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18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玻璃自动上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玻璃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玻璃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在切割加工之前往往堆砌在一起,需要人工将其搬运到切割工作台上,整个过程中需要四个人配合搬运,耗费时间和人力,且在人工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配合失误,损坏玻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玻璃自动上料装置。

一种新型玻璃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玻璃上料装置、玻璃切割平台和玻璃堆垛架,

所述玻璃上料装置包括,小车、玻璃翻转机构、玻璃传输机构和驱动装置,

所述小车上设置有滚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小车沿轨道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小车的前端上设置有感应开关,

所述玻璃翻转机构包括翻转臂、翻转连杆、曲柄、翻转驱动装置、固定臂、升降气缸和真空吸盘,所述翻转臂一端与固定臂铰接,所述固定臂通过直线轴承与小车连接,所述翻转连杆一端与翻转臂中部铰接,所述翻转连杆另一端与曲柄一端铰接,所述曲柄另一端与固定臂可转动连接,所述翻转驱动装置驱动曲柄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使翻转臂绕与固定臂的铰接点摆动,所述升降气缸两端分别与固定臂和小车铰接,所述真空吸盘设置在翻转臂上,

所述玻璃传输机构由传输轮、传输支架、传输轴和传输驱动装置构成,所述传输轮与传输轴键连接,所述传输支架设置与小车上,所述传输轴与传输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玻璃切割平台上设置有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将从玻璃上料装置传输过来的玻璃继续搬运至切割平台的切割位置上,所述搬运装置可以升降。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搬运装置包括驱动同步带轮、同步带、搬运支架、曲轴、从动同步带轮、搬运驱动马达、驱动轴和搬运升降缸,所述驱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与搬运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同步带与驱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啮合传动,所述曲轴与玻璃切割平台可转动连接,所述曲轴和搬运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曲轴、搬运支架、玻璃切割平台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搬运升降缸一端与曲轴铰接,另一端与玻璃切割平台铰接,通过升降缸的伸出和收回控制搬运装置上升和下降,所述搬运装置可以设置多套,其中多个驱动同步带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搬运驱动马达设置于搬运支架上,驱动驱动轴旋转,带动多套搬运装置同步运转。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小车的后端还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检测块,当小车向左移动时,感应开关检测到检测块后,驱动装置停止工作并制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由马达、驱动齿轮、齿条和齿条安装架构成,所述马达设置于小车上,所述驱动齿轮和马达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齿条安装于齿条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设置于地基上,所述驱动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翻转驱动装置为翻转驱动减速机,所述曲柄为一飞轮与翻转驱动减速机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翻转驱动减速机设置于固定臂上,所述翻转连杆与飞轮的非圆心处铰接,翻转驱动减速机旋转,驱动飞轮旋转。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玻璃传输机构的传输驱动装置由传输驱动马达、链轮和链条,所述传输驱动马达设置于小车上,所述链轮与传输轴键连接,所述链条设置有多个和链轮啮合传动,传输驱动马达驱动一个链轮旋转,由链条传动,带动其他链轮旋转,从而驱动传输轴上的传输轮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玻璃的自动上料,传输到自动切割机平台,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小车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玻璃翻转机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玻璃切割平台上搬运装置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玻璃切割平台上搬运装置驱动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玻璃自动上料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玻璃上料装置1、玻璃切割平台6和玻璃堆垛架8,

所述玻璃上料装置1包括,小车11、玻璃翻转机构12、玻璃传输机构14 和驱动装置15,

所述小车11上设置有滚轮111,在驱动装置15的作用下小车11沿轨道112 直线往复运动,所述小车11的前端上设置有感应开关115,

所述玻璃翻转机构12包括翻转臂121、翻转连杆122、曲柄123、翻转驱动装置124、固定臂125、升降气缸126和真空吸盘127,所述翻转臂121一端与固定臂125铰接,所述固定臂125通过直线轴承与小车11连接,所述翻转连杆 122一端与翻转臂121中部铰接,所述翻转连杆122另一端与曲柄123一端铰接,所述曲柄123另一端与固定臂125可转动连接,所述翻转驱动装置124驱动曲柄123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使翻转臂121绕与固定臂125的铰接点摆动,所述升降气缸126两端分别与固定臂125和小车11铰接,所述真空吸盘127设置在翻转臂121上,

所述玻璃传输机构14由传输轮141、传输支架142、传输轴143和传输驱动装置144构成,所述传输轮141与传输轴143键连接,所述传输支架142设置与小车11上,所述传输轴143与传输支架142转动连接。优选的,传输支架 142上设置有轴承座,用于安装传输轴143,所述传输驱动装置144驱动传输轴 143旋转,带动传输轮141旋转,

所述玻璃切割平台6上设置有搬运装置,所述搬运装置将从玻璃上料装置1 传输过来的玻璃9继续搬运至切割平台的切割位置上,所述搬运装置可以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玻璃9直立放置在玻璃堆垛架8 上,呈特定的倾斜角度,防止玻璃倾倒。工作开始,在驱动装置15的作用下小车11沿轨道112向右直线运动,所述小车11的前端上设置的感应开关115在安全距离内检测到有玻璃后得到信号,驱动装置15制动,小车11停止运动。所述翻转驱动装置124驱动曲柄123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使翻转臂121绕与固定臂125的铰接点快速摆动打开由水平的原始位置摆动至大约垂直九十度位置(翻转臂121摆动的精确角度值应该为九十度加上玻璃倾斜的角度),靠近玻璃9后停止,此时,真空吸盘127轻压在玻璃9上,真空吸盘127吸真空将玻璃9吸住。升降气缸126动作,使整个翻转机构12相对于小车11上升一定高度,真空吸盘9吸着玻璃9上升了一定的高度,通过上升的高度来防止在小车 11向左运动的过程中玻璃9会碰到玻璃堆垛架8的底端。此时,驱动装置15启动,小车11沿轨道112向左运动至玻璃切割平台6处,同时所述翻转驱动装置 124驱动曲柄123向左摆动,使翻转臂121绕与小车11的铰接点向左转动,直至到达水平方向。翻转臂121到达水平方向后,此时,玻璃9稍稍高于传输轮 141的上边缘,此时,真空吸盘127停止工作,松开玻璃9,所述升降气缸126 收回动作,整个翻转机构12相对小车向下移动,在下落的过程中玻璃9落在传输轮141上,真空吸盘127上边缘略低于玻璃9。此时,小车11、翻转臂121 所处的位置为原始位置。然后通过所述传输驱动装置144驱动传输轴143旋转,带动传输轮141旋转将玻璃9传输至玻璃切割平台6。然后如此循环往复,重复将玻璃9从玻璃堆垛架8上料至玻璃切割平台6。玻璃9到达玻璃切割平台6时,搬运装置升起,略高于切割平台6的台面,将玻璃9继续向前搬运,搬运至指定位置时,搬运装置停机并且下降至切割平台6的台面以下,玻璃9落在玻璃切割平台6上。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如图5、6所示,所述搬运装置包括驱动同步带轮601、同步带602、搬运支架603、曲轴604、从动同步带轮607、搬运驱动马达、驱动轴606和搬运升降缸605,所述驱动同步带轮601和从动同步带轮607与搬运支架603可转动连接,所述同步带602与驱动同步带轮601和从动同步带轮607 啮合传动,所述曲轴604与玻璃切割平台6可转动连接,所述曲轴604和搬运支架603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曲轴604、搬运支架603、玻璃切割平台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搬运升降缸605一端与曲轴604铰接,另一端与玻璃切割平台6铰接,通过升降缸605的伸出和收回控制搬运装置上升和下降,所述搬运装置可以设置多套,其中多个驱动同步带轮601与驱动轴606键连接,搬运驱动马达设置于搬运支架603上,驱动驱动轴606旋转,带动多套搬运装置同步运转。

为了使小车11向左移动至原始位置时更加准确,如图1所示,所述小车11 的后端还设置有感应开关116,所述轨道112上设置有检测块117,当小车11 向左移动时,感应开关116检测到检测块117后,驱动装置15停止工作并制动。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装置15由马达151、驱动齿轮152、齿条 153和齿条安装架154构成,所述马达151设置于小车11上,所述驱动齿轮152 和马达151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齿条153安装于齿条安装架154上,所述安装架154设置于地基上,所述驱动齿轮152和齿条153啮合传动。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翻转驱动装置124为翻转驱动减速机,所述曲柄123为一飞轮与翻转驱动减速机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翻转驱动减速机设置于固定臂125上,所述翻转连杆122与飞轮的非圆心处铰接,翻转驱动减速机旋转,驱动飞轮旋转。

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玻璃传输机构14的传输驱动装置144由传输驱动马达301、链轮303和链条302,所述传输驱动马达301设置于小车11上,所述链轮303与传输轴143键连接,所述链条302设置有多个和链轮303啮合传动,传输驱动马达301驱动一个链轮303旋转,由链条302传动,带动其他链轮303旋转,从而驱动传输轴143上的传输轮141转动。

可理解的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