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抑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7563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甘蔗抑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从生长期到收获期均易有真菌病害发生,包括黑穗病、赤腐病、凤梨病、梢腐病,其严重影响甘蔗的宿根性能,并且对我国甘蔗茎的产量及甘蔗茎的糖分含量造成重大影响。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对甘蔗真菌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为化学防治,一般是选用化学药剂对甘蔗种苗浸种处理或在发病初期喷施化学。但是,化学药剂浸种和喷施化学药剂等方式存在化学药剂效果欠佳、毒性大、难降解、与环境相容性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效果显著、低毒、易降解、与环境相容性好的抑菌肥,以满足农业生产中对抑制甘蔗真菌病害的需要。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果显著、低毒、易降解、与环境相容性好的促进甘蔗生长的抑菌组合物。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甘蔗抑菌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尿素5-20份;30%尿素硝铵溶液1-20份;磷酸氢二钾10-45份;表面活性剂0.1-10份;生物杀菌剂0.1-10份;腐殖酸盐2-15份;渗透剂0.2-2.8份;助溶剂1-10份;水30-70份。其中,组分中所述含氮30%的尿素硝铵溶液,例如,当所使用的尿素硝铵溶液含氮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0%时,其在甘蔗抑菌肥中组分重量份数为1-20份,含氮30%的尿素硝铵溶液为其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44%的硝酸铵、34%的尿素和22%的水;当所使用的尿素硝铵溶液含氮的质量百分浓度改变时,该尿素硝铵溶液在甘蔗抑菌肥中组分重量分数相应调整。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甘蔗抑菌肥,包括以下组分:尿素8-13份;含氮30%的尿素硝铵溶液5-11份;磷酸氢二钾12-22份;生物杀菌剂0.1-4份;表面活性剂1-6份;腐殖酸盐2-14;渗透剂0.2-1份;助溶剂1-4份;水40-65份。其中,当尿素硝铵溶液的含氮质量百分浓度为30%时,其在甘蔗抑菌肥中组分重量份数为5-11份。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甘蔗抑菌肥中,所述生物杀菌剂包括申嗪霉素、中生菌素、木霉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鼠李糖脂;所述腐殖酸盐包括腐殖酸钾、腐殖酸钠、糖蜜酒精废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生物杀菌剂为申嗪霉素,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腐殖酸盐为腐殖酸钾。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申嗪霉素、鼠李糖脂、腐殖酸钾的质量比为:(1~2):(1~5):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甘蔗抑菌肥中,所述渗透剂为烷基糖苷或吐温80,所述助溶剂为甘油。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甘蔗抑菌肥还包括:edta-zn0.1-1份;四水八硼酸钠0.1-1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甘蔗抑菌肥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上述甘蔗抑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腐殖酸盐溶于水,得溶液a;(2)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加热搅拌,再向其中加入含氮30%的尿素硝铵溶液,得溶液b;(3)将上述溶液a与溶液b混合,得溶液c;(4)将尿素、磷酸氢二钾加入溶液c中,得溶液d;(5)将生物杀菌剂溶于助溶剂后,加入溶液d中,并向其中加入渗透剂,搅拌均匀即得。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甘蔗抑菌肥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溶液a中,还溶解有edta-zn和四水八硼酸钠。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甘蔗抑菌肥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的加热搅拌包括:于50-80℃下,搅拌10-20min。本发明的甘蔗抑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甘蔗从生长期到收获期均易有真菌病害发生,包括黑穗病、赤腐病、凤梨病、梢腐病,其严重影响甘蔗的宿根性能,并且对我国甘蔗茎的产量及甘蔗茎的糖分含量造成重大影响。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抑菌肥能够显著预防、降低甘蔗作物真菌病害发生,在使用于作物时,可选用叶面喷施、灌根或浸种的方案,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本发明所述甘蔗抑菌肥,其中生物杀菌剂能够有效抑制真菌生长,表面活性剂,破坏菌体表面的蛋白质,同时加入腐殖酸盐后,生物杀菌剂、表面活性剂与腐殖酸盐三者起到协同抑菌的作用,并与其他组分一同,优化组合,对甘蔗真菌病害起到很好的防治,和促进甘蔗生长的效果。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甘蔗抑菌肥,添加edta-zn和四水八硼酸钠,增加了抑菌肥中的营养元素,达到了既能更好地促进甘蔗生长,又能增强甘蔗的抗病性的效果,从而提高甘蔗产量。本发明所述甘蔗抑菌肥,在添加合适的助溶剂、渗透剂后,具有更好的水溶性与渗透性。同时,上述甘蔗抑菌肥,均采用环境友好型组分,具有抑菌效果显著,低毒、易降解、与环境相容性好的优点。本发明的甘蔗抑菌肥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工艺简单易控,适合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含甘蔗抑菌肥的培养基中甘蔗黑穗病菌圈直径柱状图;图2为甘蔗抑菌肥对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统计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促进甘蔗生长的抑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甘蔗抑菌肥,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其中,含氮30%的尿素硝铵溶液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44%的硝酸铵、34%的尿素和22%的水,该尿素硝铵溶液在甘蔗抑菌肥中组分重量份数为1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上述组分的重量份数配比称取各组分;(2)依次将edta-zn、四水八硼酸钠、腐殖酸钾,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溶液a;(3)将鼠李糖脂加入60℃水中,搅拌15min,再向其中加入含氮30%的尿素硝铵溶液,搅拌均匀,得溶液b;(4)上述溶液a将入到溶液b中,边加边搅拌,即得溶液c;(5)将尿素加入溶液c中,边加边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加入可磷酸氢二钾,边加边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溶液d;(6)将申嗪霉素加入甘油中,边加边搅拌,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至溶液d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烷基糖苷,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甘蔗抑菌肥,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甘蔗抑菌肥,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本实施例所述液态甘蔗抑菌肥,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1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甘蔗抑菌肥,其相对于实施例1,减少了鼠李糖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甘蔗抑菌肥,相对于实施例1减少了腐殖酸盐,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验例1甘蔗黑穗病菌丝生长抑制试验以相同量的本发明实施例1-4及对比例1所述的甘蔗抑菌肥配制pda培养基,将甘蔗黑穗病菌接种至培养基,于28℃,培养10天后,测定菌圈直径。结果如图1、图2所示,对比例1中甘蔗黑穗病菌圈的直径为37.21cm,对比例2为37.53cm,实施例1为11.54cm,实施例2为11.61cm,实施例3为12.42cm,实施例4为14.65cm。经对比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抑菌肥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生长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其中实施例1的效果最好,而其他实施例效果仍显著优于缺少了表面活性剂的对比例1和缺少了腐殖酸盐的对比例2。实验例2甘蔗抑菌肥对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实验将相同量的本发明实施例1-4及对比例1-2所述的甘蔗抑菌肥分别稀释250倍后,其中加入甘蔗黑穗病冬孢子配制浓度为106个/ml的孢子悬液,吸取5ml孢子悬液于10ml离心管中,于恒温摇床,28℃,130r/min,培养24小时后,测定甘蔗抑菌肥对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用无菌水配制的浓度为106个/ml的孢子悬液作空白对照。结果如图2所示,空白对照组的孢子萌发率为94%,对比例1的孢子萌发率为88.6%,对比例2的孢子萌发率为67.4%,实施例1的孢子萌发率为51.67%,实施例2为53.5%,实施例3为53%,实施例4为60.17%。根据孢子萌发率,可计算甘蔗抑菌肥对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如表1所示。样品孢子萌发抑制率(%)实施例145.03实施例243.09实施例343.61实施例435.98对比例15.67对比例228.29表1经对比可知,经实施例1-4所述甘蔗抑菌肥(包括表面活性剂组分)处理后的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率得到显著抑制,而对比例1所述甘蔗抑菌肥(不包括表面活性剂组分)及对比例2所述甘蔗抑菌肥(不包括腐殖酸盐成分)对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的效果较差。因此,本发明所述甘蔗抑菌肥对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本发明实施例1-4,组分中包括申嗪霉素、鼠李糖脂和腐殖酸盐,三者起到协同抑菌的作用,三者之间的比例,即申嗪霉素:鼠李糖脂:腐殖酸盐为(1~2):(1~5):6时,即实施例1-3效果更佳。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