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制造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91011发布日期:2019-04-03 03:5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制造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制造装置的技术,更详细而言是涉及用于高效地将玻璃板的姿态由纵向变更为横向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在玻璃板的制造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一种如下的技术:预先将多个玻璃基材以纵向的姿态在托板上的层叠,随后,从托板将玻璃基材逐片取出并将其切断为所希望的尺寸从而制造玻璃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4/119458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通过这样的方法制造所希望的尺寸的玻璃板时,需要将用于切出玻璃板的玻璃基材由纵向的姿态变更为横向的姿态,因此希望开发出能够高效地翻转玻璃基材的姿态的技术。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现状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地将玻璃基材的姿态由纵向变更为横向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进行说明。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步骤,通过第一搬运装置将玻璃基材以纵向的姿态一边保持一边搬运;第二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之后,在使具有能够翻转为纵向和横向的工作台部的翻转台将所述工作台部设为纵向的姿态的状态下,将所述玻璃基材从所述第一搬运位置转移至所述工作台部,将所述工作台部翻转为横向,从而将所述玻璃基材的姿态变更为横向;第三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之后,将横向的姿态的所述玻璃基材从所述翻转台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以及第四步骤,在所述第三步骤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搬运装置搬运横向的姿态的所述玻璃基材。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将玻璃基材的姿态由纵向变更为横向,从而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骤中,根据所述玻璃基材的产品信息,对所述工作台部相对于所述玻璃基材的宽度方向的配置进行调整。

在制造所希望的尺寸的玻璃板时,需要对送往切断工序的玻璃基材高精度地进行定位。以往,在将玻璃基材翻转为横向的姿态的阶段,由作业员进行定位,因此存在玻璃板的定位所需的时间变长的问题。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能够对玻璃基材高精度地进行定位。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部还具备对配置于所述工作台部的所述玻璃基材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玻璃基材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二步骤中,通过所述玻璃基材检测装置对所述工作台部中的所述玻璃基材的位置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出的位置来调整所述工作台部的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对玻璃基材更高精度地进行定位。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部具备一边吸附所述玻璃基材一边搬运所述玻璃基材的第一输送机,在所述第三步骤中,通过所述第一输送机将所述玻璃基材转移至所述第二搬运装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三步骤中,能够高效地将玻璃基材从工作台部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部具备使所述玻璃基材浮起的空气浮起部,在所述第三步骤中,通过所述空气浮起部使所述玻璃基材从所述工作台部浮起。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三步骤中,能够高效地将玻璃基材从工作台部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在将所述工作台部设为横向的姿态时所述工作台部与空气配管连接,在所述第三步骤中,从所述空气配管向所述空气浮起部供给空气。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三步骤中,能够可靠地向空气浮起部供给空气,高效地将玻璃基材从工作台部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部具有对所述工作台部上的所述玻璃基材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在所述第二步骤中,在通过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玻璃基材之后,且在所述玻璃基材的整面贴附于所述工作台部之前,开始所述工作台部的翻转。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二步骤中,能够尽早地翻转工作台部,因此能够高效地变更玻璃基材的姿态,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骤中,所述玻璃基材的板厚越厚,则在越早的时刻开始所述工作台部的翻转。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二步骤中,能够更尽早地翻转工作台部,因此能够高效地变更玻璃基材的姿态,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骤中,通过伺服电动机沿所述玻璃基材的宽度方向驱动所述工作台部,从而对所述工作台部相对于所述玻璃基材的宽度方向的配置进行调整。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翻转了玻璃基材后的步骤中,无需调整玻璃基材的位置,因此能够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搬运装置具备一边吸附所述玻璃基材一边搬运所述玻璃基材的第二输送机,在所述第四步骤中,通过所述第二输送机来搬运所述玻璃基材。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四步骤中,能够高效地搬运玻璃基材,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步骤至所述第四步骤的期间,所述玻璃基材在搬运面配置有片状缓冲件。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不损伤玻璃基材而高效地搬运玻璃基材。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将所述玻璃基材配置在两个部位,通过所述第一搬运装置从两个部位朝向所述翻转台搬运所述玻璃基材。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具备:第一搬运装置,其将玻璃基材以纵向的姿态一边把持一边搬运;翻转台,其具有能够翻转为纵向和横向的工作台部,且翻转配置于所述工作台部的所述玻璃基材的姿态;以及第二搬运装置,其具有输送机,并通过所述输送机来搬运由所述翻转台而将姿态变更为横向的所述玻璃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部被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所述玻璃板制造装置具备:驱动部,其驱动所述工作台部绕所述轴部旋转;位移部,其使所述工作台部沿所述轴部的轴向位移;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驱动部与所述位移部的动作。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将玻璃基材的姿态由纵向变更为横向,从而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通过所述驱动部而使所述工作台部由纵向翻转为横向的期间,通过所述位移部来调整所述工作台部相对于所述轴部的轴向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尽早地翻转工作台部,因此能够高效地变更玻璃基材的姿态,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发明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起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制造装置,能够高效地将玻璃基材的姿态由纵向变更为横向,从而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而进行的玻璃板的制造状况(step-1)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而进行的玻璃板的制造状况(step-1)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而进行的玻璃板的制造状况(step-2)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而进行的玻璃板的制造状况(step-2)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而进行的玻璃板的制造状况(step-1~step-3)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而进行的玻璃板的制造状况(step-3~step-4)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的玻璃基材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如图1所示,在玻璃板制造装置的周围,规定由相互正交的x、y、z轴构成的三维坐标系。需要说明的是,x轴方向与y轴方向为水平,z轴方向为铅垂。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1是为了由玻璃基材g制造玻璃板(未图示),而在切断工序(未图示)的上游部将玻璃基材g的姿态由纵向变更为横向,并且将玻璃基材g向所述切断工序搬运的装置,该玻璃板制造装置1具备第一搬运装置10、翻转台20以及第二搬运装置30。

玻璃板制造装置1所处理的玻璃基材g是将通过下拉法、浮动法而连续成形的玻璃带切断为规定的长度,从而为所述切断工序所准备的玻璃板。在玻璃基材g配置有用于对该玻璃基材g的搬运面进行保护的缓冲片s,在玻璃板制造装置1中,该玻璃基材g以配置有缓冲片s的状态被搬运。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于配置有缓冲片s的玻璃基材g,存在省略缓冲片s的记载以及图示的情况。

然后,将玻璃基材g以纵向的姿态进行层叠准备以使其立靠在形成于托板40的倾斜面41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中所谓的“纵向的姿态”是指认为玻璃基材g处于具有上端部的状态,广泛包括能够把持该上端部的姿态,包括从铅垂方向倾斜的姿态即“大致纵向的姿态”。

这里,对第一搬运装置10进行说明。

第一搬运装置10是用于将以纵向的姿态层叠于托板40的玻璃基材g以保持其纵向的姿态的方式搬运至翻转台20的装置,该第一搬运装置10具备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夹紧部11、11、以及位移部12。

夹紧部11是用于把持玻璃基材g的部位,其从位移部12朝向下方而突出设置,且构成为能够对位于夹紧部11的下方的纵向的玻璃基材g的上端部进行把持。

位移部12是支承夹紧部11、11的部位,其由横动装置、机械臂等未图示的位移装置支承,且构成为能够在x、y、z的各轴向上位移。

并且,第一搬运装置10构成为将在托板40上层叠的玻璃基材g搬运至翻转台20,且停止由夹紧部11、11进行的把持,从而能够将玻璃基材g以保持其纵向的姿态的方式转移至翻转台20。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夹紧部11、11对在托板40上层叠的玻璃基材g进行把持时,也可以通过作业者的帮助,对夹紧部11与玻璃基材g的相对位置进行微调。

这里,对翻转台20进行说明。

翻转台20是用于将纵向的姿态的玻璃基材g翻转为横向的姿态,并且将变更了姿态的玻璃基材g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30的装置,该翻转台20具备工作台部21、轴部22、轴支承部23以及轴位移部24等。

工作台部21是在将玻璃基材g的姿态翻转时,形成有用于使该玻璃基材g贴附的面即配置面25的工作台状的部位。另外,工作台部21通过轴部22以能够绕该轴部22的轴心转动的状态而被支承。

轴部22是用于将工作台部21支承为能够转动的轴状的部位,该轴部22由轴支承部23支承为其轴心方向与x轴方向平行,工作台部21构成为能够绕轴部22的轴心转动。

轴支承部23是将轴部22的两端支承为能够转动的部位,如图3所示,该轴支承部23具备驱动轴部22旋转的电动机m1。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轴位移部24是将轴支承部23支承为能够朝向x轴方向位移的部位,轴支承部23(以及轴部22以及工作台部21)构成为能够朝向x轴方向位移。另外,如图3所示,轴位移部24具备使轴支承部23沿x轴方向位移的伺服电动机m2。

翻转台20在配置面25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使玻璃基材g浮起的成为空气浮起部的空气喷出孔26、26……。在多个空气喷出孔26、26……连接有未图示的空气供给源,将由空气供给源供给的空气从多个空气喷出孔26、26……喷出,从而构成为能够使玻璃基材g从配置面25浮起。

另外,在翻转台20配备有用于对配置于配置面25的玻璃基材g进行搬运的第一输送机27、27。

第一输送机27由环形带构成,该环形带被未图示的电动机等驱动源驱动而沿周向旋转。

另外,在所述环形带形成有图2所示那样的多个吸引孔28、28。并且,在吸引孔28连接有未图示的真空泵等吸引机构,通过所述吸引机构从吸引孔28吸引空气,从而构成为能够吸附与该吸引孔28接触的玻璃基材g。

并且,第一输送机27构成为通过吸引孔28、28……而能够将配置于配置面25的玻璃基材g吸附并保持,并且构成为在吸附玻璃基材g的状态下使环形带转动,从而能够将玻璃基材g朝向y轴方向(环形带的转动方向)搬运。

需要说明的是,处于纵向的姿态的被转移至翻转台20的配置面25处的玻璃基材g的宽度方向朝向x轴方向。另外,在将翻转台20设为横向的姿态时,配置面25上的玻璃基材g的宽度方向朝向x轴方向,长度方向朝向y轴方向,厚度方向朝向z轴方向。

如图2所示,在翻转台20配备有用于对在配置面25已配置玻璃基材g这一情况进行检测的传感器29。

并且,在翻转台20连接有图3所示那样的控制装置50。

控制装置50是用于对构成翻转台20的轴支承部23与轴位移部24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装置,轴支承部23、轴位移部24以及传感器29与控制装置50连接。传感器29构成为对在配置面25已配置玻璃基材g这一情况进行检测,并将表示该内容的信号向控制装置50输出。

在翻转台20处,当通过传感器29检测到在配置面25已配置玻璃基材g时,将表示该内容的信号输入至控制装置50,并以该信号为触发信号,通过控制装置50对轴支承部23与轴位移部24的动作进行控制。

翻转台20构成为通过轴支承部23所配备的电动机m1来使轴部22旋转从而使工作台部21转动,遵循来自控制装置50的指令而能够将工作台部21的姿态变更为纵向或横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了通过电动机m1来使轴部22旋转,从而使工作台部21转动的结构,但也可以构成为例如使用致动器,通过与工作台部21连接的所述致动器的伸展以及收缩而使工作台部21绕轴部22转动,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结构。

轴位移部24通过将轴位移部24所配备的伺服电动机m2与直动引导构件(未图示)组合而构成,遵循来自控制装置50的指令而使伺服电动机m2动作,从而能够使轴支承部23沿x轴方向位移。

根据这样的结构,翻转台20通过轴位移部24,能够在对工作台部21高精度地进行定位的同时使工作台部21沿x轴方向位移,能够对玻璃基材g相对于x轴方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调整。

另外,翻转台20构成为根据玻璃基材g的产品信息(玻璃基材g的尺寸、缺陷位置)而对玻璃基材g的配置位置进行调整。

另外,翻转台20构成为在通过轴支承部23而使轴部22转动的期间,能够使轴位移部24动作,能够在将以纵向的姿态沿工作台部21配置的玻璃基材g通过工作台部21进行翻转从而变更为横向的姿态的同时,调整x轴方向的配置。

这里,对第二搬运装置30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二搬运装置30是用于将通过翻转台20而翻转为横向的姿态的玻璃基材g朝向后续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切断工序)而沿y轴方向搬运的输送装置,该第二搬运装置30具备第二输送机31以及腔室32。

第二输送机31包括环状的搬运带33以及带轮34,在搬运带33的表面形成有多个贯通孔35、35……。并且,在搬运带33的背侧的与多个贯通孔35、35相应的位置配置有腔室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仅图示出一个带轮34,但搬运带33卷绕于多个(至少一对)带轮34、34之间。

第二搬运装置30构成为以搬运带33的上表面水平的姿态配置,通过未图示的排气设备对腔室32的内部进行排气,从而能够吸附与贯通孔35、35……接触的缓冲片s。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搬运装置30中,通过向腔室32供给空气,能够使空气从贯通孔35、35……喷出,由此能够使搬运带33上的缓冲片s以及玻璃基材g浮起。由此,第二搬运装置30能够构成为可根据作业的状况切换向腔室32的排气和供气。

搬运带33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等驱动源来驱动带轮34旋转,从而被驱动而沿周向旋转。

并且,第二搬运装置30构成为能够将载置于搬运带33的上表面的缓冲片s(以及玻璃基材g)吸附并保持,并且构成为在吸附缓冲片s的状态下使搬运带33转动,从而能够搬运玻璃基材g。

接下来,对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首先,使用一个夹紧部11对以纵向的姿态层叠于托板40的玻璃基材g进行把持,通过第一搬运装置10将该玻璃基板g搬运至翻转台20的规定位置,并将玻璃基材g从第一搬运装置10转移至设为纵向的姿态的翻转台20(step-1)。

此时的翻转台20的玻璃基材g被搬运的“规定位置”优选始终为相同位置,更优选为构成为将工作台部21的x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设为“规定位置”,以使玻璃基材g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与“规定位置”一致的方式进行搬运。

被转移至翻转台20的玻璃基材g通过第一输送机27、27而被吸附且保持于配置面25,在维持纵向的姿态的同时被配置于配置面25。

另外,如图6所示,在(step-1)中,在将玻璃基材g从第一搬运装置10被转移至翻转台20时,玻璃基材g相对于配置面25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加。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构成为在玻璃基材g的大约下半部分的部位与配置面25接触时,能够通过传感器29检测到玻璃基材g。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传感器29的配置位置为例示,对于通过传感器29而对玻璃基材g的哪个部位进行检测,根据玻璃基材g的规格等来适当选择最佳的位置。

在这样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通过传感器29检测到玻璃基材g后,经过若干时间后,玻璃基材g(更详细而言,为配置于玻璃基材g的缓冲片s)的整面与配置面25接触。

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考虑到从传感器29检测到玻璃基材g起至玻璃基材g的整面与配置面25接触为止的时间,在通过传感器29检测到玻璃基材g起至规定时间后,且在玻璃基材g与配置面25全面接触之前,开始工作台部21的转动。

此时的“规定时间”根据玻璃基材g的厚度而变更,具体而言,玻璃基材g的厚度越大,则“规定时间”越短,在通过传感器29检测到玻璃基材g后的较早的时刻开始工作台部21的翻转。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玻璃基材g与配置面25全面接触之前开始工作台部21的转动,因此能够提高翻转玻璃基材g的作业效率。

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工作台部21具有对工作台部21上的玻璃基材g进行检测的传感器29,在(step-2)中,在通过传感器29检测到玻璃基材g之后,且在玻璃基材g的整面沿着工作台部21之前,开始工作台部21的翻转。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step-2)中,能够尽早地翻转工作台部21,因此能够高效地变更玻璃基材g的姿态,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step-2)中,玻璃基材g的厚度越大,则在越早的时刻开始工作台部21的翻转。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step-2)中,能够更尽早地翻转工作台部21,因此能够高效地变更玻璃基材g的姿态,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接下来,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如图4以及图7至图9所示,翻转工作台部21(step-2)。

具体而言,以由传感器29(参照图3)进行的配置面25中的玻璃基材g的检测为触发信号,通过轴支承部23使轴部22旋转,将工作台部21由“纵向的姿态”转动至“横向的姿态”,从而将玻璃基材g由“纵向的姿态”翻转为“横向的姿态”。

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构成为在通过传感器29检测到在配置面25已配置玻璃基材g时,根据来自控制装置50的指令,在规定时间后,通过轴支承部23转动轴部22。

向控制装置50输入与玻璃基材g的板厚相关的信息,根据玻璃基材g的板厚而变更所述“规定时间”。具体而言,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构成为玻璃基材g的板厚越薄,则“规定时间”越长。

另外,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如图8所示,在(step-2)的期间(即,将玻璃基材g由纵向的姿态翻转为横向的姿态的期间),通过轴位移部24使工作台部21位移,从而对配置于配置面25的玻璃基材g相对于x轴方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调整。

例如,在层叠于托板40的玻璃基材g具有缺陷部(未图示),且该缺陷部的位置已知的情况下,为了从不具有缺陷部的部分切出玻璃板,需要考虑缺陷部的位置,从而调整玻璃基材g的配置。

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基材g的制造方法中,构成为将玻璃基材g的产品信息输入至控制装置50,能够根据玻璃基材g的产品信息对玻璃基材g相对于x轴方向的配置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从不具有缺陷部的部分切出玻璃板。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玻璃基材g的产品信息,可以使用批量信息,针对各批量预先调查缺陷位置,而对各批量变更配置位置。

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构成为在转动工作台部21的期间,完成工作台部21相对于x轴方向的位置的调整,因此不会由于调整玻璃基材g的配置而使玻璃基材g的姿态的翻转作业所需的时间延长,并且无需作业者来调整玻璃基材g的配置。

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具备:第一步骤(step-1),通过具有夹紧部11、11的第一搬运装置10,利用夹紧部11、11而将玻璃基材g以纵向的姿态一边把持一边搬运;第二步骤(step-2),在(step-1)之后,在使具有配置玻璃基材g且能够翻转为纵向和横向的工作台部21的翻转台20将工作台部21设为纵向的姿态的状态下,将玻璃基材g从第一搬运装置10转移至工作台部21,将工作台部21翻转为横向,从而将玻璃基材g的姿态变更为横向;第三步骤(step-3),在(step-2)之后,将横向的姿态的玻璃基材g从翻转台20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30;以及第四步骤(step-4),在(step-3)之后,通过第二搬运装置30搬运横向的姿态的玻璃基材g。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1具备:第一搬运装置10,其具有夹紧部11、11,第一搬运装置10通过该夹紧部11、11将玻璃基材g以纵向的姿态一边把持一边搬运;翻转台20,其具有能够翻转为纵向和横向的工作台部21,翻转台20将配置于工作台部21的玻璃基材g的姿态翻转;以及第二搬运装置30,其具有第二输送机31,第二搬运装置30通过第二输送机31来搬运由于翻转台20而将姿态变更为横向的玻璃基材g。工作台部21被轴部22支承为能够旋转,该工作台部21具备:驱动部即轴支承部23,其驱动工作台部21绕轴部22旋转;位移部即轴位移部24,其使工作台部21沿轴部22的轴向位移;以及控制装置50,其控制轴支承部23与轴位移部24的动作。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制造装置1,能够高效地将玻璃基材g的姿态由纵向变更为横向,从而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step-2)中,根据玻璃基材g的产品信息对工作台部21相对于玻璃基材g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配置进行调整。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能够对玻璃基材g高精度地进行定位。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step-2)中,通过伺服电动机m2将工作台部21向玻璃基材g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驱动,从而对工作台部21相对于玻璃基材g的宽度方向的配置进行调整。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翻转了玻璃基材g后的工序中,无需调整玻璃基材g的位置,因此能够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并且,构成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控制装置50通过轴支承部23而使工作台部21由纵向翻转为横向的期间,通过轴位移部24来调整工作台部21相对于轴部22的轴向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尽早地翻转工作台部,因此能够高效地变更玻璃基材g的姿态,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接下来,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如图4以及图10所示,在翻转台20处,在调整了玻璃基材g的x轴方向的配置的状态下,通过第一输送机27、27将玻璃基材g从翻转台20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30(step-3)。

(step-3)中的玻璃基材g从翻转台20向第二搬运装置30的转移是在通过多个吸引孔28、28……而将玻璃基材g以及缓冲片s吸附于第一输送机27的状态下进行的,不会在玻璃基材g与第一输送机27之间发生滑动等而能够顺利地转移。

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工作台部21具备一边吸附玻璃基材g一边搬运玻璃基材g的第一输送机即第一输送机27、27,在(step-3)中,通过第一输送机27、27将玻璃基材g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30。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step-3)中,能够高效地将玻璃基材g从工作台部21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30,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step-3)中的玻璃基材g的从翻转台20向第二搬运装置30的转移是在从多个空气喷出孔26、26……喷出空气而使玻璃基材g以及缓冲片s从配置面25浮起的状态下进行的,能够以使玻璃基材g在配置面25上滑动的方式顺利地转移玻璃基材g。

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工作台部21具备使玻璃基材g浮起的空气浮起部即多个空气喷出孔26、26……,在(step-3)中,通过多个空气喷出孔26、26……使玻璃基材g从工作台部21浮起。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第三步骤中,能够高效地将玻璃基材g从工作台部21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30,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如图9所示,玻璃板制造装置1在翻转台20的下方具备用于供给空气的空气配管60,空气配管60的端部朝向上方开放。另外,翻转台20在工作台部21的下表面具备与空气喷出孔26连通的空气配管的端部即空气连接部61。

空气配管60固定于支架62,该支架62设置于轴支承部23,该空气配管60构成为通过轴位移部24而使轴支承部23位移时,该空气配管60与轴支承部23一同位移。根据这样的结构,在轴支承部23位移时,空气配管60与空气连接部61的位置关系不会发生变化。

另外,空气配管60在比固定于轴支承部23的部位更靠空气的供给方向的上游侧处与软管等具有挠性的配管构件(未图示)连接,通过该具有挠性的配管构件来吸收轴支承部23的位移,从而防止空气配管60的破损。

而且,玻璃板制造装置1构成为,在(step-2)中,在翻转台20翻转为横向的姿态时,空气连接部61与空气配管60连接,从而高效地进行空气配管60与空气连接部61的连接以及脱离。

像这样在玻璃板制造装置1中构成为,通过翻转台20的翻转动作,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向空气喷出孔26供给空气,在(step-3)中,能够可靠地向空气喷出孔26供给空气。

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工作台部21在(step-2)中,在将工作台部21设为横向的姿态时与空气配管60连接,在(step-3)中,从空气配管60向多个空气喷出孔26、26……供给空气。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step-3)中,能够可靠地向多个空气喷出孔26、26……供给空气,从而高效地将玻璃基材g从工作台部21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30,进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接下来,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如图4以及图10所示,将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30的玻璃基材g通过第二输送机31而朝向后续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切断工序)搬运(step-4)。

在第二搬运装置30中,通过腔室32而从形成于搬运带33的贯通孔35、35……吸引空气,从而能够一边吸附玻璃基材g一边搬运玻璃基材g,因此不会发生滑动而能够高效地搬运玻璃基材g。

这样,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转移至第二搬运装置30的时刻(step-4的时刻),玻璃基材g的x轴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已调节完毕,因此通过第二搬运装置30而直接向后续工序(切断工序)搬运,无需再次在后续工序中调整玻璃基材g的配置位置,能够避开具有缺陷部的位置而切出玻璃板。

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第二搬运装置30具备一边吸附玻璃基材g一边搬运玻璃基材g的第二输送机即第二输送机31,在(step-4)中,通过第二输送机31搬运玻璃基材g。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step-4)中,能够高效地搬运玻璃基材g,从而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在(step-1)至(step-4)的期间,玻璃基材g在搬运面配置有片状缓冲件即缓冲片s。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不损伤玻璃基材g而高效地进行搬运。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将预先准备放置基材g的托板40配置在两个部位。因此,在图11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2中,将托板40配置在两个部位。玻璃板制造装置2以能够通过第一搬运装置10从左右任一方的托板40、40朝向翻转台20搬运玻璃基材g的方式设定第一搬运装置10的可动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玻璃板制造装置2中,除了托板40的配置数量和第一搬运装置10的可动范围的设定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结构相同。

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2时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通过构成为在两个部位配置托板40、40,从而在其中任一方的托板40上没有玻璃基材g时,不停止玻璃板制造装置2,而能够立刻从另一方的托板40供给玻璃基材g。因此,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2时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通过省略托板40的替换所需的时间,能够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即,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step-1)中,将玻璃基材g配置在两个部位,通过第一搬运装置10从两个部位朝向翻转台20搬运玻璃基材g,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高效地制造玻璃板。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更优选构成为具备对转移至翻转台20的工作台部21上的玻璃基材g的位置进行检测的工序。

在图1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3中构成为,在工作台部21中,具备对配置面25上的玻璃基材g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需要说明的是,在玻璃板制造装置3中。除了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1的结构相同。

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是对配置面25上的玻璃基材g的配置位置进行检测的装置,如图13所示,该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具备导轨71、主体壳体72、轴构件73、抵接构件74、弹簧构件75以及位置检测传感器76等。

导轨71是将主体壳体72支承为能够在直线上往返的构件,在翻转台20的玻璃基材g的搬运方向中的上游侧的端部,以与工作台部21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式附设于该工作台部21。

主体壳体72是将用于与玻璃基材g接触的部位即抵接构件74支承为能够位移并且用于收容位置检测传感器76的部位,构成为能够以未图示的伺服电动机作为驱动源而沿着导轨71往返位移。

轴构件73是支承抵接构件74的构件,构成为贯穿形成于主体壳体72的一对孔部77、77,且能够与主体壳体72的位移方向平行地位移。

并且,在轴构件73的一端固定有抵接构件74。

抵接构件74是与玻璃基材g抵接的构件,使用在与玻璃基材g接触时不会对玻璃基材g造成损伤的材质(例如,树脂)构成。抵接构件74以该抵接构件74的下端位置成为比配置面25上的玻璃基材g的表面的位置更接近配置面25的位置的方式调整位置而配置。

另外,轴构件73贯穿弹簧构件75。弹簧构件75配置在主体壳体72与固定在轴构件73上的凸缘部78之间。

在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中构成为,在抵接构件74向主体壳体72侧位移时,弹簧构件75被凸缘部78压缩,通过利用弹簧构件75来吸收抵接构件74与玻璃基材g接触时的冲击,从而防止玻璃基材g的破损。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中,位置检测传感器76由线性编码器构成,且具备传感器部76a与标尺部76b。传感器部76a具备向标尺部76b照射光的光源、以及接收由标尺部76b反射的光的受光元件。位置检测传感器76构成为通过传感器部76a来取得标尺部76b的刻度从而对抵接构件74的移动量进行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玻璃板制造装置3中的位置检测传感器76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线性编码器。

这里,对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的动作进行说明。

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构成为,在通过翻转台20的传感器29检测到在工作台部21的配置面25已配置玻璃基材g(以及缓冲片s)时,使主体壳体72沿着导轨71朝向玻璃基材g位移。此时,使主体壳体72位移的目标位置为能够通过抵接构件74按压玻璃基材g的端面的位置(即,略微超过与玻璃基材g接触的位置的位置)。

这里,在配置面25的预定位置存在有玻璃基材g时,抵接构件74与玻璃基材g接触,在抵接构件74与玻璃基材g接触后,使主体壳体72向玻璃基材g侧进一步位移,从而使抵接构件74向主体壳体72侧位移,进而压缩弹簧构件75。

在抵接构件74向主体壳体72侧位移时,通过位置检测传感器76对抵接构件74的移动量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玻璃基材g的端部的位置的相关信息。

而且,在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玻璃板制造装置3中,根据此时由位置检测传感器76检测到的玻璃基材g的位置,进行目前的玻璃基材g的位置是否在适于后续工序(例如切断工序)的加工的位置的判断。

并且,构成为若目前的玻璃基材g的位置并非适于后续工序的加工的位置,则将玻璃基材g的位置信息反馈至翻转台20的轴位移部24,从而对玻璃基材g的位置进行适当地调整。需要说明的是,若目前的玻璃基材g的位置为适于后续工序的加工的位置,则直接继续加工。

另外,在位置检测传感器76未检测到抵接构件74的移动时,即在预定的位置不存在玻璃基材g。此时,假设玻璃基材g的转移失败、玻璃基材g发生破损、玻璃基材g的配置发生偏移等,从而立刻停止玻璃板制造装置3。

即,在使用玻璃板制造装置3时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工作台部21还具备对配置于该工作台部21的玻璃基材g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在(step-2)中,通过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对该工作台部21中的玻璃基材g的位置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位置调整工作台部21的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对玻璃基材g更高精度地进行定位。

根据这样的结构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制造装置3,能够通过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对玻璃基材g的位置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判断配置面25中的玻璃基材g的配置是否适当,能够将玻璃基材g更高精度地定位于工作台部21,从而防止在后续工序中实施不适当的加工。

另外,根据这样的结构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制造装置3,能够通过玻璃基材检测装置70对玻璃基材g转移失败、玻璃基材g发生破损等情况进行检测,因此能够立刻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实现生产停止期间的缩短。

附图标记说明

1玻璃板制造装置

10第一搬运装置

20翻转台

21工作台部

22轴部

23轴支承部

24轴位移部

26空气喷出孔

27第一输送机

30第二搬运装置

31第二输送机

60空气配管

70玻璃基材检测装置

g玻璃基材

s缓冲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