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2924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不适于农作物和花木等生长的现象。形成土壤板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田土壤质地太粘,耕作层浅。粘土中的粘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20cm,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下雨或灌水以后,容易堵塞孔隙,造成土壤表层结皮;有机肥严重不足、秸秆还田量减少。使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长期单一地偏施化肥。农家肥严重不足,重氮轻磷钾肥,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和龟裂。目前急需一种既能够改善土壤板结,又能够给作物提供肥料的有机肥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长期使用可以改善土壤板结,同时又能够给作物提供肥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加菌,在新鲜猪粪中加入20%-30%粉碎后的高c/n辅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动物粪便发酵菌再次混合均匀每吨新鲜猪粪中加入1㎏动物粪便发酵菌;

步骤(2):调节水分,整体含水量控制在60%-70%范围内;

步骤(3):建堆垛,堆积成高1.2-1.5m,宽2m,环境温度在15℃以上,垛堆表面采用蚯蚓粪泥抹平,蚯蚓粪泥中央设有直径为5cm的出气孔;

步骤(4):发酵,当堆垛内温度达到60-65℃时翻垛,将抹平的蚯蚓粪泥和里面的混料进行搅拌、翻倒,翻倒完成后继续用蚯蚓粪泥进行密封;

步骤(5):当堆垛内温度降低,物料疏松,无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即为腐烂成熟,直接造粒生产为增温有机肥。

c/n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营养条件。通常微生物繁殖要求的适宜c/n为20-30。猪粪c/n含量为14,因此单纯猪粪不适于发酵,需要掺杂高c/n比的物料进行调节。

动物粪便发酵菌是一种微生物产品,还有高浓度的非致病性有益微生物,并添加了能够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的多种酶,该产品中的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能够产生消化酶分解堆肥中的有机质和纤维素类碳水化合物。本发明的动物粪便发酵菌购买于康源绿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高c/n辅料辅料包括谷糠、稻草、锯末、泥炭、麦秆和玉米杆、菇类培养料、甘蔗渣、麦麸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的判断方法为:用手抓起一把混合物,指缝间见水印但是不滴水,落地随即散开,即含水量在60%-70%范围内。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的蚯蚓粪泥由蚯蚓粪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混合均匀后获得。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中的蚯蚓粪泥外侧还采用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密封。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翻倒一般5-7天翻垛一次,连续翻倒3-4次,总发酵时间在21-28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温有机肥,其采用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长期使用可以改善土壤板结,同时又能够给作物提供肥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增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加菌,在新鲜猪粪中加入20%粉碎后的谷糠、稻草、锯末、泥炭、麦秆和玉米杆、菇类培养料、甘蔗渣和麦麸混合均匀后,加入动物粪便发酵菌再次混合均匀每吨新鲜猪粪中加入1㎏动物粪便发酵菌;

步骤(2):调节水分,整体含水量控制在60%范围内;判断方法为:用手抓起一把混合物,指缝间见水印但是不滴水,落地随即散开,即含水量在60%-70%范围内;

步骤(3):建堆垛,堆积成高1.2m,宽2m,环境温度在15℃以上,垛堆表面采用蚯蚓粪泥抹平,蚯蚓粪泥中央设有直径为5cm的出气孔;蚯蚓粪泥由蚯蚓粪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混合均匀后获得。蚯蚓粪泥外侧还采用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密封;

步骤(4):发酵,当堆垛内温度达到60℃时翻垛,揭开塑料薄膜,将抹平的蚯蚓粪泥和里面的混料进行搅拌、翻倒,翻倒完成后继续用蚯蚓粪泥进行密封、盖上塑料薄膜;一般7天翻垛一次,连续翻倒3次。;

步骤(5):当堆垛内温度降低,物料疏松,无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即为腐烂成熟,直接造粒生产为增温有机肥。

实施例二:

一种增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加菌,在新鲜猪粪中加入30%粉碎后的菇类培养料混合均匀后,加入动物粪便发酵菌再次混合均匀每吨新鲜猪粪中加入1㎏动物粪便发酵菌;

步骤(2):调节水分,整体含水量控制在70%;用手抓起一把混合物,指缝间见水印但是不滴水,落地随即散开;

步骤(3):建堆垛,堆积成高1.5m,宽2m,环境温度在15℃以上,垛堆表面采用蚯蚓粪泥抹平,蚯蚓粪泥中央设有直径为5cm的出气孔;蚯蚓粪泥由蚯蚓粪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混合均匀后获得;

步骤(4):发酵,当堆垛内温度达到65℃时翻垛,将抹平的蚯蚓粪泥和里面的混料进行搅拌、翻倒,翻倒完成后继续用蚯蚓粪泥进行密封;翻倒5天翻垛一次,连续翻倒4次;

步骤(5).当堆垛内温度降低,物料疏松,无原臭味,稍有氨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即为腐烂成熟,直接造粒生产为增温有机肥。

按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普通有机肥作为对比例,其区别特征在于,不使用动物粪便发酵菌,发酵过程中不采用蚯蚓粪泥进行密封。

对以上实施例、对比例制备的有机肥进行肥效试验。

试验共设了以下几个处理:

处理a1、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有机肥作芹菜基肥使用,使用量200kg/667m2

处理a2、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有机肥作芹菜基肥使用,使用量200kg/667m2

处理b、使用对比例1制备的有机肥作芹菜基肥使用,使用量200kg/667m2。

处理ck、未使用任何基肥作为空白对照。

通过上述对比试验可知,采用本发明的增温有机肥后,与b组、ck组芹菜相比,单株粗壮,从而更有利于抗倒伏,每亩产量显著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