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9940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水泥行业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是排放温室气体的大户。水泥生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在整个工业消耗和资源消耗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水泥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建筑胶凝材料。作为水泥用量最大的混凝土行业来说,由于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功能外加剂的使用,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使得水泥在混凝土中的用量逐渐减少;从混凝土技术来看,由于粉体颗粒的团聚、水分迁移受阻等问题,混凝土中有20%~30%的水泥水化反应不充分,在几十年后的混凝土中这些未水化的熟料颗粒依然可见。这些水泥颗粒大部分只是起到填充作用,浪费了水泥资源;而且水泥用量过大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较大,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因此,充分发挥水泥的效用,节约水泥使用量,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用量,增加混凝土耐久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包括:氯离子化合物1~10,硫酸钠10~100,无机盐1-10,消泡剂0.02-0.1,稳泡剂0.02-0.1,防腐剂0.01-0.05,以及水。

较佳的,所述增效剂为液态。

较佳的,所述增效剂为lbd混凝土增效剂。

较佳的,所述lbd混凝土增效剂包括lbd-ⅱ-a、lbd-ⅱ-b或者lbd-ⅱ-c中至少一种。

较佳的,所述lbd-ⅱ-a混凝土增效剂能兼容外加剂,包括萘系、脂肪族、氨基磺酸盐类,所述lbd-ⅱ-b混凝土增效剂能兼容外加剂,包括萘系、脂肪族、氨基磺酸盐类。

较佳的,所述lbd-ⅱ-c混凝土增效剂能与聚羧酸减水剂相适应。

较佳的,所述增效剂包括氯离子化合物2,硫酸钠20,无机盐1,消泡剂0.02,稳泡剂0.02,防腐剂0.01,以及水。

较佳的,所述硫酸钠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醇醚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较佳的,所述稳泡剂为二邻苯二甲酸酰胺。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氯离子化合物、无机盐和水混合后搅拌8~15分钟,得到混合物a;

在混合物a中缓慢加入硫酸钠,均匀搅拌5~25分钟,得到混合物b;

在混合物b中缓慢加入消气泡,均匀搅拌5~25分钟,得到混合物c;

在混合物c中缓慢加入稳泡剂和防腐剂,均匀搅拌5~25分钟,得到所述混凝土增效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混凝土增效剂具有无毒、工艺简单、无污染、能耗低且易于工业化生产,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强度,提升混凝土中水泥化学反应效能,大幅节约混凝土成本;

2、本发明中的硫酸钠、消气泡和稳泡剂,能够在混凝土中引入稳定的小气泡,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易性及耐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包括:氯离子化合物1~10,硫酸钠10~100,无机盐1-10,消泡剂0.02-0.1,稳泡剂0.02-0.1,防腐剂0.01-0.05,以及水,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增效剂为液态。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增效剂为lbd混凝土增效剂,所述lbd混凝土增效剂包括lbd-ⅱ-a、lbd-ⅱ-b或者lbd-ⅱ-c中至少一种,所述lbd-ⅱ-a混凝土增效剂能兼容外加剂,包括萘系、脂肪族、氨基磺酸盐类,所述lbd-ⅱ-b混凝土增效剂能兼容外加剂,包括萘系、脂肪族、氨基磺酸盐类,所述lbd-ⅱ-c混凝土增效剂能与聚羧酸减水剂相适应。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增效剂包括氯离子化合物2,硫酸钠20,无机盐1,消泡剂0.02,稳泡剂0.02,防腐剂0.01,以及水。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硫酸钠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醇醚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稳泡剂为二邻苯二甲酸酰胺。

一种混凝土增效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氯离子化合物、无机盐和水混合后搅拌8~15分钟,得到混合物a;

在混合物a中缓慢加入硫酸钠,均匀搅拌5~25分钟,得到混合物b;

在混合物b中缓慢加入消气泡,均匀搅拌5~25分钟,得到混合物c;

在混合物c中缓慢加入稳泡剂和防腐剂,均匀搅拌5~25分钟,得到所述混凝土增效剂。

在混泥土中掺入了本发明中的增效剂,由于增效剂的掺入,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使混凝土的密实度相对有所提高,透水性降低,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抗化学腐蚀及防锈蚀等能力,此外,掺用增效剂后,还可以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离析现象有所缓解,延缓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减慢水泥水化放热速度,降低因内外温差而引起裂缝的几率,由于水泥颗粒被有效分散,颗粒表面被水分充分润湿,从而增大了水泥颗粒的水化面积,使水化比较充分,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由于水泥在加水拌合后,因水泥颗粒间分子凝聚力的作用,会使水泥浆形成絮凝结构,当水泥颗粒表面吸附足够的增效剂后,就会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层,它阻止了水泥颗粒间的直接接触,并在颗粒间起润滑作用,能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使混凝土的密实度相对有所提高,透水性降低,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抗化学腐蚀及防锈蚀等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混凝土增效剂具有无毒、工艺简单、无污染、能耗低且易于工业化生产,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强度,提升混凝土中水泥化学反应效能,大幅节约混凝土成本;

2、本发明中的硫酸钠、消气泡和稳泡剂,能够在混凝土中引入稳定的小气泡,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易性及耐久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