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油麦菜种植的缓控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1461发布日期:2018-08-21 17:3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现代农业产业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油麦菜种植的缓控肥。
背景技术
:油麦菜,别名莜麦菜,又叫苦菜、生菜,属菊科、莴苣属植物,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淡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大量钙、铁、等营养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凤尾”之称。油麦菜一般采取平畦栽培,油麦菜有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行株距20厘米左右。定植前深翻施足基肥,平畦栽培。春播露地移栽,施足腐熟厩肥,肥水适中,有利于油麦菜正常生长,定植后约一个月,或从约15片叶时即可开始采收,通常在早晨进行,将充分长大、厚实而脆嫩的绿色叶片用手掰下即可。油麦菜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的一种,叶片较长呈长披针形,色泽淡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油麦菜的营养价值和生菜基本相同,略高于生菜。油麦菜在叶片快速生长中所需要的养分较多,反复施肥不仅不能利用率低,而且会造成烧苗,叶片硝酸盐积累量增高的问题,种植得到的油麦菜不符合绿色营养标准。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油麦菜种植的缓控肥,提高了油麦菜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化肥施用量,缓解无机肥对油麦菜品质的负面影响。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油麦菜种植的缓控肥,将调配得到的营养肥料加工成粒径大小在2-3毫米范围的颗粒,使用制备得到的膜材料进行包膜,所述膜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粉煤灰70-80份、淀粉液40-45份、蓖麻油8-10份、聚乙烯醇6.6-6.8份、丙烯酰胺4.5-4.8份、硬脂酸3.2-3.4份、马来酸酐2.0-2.3份、乙醇15-18份、水25-30份、助剂2-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醇、丙烯酰胺加入到水中,浸泡30-40分钟,加热至82-85℃,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将硬脂酸、马来酸酐加入到乙醇中,加热至80-85℃搅拌溶解,将二者溶解液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入助剂,在55-58℃下反应2-3小时,搅拌转速在60-70转/分钟之间;(2)反应结束后,将粉碎灰在200-230℃下烧结1-2小时,降温至20-25℃,加入淀粉液,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40-50℃,边搅拌边加入蓖麻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混合反应液添加到粉煤灰混合物中,在300-400转/分钟下快速搅拌20-30分钟,再以40-50转/分钟的低速搅拌3-4小时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营养肥料中氮含量在40-45%范围,磷含量在20-25%范围,钾含量在15-18%范围,剩余为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淀粉液质量浓度为16-2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助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氧化镁12-15份、氧化硅10-12份、氧化钙8-10份、硫酸钡2-3份、硫粉1-2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包膜过程为:将营养肥料加热至45-50℃,在圆盘转动下,将膜材料添加到转鼓中,利用相互摩擦使膜材料在运动的肥料颗粒表面铺展均匀,风干冷却后最终形成光滑致密的包膜缓控肥。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包膜厚度为0.2-0.3毫米。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油麦菜种植中肥料利用不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油麦菜种植的缓控肥,制备得到的缓控肥能够调节养分释放模式,通过微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远远不断释放养分,以提高油麦菜产量与品质为目的,克服了无机肥使用对土壤酸碱化、盐渍化的不利影响,与直接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比,对氮肥的利用效率提高了23-24%,硝酸盐含量下降15.0-16.0%,维生素c含量提高6-8%,产量提高了12-14%,本发明不仅能够改善油麦菜品质,提高了油麦菜的营养价值,还能解决施肥把控不足和过剩导致的不良问题,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实现油麦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油麦菜种植的缓控肥,将调配得到的营养肥料加工成粒径大小在2-3毫米范围的颗粒,使用制备得到的膜材料进行包膜,所述膜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粉煤灰70份、淀粉液40份、蓖麻油8份、聚乙烯醇6.6份、丙烯酰胺4.5份、硬脂酸3.2份、马来酸酐2.0份、乙醇15份、水25份、助剂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醇、丙烯酰胺加入到水中,浸泡30分钟,加热至82℃,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将硬脂酸、马来酸酐加入到乙醇中,加热至80℃搅拌溶解,将二者溶解液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入助剂,在55℃下反应2小时,搅拌转速在60-70转/分钟之间;(2)反应结束后,将粉碎灰在200℃下烧结1小时,降温至20℃,加入淀粉液,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40℃,边搅拌边加入蓖麻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混合反应液添加到粉煤灰混合物中,在300转/分钟下快速搅拌20分钟,再以40转/分钟的低速搅拌3小时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营养肥料中氮含量在40-45%范围,磷含量在20-25%范围,钾含量在15-18%范围,剩余为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淀粉液质量浓度为1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助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氧化镁12份、氧化硅10份、氧化钙8份、硫酸钡2份、硫粉1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包膜过程为:将营养肥料加热至45℃,在圆盘转动下,将膜材料添加到转鼓中,利用相互摩擦使膜材料在运动的肥料颗粒表面铺展均匀,风干冷却后最终形成光滑致密的包膜缓控肥。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包膜厚度为0.2毫米。实施例2一种适用于油麦菜种植的缓控肥,将调配得到的营养肥料加工成粒径大小在2-3毫米范围的颗粒,使用制备得到的膜材料进行包膜,所述膜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粉煤灰75份、淀粉液42份、蓖麻油9份、聚乙烯醇6.7份、丙烯酰胺4.6份、硬脂酸3.3份、马来酸酐2.1份、乙醇16份、水28份、助剂2.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醇、丙烯酰胺加入到水中,浸泡35分钟,加热至83℃,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将硬脂酸、马来酸酐加入到乙醇中,加热至83℃搅拌溶解,将二者溶解液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入助剂,在56℃下反应2.5小时,搅拌转速在60-70转/分钟之间;(2)反应结束后,将粉碎灰在210℃下烧结1.5小时,降温至23℃,加入淀粉液,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45℃,边搅拌边加入蓖麻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混合反应液添加到粉煤灰混合物中,在350转/分钟下快速搅拌25分钟,再以45转/分钟的低速搅拌3.5小时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营养肥料中氮含量在40-45%范围,磷含量在20-25%范围,钾含量在15-18%范围,剩余为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淀粉液质量浓度为1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助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氧化镁13份、氧化硅11份、氧化钙9份、硫酸钡2.5份、硫粉1.5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包膜过程为:将营养肥料加热至48℃,在圆盘转动下,将膜材料添加到转鼓中,利用相互摩擦使膜材料在运动的肥料颗粒表面铺展均匀,风干冷却后最终形成光滑致密的包膜缓控肥。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包膜厚度为0.25毫米。实施例3一种适用于油麦菜种植的缓控肥,将调配得到的营养肥料加工成粒径大小在2-3毫米范围的颗粒,使用制备得到的膜材料进行包膜,所述膜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粉煤灰80份、淀粉液45份、蓖麻油10份、聚乙烯醇6.8份、丙烯酰胺4.8份、硬脂酸3.4份、马来酸酐2.3份、乙醇18份、水30份、助剂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醇、丙烯酰胺加入到水中,浸泡40分钟,加热至85℃,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将硬脂酸、马来酸酐加入到乙醇中,加热至85℃搅拌溶解,将二者溶解液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加入助剂,在58℃下反应3小时,搅拌转速在60-70转/分钟之间;(2)反应结束后,将粉碎灰在230℃下烧结2小时,降温至25℃,加入淀粉液,搅拌混合均匀,升温至50℃,边搅拌边加入蓖麻油,搅拌混合均匀后,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混合反应液添加到粉煤灰混合物中,在400转/分钟下快速搅拌30分钟,再以50转/分钟的低速搅拌4小时即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营养肥料中氮含量在40-45%范围,磷含量在20-25%范围,钾含量在15-18%范围,剩余为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淀粉液质量浓度为2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助剂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氧化镁15份、氧化硅12份、氧化钙10份、硫酸钡3份、硫粉2份。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包膜过程为:将营养肥料加热至50℃,在圆盘转动下,将膜材料添加到转鼓中,利用相互摩擦使膜材料在运动的肥料颗粒表面铺展均匀,风干冷却后最终形成光滑致密的包膜缓控肥。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包膜厚度为0.3毫米。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膜材料制备中省略粉煤灰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膜材料制备中省略粉煤灰的烧结处理过程,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膜材料制备中省略聚乙烯醇、丙烯酰胺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4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膜材料制备中省略硬脂酸、马来酸酐的添加,其余保持一致。对比实验分别使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的方法制备缓控肥,同时以公开号为cn102020517a的一种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的方案作为对照组,同时以直接使用肥料的方法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应用到相同种苗的油麦菜种植上,进行施肥管理,保持试验中各组无关变量一致,对收获得到的油麦菜进行产量以及营养成分测定,统计结果,进行比较,最终记录如下表所示:项目硝酸盐含量下降(%)维生素c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产量提高(%)实施例115.67.323.513.6实施例215.97.623.813.8实施例315.37.023.113.4对比例110.24.313.86.2对比例212.54.915.08.6对比例36.53.08.65.3对比例46.83.29.05.4对照组3.51.86.43.2空白对照组对照对照对照对照本发明不仅能够改善油麦菜品质,提高了油麦菜的营养价值,还能解决施肥把控不足和过剩导致的不良问题,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能够实现油麦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