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发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010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发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发泡机。



背景技术:

石墨颗粒发泡是保温板材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发泡技术的控制直接影响泡沫的粒径大小,如果泡沫粒径不均匀,造成成型后力学性能差,保温效果差,因此好的发泡设备是整个生产工艺的关键。现有技术中的发泡机通过高压空气将物料溶液雾化,通过填充物发泡,由于填充物阻力不同,不能很好的控制泡沫粒径,应用效果不理想。还有一种发泡机通过带搅拌叶片的主轴转动带动石墨颗粒转动,底部的石墨颗粒难以搅拌充分,发泡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石墨发泡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部分石墨颗粒难以搅拌充分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石墨发泡机,包括机架,固定设于机架上的、内部中空的主轴,以主轴为中心转动设置的滚筒,以及转动动力输出端与滚筒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机架上;于所述滚筒的侧周壁中部设有出入料口,且于所述滚筒的侧周壁上设有安全阀;于所述主轴置于所述滚筒内的部分设有多个出气孔,于所述主轴的一端设有端盖,相对于所述端盖,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设有连通热蒸汽的管路。

进一步地,于所述滚筒的侧周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及减速机,于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小齿轮,于所述滚筒的一端设有相对于所述滚筒固定设置、且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相连的大齿轮。

进一步地,于所述管路上设有减压阀。

进一步地,于所述管路上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于所述滚筒的侧周壁内设有沿所述滚筒轴向延伸设置的,且环所述主轴均布的至少两个刮板。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为保温滚筒,于所述滚筒的侧周壁以及两侧的端壁外部包覆有保温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石墨发泡机,通过滚筒转动带动石墨颗粒转动,再通入热蒸汽,石墨颗粒可与热蒸汽均匀接触,发泡后的石墨颗粒粒径均匀,成型性能优良,该石墨发泡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2)设置压力传感器,便于检测滚筒内的压力。

(3)驱动装置设置为电机及减速器,并通过小齿轮和大齿轮驱动滚筒转动,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4)在管路上设置减压阀,便于使通入滚筒内的蒸汽压力处于恒定值。

(5)在管路上设置压力表,便于检测管路压力,以便调节蒸汽压力而使管路和滚筒处于正常压力工作范围。

(6)设置刮板,可带动转动至底部的石墨颗粒转动,从而使石墨颗粒与热蒸汽均匀接触,以获得粒径均匀的石墨发泡颗粒。

(7)将滚筒设置为保温滚筒,可有效避免热能损失,大大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石墨发泡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主轴,201-通孔,3-保温滚筒,301-刮板,302-出入料口,4-电机,5-减速机,6-小齿轮,7-盖体,8-手轮,9-减压阀,10-压力表,11-端盖,12-轴承,13-压力传感器,14-安全阀,15-大齿轮,16-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石墨发泡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于机架1上固定设有内部中空的主轴2,以主轴2为中心转动设置有滚筒3,具体地,主轴2的两端与机架1通过焊接、螺接或销钉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主轴2置于滚筒3内的部分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具体沿主轴2的轴向延伸布置,为环主轴2的周向均布的多行,如此使喷出的热蒸汽均匀的吹到滚筒3内。

此外,于主轴2的一端设有图中未示出的端盖11,端盖11可与主轴2螺接或焊接,,将主轴2的一端完全封堵并在滚筒3内通入热蒸汽时不会脱离即可。相对于端盖11,于主轴2的另一端设有连通热蒸汽的管路16,管路16具体与主轴2内部的空腔相连通。

更具体地,于管路16上设有减压阀9和压力表10,减压阀9可便于使通入滚筒3内的蒸汽压力处于恒定值,而压力表10可便于检测管路16压力,以便调节蒸汽压力而使管路16和滚筒3处于正常压力工作范围。

前述的滚筒3的侧周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3,可便于监测滚筒3内的压力。且本实施例中的滚筒3为保温滚筒,于滚筒3的侧周壁以及两侧的端壁外部包覆有图中未示出的保温层,保温层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材料制作而成,包覆于滚筒3的外周及两端通过胶粘或其他方式固定即可,如此可有效避免热能损失,大大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除此以外,于滚筒3的侧周壁内设有沿滚筒3轴向延伸设置的,且环主轴2均布的至少两个刮板301,刮板301可带动运动至滚筒3底部的石墨颗粒转动,从而使石墨颗粒与热蒸汽均匀接触,以获得粒径均匀的石墨发泡颗粒,可进一步保证发泡的石墨颗粒粒径均匀。

另外,于滚筒3的侧周壁中部设有出入料口302,出入料口302的纵截面呈锥形,锥形的小径端与滚筒3的侧周壁连接,灌装石墨颗粒时使出入料口302朝上,而卸料时使出入料口302朝下,结构简单。为了方便卸料,可将滚筒3的侧周壁与出入料口302连接的一部分也设置为锥形。此处,与出入料口302配套设置有盖体7,盖体7具体与出入料口302螺接相连,为了方便盖体7的旋转,于盖体7的外端面上还固定设置有手轮8。除了出入料口302,于滚筒3的侧周壁上还设有安全阀14,在滚筒3内压力升高或超过规定值时,可向系统外排放热蒸汽来防止滚筒3损坏。

于滚筒3的一端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固设于机架1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4及减速机5,于减速机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小齿轮6,于滚筒3的一端设有相对于滚筒3固定设置、且与小齿轮6啮合相连的大齿轮15,大齿轮15具体固定于与滚筒3固定相连的轴套外周,于轴套和主轴2之间设置有轴承12,并配套有轴承12挡圈和端盖11防止轴承12轴向移动。相对于设有驱动装置的一端,于滚筒3的另一端也固连有轴套,于轴套和主轴2之间设有轴承12,并配套设置有轴承12挡圈和端盖11,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滚筒3可绕主轴2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除了可为上述结构,还可为现有技术中其他转动动力输出端与滚筒3连接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石墨发泡机,通过滚筒3转动带动石墨颗粒转动,再通入热蒸汽,石墨颗粒可与热蒸汽均匀接触,发泡后的石墨颗粒粒径均匀,成型性能优良,该石墨发泡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