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彩釉陶的釉浆制备方法及流彩釉陶的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9792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陶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彩釉陶的釉浆制备方法及流彩釉陶的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随着制陶工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陶器烧制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在陶坯体表面覆釉并用人工笔勾勒花纹图案,使烧制出的陶器制品表面密度增加,外形更加美观。这种带人工彩绘的釉陶外形美观,但制作绘画的工作人员工作量较大,人工创作痕迹明显,缺少自然、古朴的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彩绘的釉陶,人工绘制工作量大,缺少自然、古朴的美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彩釉陶的釉浆制备方法及流彩釉陶的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具体方案是:一种流彩釉陶的釉浆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准备和原料混合两个步骤,原料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黏土处理:收集黏土,即白胶泥土,露天放置2年,使用前晒干,再用干式球磨机粉碎、磨细,用180目筛网分筛去除粗渣后备用;

(b)草木灰处理:收集草木灰放在水中常温浸泡5天,然后用160目滤布过滤,滤液静置8天后取沉淀备用;

(c)黄豆杆灰处理:收集黄豆杆灰并用水常温浸泡5天,然后用160目滤布过滤,滤液静置8天后取沉淀备用;

(d)淘米水制备:将大米与水按重量比1:2的比例混合、搅拌,每15分钟取水一次,共取两次,取得的淘米水混合备用;

(e)七彩石和玛瑙石处理:收集七彩石,并将七彩石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1.8的比例加入湿式球磨机高速研磨10小时,然后用120目滤布过滤,滤液静置1小时后取沉淀备用,收集玛瑙石,将玛瑙石按照与七彩石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f)紫红土处理:收集紫红土后在干燥的天气露天放置8天,然后将紫红土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1.6的比例加入湿式球磨机粉碎、磨细,磨细后用120目滤布过滤,滤液静置30分钟后取沉淀备用;

(g)购买粒度为200目的钾长石、碳酸钡、石英、碳酸钙备用;

(h)原料混合,即制浆:按重量份计,取钾长石35~40份、石英砂12~15份、碳酸钙18~20份、黏土12~15份、草木灰4~6份、黄豆杆灰3~4份、淘米水2~2.5份、碳酸钡10.5~11.5份、七彩石1.5~2份、玛瑙石1~1.5份、紫红土2.4~2.6份,放在球磨机中混合研磨,然后用180目滤布过滤,制得滤液静置8天后取沉淀即为流彩釉陶的釉浆。

流彩釉陶的烧制方法,流彩釉陶由以下步骤制得:

(i)釉浆准备:取权利要求1制得的釉浆加水,放入釉浆池中搅拌均匀,使釉浆中的水分含量达到45%;

(j)上釉:将陶坯体浸泡在釉浆后取出,流尽陶坯体上的多余釉浆,陶坯体上釉浆厚度平均达2毫米,将陶坯体置于室内自然晾干2天;

(k)流彩制作:取(i)步骤得到的釉浆,用喷枪喷涂或釉刷在将晾干后的陶坯涂覆流质纹釉浆层,之后室内自然晾干1天;

(l)入窑烧制:将晾干后的陶坯体移入窑内进行烧制,窑内起始温度为38℃,在陶坯体左右两边各设置有四个火嘴,火嘴喷火时火焰距离陶坯体表面30厘米左右,窑内天窗全开;

(m)起火:窑内火嘴火焰向上,布置在窑体内两侧,打开窑内封门、天窗,打开对角上两个火嘴(1)、(8)进行升温,在4小时中使窑内温度均匀升高至200℃,之后打开火嘴之后打开火嘴(1)、(4)、(5)、(8),在6小时中使温度从200℃均匀升高至600摄氏度;

(n)升温:窑内温度达到600℃时,全开火嘴,在4小时中使窑内温度均匀上升至1000℃;

(o)转火:当窑内温度达到1000℃时关小窑内的封门、天窗,之后3小时内使窑内温度均匀上升至1200℃,温度达到1200℃后恒温烧制50分钟;

(p)熄火:打开所有天窗,使窑内温度降温至1080℃;

(q)再起火:当窑内温度冷却至1080℃后全火嘴起火,保持窑内温度在1080~1200℃范围内烧制40分钟;

(r)闭火:再起火完成后闭火、关闭所有天窗,使窑内温度自然冷却至50~80℃,即可完成流彩釉陶烧制。

本方案烧制出的釉陶,由于表面釉层的不均匀,会在釉陶表面形成流彩色带,其中黄豆杆灰会陶器表面形成棕黄色色带,草木灰会在陶器表面形成蓝白色色带;釉浆中混有紫红土、黏土、石英,增强釉浆在陶器表面熔粘度,提高釉浆熔融温度,使釉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七彩石能增强釉浆线性流动,形成金色线条和七彩色块;釉浆中的玛瑙石成分可以增加釉浆成色亮度,在釉陶表面形成玛瑙花;釉浆中混有钾长石,可使釉的膨胀性降低,提高釉层粘度;釉浆中混有碳酸钙和碳酸钡,增强了釉层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坯釉结合性,增强釉层的悬浮性、流光性;一二道的淘米水呈ph5.6左右的弱酸性,使色带之间交界处融合充分,过渡平滑,浑然一体;喷涂或抹刷在釉陶表面的釉浆烧制后会形成流彩色带,在釉陶表面形成自然、古朴的流彩纹。采用本方案烧制的陶器颜色复古又不单调,整体融合平顺,无需进行人工雕琢处理,符合陶器消费市场消费者审美需求。

烧制过程中,在起火和升温阶段,窑内供氧充足,火焰主要是氧化焰,蒸发陶坯体和釉层中的水分,促进陶坯体以及釉层熔化结合;在转火阶段窑内供氧不足,火焰主要是伴有烟气的还原焰,促使坯釉内含有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氧化铁,并与二氧化硅结合成青色的低铁硅酸盐,促进坯体烧结,增强亮度,黄豆杆灰在釉陶表面形成棕黄色色带,草木灰在釉陶表面形成蓝白色色带,淘米水促进色带交界处的融合,使色带过渡平顺,浑然一体,釉浆色带线性流动,形成金色线条和七彩色块,釉陶表面形成玛瑙花;熄火阶段窑内成还原状态,釉层结晶玻化,晶体生长形成质密釉层;再起火阶段坯体强度提高,釉层收缩,促进釉层平稳结晶;闭火阶段,温度降低,坯体固化,釉层液相冷却结晶,晶型固定,完成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窑内烧制时陶坯体和火嘴示意图,(1)、(2)、(3)、(4)(5)、(6)、(7)、(8)为火嘴,(9)为陶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流彩釉陶的釉浆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准备和原料混合两个步骤,其特征在于,原料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黏土处理:收集黏土,即白胶泥土,露天放置2年,使用前晒干,再用干式球磨机粉碎、磨细,用180目筛网分筛去除粗渣后备用;

(b)草木灰处理:收集草木灰放在水中常温浸泡5天,然后用160目滤布过滤,滤液静置8天后取沉淀备用;

(c)黄豆杆灰处理:收集黄豆杆灰并用水常温浸泡5天,然后用160目滤布过滤,滤液静置8天后取沉淀备用;

(d)淘米水制备:将大米与水按重量比1:2的比例混合、搅拌,每15分钟取水一次,共取两次,取得的淘米水混合备用;

(e)七彩石和玛瑙石处理:收集七彩石,并将七彩石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1.8的比例加入湿式球磨机高速研磨10小时,然后用120目滤布过滤,滤液静置1小时后取沉淀备用,收集玛瑙石,将玛瑙石按照与七彩石相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f)紫红土处理:收集紫红土后在干燥的天气露天放置8天,然后将紫红土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1.6的比例加入湿式球磨机粉碎、磨细,磨细后用120目滤布过滤,滤液静置30分钟后取沉淀备用;

(g)购买粒度为200目的钾长石、碳酸钡、石英、碳酸钙备用;

(h)原料混合,即制浆:按重量份计,取钾长石35份、石英砂12份、碳酸钙18份、黏土12份、草木灰4份、黄豆杆灰3份、淘米水2份、碳酸钡10.5份、七彩石1.5份、玛瑙石1份、紫红土2.4份,放在球磨机中混合研磨,然后用180目滤布过滤,制得滤液静置8天后取沉淀即为流彩釉陶的釉浆。

2、流彩釉陶的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彩釉陶由以下步骤制得:

(i)釉浆准备:取权利要求1制得的釉浆加水,放入釉浆池中搅拌均匀,使釉浆中的水分含量达到45%;

(j)上釉:将陶坯体浸泡在釉浆后取出,流尽陶坯体上的多余釉浆,陶坯体上釉浆厚度平均达2毫米,将陶坯体置于室内自然晾干2天;

(k)流彩制作:取(i)步骤得到的釉浆,用喷枪喷涂或釉刷在晾干后的陶坯涂覆流质纹釉浆层,之后室内自然晾干1天;

(l)入窑烧制:将晾干后的陶坯体移入窑内进行烧制,窑内起始温度为38℃,在陶坯体左右两边各设置有四个火嘴,火嘴喷火时火焰距离陶坯体表面30厘米左右,窑内天窗全开;

(m)起火:窑内火嘴火焰向上,布置在窑体内两侧,打开窑内封门、天窗,打开对角上两个火嘴(1)、(8)进行升温,在4小时中使窑内温度均匀升高至200℃,之后打开火嘴(1)、(4)、(5)、(8),在6小时中使温度从200℃均匀升高至600摄氏度;

(n)升温:窑内温度达到600℃时,全开火嘴,在4小时中使窑内温度均匀上升至1000℃;

(o)转火:当窑内温度达到1000℃时关小窑内的封门、天窗,之后3小时内使窑内温度均匀上升至1200℃,温度达到1200℃后恒温烧制50分钟;

(p)熄火:打开所有天窗,使窑内温度降温至1080℃;

(q)再起火:当窑内温度冷却至1080℃后全火嘴起火,保持窑内温度在1080~1200℃范围内烧制40分钟;

(r)闭火:再起火完成后闭火、关闭所有天窗,使窑内温度自然冷却至50~80℃,即可完成流彩釉陶烧制。

实施例二:制浆时按重量份计,取钾长石40份、石英砂15份、碳酸钙20份、黏土15份、草木灰6份、黄豆杆灰4份、淘米水2.5份、碳酸钡11.5份、七彩石2份、玛瑙石1.5份、紫红土2.6份,放在球磨机中混合研磨,然后用180目滤布过滤,制得滤液静置8天后取沉淀即为流彩釉陶的釉浆。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