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环保吸声面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533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环保吸声面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化对环境污染实施有效控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噪声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环境问题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被认为是当今世界的三大污染,而对于噪声污染问题,目前的主要解决办法是采用吸声材料进行吸声降噪处理。

棉、麻、毛毡等天然纤维质有机吸声材料虽然成本低、吸声频带宽,但其防腐蚀性能很差;以玻璃棉为首的无机多孔材料,虽然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吸声性能,但其抗压性能很差,容易断裂;后来以陶粒为代表的多孔吸声材料在抗压方面表现的更好,但是其多是由粘土或页岩等自然资源烧制而成,容易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而破坏环境。

授权公告号CN 101618971 A(申请号200910023477.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泥膨胀陶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膨胀陶粒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城市污泥:20%~45%;页岩或尾矿或粘土:50%~70%;有机质:1%~5%;铁粉:1%~5%;所述的尾矿为硫铁尾矿、金尾矿、铅锌尾矿和铝土尾矿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质为木屑。该膨胀陶粒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但其利用页岩为主材料,使烧胀温度提高,浪费自然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环保吸声面材,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环保吸声面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水泥25~40份、污泥20~30份、煤矸石20~30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10~20份和石灰5~10份,上述原料之和为100份。

所述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是由建筑废物和/或构筑废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和砖瓦加工得到的粒径为2~4.5mm的颗粒。

所述煤矸石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SiO2 52%~60%、Al2O3 15%~22%、Fe2O3 4%~12%、MgO 0.5%~1.2%、CaO 1%~2%、Na2O 0.1%~0.3%,烧失量1.5%~2.5%,其余为杂质。

所述污泥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含水率60%的污泥。

所述石灰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aO 70%~92%,C≤0.5%,S≤0.06%;所述石灰的细度为180~200目。

所述水泥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SiO2 20%~25%,Al2O3 3%~5%,Fe2O3 2.5%~3.5%,MgO 0.8%~1.2%,CaO 60%~75%;Na2O 0.1%~0.2%,烧失量1.4%~2%,其余为杂质。

所述环保吸声面材的吸声频带为125Hz~4000Hz,容重为220~280kg/m3,吸声系数为0.5~0.9。

所述的建筑用环保吸声面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煤矸石、水泥和石灰按比例混合后,再加入污泥与水继续混合得到面材混合料浆;2)将所述面材混合料浆至于基体上压制成型即得。步骤1)中加入水的量时混合料保持浆料状态即可。

本发明中,石灰遇到污泥中的水会放热,煤矸石在高温高压下会产生自燃现象,使材料出现多孔状结构,进而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含水率60%的城市污泥可以替代粘土,且在水泥的固定作用下,可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建筑材料。

与现有环保吸声建筑材料配方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再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并通过混合特定无机物,使其成为具有多孔状结构的环保吸声建筑材料,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采用本发明配方制得的环保吸声建筑材料产品吸声系数高,可达0.9,同时本发明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这些具体实施方案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建筑用环保吸声建筑面材,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水泥30份,污泥25份,煤矸石23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15份,石灰7份。

其中,所述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是由建筑废物和/或构筑废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和砖瓦加工得到的粒径为2~4.5mm的颗粒。

所述煤矸石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SiO2 52%~60%、Al2O3 15%~22%、Fe2O3 4%~12%、MgO 0.5%~1.2%、CaO 1%~2%、Na2O 0.1%~0.3%,烧失量1.5%~2.5%,其余为杂质。

所述污泥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含水率60%的污泥。

所述石灰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CaO 70%~92%,C≤0.5%,S≤0.06%;所述石灰的细度为180~200目。

所述水泥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SiO2 20%~25%,Al2O3 3%~5%,Fe2O3 2.5%~3.5%,MgO 0.8%~1.2%,CaO 60%~75%;Na2O 0.1%~0.2%,烧失量1.4%~2%,其余为杂质。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煤矸石、水泥和石灰按比例混合后,再加入污泥与水继续混合得到面材混合料浆;

2)将所述面材混合料浆至于基体上压制成型即得。

实施例2

一种建筑用环保吸声建筑面材,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水泥35份,污泥25份,煤矸石22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10份,石灰8份。

实施例3

一种建筑用环保吸声建筑面材,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水泥25份,污泥28份,煤矸石24份,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18份,石灰5份。

性能测试:

对以上各实施例制得的吸声建筑面材进行吸声系数和隔声量测试,并以专利CN01107650中公开的吸声材料作为对照。性能测试数据结果见表1所示,其中,吸声系数测试按照驻波管法(GB/T 18696.2-2002)检测,隔声量测试条件为试样厚度4cm,声源频率300Hz.。

表1性能测试数据结果

由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制得的吸声材料吸声、隔声效果均要好与对照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