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55992阅读:1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种植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一般种植包括水直播、旱直播和机插秧几种类型,最节省人力和物力的方式是旱直播,但是旱直播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没有经过大田大规模的翻耕,导致田中垄上还具有相对较多的杂草,因为没有翻土导致生命力还比较顽强,这部分杂草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中非常的困难,同时,土壤相对板结,造成的不利影响表现在后续的以下几个表现:(1)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水稻根际的呼吸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相对机耕翻土的稻田尤为明显;(2)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由于为翻耕,这种水稻田即使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土壤也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提升,相对板结的土壤使水分很难第一时间渗透到土壤的深层,无法完全被土壤包裹吸收的水分,很快流失或者蒸发,而与水分息息相关的肥料也会相应受到影响;(3)水稻的扎根难度提高,水稻办法第一时间扎根土壤,导致水稻种子很容易在水稻田灌水的时候,造成种子漂起,造成后期补苗的工作,即使成功扎根的水稻幼苗,其根际并未充分延展,稳定性方面不好,倒伏现象严重。

在土壤中尤其是在植物根际存在着大量具有生防潜力的有益微生物,其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不仅可以对病原菌进有效的拮抗抑制而且还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的作用,所以利用土壤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具有巨大的用潜力。目前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多用单一的生防菌进行防治,防治病害单一、综合防效果差、需菌量大、环境依赖性强且菌种易退化,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对土壤中病原物生态学进行更多的究,使环境和操作更有利于生防微生物作用的发挥;改变单一菌剂的使用为多菌剂配合使用,利用不同微生不同的抗病机制,提高防效和实现防病的广谱性,可以考虑将多种生防菌混和使用,这样就能够实现多种防机制:拮抗、竞争、诱导抗性、寄生同时起作用,避免单一生防菌应用而引起的病原微生物产生抗性,但用的前提是要保证这些生防菌互不排斥,而且作用结果最好是协同或加性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的处理方法

为了使水稻种植几年内土壤的松弛和病虫害的减少,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对水稻种植大田进行改进,具体是通过以下的方法实现的:

小麦和油菜的秸秆,切成适当的长度。小麦和油菜都是五月份左右收割的农作物,收割后原料较为丰富、新鲜,之后也正好是准备水稻种子下田的时机。从韧性方面来考虑,小麦和油菜具有很好的木质素含量,韧性也还可以。

按1:6~12的料液比与浓度为4~8%的naoh溶液混合,于反应釜中,保温30~40℃,持续5~10h,脱离秸秆表面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按1:3~5的比例与水混合,加入10~30%的木薯淀粉,加热搅拌至淀粉糊化,捞出秸秆。用碱溶液对秸秆进行处理,可使原料得到润涨,从而增加其内部表面积,破坏细胞壁中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形成的共价键,降低聚合度和结晶度,同时可使木质素结构破坏,半纤维素分解。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小麦和油菜的秸秆,经过改性处理后,垫在水稻大田的底层,再覆盖泥土,小麦和油菜秸秆的韧性可以一定程度的保留土壤间层一定的空间,防止土壤板结,同时具备一定的保水能力。还利用秸秆表面的处理,暴露出秸秆表面的纤维结构,利用纤维素与树脂可以接枝聚合的原理,将树脂单体引入,借此强化秸秆在土壤中的耐腐蚀能力,使其防板结的能力更加的持久。加入的淀粉也具有接枝树脂的能力,效果等同于纤维素,这里主要是防止秸秆表层纤维素含量低,接枝的树脂层过于单薄。

混合等量的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单体,按65~80%的浓度配置成溶液,按1:5~10的比例加入上述秸秆浸泡,同时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2~6%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5~2.0%,保温75~90℃进行聚合10~15h,完成后捞出秸秆,洗涤2~4遍后烘干处理。成功发生了接枝反应的秸秆表层,经过电镜表明表面呈现典型的三维网状结构。然后用于水稻底层的垫层,在上面再培养土壤有益微生物,主要是谷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组成的微生物菌剂。这样就很好的与秸秆表面的网格状结构形成配合,秸秆表面正好提供微生物很好的生存环境,不像一般的微生物肥料,在自然环境中往往起到一定的效果后,耐受不住野外的环境,渐渐的失去效果,而本发明的微生物在前期很好的培养后,会在土壤的深层形成较长时间的强大群体,有一个良好的适应性,不易受到杂菌及野外环境的干扰。

以牛骨熬制的牛骨汤为基本底料,添加葡萄糖、大豆渣、芝麻渣、小麦芽粉、琼脂粉和牛骨粉,研磨成匀浆,对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木霉菌菌剂和链霉菌菌剂进行扩大培养培养,得扩大培养的菌液,与前述的匀浆混合。

先对种植水稻的大田进行机耕翻土35~60cm,泥土成长条状堆放在大田的两侧,保持大田底部水平,将处理过后的秸秆平铺在底面上,厚度5~15cm,将调制的匀浆均匀的浇注在秸秆上,每亩稻田40~80kg,充分吸水后调整含水量90~100%,保温、保湿静置培养5~15天后,将两侧堆砌的底土覆盖上秸秆上,避免人为踩踏和机械碾压,灌水至水平面与底土持平浸泡2~3天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对刚刚进行收割完成的小麦和油菜的秸秆进行处理,暴露秸秆表层纤维素层,通过接枝高吸水性树脂在秸秆的表面形成三维网格状结构,然后与扩发培养的微生物菌剂混合用于水稻大田底层的构建,秸秆的韧性可以预留大田底部足够的空间,提高田间的保水、保肥和抗板结的能力,加入的微生物由于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效果也比一般的微生物肥料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保肥、抗板结水稻田垄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将小麦和油菜的秸秆剪切至:35cm的长度,按1:10的料液比与浓度为5%的naoh溶液混合,于反应釜中保温30~40℃浸泡6h,完成后捞出秸秆,经流水洗涤;

(2)将(1)所述的秸秆晾干,机械碾压后敲打5min,然后加入其质量分数15%的淀粉,按1:3的料液比加水搅拌混匀,加热搅拌至淀粉糊化,过滤多余水分;

(3)将量相同的丙烯酸单体和丙烯酰胺单体混合,按65~80%的浓度配置成溶液,按料液比1:8的比例加入上述秸秆,同时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3%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6%,于反应釜中保温80℃进行聚合14h,完成后捞出秸秆,洗涤2~4遍后烘干处理;

(4)对种植水稻的大田进行机耕翻土45cm,泥土堆放在大田的两侧,保持大田底部水平,将(3)所述处理过后的秸秆平铺在底面上,厚度8cm;

(5)将微生物菌剂进行扩大培养得扩大培养得菌液,与预先配置的营养料混合,搅拌均匀浇注在秸秆上,每亩稻60kg,按含水量90~100%的标准加水充分吸湿,然后保温、保湿静置培养8天后,将两侧堆放的底土覆盖在秸秆上,避免人为踩踏和机械碾压,灌水至水平面与底土持平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肥、抗板结水稻田垄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营养料是以牛骨熬制的牛骨汤78%为基本底料,添加葡萄糖5.5%、大豆渣6%、芝麻渣4%、小麦芽粉4%、琼脂粉0.5%和牛骨粉2%,研磨成匀浆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