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圆棒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主架(100)、进料系统(200)、加热软化系统(300)和出料系统(400);

所述安装主架(10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载物台架(110)和第二载物台架(120),所述进料系统(200)设置在安装主架(100)上,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和出料系统(400)分别设置在第一载物台架(110)和第二载物台架(120)上;

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上部设有一个进料部位,其下部设有一个呈圆形的出料部位,且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其进料部位的横截面尺寸;

所述进料系统(200)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上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进料部位相对应,所述出料系统(400)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下侧并且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200)包括送料机构(210),所述送料机构(210)包括螺纹旋杆(211)、升降支架(212)和挂钩(213),所述螺纹旋杆(211)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主架(100)上,所述升降支架(212)一端与螺纹旋杆(211)螺纹连接并可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挂钩(213)设置在升降支架(212)的另一端上并位于加热软化系统(300)的进料部位的正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包括炉衬(310)以及分别设置在炉衬(310)内部的预热炉(320)和软化炉(330),所述软化炉(330)位于预热炉(320)的下侧,且预热炉(320)和软化炉(330)与炉衬(310)之间填充有耐火材料(340);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的进料部位为预热炉(320)的上端进料口,所述加热软化系统(300)的出料部位为软化炉(330)的下端出料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炉(320)包括预热炉炉体(321)和设置在预热炉炉体(321)的炉壁内的加热元件(322);所述进料系统(200)还包括扶料部件(220),所述扶料部件(220)设置在预热炉炉体(321)的内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料部件(220)为上下两端具有法兰结构的圆筒形隔离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炉炉体(321)呈圆筒形,预热炉炉体(321)的炉壁内设置有竖向通孔,所述加热元件(322)设置在竖向通孔内;所述竖向通孔至少为两个,并沿预热炉炉体(32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加热元件(322)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呈螺旋形。

7.如权利要求3、4、5或6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炉(330)包括上部呈圆筒形、下部圆锥筒形的软化炉炉体(331),所述软化炉(330)的下端出料口为设于软化炉炉体(331)底部的出料孔(332)。

8.如权利要求3、4、5或6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炉(320)的炉壁的外表面上和软化炉(330)的炉壁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测温元件(323)和第二测温元件(333)。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系统(400)包括设置在第二载物台架(120)上侧的棒径测量器(410)和拉棒机构(420),以及设置在第二载物台架(120)下侧的切棒机构(430);

所述棒径测量器(410)为激光测径仪,其测量端对应在软化炉炉体(331)底部的出料孔(332)的正下方;

所述拉棒机构(420)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拉辊(421)和第二拉辊(422),所述第一拉辊(421)和第二拉辊(422)之间的间隙部位位于出料孔(332)的正下方;

所述切棒机构(430)为磁性弹簧式切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圆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辊(421)和第二拉辊(422)均由橡胶制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