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65482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营养基质的制作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的制作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栽培水稻需要育秧,长期以来,传统的水稻秧田都是在育秧季节前,拣土壤肥力比较好的田块,种植绿肥,与表层土壤一起翻耕后沤制平整,再扒沟晾干理成苗床,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在土壤苗床里,表面覆盖地表土、冻土、草木灰、有机肥等混合堆制成的营养土,连年取土容易造成土壤耕作层破坏和表层养分流失现象。中国专利cn101507410b公开了王其传等发明的“机插水稻育秧基质及其生产方法”,并详细公开了以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经多种有益微生物发酵后.再加入肥料缓释剂、粘接剂、保水剂等配制的育秧基质,代替土壤用于水稻育秧。2013年7月,中国专利cn102503654a公开了镇江培蕾基质公司蔡立新等发明的“一种机插水稻育秧基质”,并详细公开了以陈年及当年双孢蘑菇下脚料、金针菇下脚料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水稻育秧基质。2016年5月4日中国专利cn105532299a公开了镇江兴农有机肥有限公司蔡忠等发明的“一种水稻育秧有机基质”,并详细公开了该基质由经过发酵处理的醋渣、木薯渣与秸秆粉的混合物料、椰糠湿料、草木灰、草炭、蛭石组成。

由于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残体大多数比较长,质地轻,运输、粉碎及加工处理难度较大、费用较高,加之养分低、纤维含量高,分解速度慢,腐熟周期长;双孢蘑菇及金针菇下脚料堆制发酵时间长,翻堆工作量大,大面积商品化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醋渣、木薯渣、秸秆粉的混合物料及椰糠等有机物料,比重轻,浇水易漂浮。所以,现有技术中,水稻育秧基质普遍存在养分低、堆制发酵时间长、翻堆工作量大等不足及质地轻,浇水漂浮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育秧基质的不足及浇水漂浮等技术问题,提供采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及制作方法,基质产品质量稳定、颗粒小、养分高,无漂浮现象,十分适合水稻机插秧苗的生长发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制作方法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由菇渣、醋渣、木薯渣经过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的发酵物料与炭糠、椰糠、蛭石按比例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基质中还含有土及蘑菇草土混合料;所述机插育秧基质以体积份计,其组分为:发酵物料2-4份,炭糠1-2份,椰糠1-2份,蛭石1-2份,土1-3份,蘑菇草土混合料1-2份;另外添加总重量0.2-0.5%的复合肥和适量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增效剂、矮壮剂;

成品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的理化指标为:总养分含量2-5%,有效n、p、k含量4.5-10g/kg,干物重0.3-0.55g/cm3,总孔隙度55-70%,容重0.5-0.65g/ml,粒径≤5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0-45%,ec值2-3ms/cm,气水比为1:2-4,ph为5.5-7.0;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所述菇渣为金针菇、杏鲍菇菇渣或者金针菇与杏鲍菇的混合菇渣,含水量45-60%,ph为5.5-7.5,ec值2.5-3.5ms/cm;所述醋渣是制醋企业的下脚料,含水量50-65%,ph为5.0-6.5,ec值2.5-3.5ms/cm;所述木薯渣是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再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形成的残渣,含水量55-65%,ph为5.5-7.0,ec值2-3.5ms/cm。

所述碳糠是稻壳燃烧碳化后留下的不规则物料经破碎、过筛形成的糠状颗粒物料,粒径0.5-2mm;所述椰糠为国产或者进口椰糠,采用湿法膨胀加工处理,含水量50-65%,直径≤2mm,长度≤5mm。

所述土为黄土、菜园土、大田土经过破碎加工后的土粒,粒径≤3mm,含水量20-30%;所述蘑菇草土混合料是以稻麦草为主要原料的蘑菇培养基,经蘑菇菌丝分解产出蘑菇后留下的废弃物料,并经堆制腐熟一个月以上,再利用日光晒干、机械粉碎处理后得到的蘑菇草土混合物料,草土体积比为3-4:1,含水量30-50%。

所述复合肥为15-15-15氮磷钾复合肥;所述增效剂为含矿物质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硅、硒的1000倍水溶液,用量为基质总重量的0.2-0.5%;矮壮剂为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用量为基质总重量的0.2-0.3%。

所述机插育秧基质以体积份计的组分为:发酵物料3份,炭糠1份,椰糠1份,蛭石1份,土2份,蘑菇草土混合料2份,另外添加总重量0.3%的复合肥和0.3%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增效剂,0.2%的矮壮剂;所述机插育秧基质的理化指标为:总养分含量3%,有效n、p、k含量7g/kg,干物重0.4g/cm3,总孔隙度65%,容重0.55g/ml,粒径3-4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6%,ec值2.5ms/cm,气水比为1:3,ph为6.0。

所述总养分为n+p2o5+k2o。

该机插育秧基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如下:

1)原料的加工处理

①将原料中的菇渣破碎成粒径≤5mm的颗粒物;蘑菇草土混合料、木薯渣分别晾晒、粉碎;

②将土含水量处理至20-30%,粉碎过筛至50目以下,粒径1-3mm;

③将炭糠粉碎、过筛成粒径0.5-2mm的颗粒物料备用;

④将椰糠采用湿法膨胀加工处理,含水量50-65%,直径≤2mm,长度≤5mm。

2)有机物料的发酵处理:将原料中的菇渣、醋渣、木薯渣按配方比例混合后,采用高温速腐剂进行堆制发酵腐熟处理45-90天,待有机物料充分腐熟后,将其破碎、干燥,过筛得到发酵物料;该发酵物料中,菇渣占40-60%、醋渣20-30%、木薯渣20-30%;

3)混合搅拌: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物料与步骤1)①-④得到的蘑菇草土混合料、炭糠、椰糠、土及复合肥、增效剂、矮壮剂均匀混合搅拌,形成基质半成品;

4)测定、调整理化指标:测定、调整基质的理化指标,使含水量、总孔隙度、容重、气水比、ec值、ph指标符合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标值;

5)定量包装:将制作好的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定量装入包装袋,每袋装入量25-40kg;

所述高温速腐剂为粉剂,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性菌含量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用量为100m³有机混合料添加40-60kg

所述发酵腐熟处理时间为60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现有育秧基质的基础上进行配方改良,并针对现有育秧基质浇水容易产生漂浮的严重缺陷,添加黄土、菜园土、大田土、蘑菇草土混合料等容重大的原料,改善了基质理化性状,解决了浇水漂浮问题。

2、本发明应用生物发酵技术,经科学配制生产加工而成的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是一种双效合一的新型基质,该基质产品,既适用于机插水稻育秧,又适用于常规水稻育秧。

3、本发明主要原料为工业固体有机废弃物料,是在微生物活化作用下,经高温发酵腐熟而成的一种有机基质。

4、本发明原料是经生物发酵高温净化处理,不易产生致病菌,可减少水稻秧苗病虫害发生,为培育根系发达、叶色浓绿的健康、无病虫害的机插秧壮苗奠定基础。

5、本发明所优选的原料为有机废弃物,廉价易得,原料供给有保障,既有利于环保,又有利于生产加工简化,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20-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由菇渣、醋渣、木薯渣经过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的发酵物料与炭糠、椰糠、蛭石、土及蘑菇草土混合料按比例配制而成,该机插育秧基质以体积份计组分为:发酵物料3份,炭糠1份,椰糠1份,蛭石1份,土2份,蘑菇草土混合料2份,另外添加基质总重量0.3%的15-15-15氮磷钾复合肥,基质总重量0.3%的含矿物质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硅、硒的1000倍水溶液的增效剂,基质总重量0.25%的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的矮壮剂。

成品基质的理化指标为:n+p2o5+k2o总养分含量3%,有效n、p、k含量7g/kg,干物重0.4g/cm3,总孔隙度65%,容重0.55g/ml,粒径3-4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6%,ec值2.5ms/cm,气水比为1:3,ph为6.0;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菇渣为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菇渣,含水量50%,ph6.5,ec值3.1ms/cm;醋渣是镇江恒顺醋业的下脚料,含水量50-65%,ph5.0-6.5,ec值3.3ms/cm;木薯渣是镇江酒精厂利用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再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形成的残渣,含水量55-65%,ph为5.5-7.0,ec值2-3.5ms/cm。

碳糠是镇江丹徒一家企业利用稻壳燃烧碳化后形成的不规则物料,经破碎、过筛形成的糠状颗粒物料,粒径0.5-2mm;椰糠为进口椰糠,采用湿法膨胀加工处理,含水量50-65%,直径≤2mm,长度≤5mm。

土为菜园土经过破碎加工后的土粒,粒径≤3mm,含水量20-30%;蘑菇草土混合料是以稻麦草为主要原料的蘑菇培养基,经蘑菇菌丝分解产出蘑菇后留下的废弃物料,并经堆制腐熟一个月以上,再利用日光晒干、机械粉碎处理后得到的蘑菇草土混合物料,草土体积比为3:1,含水量42%。

该机插育秧基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如下:

1)原料的加工处理

①将原料中的菇渣破碎成粒径≤5mm的颗粒物;蘑菇草土混合料、木薯渣分别晾晒、粉碎;

②将土含水量处理至20-30%,粉碎过筛至50目以下,粒径1-3mm;

③将炭糠粉碎、过筛成粒径0.5-2mm的颗粒物料备用;

④将椰糠采用湿法膨胀加工处理,含水量50-65%,直径≤2mm,长度≤5mm。

2)有机物料的发酵处理:将原料中的菇渣、醋渣、木薯渣按50:25:25比例混合后,采用高温速腐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无害化处理60天,待有机物料充分腐熟后,将其破碎、干燥,过筛得到发酵物料;所述高温速腐剂为粉剂,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性菌含量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用量为100m³有机混合料添加50kg。

3)混合搅拌: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物料与步骤1)①-④得到的蘑菇草土混合料、炭糠、椰糠、土及复合肥、增效剂、矮壮剂均匀混合搅拌,形成基质半成品。

4)测定、调整理化指标:测定、调整基质的理化指标,使含水量、总孔隙度、容重、气水比、ec值、ph指标符合成品基质要求的指标值。

5)定量包装:将制作好的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定量装入包装袋,每袋装入量30kg。

实施例2:

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由菇渣、醋渣、木薯渣经过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的发酵物料与炭糠、椰糠、蛭石、土及蘑菇草土混合料按比例配制而成,该机插育秧基质以体积份计组分为:发酵物料2份,炭糠1份,椰糠1份,蛭石1份,土1份,蘑菇草土混合料1份,另外添加基质总重量0.2%的15-15-15氮磷钾复合肥,基质总重量0.2%的含矿物质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硅、硒的1000倍水溶液的增效剂,基质总重量0.2%的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的矮壮剂。

成品基质的理化指标为:n+p2o5+k2o总养分含量2%,有效n、p、k含量4.5g/kg,干物重0.3g/cm3,总孔隙度55%,容重0.5g/ml,粒径3-4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30%,ec值2ms/cm,气水比为1:2,ph为5.5;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菇渣为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菇渣,含水量45%,ph5.5,ec值2.5ms/cm;醋渣是镇江恒顺醋业的下脚料,含水量60%,ph6.0,ec值3.5ms/cm;木薯渣是镇江酒精厂利用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再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形成的残渣,含水量60%,ph为5.5,ec值3.5ms/cm。

碳糠是镇江丹徒一家企业利用稻壳燃烧碳化后形成的不规则物料,经破碎、过筛形成的糠状颗粒物料,粒径0.5-2mm;椰糠为进口椰糠,采用湿法膨胀加工处理,含水量60%,直径≤2mm,长度≤5mm。

土为黄土经过破碎加工后的土粒,粒径≤3mm,含水量20-30%;蘑菇草土混合料是以稻麦草为主要原料的蘑菇培养基,经蘑菇菌丝分解产出蘑菇后留下的废弃物料,并经堆制腐熟一个月以上,再利用日光晒干、机械粉碎处理后得到的蘑菇草土混合物料,草土体积比为3.5:1,含水量50%。

该机插育秧基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如下:

1)原料的加工处理

①将原料中的菇渣破碎成粒径≤5mm的颗粒物;蘑菇草土混合料、木薯渣分别晾晒、粉碎;

②将土含水量处理至20-30%,粉碎过筛至50目以下,粒径1-3mm;

③将炭糠粉碎、过筛成粒径0.5-2mm的颗粒物料备用;

④将椰糠采用湿法膨胀加工处理,含水量50-65%,直径≤2mm,长度≤5mm。

2)有机物料的发酵处理:将原料中的菇渣、醋渣、木薯渣按40:30:30的比例混合后,采用高温速腐剂进行堆制发酵腐熟处理45天,待有机物料充分腐熟后,将其破碎、干燥,过筛得到发酵物料;所述高温速腐剂为粉剂,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性菌含量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用量为100m³有机混合料添加60kg。

3)混合搅拌: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物料与步骤1)①-④得到的蘑菇草土混合料、炭糠、椰糠、土及复合肥、增效剂、矮壮剂均匀混合搅拌,形成基质半成品。

4)测定、调整理化指标:测定、调整基质的理化指标,使含水量、总孔隙度、容重、气水比、ec值、ph指标符合成品基质的指标值。

5)定量包装:将制作好的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定量装入包装袋,每袋装入量25kg。

实施例3:

一种抗漂浮新型水稻机插育秧基质,由菇渣、醋渣、木薯渣经过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后形成的发酵物料与炭糠、椰糠、蛭石、土及蘑菇草土混合料按比例配制而成,该机插育秧基质以体积份计组分为:发酵物料4份,炭糠2份,椰糠2份,蛭石2份,土3份,蘑菇草土混合料2份,另外添加基质总重量0.5%的15-15-15氮磷钾复合肥,基质总重量0.5%的含矿物质钙、镁、硫及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硅、硒的1000倍水溶液的增效剂,基质总重量0.3%的多效唑1000倍水溶液的矮壮剂。

该基质理化指标为:n+p2o5+k2o总养分含量5%,有效n、p、k含量10g/kg,干物重0.55g/cm3,总孔隙度70%,容重0.65g/ml,粒径≤5mm,干基质中有机质含量45%,ec值3ms/cm,气水比为1:4,ph为7.0;该基质是外观呈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颗粒状固体,无异味。

菇渣为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与杏鲍菇的混合菇渣,含水量60%,ph5.5,ec值2.5ms/cm;醋渣是镇江恒顺醋业的下脚料,含水量65%,ph6.5,ec值3.5ms/cm;木薯渣是镇江酒精厂利用木薯原料提取酒精后的下脚料,再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后形成的残渣,含水量55-65%,ph为5.5-7.0,ec值2-3.5ms/cm。

碳糠是镇江丹徒一家企业利用稻壳燃烧碳化后形成的不规则物料,经破碎、过筛形成的糠状颗粒物料,粒径0.5-2mm;椰糠为进口椰糠,采用湿法膨胀加工处理,含水量50-65%,直径≤2mm,长度≤5mm。

土为大田土经过破碎加工后的土粒,粒径≤3mm,含水量20-30%;蘑菇草土混合料是以稻麦草为主要原料的蘑菇培养基,经蘑菇菌丝分解产出蘑菇后留下的废弃物料,并经堆制腐熟一个月以上,再利用日光晒干、机械粉碎处理后得到的蘑菇草土混合物料,草土体积比为4:1,含水量30%。

所述生物发酵是将菇渣、醋渣、木薯渣按60%、20%、20%的比例混合后利用高温腐熟菌剂进行堆制腐熟发酵无害化处理;高温速腐菌剂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性菌含菌量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高温速腐菌剂用量为每100m³物料40kg,发酵时间90天。

该机插育秧基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如下:

1)原料的加工处理

①将原料中的菇渣破碎成粒径≤5mm的颗粒物;蘑菇草土混合料、木薯渣分别晾晒、粉碎;

②将土含水量处理至20-30%,粉碎过筛至50目以下,粒径1-3mm;

③将炭糠粉碎、过筛成粒径0.5-2mm的颗粒物料备用;

④将椰糠采用湿法膨胀加工处理,含水量50-65%,直径≤2mm,长度≤5mm。

2)有机物料的发酵处理:将原料中的菇渣、醋渣、木薯渣按60:20:20的比例混合后,采用高温速腐剂进行堆制发酵腐熟处理90天,待有机物料充分腐熟后,将其破碎、干燥,过筛得到发酵物料;所述高温速腐剂为粉剂,由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组成,有效活性菌含量0.5-1亿个单位/克,其中放线菌占40-60%;用量为100m³有机混合料添加40kg。

3)混合搅拌:将步骤2)得到的发酵物料与步骤1)①-④得到的蘑菇草土混合料、炭糠、椰糠、土及复合肥、增效剂、矮壮剂均匀混合搅拌,形成基质半成品。

4)测定、调整理化指标:测定、调整基质的理化指标,使含水量、总孔隙度、容重、气水比、ec值、ph等指标符合基质要求的指标值。

5)定量包装:将制作好的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定量装入包装袋,每袋装入量40kg。

实施例制备的水稻机插育秧基质,2015年以来,陆续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进行大面积应用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民十分欢迎,育出的水稻秧苗健壮有力,抗折伤,特别适合机械化插秧。采用本实施例1的基质用于水稻育秧,比常规育秧基质及传统的营养土好,浇水不产生漂浮,培育的水稻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叶片宽大、色泽光亮,病虫害少;秧苗矮壮有力,抗折伤性特别强,秧苗素质好,移栽成活率高;比常规的营养土育出的秧苗平均株高降低10-15%,适栽期延长4-7天。实施例1的基质与传统营养土育秧效果见附表1。

试验地点: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谷阳镇谷阳村;试验品种类型:粳稻;育秧方式:塑盘;用种量:2.5-3.0公斤/亩大田,浸种时间:48小时,常温催芽;播种期:2016年5月21日,播种量:芽谷150-175克/盘;基质及营养土底土厚度:1.8-2.2厘米,盖籽土0.6-1.1厘米。

附表1水稻秧苗素质对比表

表1可看出,实施例1所述的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大多数指标都略高于其他基质,试验表明,实施例1的水稻机插育秧基质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