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1846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流水线,具体涉及一种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



背景技术:

锅盖一般为圆形,中间有提纽;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作用。现有的常用锅盖通常如申请号为201530107997.6的中国外观专利所示,包括弧形钢化玻璃本体、包裹在本体边缘处的不锈钢包边以及开设在本体上的出气孔,本体中部安装有手提部,出气孔处安装有包覆纽扣。上述的锅盖在制作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高温加热以实现对玻璃圆片的弯制,这就需要开发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它包括:

入料组件,所述入料组件包括支撑箱体、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体顶部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罩体、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罩体之间且与其相垂直的第一转轴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体上且与每根所述第一转轴端部相连接的至少一组传动链组;

烘箱,所述烘箱设置在所述入料组件的下游,其内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处于同一高度且两端延伸至所述烘箱外的多根第二转轴;每根所述第二转轴的至少一个端部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槽;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烘箱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座、可转动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座中的传动轴、固定在所述传动轴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转轴相对应的多个凹槽环、套设在相邻两根所述第二转轴的环形槽内且对应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凹槽环上的多根橡胶绳、位于所述支撑箱体一侧且与所述传动链组相连接的电机以及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传动轴的第一传动链;

弯制组件,所述弯制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烘箱下游的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顶部且间隔设置的两块固定板、可转动地安装在任一块所述固定板内侧面中部且与其相垂直的多根第一短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另一块所述固定板内侧面中部且与所述第一短转轴相对应的多根第二短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两块固定板内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短转轴和所述第二短转轴两侧的第一转轴、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短转轴和所述第二短转轴下方的模座、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短转轴和所述第二短转轴上方且与所述模座相配合的按压头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短转轴、所述第二短转轴和所述第一转轴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承料组件,所述承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弯制组件的下游,它包括架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架体顶部且与所述第一转轴相平行的多根第二转轴以及安装在所述架体上且与多根所述第二转轴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转轴矮于所述第一转轴;

移料组件,所述移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承料组件下游的基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表面的旋转盘以及安装在所述旋转盘上且可移动至所述第二转轴上方的接料板;

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料组件下游的支撑架体、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体两端的两组第二固定座、穿设在每组所述第二固定座内的两根第四转轴、安装在两根所述第四转轴上且位于所述支撑架体内的传送带、与任一所述第四转轴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三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体上且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承料槽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体顶部且位于所述承料槽板下游的固定架以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朝向所述传送带的多个风机。

优化地,所述支撑箱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支撑座,所述传动链组包括穿设在所述支撑座中的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转轴端部相啮合且与多根所述第一转轴相配合的第二传动链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箱体内侧壁上用于调节所述第二传动链张力的至少一根张力调节辊,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电机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侧面的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多个张力调节轮、与多根所述第一转轴端部相啮合且与多个所述张力调节轮相配合的传动链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传动链相配合的第一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弯制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上端与所述模座相连接的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且与所述按压头相连接的第二气缸。

优化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架体侧面的多个第一固定座、可转动地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座中的传动杆、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传动杆上的多根橡胶带、安装在所述架体侧面的第二电机以及连接所述传动杆端部和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皮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通过采用入料组件、传动组件、烘箱和弯制组件等进行配合,能够实现钢化玻璃锅盖加热的自动化入料、弯制和出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的另外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钢化玻璃锅盖加热冷却生产线5,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入料组件51、传动组件52、烘箱53和弯制组件54等。

其中,入料组件51包括支撑箱体511、安装在支撑箱体511顶部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罩体512(两个罩体512安装在支撑箱体511顶部的侧边处,其延伸方向与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的输送方向一致)、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罩体512之间且与罩体512相垂直的第一转轴513以及安装在支撑箱体511上且与每根第一转轴513端部相连接的至少一组传动链组515;这样利用传动链组515能够带动全部的第一转轴513同步转动。烘箱53设置在入料组件51的下游(上、下游的定义是按照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的输送方向予以定义的),其内安装有与第一转轴513处于同一高度且两端延伸至烘箱53外的多根第二转轴531(多根第二转轴531等间隔设置);每根第二转轴531的至少一个端部(即端部的周面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槽532。传动组件52包括固定在烘箱53外侧壁上的多个第一固定座520、可转动地穿设在多个第一固定座520中的传动轴521(传动轴521的延伸方向与烘箱53的侧壁相平行)、固定在传动轴521周面上且与第二转轴531相对应的多个凹槽环522(凹槽环522的数量与第二转轴531的数量一致)、套设在相邻两根第二转轴531的环形槽532上且对应套设在第二转轴531和凹槽环522上的多根橡胶绳523(橡胶绳523中的部分套设在相邻两根第二转轴531的环形槽532上,而剩余的则套设在第二转轴531和对应的凹槽环522上)、位于支撑箱体511一侧且与传动链组515相连接的电机525以及连接电机525和传动轴521的第一传动链524。这样电机525能够同步带动第一转轴513和第二转轴531的转动,使得钢化玻璃锅盖圆片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平稳前进。弯制组件54包括安装在烘箱53下游的支撑架541、安装在支撑架541顶部且间隔设置的两块固定板542(固定板542的延伸方向与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的输送方向一致)、可转动地安装在任一块固定板542内侧面中部且与其相垂直的多根第一短转轴546、可转动地安装在另一块固定板542内侧面中部且与第一短转轴546相对应的多根第二短转轴545(多根第一短转轴546和多根第二短转轴545的长短不一,从而在其之间形成用于限制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的空间)、可转动地安装在两块固定板542内侧面且位于第一短转轴546和第二短转轴545)两侧的第一转轴543(第一转轴543的端部固定有齿圈)、可升降地安装在第一短转轴546和第二短转轴545下方的模座548、可升降地安装在第一短转轴546和第二短转轴545上方且与模座548相配合的按压头544以及分别与第一短转轴546、第二短转轴545和第一转轴543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540;在使用时,按压头544下压使得处于模座548上方的钢化玻璃锅盖圆片下凹而与模座548形成弧度一致的形状,按压头544在下压过程中,模座548也同步下降。承料组件55设置在弯制组件54的下游(上、下游的定义是按照钢化玻璃锅盖圆片的输送方向予以定的),它包括架体551、可转动地安装在架体551顶部且与第一转轴543相平行的多根第二转轴552以及安装在架体551上且与多根第二转轴552相连接用于带动其同步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553,第二转轴552略矮于第一转轴543。移料组件56包括设置在承料组件55下游的基座561、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561上表面的旋转盘562以及安装在旋转盘562上且可移动至第二转轴552上方的接料板563,使得接料板563与第一转轴543处于同一高度上。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移料组件56下游的支撑架体571、固定在支撑架体571两端的两组第二固定座572、穿设在每组第二固定座572内的两根第四转轴577、安装在两根第四转轴577上且位于支撑架体571内的传送带573、与任一第四转轴577相连接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三电机578、安装在支撑架体571上且位于传送带573上方的承料槽板574、安装在支撑架体571顶部且位于承料槽板574下游的固定架575以及安装在固定架575上且朝向所述传送带573的多个风机576。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箱体51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支撑座516,传动链组515包括穿设在支撑座516中的第三转轴5151、与第三转轴5151端部相啮合且与多根第一转轴513相配合的第二传动链5152以及安装在支撑箱体511内侧壁上用于调节第二传动链5152张力的至少一根张力调节辊5153,第三转轴5151的另一端还与电机525相啮合。支撑箱体51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510。第一驱动机构540包括安装在支撑架541侧面的固定板5404、安装在固定板5404上的多个张力调节轮5402、与多根第一转轴543端部相啮合且与多个张力调节轮5402相配合的传动链5402以及安装在支撑架541上且与传动链5402相配合的第一电机5403。弯制组件54还包括安装在支撑架541上且上端与模座548相连接的第一气缸547、安装在固定板542上的框架549以及安装在框架549上且与按压头544相连接的第二气缸5491。第二驱动机构553包括固定在架体551侧面的多个第一固定座5531、可转动地穿设在多个第一固定座5531中的传动杆5532、套设在第二转轴552和传动杆5532上的多根橡胶带5535、安装在架体551侧面的第二电机5534以及连接传动杆5532端部和第二电机5534的传动皮带5533。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申请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