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0606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复合肥生产中,一般复合肥成品的返料量在30%左右,这部分返料产品会造成成本过高,同时也存在产品出现粉末多或大球多,成球率低,产量不高,或出现颗粒不圆,强度较低的现象,使得最终产品在包装袋内粉化,尤其是高氮型的复合肥,此种情况显现的更加严重。

随着近几年种肥同播的普及,复合肥强度的高低也表现的尤为重要,因为机械施肥是利用鼓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将肥料撒出去,这样不可避免的使肥料之间或输肥器壁产生碰撞,会使一些颗粒破碎,若颗粒强度较低的话,产品就会粉化严重。如何提高复合肥的强度是一项关键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投资少、结构简单、工艺设计合理、在不影响正常复合肥生产的前提下减少复合肥生产过程的返料和提高复合肥强度的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复合肥成品筛网的返料口,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的返料口通过皮带秤与斗提机相连,斗提机的物料出口与造粒机的物料进口相连,造粒机的物料进口上部设有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造粒机的物料出口通过筛网分别与包装秤相连;所述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包括搅拌槽,搅拌槽的顶部设有熔融尿素溶液管道、添加剂管道和搅拌电机,搅拌电机通过搅拌槽内部的搅拌主轴与搅拌叶片相连,搅拌槽底部的搅拌槽出口通过尿液泵和管道混合器与造粒机物料进口上部的喷头相连。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的返料口和皮带秤之间设有挡板阀。所述筛网的底部设有筛网返料口,筛网返料口与皮带秤相连。

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最终产品配方与二次造粒养分变化,由复合肥生产线生产出相对应的复合肥产品,从复合肥生产线的复合肥成品筛网的返料口的返料作为晶种;

步骤二:使步骤一中所述的晶种由复合肥成品筛网的返料口进入皮带秤内;

步骤三:使步骤二中所述皮带秤内的晶种由斗提机进入造粒机的物料进口内;

步骤四:添加剂由添加剂管道进入搅拌槽内,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通过熔融尿素溶液管道进入搅拌槽内;启动搅拌电机,使搅拌叶片持续搅拌,添加剂和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均匀混合,制成混合后的尿素溶液;所述的添加剂为缓释剂或控失剂之一;

步骤五:步骤四中所述的尿素溶液通过尿液泵、管道混合器和喷头进入造粒机的物料进口上部,喷头对步骤三中进入造粒机的物料进口内的晶种进行喷淋造粒,造粒后制得的半成品高强度复合肥通过造粒机的物料出口进入筛网内进行筛分;

步骤六:步骤五中通过筛网筛分后不合格的物料通过筛网返料口进入皮带秤中,重复上述步骤三至步骤五进行重复造粒;

步骤七:步骤五中通过筛网筛分后合格的物料即为高强度复合肥,高强度复合肥通过包装秤进行计量包装,即可。所述步骤五中晶种包裹尿素溶液的厚度为1~4mm。所述步骤四中尿素溶液中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3~4%。

本发明与常规生产的复合肥相比不但具有其正常含有的氮、磷、钾元素等养分,还具有一定的缓释或控失作用,同时具有高强度的特性且与普通复合肥相比耐吸潮性也较好,现有的复合肥强度只有20n左右,而本发明制备出的产品强度保证在45n以上,能够适用于目前流行的播种方式即种肥同播;另外,本发明能够将复合肥生产过程中的返料充分利用,从而降低普通复合肥的生产成本。具有投资少、结构简单、工艺设计合理、在不影响正常复合肥生产的前提下减少复合肥生产过程的返料和提高复合肥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及方法,其中,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包括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通过皮带秤2与斗提机3相连,斗提机3的物料出口与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相连,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上部设有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造粒机4的物料出口通过筛网11分别与包装秤12相连;所述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包括搅拌槽5,搅拌槽5的顶部设有熔融尿素溶液管道7、添加剂管道8和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通过搅拌槽5内部的搅拌主轴14与搅拌叶片15相连,搅拌槽5底部的搅拌槽出口通过尿液泵6和管道混合器9与造粒机4物料进口上部的喷头10相连。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和皮带秤2之间设有挡板阀16。所述筛网11的底部设有筛网返料口,筛网返料口与皮带秤2相连。

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最终产品配方与二次造粒养分变化,由复合肥生产线生产出相对应的复合肥产品,从复合肥生产线的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的返料作为晶种;

步骤二:使步骤一中所述的晶种由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进入皮带秤2内;

步骤三:使步骤二中所述皮带秤2内的晶种由斗提机3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内;

步骤四:添加剂由添加剂管道8进入搅拌槽5内,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通过熔融尿素溶液管道7进入搅拌槽5内;启动搅拌电机13,使搅拌叶片15持续搅拌,添加剂和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均匀混合,制成混合后的尿素溶液;所述的添加剂为缓释剂或控失剂之一;

步骤五:步骤四中所述的尿素溶液通过尿液泵6、管道混合器9和喷头10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上部,喷头10对步骤三中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内的晶种进行喷淋造粒,造粒后制得的半成品高强度复合肥通过造粒机4的物料出口进入筛网11内进行筛分;

步骤六:步骤五中通过筛网11筛分后不合格的物料通过筛网返料口进入皮带秤2中,重复上述步骤三至步骤五进行重复造粒;

步骤七:步骤五中通过筛网11筛分后合格的物料即为高强度复合肥,高强度复合肥通过包装秤12进行计量包装,即可。所述步骤五中晶种包裹尿素溶液的厚度为1~4mm。所述步骤四中尿素溶液中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3~4%。

为了更加清楚的解释本发明,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具体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包括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通过皮带秤2与斗提机3相连,斗提机3的物料出口与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相连,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上部设有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造粒机4的物料出口通过筛网11分别与包装秤12相连;所述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包括搅拌槽5,搅拌槽5的顶部设有熔融尿素溶液管道7、添加剂管道8和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通过搅拌槽5内部的搅拌主轴14与搅拌叶片15相连,搅拌槽5底部的搅拌槽出口通过尿液泵6和管道混合器9与造粒机4物料进口上部的喷头10相连。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和皮带秤2之间设有挡板阀16。所述筛网11的底部设有筛网返料口,筛网返料口与皮带秤2相连。

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最终产品配方与二次造粒养分变化,由复合肥生产线生产出相对应的复合肥产品,从复合肥生产线的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的返料作为晶种;

步骤二:使步骤一中所述的晶种由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进入皮带秤2内;

步骤三:使步骤二中所述皮带秤2内的晶种由斗提机3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内;

步骤四:添加剂由添加剂管道8进入搅拌槽5内,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通过熔融尿素溶液管道7进入搅拌槽5内;启动搅拌电机13,使搅拌叶片15持续搅拌,添加剂和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均匀混合,制成混合后的尿素溶液;所述的添加剂为缓释剂;

步骤五:步骤四中所述的尿素溶液通过尿液泵6、管道混合器9和喷头10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上部,喷头10对步骤三中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内的晶种进行喷淋造粒,造粒后制得的半成品高强度复合肥通过造粒机4的物料出口进入筛网11内进行筛分;

步骤六:步骤五中通过筛网11筛分后不合格的物料通过筛网返料口进入皮带秤2中,重复上述步骤三至步骤五进行重复造粒;

步骤七:步骤五中通过筛网11筛分后合格的物料即为高强度复合肥,高强度复合肥通过包装秤12进行计量包装,即可。

所述步骤五中晶种包裹尿素溶液的厚度为1mm。所述步骤四中尿素溶液中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3%。

实施例二

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包括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通过皮带秤2与斗提机3相连,斗提机3的物料出口与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相连,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上部设有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造粒机4的物料出口通过筛网11分别与包装秤12相连;所述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包括搅拌槽5,搅拌槽5的顶部设有熔融尿素溶液管道7、添加剂管道8和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通过搅拌槽5内部的搅拌主轴14与搅拌叶片15相连,搅拌槽5底部的搅拌槽出口通过尿液泵6和管道混合器9与造粒机4物料进口上部的喷头10相连。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和皮带秤2之间设有挡板阀16。所述筛网11的底部设有筛网返料口,筛网返料口与皮带秤2相连。

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最终产品配方与二次造粒养分变化,由复合肥生产线生产出相对应的复合肥产品,从复合肥生产线的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的返料作为晶种;

步骤二:使步骤一中所述的晶种由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进入皮带秤2内;

步骤三:使步骤二中所述皮带秤2内的晶种由斗提机3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内;

步骤四:添加剂由添加剂管道8进入搅拌槽5内,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通过熔融尿素溶液管道7进入搅拌槽5内;启动搅拌电机13,使搅拌叶片15持续搅拌,添加剂和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均匀混合,制成混合后的尿素溶液;所述的添加剂为控失剂;

步骤五:步骤四中所述的尿素溶液通过尿液泵6、管道混合器9和喷头10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上部,喷头10对步骤三中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内的晶种进行喷淋造粒,造粒后制得的半成品高强度复合肥通过造粒机4的物料出口进入筛网11内进行筛分;

步骤六:步骤五中通过筛网11筛分后不合格的物料通过筛网返料口进入皮带秤2中,重复上述步骤三至步骤五进行重复造粒;

步骤七:步骤五中通过筛网11筛分后合格的物料即为高强度复合肥,高强度复合肥通过包装秤12进行计量包装,即可。

所述步骤五中晶种包裹尿素溶液的厚度为4mm。所述步骤四中尿素溶液中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4%。

实施例三

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包括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通过皮带秤2与斗提机3相连,斗提机3的物料出口与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相连,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上部设有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造粒机4的物料出口通过筛网11分别与包装秤12相连;所述复合肥颗粒喷淋装置包括搅拌槽5,搅拌槽5的顶部设有熔融尿素溶液管道7、添加剂管道8和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通过搅拌槽5内部的搅拌主轴14与搅拌叶片15相连,搅拌槽5底部的搅拌槽出口通过尿液泵6和管道混合器9与造粒机4物料进口上部的喷头10相连。所述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和皮带秤2之间设有挡板阀16。所述筛网11的底部设有筛网返料口,筛网返料口与皮带秤2相连。

一种利用复合肥返料生产高强度复合肥的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最终产品配方与二次造粒养分变化,由复合肥生产线生产出相对应的复合肥产品,从复合肥生产线的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的返料作为晶种;

步骤二:使步骤一中所述的晶种由复合肥成品筛网1的返料口进入皮带秤2内;

步骤三:使步骤二中所述皮带秤2内的晶种由斗提机3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内;

步骤四:添加剂由添加剂管道8进入搅拌槽5内,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通过熔融尿素溶液管道7进入搅拌槽5内;启动搅拌电机13,使搅拌叶片15持续搅拌,添加剂和质量浓度为99.6%以上的熔融尿素溶液均匀混合,制成混合后的尿素溶液;所述的添加剂为缓释剂;

步骤五:步骤四中所述的尿素溶液通过尿液泵6、管道混合器9和喷头10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上部,喷头10对步骤三中进入造粒机4的物料进口内的晶种进行喷淋造粒,造粒后制得的半成品高强度复合肥通过造粒机4的物料出口进入筛网11内进行筛分;

步骤六:步骤五中通过筛网11筛分后不合格的物料通过筛网返料口进入皮带秤2中,重复上述步骤三至步骤五进行重复造粒;

步骤七:步骤五中通过筛网11筛分后合格的物料即为高强度复合肥,高强度复合肥通过包装秤12进行计量包装,即可。

所述步骤五中晶种包裹尿素溶液的厚度为2.5mm。所述步骤四中尿素溶液中添加剂的质量浓度为3.5%。

实验例

吸潮性及强度对比实验:

分别以目前常规的复合肥方法和利用本装置生产的22-11-13配方的本发明产品进行检测,其中通过常规的复合肥方法生产出的复合肥为原配方,由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的复合肥产品一致,随机确定以实施例一生产的复合肥产品为标准进行检测,实施例一的步骤七中的高强度复合肥简称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步骤七中的高强度复合肥简称为实施例二,实施例三的步骤七中的高强度复合肥简称为实施例三;

检测方法:将原配方、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产品分别取一个样品进行吸潮性实验,每个样品做3次平行实验:

经测量其吸潮性和强度表征如下表所示:

吸潮件及强度数据记录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利用本发明生产的产品无论是吸潮性还是强度上都要优于普通的复合肥产品,且随着喷淋厚度的增加强度不断增加,吸潮性不断降低。

按照目前普通复合肥的生产过程中,返料占25%计算,则采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可以使复合肥的一次生产合格率提升20%以上,降低了返料回融蒸汽的成本,按照日产1000吨普通复合肥来说,则生产普通复合肥每天可以节约成本350元左右。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上文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变更和改造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