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3954阅读:4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玻璃熔炉。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因其具有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玻璃纤维的生产是以玻璃为原料,利玻璃熔炉将原料熔化得到玻璃熔体,玻璃熔体经过熔炉漏料口内的漏板形成玻璃熔体流后再经冷却、拉丝得到玻璃纤维丝。目前,常用的玻璃熔炉包括长方形炉体,在炉体前端设置一个火焰喷口,在火焰喷口内设置一个燃烧器,在炉体前端顶部设置投料口,在炉体后端顶部设置通风口,在炉体后端底部设置的漏料口,在漏料口内设置漏板;其工作原理是将玻璃料块由投料口加入炉体内部,并燃烧器喷入炉体内部的燃烧气点燃后再炉体内部形成高温熔化区将炉体内的玻璃料块融化为玻璃熔体。但是,由于燃烧气进入炉体前端后迅速燃烧,仅有少量未然气体在炉体后端燃烧,因此会出现前端炉温高、后端炉温低的现象,致使玻璃熔体温度不稳定,最终生产的玻璃纤维支数不均,并时常发生断头和飞丝的现象,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炉温均匀度的一种玻璃熔炉。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玻璃熔炉,其包括炉体和燃烧器,所述炉体两侧的内侧壁的水平截面为向内凹的弧形,在所述炉体前端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火焰喷口,在每个所述火焰喷口内分别设有一个喷管,两个所述喷管的进气端通过三通管与所述燃烧器的出气口连通,在所述三通管与所述燃烧器的出气口之间装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的顶面的纵向截面为向上凹的弧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炉体的所述内侧壁上设置耐火层。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为文丘里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燃烧器送来的燃烧气通过两个并排喷管均匀的从炉体前端两侧喷入炉体内部,提高炉内燃烧的均匀度,进而提高窑炉熔化效果;喷管为文丘里管可提高燃烧气的喷出速度,以使更多的气体到达炉体后部,使炉体后部具有燃烧条件;且炉体弧形为弧形,可使炉体内部火焰形成水平方向的环形气流,进而提高炉体内部温度均匀度、降低炉体前后温度差,增强玻璃熔体温度的稳定性,以提高最终生产的玻璃纤维的质量和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炉体1、燃烧器2、投料口3、通风口4、漏料口5、漏板6、内侧壁7、火焰喷口8、喷管9、三通管10、控制阀11、顶面12、耐火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玻璃熔炉,其包括炉体1和燃烧器2,在炉体1前端顶部设置投料口3,在炉体1后端顶部设置通风口4,在炉体1后端底部设置的漏料口5,在漏料口5内装设有漏板6;在炉体1内侧壁上设置耐火层13,耐火层13由耐火砖铺设而成,耐火层13可增强炉体1的耐火性,减小炉体1的变形;在炉体1前端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火焰喷口8,在每个火焰喷口8内分别设有一个喷管9,两个喷管9的进气端通过三通管10与燃烧器2的出气口连通,三通管10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分别与对应的喷管9进气端连通,三通管10的第三端口端口与燃烧器2的出气口连通,在三通管10的第三端口与燃烧器2的出气口之间装设有控制阀11;燃烧器2送来的燃烧气通过两个并排的喷管9均匀的从炉体1两侧喷入炉体1内部,提高炉内燃烧的均匀度,进而提高窑炉熔化效果;炉体1两侧的内侧壁7的水平截面为向内凹的弧形,弧形的内侧壁7可使炉体1内部火焰形成水平方向的环形气流,进而提高炉体1内部温度均匀度、降低炉体1前后温度差,增强玻璃熔体温度的稳定性,以提高最终生产的玻璃纤维的质量和产量。

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其整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炉体1的顶面12的纵向截面为向上凹的弧形;弧形顶面12可使炉体1内部形成竖直方向的环形气流,增强炉体1内部气流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炉体1内部温度的均匀度;喷管9为文丘里管,燃烧器2提供的燃烧气经文丘里管的缩径段进入连接段的过程中受到阻力,使得通过的气流流速增加后经扩径段喷出,增长喷管9的喷射流程,以使更多的燃烧气到达炉体1后部燃烧,减小炉体1前后的温度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