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缩拼接的电致变色夹胶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0297发布日期:2018-10-12 23:0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致变色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内缩拼接的电致变色夹胶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带电离子与材料发生掺杂和去掺杂,导致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材料的光学性能在可见光红外吸收区域内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其宏观的表现为色彩及透明度的变化。利用该性能制备的电致变色玻璃能对太阳光的辐射进行智能调节,可选择性的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并解决日渐严重的城市光污染问题,代表着当今最先进的建筑节能玻璃技术。

目前建筑领域进入量产应用的电致变色玻璃主要是基于三氧化钨作为变色材料的全固态无机电致变色玻璃。无机电致变色玻璃原片的生产方式为,在玻璃基板上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镀上复合功能层。复合功能层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离子阻挡层、第一导电层、ec堆叠层、第二导电层;当通过第一和第二导电层对ec堆叠层施加电压时,复合功能层可以实现透明态和着色态之间的变化,表现为电致变色玻璃实现变色。

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技术,由于受到基板架和镀膜腔体的限制,变色玻璃的尺寸有限。一旦门窗或者幕墙的尺寸大于变色玻璃基板本身,尺寸的不足将严重限制电致变色玻璃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拼接大尺寸的电致变色夹胶中空玻璃,可以解决电致变色玻璃基板的尺寸的限制问题,而且可以将拼接缝控制在中空腔体内侧,保证中空玻璃良好的气密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缩拼接的电致变色夹胶中空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夹胶用玻璃基板、胶片层、变色玻璃组件和中空用玻璃基板,其中变色玻璃组件的正面或背面上设置有电致变色镀膜层,中空用玻璃基板与夹胶用玻璃基板之间通过环形间隔条形成有中空腔,所述胶片层、变色玻璃组件和电致变色镀膜层内置在该中空腔内,所述变色玻璃组件包括单列多排并间隙隔开的变色玻璃基板。

一种内缩拼接的电致变色夹胶中空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夹胶用玻璃基板、胶片层、变色玻璃组件和中空用玻璃基板,其中变色玻璃组件的正面或背面上设置有电致变色镀膜层,中空用玻璃基板与夹胶用玻璃基板之间通过环形间隔条形成有中空腔,所述胶片层、变色玻璃组件和电致变色镀膜层内置在该中空腔内,所述变色玻璃组件包括多列多排并间隙隔开的变色玻璃基板。

优选地,所述夹胶用玻璃基板在平面方向的尺寸大于变色玻璃组件,其平面方向的尺寸差在夹胶用玻璃基板的周边形成有边槽,所述环形间隔条的一侧置于该边槽上。

优选地,所述边槽的宽度为1~200mm。

优选地,所述变色玻璃组件靠近夹胶用玻璃基板边缘的区域形成有激光清边区,该激光清边区的宽度为0.1~20mm。

优选地,每一块变色玻璃基板连接单独的控制器或者共享一个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镀膜层上设置有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该第一汇流条用于连接电致变色镀膜层的第一导电层,该第二汇流条用于连接电致变色镀膜层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均通过电极与外接导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极贯穿所述环形间隔条的宽度覆盖区域,电极的一端置于中空腔内侧、并通过导电连接体与第一汇流条或第二汇流条连接,电极的另一端置于中空腔外侧、并与所述外接导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极的厚度为0.001~0.5毫米。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拼接实现大尺寸电致夹胶玻璃,相邻两块拼接的变色玻璃之间的不变色区域最低可以控制在6mm以内,外观美观,气密性良好,可以分区变色,满足市场上对大尺寸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致变色夹胶中空玻璃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致变色夹胶中空玻璃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空玻璃的间隔条在单列多排变色玻璃基板上的布置方式;

图4本发明中空玻璃的间隔条在多列多排变色玻璃基板上的布置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电致变色夹胶中空玻璃包括依次叠置的夹胶用玻璃基板11、胶片层12、变色玻璃组件13和中空用玻璃基板20,其中变色玻璃组件上设置有电致变色镀膜层14,该电致变色镀膜层从下往上依次是离子阻挡层、第一导电层、ec堆叠层和第二导电层,在第二导电层上还可以设置一层保护层。

所述电致变色镀膜层14可以与胶片层12接触,参照图2,也可以是变色玻璃组件的非镀膜面通过胶片层与夹胶用玻璃基板11接触,参照图1。

所述中空用玻璃基板20与夹胶用玻璃基板之间通过环形间隔条21形成有中空腔22,所述胶片层、变色玻璃组件和电致变色镀膜层全部内置在该中空腔内,形成为内缩结构,有效的提高气密性。

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变色玻璃基板拼装在一起,满足大尺寸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的需求。一种方式是,变色玻璃组件13采用单列多排并间隙隔开的变色玻璃基板15,每一排包括至少两个变色玻璃基板,如图3所示,采用单列三个变色玻璃基板拼接。另一种方式是,变色玻璃组件13采用多列多排并间隙隔开的变色玻璃基板15,每一列每一排均包括至少两个变色玻璃基板,如图4所示,采用两列两排变色玻璃基板拼接。

所述间隙16为相邻变色玻璃基板之间的拼缝,拼缝的上下两边,即相邻两块电致变色玻璃的相邻两边保持平行。拼缝的宽度为0.5~10mm,优选为0.5~2mm。

所述夹胶用玻璃基板11在平面方向的尺寸大于变色玻璃基板15,其平面方向的尺寸差在夹胶用玻璃基板的周边形成有边槽18,四个边的边槽宽度基本相同,边槽的宽度为1~200mm,优选为2~5mm。夹胶用玻璃的每一边的边长比对应的变色玻璃边长和间隙的总和大2~20mm,优选为2~10mm。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间隔条21的一侧直接落在所述边槽上,将胶片层、变色玻璃组件和电致变色镀膜层全部内置在该中空腔内。

所述变色玻璃基板15靠近夹胶用玻璃基板边缘的位置具有激光清边区19,该区域内的复合膜层被激光清除,使得变色玻璃基板裸露,激光清边区裸露的玻璃基板在后期与间隔条或者胶片层接触时,比带有镀膜层的玻璃具有更好的粘结强度和水汽密封效果,参照图1。激光清边区的宽度为0.1~20mm,优选5~15mm。为了保持较窄的不变色区域,可选的,拼缝两侧的电致变色玻璃镀膜层可以不进行激光清边,参照图2。

所述电致变色镀膜层14上设置有第一汇流条141和第二汇流条142,该第一汇流条用于连接电致变色镀膜层的第一导电层,该第二汇流条用于连接电致变色镀膜层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均通过电极143与外接导线144连接。

所述电极143设置在夹胶用玻璃基板11上,该电极贯穿环形间隔条21的宽度覆盖区域,电极的一端置于中空腔内侧、并通过导电连接体145与第一汇流条或第二汇流条连接,电极的另一端置于中空腔外侧、并与所述外接导线实现电连接,可以采用锡焊的方式,进而可以外接电源和控制器。所述电极的厚度为0.001~0.5毫米,可以采用导电银浆,配合丝网印刷的方式进行加工。

上述每一块变色玻璃基板可以连接单独的控制器,也可以共享一个控制器,其中单独控制器能够实现分区变色。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