m≤10的范围内测得的比1≤m≤10的10个值的平均值1≤m≤10优选为在51≤m≤60的范围内测得的比51≤n≤60的10个值的平均值51≤n≤60的1.2倍以上,更优选为1.2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3倍以上。平均值1≤m≤10优选为平均值51≤m≤60的3倍以下。从进一步提高耐湿性,且适度有效地调整粘接力的观点出发,平均值1≤n≤10及平均值1≤m≤10分别优选为0.2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4以上,且优选为3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特别优选为1.5以下。作为满足第1技术方案、及第1’技术方案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中间膜挤出成形后,缩短利用水清洗中间膜的时间,且对中间膜进行退火处理的方法;对中间膜进行挤出成形后,在100℃以上的条件下对中间膜进行退火处理的方法等。作为缩短利用高温水清洗中间膜的时间且对中间膜进行退火处理的方法,可举出将中间膜在20℃以下的水中浸渍10~60秒钟后,在100~150℃下进行退火处理的方法。通过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对中间膜表面部分的钾的分布状态进行调整,并且由于中间膜含有镁,并且含有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能够获得夹层玻璃的耐湿性提高且具有适度的粘接力的中间膜。基于tof-sims(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的测定及分析具体如下进行。相对于中间膜的表面,使用ion-tof公司制造的“tof-sims5”,利用以bi3++离子枪作为测定用一次离子源、以c60+离子(电压:20kev,电流1na)作为溅射用溅射源的双束法进行测定。溅射面积设为800μm×800μm。溅射分析面积设为500μm×500μm。通过重复进行溅射和测定,能够对从表面沿深度方向的各离子的分布进行评价。将溅射次数设为横轴,将溅射次数下的二次离子的强度比设为纵轴,对测定值进行绘图。通过使溅射的次数与二次离子强度的关系进行图形化,获得深度剖面图。tof-sims的具体测定条件如下。一次离子:25kev、bi3++、0.1~0.2pa(脉冲电流值)、随机扫描模式一次离子扫描范围(测定区域):500μm×500μm二次离子检测模式:positive扫描次数:3scan/cycle(使用泛射式电子枪作为带电修正)<溅射条件>溅射离子:c60+离子(1na,20kev)溅射区域:800μm×800μm以下,参照图示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以剖视图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图1所示的中间膜11为具有二层以上的结构的多层中间膜。中间膜11用于获得夹层玻璃。中间膜11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间膜11具备第一层1、第二层2、及第三层3。在第一层1的第一表面1a上配置并叠层有第二层2。在第一层1的与第一表面1a相反的第二表面1b上配置并叠层有第三层3。第一层1为中间层。第二层2及第三层3分别为保护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表面层。第二层2是位于中间膜11的第一表面11a的表面层。第二层2是位于中间膜11的第二表面11b上的表面层。第一层1是配置且夹入于第二层2和第三层3之间。因此,中间膜11具有依次对第二层2、第一层1及第三层3进行叠层而成的多层结构(第二层2/第一层1/第三层3)。此外,在第二层2和第一层1之间、及第一层1和第三层3之间可以分别配置有其它层。第二层2和第一层1、及第一层1和第三层3优选为分别进行直接叠层。作为其它层,可举出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层。图2中以剖视图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图2所示的中间膜11a具有一层结构的单层中间膜。中间膜11a为第一层。中间膜11a用于获得夹层玻璃。中间膜11a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中间膜11a是位于中间膜11a的第一表面11a的表面层,也可以是位于中间膜11a的第二表面11b的表面层。以下,对构成本发明的中间膜的上述第一层、上述第二层及上述第三层的详细内容、以及上述第一层、上述第二层及上述第三层所包含的各成分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或热塑性树脂)上述第一层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热塑性树脂(1)),作为热塑性树脂(1),优选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上述第二层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热塑性树脂(2)),作为热塑性树脂(2),优选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上述第三层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热塑性树脂(3)),作为热塑性树脂(3),优选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从隔音性进一步提高的方面出发,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优选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不同。上述热塑性树脂(2)和上述热塑性树脂(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分别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上述热塑性树脂(2)及上述热塑性树脂(3)分别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可举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聚氨酯树脂及聚乙烯醇树脂等。可以使用这些以外的热塑性树脂。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例如可通过利用醛对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制造。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优选为聚乙烯醇的缩醛化物。上述聚乙烯醇例如通过对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而获得。上述聚乙烯醇的皂化度一般为70~99.9摩尔%。上述聚乙烯醇(pva)的平均聚合度优选为200以上,更优选为5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0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600以上,特别优选为2600以上,最优选为2700以上,优选为5000以下,更优选为4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00以下。若上述平均聚合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夹层玻璃的耐穿透性进一步提高。若上述平均聚合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容易成形。上述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通过以jisk6726“聚乙烯醇试验方法”为基准的方法求出。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的缩醛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5,优选为4或者5。作为上述醛,一般可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1~10的醛。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1~10的醛,例如可举出:甲醛、乙醛、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正辛醛、正壬醛、正癸醛、及苯甲醛等。其中,优选为乙醛、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正己醛或正戊醛,更优选为乙醛、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或正戊醛,进一步优选为正丁醛或正戊醛。上述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含有率(羟基量)优选为17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2摩尔%以上,优选为3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低于27摩尔%,进一步优选为25摩尔%以下。若上述羟基含有率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粘接力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若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含有率为20摩尔%以上,则反应效率较高,生产性优异,另外,若低于27摩尔%,则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另外,若上述羟基的含有率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在中间膜为单层的情况或第一层为中间膜的最外层的情况下,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含有率(羟基量)优选为2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7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9摩尔%以上,优选为38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6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4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32摩尔%以下。若上述羟基含有率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若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含有率为27摩尔%以上,则反应效率较高,生产性优异。另外,若上述羟基含有率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的羟基的各含有率优选为2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8摩尔%以上,更优选为3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1.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2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33摩尔%以上,优选为37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6.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6摩尔%以下。若上述羟基含有率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粘接力进一步提高。另外,若上述羟基含有率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从进一步提高隔音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含有率优选为低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的羟基含有率。从更进一步提高隔音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含有率和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的羟基含有率之差的绝对值优选为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10摩尔%以上,最优选为12摩尔%以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羟基的含有率和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的羟基的含有率之差的绝对值优选为20摩尔%以下。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含有率是以百分率表示摩尔分率得到的值,所述摩尔分率通过用羟基所键合的亚乙基量除以主链的总亚乙基量而求出。上述羟基所键合的亚乙基量例如可以以jis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为基准进行测定。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为0.0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0.1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摩尔%以上,优选为3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4摩尔%以下。若上述乙酰化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若上述乙酰化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变高。特别是,若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乙酰化度为0.1摩尔%以上且25摩尔%以下,则耐穿透性优异。在中间膜为单层的情况或第一层为中间膜的最外层的情况下,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乙酰化度(乙酰基量)优选为0.0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0.1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摩尔%以上,优选为1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摩尔%以下。若上述乙酰化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若上述乙酰化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变高。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的各乙酰化度优选为0.0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0.5摩尔%以上,优选为1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摩尔%以下。若上述乙酰化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若上述乙酰化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耐湿性变高。上述乙酰化度是以百分率表示摩尔分率得到的值,所述摩尔分率通过用乙酰基所键合的亚乙基量除以主链的总亚乙基量而求出。上述乙酰基所键合的亚乙基量例如可以以jis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为基准进行测定。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缩醛化度(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为47摩尔%以上,更优选为60摩尔%以上,优选为8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8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摩尔%以下。若上述缩醛化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若上述缩醛化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需的反应时间缩短。在中间膜为单层的情况或者第一层为中间膜的最外层的情况下,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缩醛化度(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为6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65摩尔%以上,优选为72摩尔%以下,更优选为7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9摩尔%以下。若上述缩醛化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若上述缩醛化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需的反应时间缩短。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的各缩醛化度(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为缩丁醛化度)优选为55摩尔%以上,更优选为60摩尔%以上,优选为7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71摩尔%以下。若上述缩醛化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变高。若上述缩醛化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所需的反应时间缩短。上述缩醛化度是以百分率表示摩尔分率得到的值,所述摩尔分率用主链的总亚乙基量减去羟基所键合的亚乙基量和乙酰基所键合的亚乙基量所得的值除以主链的总亚乙基量而求出。此外,上述羟基含有率(羟基量)、缩醛化度(缩丁醛化度)及乙酰化度优选为由通过以jis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为基准的方法测定的结果算出。但是,可以使用以astmd1396-92为基准进行测定。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情况下,上述羟基含有率(羟基量)、上述缩醛化度(缩丁醛化度)及上述乙酰化度可由通过以jis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为进行的方法测得的结果算出。从使夹层玻璃的耐穿透性进一步良好的观点出发,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优选为乙酰化度(a)低于8摩尔%且缩醛化度(a)为65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或者乙酰化度(b)为8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可以为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也可以为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乙酰化度(a)低于8摩尔%,优选为7.9摩尔%以下,更优选为7.8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5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6摩尔%以下,优选为0.1摩尔%以上,更优选为0.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5.5摩尔%以上。若上述乙酰化度(a)为0.1摩尔%以上且低于8摩尔%,则可容易地控制增塑剂的移动,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缩醛化度(a)为65摩尔%以上,优选为66摩尔%以上,更优选为67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7.5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75摩尔%以上,优选为85摩尔%以下,更优选为84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3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82摩尔%以下。若上述缩醛化度(a)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若上述缩醛化度(a)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可缩短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所需的反应时间。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的羟基含有率(a)优选为18摩尔%以上,更优选为19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21摩尔%以上,最优选为23摩尔%以上,优选为31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9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28摩尔%以下。若上述羟基含有率(a)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粘接力进一步提高。若上述羟基含有率(a)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的乙酰化度(b)为8摩尔%以上,优选为9摩尔%以上,更优选为9.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10.5摩尔%以上,优选为3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28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6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24摩尔%以下。若上述乙酰化度(b)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若上述乙酰化度(b)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可缩短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所需的反应时间。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的缩醛化度(b)优选为5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53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5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60摩尔%以上,优选为78摩尔%以下,更优选为75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2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70摩尔%以下。若上述缩醛化度(b)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若上述缩醛化度(b)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可缩短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所需的反应时间。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的羟基的含有率(b)优选为18摩尔%以上,更优选为19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摩尔%以上,特别优选为21摩尔%以上,最优选为23摩尔%以上,优选为31摩尔%以下,更优选为30摩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9摩尔%以下,特别优选为28摩尔%以下。若上述羟基的含有率(b)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粘接力进一步提高。若上述羟基含有率(b)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夹层玻璃的隔音性进一步提高。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a)及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b)分别优选为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增塑剂)上述第一层(包含单层的中间膜)优选包含增塑剂(以下,有时记载为增塑剂(1))。上述第二层优选包含增塑剂(以下,有时记载为增塑剂(2))。上述第三层优选包含增塑剂(以下,有时记载为增塑剂(3))。通过使用增塑剂、或通过组合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增塑剂的层对夹层玻璃部件或者其它层的粘接力适度地变高。上述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定。上述增塑剂(1)、上述增塑剂(2)和上述增塑剂(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增塑剂(1)、上述增塑剂(2)及上述增塑剂(3)分别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上述增塑剂,可举出一元有机酸酯及多元有机酸酯等有机酯增塑剂、以及有机磷酸增塑剂及有机亚磷酸增塑剂等有机磷酸增塑剂等。其中,优选为有机酯增塑剂。上述增塑剂优选为液态增塑剂。作为上述一元有机酸酯,可举出:通过二醇和一元有机酸的反应而获得的二醇酯等。作为上述二醇,可举出三乙二醇、四乙二醇及三丙二醇等。作为上述一元有机酸,可举出:丁酸、异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庚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正壬酸及癸酸等。作为上述多元有机酸酯,可举出多元有机酸和具有碳原子数4~8的直链或者支链结构的醇的酯化合物等。作为上述多元有机酸,可举出己二酸、癸二酸及壬二酸等。作为上述有机酯增塑剂,可举出: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辛酸酯、三乙二醇二-正辛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四乙二醇二-正庚酸酯、癸二酸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二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3-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4-丁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戊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辛酸酯、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脂、己二酸己基环己酯、己二酸庚酯和己二酸壬酯的混合物、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庚基壬酯、癸二酸二丁酯、油改性癸二酸醇酸、以及磷酸酯和己二酸酯的混合物等。可以使用它们以外的有机酯增塑剂。可以使用上述己二酸酯以外的其它己二酸酯。作为上述有机磷酸增塑剂,可举出三丁氧基乙基磷酸酯、异癸基苯基磷酸酯及三异丙基磷酸酯等。上述增塑剂优选为下述式(1)所表示的二酯增塑剂。[化学式1]上述式(1)中,r1及r2分别表示碳原子数2~10的有机基团,r3表示亚乙基、亚异丙烯基或者亚正丙烯基,p表示3~10的整数。上述式(1)中的r1及r2分别优选为碳原子数5~10的有机基团,更优选为碳原子数6~10的有机基团。上述增塑剂优选为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及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3gh)或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更优选含有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及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进一步优选含有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上述增塑剂(2)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2)100重量份(在热塑性树脂(2)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的情况下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100重量份)的含量(以下,有时记载为含量(2))、以及上述增塑剂(3)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3)100重量份(在热塑性树脂(3)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的情况下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3)100重量份)的含量(以下,有时记载为含量(3))分别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5重量份以上,优选为45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重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32重量份以下,最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下。若上述含量(2)及上述含量(3)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柔软性变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若上述含量(2)及上述含量(3)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夹层玻璃的耐穿透性进一步提高。上述增塑剂(1)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1)100重量份(在热塑性树脂(1)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情况下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100重量份)的含量(以下有时记载为含量(1))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55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份以上,且优选为9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8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份以下。若上述含量(1)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柔软性提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若上述含量(1)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夹层玻璃的耐穿透性进一步提高。在中间膜为单层的情况、或第一层为中间膜的最外层的情况下,上述增塑剂(1)相对于上述热塑性树脂(1)100重量份(在热塑性树脂(1)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的情况下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100重量份)的含量(以下有时记载为含量(1))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5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重量份以上,特别优选为35重量份以上,且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份以下。若上述含量(1)为上述下限以上,则中间膜的柔软性提高,中间膜的处理变得容易。若上述含量(1)为上述上限以下,则夹层玻璃的耐穿透性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上述含量(1)优选为多于上述含量(2),且上述含量(1)优选为多于上述含量(3)。特别是从进一步提高夹层玻璃的隔音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含量(2)与上述含量(1)之差的绝对值、以及上述含量(3)与上述含量(1)之差的绝对值分别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5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上。上述含量(2)与上述含量(1)的差的绝对值、以及上述含量(3)与上述含量(1)之差的绝对值分别优选为8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7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份以下。(隔热性化合物)上述中间膜优选包含隔热性化合物。上述第一层优选包含隔热性化合物。上述第二层优选包含隔热性化合物。上述第三层优选为包含隔热性化合物。上述隔热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成分x:上述中间膜优选包含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成分x。上述第一层优选包含上述成分x。上述第二层优选包含上述成分x。上述第三层优选包含上述成分x。上述成分x为隔热性化合物。上述成分x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上述成分x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成分x,可使用现有公知的酞菁化合物、萘酞菁化合物及蒽酞菁化合物。从进一步提高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隔热性的观点出发,上述成分x优选为选自酞菁、酞菁衍生物、萘酞菁及萘酞菁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酞菁及酞菁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从有效地提高隔热性、且长时间地将可见光透过率维持于更高等级的观点出发,上述成分x优选含有钒原子或铜原子。上述成分x优选含有钒原子,也优选含有铜原子。上述成分x更优选为含有钒原子或铜原子的酞菁及含有钒原子或铜原子的酞菁的衍生物中的至少1种。从更进一步提高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隔热性的观点出发,上述成分x优选具有在钒原子上键合有氧原子的结构单元。包含上述成分x的层(第一层、第二层或第三层)100重量%中,上述成分x的含量优选为0.0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00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02重量%以上,优选为0.2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1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04重量%以下。若上述成分x的含量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则隔热性充分提高,且可见光透过率充分提高。例如,能够使可见光透过率为70%以上。隔热粒子:上述中间膜优选包含隔热粒子。上述第一层优选包含上述隔热粒子。上述第二层优选包含上述隔热粒子。上述第三层优选包含上述隔热粒子。上述隔热粒子为隔热性化合物。通过使用隔热粒子,能够有效地屏蔽红外线(热线)。上述隔热粒子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从进一步提高夹层玻璃的隔热性的观点出发,上述隔热粒子更优选为金属氧化物粒子。上述隔热粒子优选为由金属氧化物形成的粒子(金属氧化物粒子)。比可见光长的波长780nm以上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相比能量较小。然而,红外线的热作用较大,若红外线被物质吸收,则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因此,红外线一般被称为热线。通过使用上述隔热粒子,可以有效地屏蔽红外线(热线)。此外,隔热粒子是指能够吸收红外线的粒子。作为上述隔热粒子的具体例,可举出:铝掺杂氧化锡粒子、铟掺杂氧化锡粒子、锑掺杂氧化锡粒子(ato粒子)、镓掺杂氧化锌粒子(gzo粒子)、铟掺杂氧化锌粒子(izo粒子)、铝掺杂氧化锌粒子(azo粒子)、铌掺杂氧化钛粒子、钠掺杂氧化钨粒子、铯掺杂氧化钨粒子、铊掺杂氧化钨粒子、铷掺杂氧化钨粒子、锡掺杂氧化铟粒子(ito粒子)、锡掺杂氧化锌粒子、硅掺杂氧化锌粒子等金属氧化物粒子、或六硼化镧(lab6)粒子等。可以使用这些以外的隔热粒子。其中,由于热线屏蔽功能较高,优选为金属氧化物粒子,更优选为ato粒子、gzo粒子、izo粒子、ito粒子或氧化钨粒子,特别优选为ito粒子或氧化钨粒子。特别是,由于热线的阻断功能较高、且容易获取,因此优选为锡掺杂氧化铟粒子(ito粒子),氧化钨粒子。从进一步提高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隔热性的观点出发,氧化钨粒子优选为金属掺杂氧化钨粒子。上述“氧化钨粒子”中包含金属掺杂氧化钨粒子。作为上述金属掺杂氧化钨粒子,具体而言,可举出:钠掺杂氧化钨粒子、铯掺杂氧化钨粒子、铊掺杂氧化钨粒子及铷掺杂氧化钨粒子等。从进一步提高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隔热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铯掺杂氧化钨粒子。从更进一步提高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隔热性的观点出发,该铯掺杂氧化钨粒子优选为式:cs0.33wo3所示的氧化钨粒子。上述隔热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μm以上,更优选为0.02μm以上,优选为0.1μm以下,更优选为0.05μm以下。若平均粒径为上述下限以上,则热线的屏蔽性充分提高。若平均粒径为上述上限以下,则隔热粒子的分散性提高。上述“平均粒径”表示体积平均粒径。平均粒径可使用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日机装公司制造的“upa-ex150”)等测定。包含上述隔热粒子的层(第一层、第二层或第三层)100重量%中,上述隔热粒子的含量优选为0.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1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5重量%以上,优选为6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5重量%以下,最优选为3重量%以下。若上述隔热粒子的含量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则隔热性充分提高,且可见光透过率充分提高。(金属盐)上述中间膜、位于中间膜的第一表面的表面层、及位于中间膜的第二表面的表面层优选包含含钾的化合物,该含钾的化合物优选含有钾盐。上述钾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碳原子数为2~16的有机酸的钾盐,例如可举出:乙酸钾、丙酸钾、2-乙基丁酸钾及2-乙基己酸钾等。在中间膜含有钾盐且不含镁盐及碱土金属盐的情况下,难以调整中间膜对玻璃板的粘接力。即使在中间膜包含钾盐,并包含镁盐,还包含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的情况下,有时也难以调整中间膜对玻璃板的粘接力。但是,通过具备上述第1技术方案,含有镁盐,并含有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不仅夹层玻璃的耐湿性高,还可以调整中间膜对玻璃板的粘接力。上述中间膜、位于中间膜的第一表面的表面层、及位于中间膜的第二表面的表面层含有镁盐,并含有碱土金属盐中的至少1种。特别优选为上述中间膜、位于中间膜的第一表面的表面层、及位于中间膜的第二表面的表面层含有镁盐。上述镁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碳原子数2~16的羧酸镁盐,例如可举出:乙酸镁、丙酸镁、2-乙基丁酸镁及2-乙基己酸镁等。在包含上述金属盐的层(表面层、第一层、第二层或第三层)中的mg及k的含量的总计优选为5ppm以上,更优选为10pp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ppm以上,且优选为300ppm以下,更优选为25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ppm以下。若mg及k的总含量为上述下限以上及上述上限以下,则可更良好地对中间膜与夹层玻璃部件的粘接性或中间膜各层间的粘接性进行控制。上述中间膜、位于中间膜的第一表面的表面层、及位于中间膜的第二表面的表面层中的mg的含量优选为5ppm以上,更优选为10pp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ppm以上,且优选为300ppm以下,更优选为20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ppm以下,特别优选为低于50ppm。上述中间膜、位于中间膜的第一表面的表面层、及位于中间膜的第二表面的表面层中的k的含量优选为5ppm以上,更优选为10pp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ppm以上,且优选为300ppm以下,更优选为200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ppm以下,特别优选为40ppm以下。(紫外线遮蔽剂)上述中间膜优选为包含紫外线屏蔽剂。上述第一层优选包含紫外线屏蔽剂。上述第二层优选包含紫外线屏蔽剂。上述第三层优选包含紫外线屏蔽剂。通过使用紫外线屏蔽剂,即便长时间使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可见光透过率也不易进一步降低。上述紫外线屏蔽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上述紫外线屏蔽剂中包含紫外线吸收剂。上述紫外线屏蔽剂优选为紫外线吸收剂。作为上述紫外线屏蔽剂,例如可举出:包含金属原子的紫外线屏蔽剂、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紫外线屏蔽剂、具有苯并三唑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具有二苯甲酮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具有三嗪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具有丙二酸酯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具有草酰替苯胺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及具有苯甲酸酯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等。作为上述包含金属原子的紫外线屏蔽剂,例如可举出:铂粒子、铂粒子的表面被二氧化硅包覆形成的粒子、钯粒子及钯粒子的表面被二氧化硅包覆形成的粒子等。紫外线屏蔽剂优选为非隔热粒子。上述紫外线屏蔽剂优选为具有苯并三唑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具有二苯甲酮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具有三嗪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或具有苯甲酸酯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更优选为具有苯并三唑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或具有二苯甲酮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进一步优选为具有苯并三唑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作为上述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紫外线屏蔽剂,例如可举出氧化锌、氧化钛及氧化铈等。并且,关于上述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紫外线屏蔽剂,表面可以被包覆。作为上述包含金属氧化物的紫外线屏蔽剂表面的包覆材料,可举出绝缘性金属氧化物、水解性有机硅化合物及聚硅氧烷化合物等。作为上述具有苯并三唑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例如可举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basf公司制造的“tinuvinp”)、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basf公司制造的“tinuvin320”)、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basf公司制造的“tinuvin326”)、及2-(2’-羟基-3’,5’-二戊基苯基)苯并三唑(basf公司制造的“tinuvin328”)等具有苯并三唑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从吸收紫外线的性能优异的方面出发,上述紫外线屏蔽剂优选为具有包含卤素原子的苯并三唑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更优选为具有包含氯原子的苯并三唑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作为上述具有二苯甲酮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例如可举出辛苯酮(basf公司制造的“chimassorb81”)等。作为上述具有三嗪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例如可举出adeka公司制造的“la-f70”及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basf公司制造的“tinuvin1577ff”)等。作为上述具有丙二酸酯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可举出:2-(对甲氧基苄叉基)丙二酸二甲酯、四乙基-2,2-(1,4-亚苯基二甲叉基)双丙二酸酯、2-(对甲氧基苄叉基)-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丙二酸酯等。作为上述具有丙二酸酯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的市售品,可举出:hostavinb-cap、hostavinpr-25、hostavinpr-31(均为clariant公司制造)。作为上述具有草酰替苯胺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可举出:n-(2-乙基苯基)-n’-(2-乙氧基-5-叔丁基苯基)草酸二酰胺、n-(2-乙基苯基)-n’-(2-乙氧基-苯基)草酸二酰胺、2-乙基-2’-乙氧基-氧基酰替苯胺(clariant公司制造的“sanduvorvsu”)等具有在氮原子上进行了取代的芳基等的草酸二酰胺类。作为上述具有苯甲酸酯结构的紫外线屏蔽剂,例如可举出:2,4-二叔丁基苯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酯(basf公司制造的“tinuvin120”)等。从进一步抑制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可见光透过率降低的观点出发,包含上述紫外线屏蔽剂的层(第一层、第二层或第三层)100重量%中,上述紫外线屏蔽剂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2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5重量%以上,优选为2.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2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0.8重量%以下。尤其是在包含上述紫外线屏蔽剂的层100重量%中,上述紫外线屏蔽剂的含量为0.2重量%以上,由此能够显著地抑制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可见光透过率的降低。(抗氧化剂)上述中间膜优选包含抗氧化剂。上述第一层优选包含抗氧化剂。上述第二层优选包含抗氧化剂。上述第三层优选包含抗氧化剂。上述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上述抗氧化剂,可举出酚类抗氧化剂、硫类抗氧化剂及磷类抗氧化剂等。上述酚类抗氧化剂是具有酚骨架的抗氧化剂。上述硫类抗氧化剂为含有硫原子的抗氧化剂。上述磷类抗氧化剂为含有磷原子的抗氧化剂。上述抗氧化剂优选为酚类抗氧化剂或磷类抗氧化剂。作为上述酚类抗氧化剂,可举出: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丁基化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硬脂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丁叉-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四[亚甲基-3-(3’,5’-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3,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酚)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双(3,3’-叔丁基苯酚)丁酸乙二醇酯及双(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丙酸)亚乙基双(氧化乙烯)等。优选使用这些抗氧化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上述磷类抗氧化剂,可举出:三癸基亚膦酸酯、三(三癸基)亚膦酸酯、三苯基亚膦酸酯、三壬基苯基亚膦酸酯、双(三癸基)季戊四醇二亚膦酸酯、双(癸基)季戊四醇二亚膦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6-甲基苯基)乙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膦酸酯及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1-苯氧基)(2-乙基己氧基)磷等。优选使用这些抗氧化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上述抗氧化剂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basf公司制造的“irganox245”、basf公司制造的“irgafos168”、basf公司制造的“irgafos38”、住友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sumilizerbht”、以及basf公司制造的“irganox1010”等。为了长时间地维持中间膜及夹层玻璃的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上述中间膜100重量%中或包含抗氧化剂的层(第一层、第二层或第三层)100重量%中,上述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以上。另外,由于抗氧化剂的添加效果会饱和,所以上述中间膜100重量%中或包含上述抗氧化剂的层100重量%中,上述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为2重量%以下。(其它成分)上述第一层、上述第二层及上述第三层可以分别根据需要要含有包含硅、铝或钛的偶联剂、分散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抗静电剂、颜料、染料、粘接力调整剂、耐湿剂、荧光增白剂及红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其它详情)上述中间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实用方面的观点、以及充分提高夹层玻璃的耐穿透性的观点出发,中间膜的厚度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25mm以上,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若中间膜的厚度为上述下限以上,则夹层玻璃的耐穿透性变高。若中间膜的厚度为上述上限以下,则中间膜的透明性变得更良好。上述中间膜优选为通过熔融挤出成形获得。作为上述中间膜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上述中间膜的制造方法,在单层的中间膜的情况下,可举出使用挤出机对树脂组合物进行挤出的方法。作为上述中间膜的制造方法,在多层的中间膜的情况下,可举出:使用用于形成各层的各树脂组合物分别形成各层,然后,例如对获得的各层进行叠层的方法;以及通过使用挤出机对用于形成各层的各树脂组合物进行共挤出而使各层叠层的方法等。为了适于连续生产,优选为进行挤出成形的制造方法。从中间膜的制造效率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上述第二层和上述第三层包含相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更优选上述第二层和上述第三层包含相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及相同增塑剂,进一步优选上述第二层和上述第三层由相同树脂组合物形成。(夹层玻璃)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个实例的剖视图。图3所示的夹层玻璃31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及中间膜部11’。中间膜部11’配置且夹入于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和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之间。中间膜部11’使用中间膜11而形成。在中间膜部11’的第一表面11a上叠层有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在中间膜部11’的与第一表面11a相反的第二表面11b上叠层有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在第二层2的外侧的表面2a上叠层有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在第三层3的外侧的表面3a上叠层有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图2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例的剖视图。图4所示的夹层玻璃31a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及中间膜部11a’。中间膜部11’配置且夹入于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和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之间。中间膜部11a’使用中间膜11a而形成。在中间膜部11’的第一表面11a上叠层有第一夹层玻璃部件21。在中间膜部11a’的与第一表面11a相反的第二表面11b上叠层有第二夹层玻璃部件22。这样,上述夹层玻璃具备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及中间膜部,该中间膜部使用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形成。在上述夹层玻璃中,在上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上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上述中间膜部。作为上述夹层玻璃部件,可举出玻璃板及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夹层玻璃不仅包含在2片玻璃板之间夹入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而且包含在玻璃板与pet膜等之间夹入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上述夹层玻璃优选为具备玻璃板的叠层体,且使用至少1块玻璃板。上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及上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分别为玻璃板或者pet膜,且上述夹层玻璃优选具备玻璃板作为上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及上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优选上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及上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这两个部件为玻璃板(第一玻璃板及第二玻璃板)。上述中间膜优选用于配置于第一玻璃板和第二玻璃板之间而获得夹层玻璃。作为上述玻璃板,可举出无机玻璃及有机玻璃。作为上述无机玻璃,可举出:浮法平板玻璃、热线吸收平板玻璃、热线反射平板玻璃、抛光平板玻璃、压花平板玻璃、及夹线平板玻璃等。上述有机玻璃是代替无机玻璃使用的合成树脂玻璃。作为上述有机玻璃,可举出聚碳酸酯板及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板等。作为上述聚(甲基)丙烯酸树脂板,可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等。上述夹层玻璃部件的厚度优选为1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另外,在上述夹层玻璃部件为玻璃板的情况下,该玻璃板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0.7mm以上,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在上述夹层玻璃部件为pet膜的情况下,该pet膜的厚度优选为0.03mm以上,优选为0.5mm以下。上述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上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上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夹入中间膜并使其通过按压辊、或者放入橡胶袋进行减压抽吸,去除残留于上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上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和中间膜之间的空气。其后,在约70~110℃下进行预接合而获得叠层体。接着,将叠层体放入高压釜、或者进行压制而以约120~150℃及1~1.5mpa的压力进行压接。这样,能够获得夹层玻璃。在制造上述夹层玻璃时,也可以对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进行叠层。上述中间膜及上述夹层玻璃可用于汽车、轨道车辆、飞机、船舶及建筑物等。上述中间膜及上述夹层玻璃可以用于这些用途以外的用途。上述中间膜及上述夹层玻璃优选为车辆用或者建筑用的中间膜及夹层玻璃,更优选为车辆用的中间膜及夹层玻璃。上述中间膜及上述夹层玻璃可用于汽车的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挡风玻璃或车顶玻璃等。上述中间膜及上述夹层玻璃适宜用于汽车。上述中间膜用于获得汽车的夹层玻璃。以下揭示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以下的材料。(热塑性树脂)适当使用下述表2所示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缩醛化匀使用碳原子数4的正丁醛进行。关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缩醛化度(缩丁醛化度)、乙酰化度及羟基含有率通过以jis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为基准的方法进行测定。此外,在通过astmd1396-92进行测定的情况下,也显示出与以jisk6728“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为基准的方法相同的数值。(增塑剂)3go(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金属盐)乙酸钾2-乙基丁酸镁(紫外线遮蔽剂)tinuvin326(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basf公司制造的“tinuvin326”)(抗氧化剂)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实施例1)用于形成中间膜的组合物的制作:将下述表2示出种类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下述表2示出种类的增塑剂40重量份、紫外线遮蔽剂(tinuvin326)0.2重量份、使获得的中间膜中钾的含量为50ppm的量的乙酸钾、使获得的中间膜中镁含量为35ppm的量的2-乙基丁酸镁、及抗氧化剂(bht)0.2重量份进行混合,获得用于形成中间膜的组合物。中间膜的制作:使用挤出机,对用于形成中间膜的组合物进行挤出。将所挤出的片材在20℃的水中浸渍30秒后,在130℃下进行30秒退火处理,制作单层的中间膜(厚度760μm)。夹层玻璃的制作:准备清洗及干燥后的2片透明浮法玻璃(长15cm×宽15cm×厚2.5mm)。在该2片玻璃板之间夹入获得的中间膜,获得叠层体。将获得的叠层体放入袋内,在常温(23℃)、933.2hpa的减压度下对真空袋内进行脱气。接着,在维持脱气的状态下将真空袋升温至100℃,在温度达到100℃后保持20分钟。其后,通过自然冷却将真空袋冷却,确认温度降低至30℃,将压力释放至大气压。使用高压釜,将利用上述真空袋法进行了预压接的夹层玻璃在135℃、压力1.2mpa的条件下进行20分钟压接,获得夹层玻璃。(实施例2~4及比较例1)实施例2~4及比较例1中,如下述表2所示设定配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单层的中间膜。使用获得的中间膜,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具备中间膜的夹层玻璃。另外,实施例2~4及比较例1中,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配合量(相对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为0.2重量份)配合与实施例1相同种类的紫外线遮蔽剂及抗氧化剂。实施例2中,以使获得的中间膜中源自乙酸钾的钾含量为200ppm的量使用乙酸钾,以使获得的中间膜中源自乙基丁酸镁的镁含量为25ppm的量使用2-乙基丁酸镁。实施例3中,以使获得的中间膜中钾含量为60ppm的量使用乙酸钾,以使获得的中间膜中镁含量为25ppm的量使用2-乙基丁酸镁。比较例1中,以使获得的中间膜中钾含量为105ppm的量使用乙酸钾。实施例4中,以使获得的中间膜中镁含量为20ppm的量使用乙酸镁,以使获得的中间膜中钾含量为200ppm的量使用乙酸钾。(评价)(1)tof-sims评价使用tof-sims,测定中间膜的第一表面的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0。接着,在测定了比0的上述第一表面部分进行1次溅射,使用tof-sims,测定钾的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离子强度之比,进行n次该溅射及测定工序,对n次的溅射及测定中的n个钾离子强度/热塑性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离子强度的比n进行测定。测定条件如上所述。(2)耐湿性将获得的夹层玻璃在80℃、及湿度95%rh的环境下静置2周后,分别对夹层玻璃的各周边距离中央部分的白化距离进行测定。对夹层玻璃的各周边距离中央部分的白化距离中白化距离的最大值进行评价。(3)粘接力(击打)将获得的中间膜放置在高湿下,获得含水率为0.3重量%的中间膜、含水率为0.5重量%的中间膜、及含水率为0.7重量%的中间膜。准备清洗及干燥后的2片透明浮法玻璃(长15cm×宽30cm×厚2.5mm)。在该2片玻璃板之间夹入调整了含水率的中间膜,获得叠层体。将获得的叠层体放入袋内,在常温(23℃)、933.2hpa的减压度下对真空袋内进行脱气。接着,在维持脱气的状态下将真空袋升温至100℃,在温度到达100℃后保持20分钟。其后,通过自然冷却将真空袋冷却,确认温度降低至30℃,将压力释放至大气压。使用高压釜,将利用上述真空袋法进行了预压接的夹层玻璃在135℃、压力1.2mpa的条件下进行20分钟压接,获得夹层玻璃。将获得的夹层玻璃(长15cm×宽30cm)在-18℃±0.6℃下保管16小时。用头部为0.45kg的锤对保管后的夹层玻璃的中央部(长15cm×宽15cm的范围)进行捶打,进行粉碎直至所粉碎的玻璃粒径成为6mm以下。将夹层玻璃的中央部(长15cm×宽15cm的范围)粉碎后,测定中间膜的露出度(面积%),通过下述表1求出击打值。采用6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击打值。[表1]中间膜的露出度(面积%)击打值90<露出度≤100185<露出度≤90260<露出度≤85340<露出度≤60420<露出度≤40510<露出度≤2065<露出度≤1072<露出度≤58露出度≤29将结果示于下述表2。此外,下述表2中,省略热塑性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增塑剂、及金属盐以外的配合成分的记载。此外,实施例1~4及比较例1中,制作单层的中间膜,并使两侧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同。虽然示出第一表面侧的tof-sims评价的评价结果,但第二表面侧的tof-sims评价结果与第一表面侧的tof-sims评价的评价结果基本相同。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