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茶末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37970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釉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茶末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古茶末釉主要以α晶型fe2o3作为结晶剂,属于传统铁系结晶釉,其具有相对固定的基础组分要求和极高的窑炉烧成曲线制度,为达到析晶的要求,其对含铁量坯体成分的要求严格,且因坯釉匹配性的要求,通常需要调整古茶末釉的膨胀系数等相关参数,这使得制备出的古茶末釉的釉面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茶末釉及其制备方法,该古茶末釉釉色稳定、釉面效果好、其膨胀系数、弹性等各参数不受结晶釉特定组成的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古茶末釉,其工艺配方按质量百分比算,底釉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长石粉31%-45%、碳酸钙7%-13%、白云石2%-6%、滑石5%-11%、碳酸钡0-4%、高岭土5%-10%、氧化锌1%-4%、氧化铝0-6%、石英9%-16%、氧化铁4%-6%;面釉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长石粉21%-30%、碳酸钙10%-16%、白云石6%-11%、滑石4%-8%、高岭土9%-16%、氧化锌0-2%、氧化铝5%-9%、石英8%-13%、氧化钛6%-10%、氧化铁1.5%-3%。本发明改变了以往传统古茶末釉的现状,通过设置底釉和面釉两种釉色共同作用的方式,改变釉色的基础组成,使得该古茶末釉的膨胀系数、弹性等各种材料参数不受结晶釉特定组成的限制,该釉的基础颜色从较为单一的黑色,扩展至棕色、酱色等。另外,通过底釉与面釉的结合操作,使得釉色的表现形式更加多种多样,除去颜色的差异,更加扩展至釉面析晶点及斑点的状态差异,更加扩展了该釉色的艺术表现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古末茶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底釉浆制备:按配方将上述底釉的各组分称量后充分混合加入研磨罐中,加入相当于干粉重量的45%-50%水分进行研磨10-15小时,其中料:球:水比为1:1.5:0.65,然后将球磨好的底釉釉浆浓度调至真比重50-54度,得底釉浆;

s2,面釉浆制备:按配方将上述面釉的各组分称量后充分混合加入研磨罐中,加入相当于干粉重量的45%-50%水分进行研磨10-15小时,其中料:球:水比为1:1.5:0.65,然后将球磨好的底釉釉浆浓度调至真比重49-52度,得面釉浆;

s3,施釉:将所述底釉浆以喷或浸泡于坯体上;然后将所述面釉浆喷雾化点状于底釉浆上;

s4,烧制:将施釉后的坯体晾干后,进窑内以1200℃-1235℃的温度进行8-11小时的氧化烧成,最后经自然冷却出窑,制得所述古茶末釉。该方法打破传统古茶末釉采用高温烧成的方法,而以氧化中温条件制得,使得面釉的形态尽量保存下来,避免被底釉熔融侵蚀掉。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步骤s3中,底釉釉层厚度为1mm-3mm,面釉厚度在0.5mm-1mm。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中,在加水研磨10-15小时后进行粒度测试,粒度测试过325目筛,底釉筛余量在0.4%-0.6%,面釉筛余量在0.1%-0.3%。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中,在加水研磨10-15小时后进行粒度测试,粒度测试过325目筛,底釉筛余量在0.4%-0.6%,面釉筛余量在0.1%-0.3%。

作为上述制备方法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氧化烧成的升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常温至650℃,控制升温速率3℃/min,第二个阶段:650-1050℃,控制升温速率3.5℃/min,第三个阶段:1050-1230℃,控制升温速率1.5℃/min,至最高温度时,保温15min。

本发明实现的原理为:首先,底釉采用高碱高铁组成,能够形成酱黑色的釉面,同时局部会有轻微析晶效果,且该组成的底釉熔融性能好,与坯体结合良好,能够提高产品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其次,面釉采用高钙高钛低铁组成,面釉析晶能力强,形成黄色析晶斑点。使得该古茶末釉的膨胀系数、弹性等各种材料参数不受结晶釉特定组成的限制。当高铁底釉与高钙高钛面釉综合反应时,釉色能够与底釉形成色彩及效果的相互呼应。另外,在操作手法上,通过喷釉工艺的控制,使得点状面釉能够附着于底釉上,形成面釉与底釉不同厚度、状态、大小形态的差异,更加丰富了釉面效果变化的对比关系,从而形成更加富于多变的艺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积极效果更加清楚明白,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对于具体实施方案的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另外,除特别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1

一种古末茶釉,其工艺配方按质量百分比算,底釉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长石粉44%、碳酸钙11%、白云石2%、滑石9%、碳酸钡1%、高岭土9%、氧化锌2%、氧化铝4%、石英12%、氧化铁6%;面釉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长石粉30%、碳酸钙12%、白云石8%、滑石5%、高岭土10%、氧化锌1%、氧化铝9%、石英13%、氧化钛10%、氧化铁2%。

该古末茶釉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s1,底釉浆制备:按上述配方将上述底釉的各组分称量后充分混合加入研磨罐中,加入相当于干粉重量的45%-50%水分进行研磨10小时,其中料:球:水比为1:1.5:0.65,以数目为325的筛子对底釉釉浆进行过滤,筛余的残渣率在0.4%-0.6%为准,然后将球磨好的底釉釉浆浓度调至真比重50-54度,得底釉浆。

s2,面釉浆制备:按上述配方将上述面釉的各组分称量后充分混合加入研磨罐中,加入相当于干粉重量的45%-50%水分进行研磨10-15小时,其中料:球:水比为1:1.5:0.65,以数目为325的筛子对底釉釉浆进行过滤,筛余的残渣率在0.1%-0.3%为准,然后将球磨好的底釉釉浆浓度调至真比重49-52度,得面釉浆。

s3,施釉:将上述底釉浆以喷或浸泡施釉于坯体上,底釉釉层厚度控制在1mm-3mm;然后将上述面釉浆喷雾化点状于底釉浆上,面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5mm-1mm。

s4,烧制:将施釉后的坯体晾干后,进窑内以1200℃-1235℃的温度进行8小时的氧化烧成,氧化烧成的升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常温至650℃,控制升温速率3℃/min,第二个阶段:650-1050℃,控制升温速率3.5℃/min,第三个阶段:1050-1230℃,控制升温速率1.5℃/min,至最高温度时,保温15min,最后经自然冷却出窑,制得所述古茶末釉。

实施例2

一种古末茶釉,其工艺配方按质量百分比算,底釉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长石粉40%、碳酸钙8%、白云石6%、滑石8%、碳酸钡4%、高岭土8%、氧化锌2%、氧化铝3%、石英16%、氧化铁5%;面釉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长石粉25%、碳酸钙16%、白云石8%、滑石5%、高岭土16%、氧化锌1.5%、氧化铝8%、石英11%、氧化钛8%、氧化铁1.5%。

该古末茶釉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s1,底釉浆制备:按上述配方将上述底釉的各组分称量后充分混合加入研磨罐中,加入相当于干粉重量的45%-50%水分进行研磨13小时,其中料:球:水比为1:1.5:0.65,以数目为325的筛子对底釉釉浆进行过滤,筛余的残渣率在0.4%-0.6%为准,然后将球磨好的底釉釉浆浓度调至真比重50-54度,得底釉浆。

s2,面釉浆制备:按上述配方将上述面釉的各组分称量后充分混合加入研磨罐中,加入相当于干粉重量的45%-50%水分进行研磨10-15小时,其中料:球:水比为1:1.5:0.65,以数目为325的筛子对底釉釉浆进行过滤,筛余的残渣率在0.1%-0.3%为准,然后将球磨好的底釉釉浆浓度调至真比重49-52度,得面釉浆。

s3,施釉:将上述底釉浆以喷或浸泡施釉于坯体上,底釉釉层厚度控制在1mm-3mm;然后将上述面釉浆喷雾化点状于底釉浆上,面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5mm-1mm。

s4,烧制:将施釉后的坯体晾干后,进窑内以1200℃-1235℃的温度进行10小时的氧化烧成,氧化烧成的升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常温至650℃,控制升温速率3℃/min,第二个阶段:650-1050℃,控制升温速率3.5℃/min,第三个阶段:1050-1230℃,控制升温速率1.5℃/min,至最高温度时,保温15min,最后经自然冷却出窑,制得所述古茶末釉。

实施例3

一种古末茶釉,其工艺配方按质量百分比算,底釉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长石粉36%、碳酸钙10%、白云石4%、滑石11%、碳酸钡2%、高岭土10%、氧化锌3%、氧化铝5%、石英15%、氧化铁4%;面釉由如下组分与含量组成:长石粉24%、碳酸钙15%、白云石11%、滑石8%、高岭土15%、氧化锌2%、氧化铝6%、石英9%、氧化钛7%、氧化铁3%。

该古末茶釉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s1,底釉浆制备:按上述配方将上述底釉的各组分称量后充分混合加入研磨罐中,加入相当于干粉重量的45%-50%水分进行研磨15小时,其中料:球:水比为1:1.5:0.65,以数目为325的筛子对底釉釉浆进行过滤,筛余的残渣率在0.4%-0.6%为准,然后将球磨好的底釉釉浆浓度调至真比重50-54度,得底釉浆。

s2,面釉浆制备:按上述配方将上述面釉的各组分称量后充分混合加入研磨罐中,加入相当于干粉重量的45%-50%水分进行研磨10-15小时,其中料:球:水比为1:1.5:0.65,以数目为325的筛子对底釉釉浆进行过滤,筛余的残渣率在0.1%-0.3%为准,然后将球磨好的底釉釉浆浓度调至真比重49-52度,得面釉浆。

s3,施釉:将上述底釉浆以喷或浸泡施釉于坯体上,底釉釉层厚度控制在1mm-3mm;然后将上述面釉浆喷雾化点状于底釉浆上,面釉釉层厚度控制在0.5mm-1mm。

s4,烧制:将施釉后的坯体晾干后,进窑内以1200℃-1235℃的温度进行11小时的氧化烧成,氧化烧成的升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常温至650℃,控制升温速率3℃/min,第二个阶段:650-1050℃,控制升温速率3.5℃/min,第三个阶段:1050-1230℃,控制升温速率1.5℃/min,至最高温度时,保温15min,最后经自然冷却出窑,制得所述古茶末釉。

利用上述实施例1-3所述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制得的古末茶釉釉色稳定、釉面效果好、其膨胀系数、弹性等各参数不受结晶釉特定组成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