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硝酸钠光伏玻璃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1421发布日期:2019-01-18 23:3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硝酸钠光伏玻璃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硝酸钠光伏玻璃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玻璃中大多含有硝酸钠,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1711277050.4公开一种轻量玻璃配方,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石英砂38-40%,纯碱22-26%,方解石32-34%,白云石18-20%,红丹28-34%,硼砂15-19%,硝酸钠18-20%,硝酸钾8-12%,氧化锌7-11%。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38%石英砂,22%纯碱,32%方解石,18%白云石,28%红丹,15%硼砂,18%硝酸钠,8%硝酸钾,7%氧化锌。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40%石英砂,26%纯碱,34%方解石,20%白云石,34%红丹,19%硼砂,20%硝酸钠,12%硝酸钾,11%氧化锌。配方中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是:39%石英砂,24%纯碱,33%方解石,19%白云石,31%红丹,17%硼砂,19%硝酸钠,10%硝酸钾,9%氧化锌。该发明与市场上其它大多数玻璃技术类似,均含有硝酸钠,硝酸钠在其中起到氧化作用,作为脱色剂、消泡剂、澄清剂及氧化助熔剂。但是硝酸钠易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有刺激性,且具有对人体有害的毒性。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社会资源,而且氧化物的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所以玻璃原料的配方还有待改善。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玻璃澄清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环保,大大降低成本的无硝酸钠光伏玻璃的加工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硝酸钠光伏玻璃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玻璃原料,玻璃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石英砂2360-2370份;芒硝20-22份、纯碱740-750份、石灰质265-275份、白云石470-480份、氢氧化铝52-58份和焦锑酸钠9-11份;(2)利用熔炉对玻璃原料进行熔炼;将玻璃原料放入熔炉中加热形成玻璃流体;(3)通过金属浴室对玻璃流体进行浮法成型成初始玻璃板;(4)利用退火室对初始玻璃板进行退火形成成品玻璃板。在步骤(3)中,按照以下步骤成型成品玻璃板,所述金属浴室包括处于下方盛装熔化锡液的浴槽,盖设于浴槽上方的顶盖,对浴槽供应熔化锡液的第一供应锡槽和第二供应锡槽,以及盛装从浴槽中流出的熔化锡液的第一收集锡槽和第二收集锡槽;所述第一供应锡槽和第二供应锡槽中的熔化锡液的液面高于所述浴槽中的熔化锡液的液面;所述熔炉的出料口与所述浴槽连通;所述出料口配设有流道控制闸板;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浴槽之间设有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变低的倾斜导流板,所述倾斜导流板的下端设有处于水平面内的初期铺平辊和平行处于初期铺平辊正下方的初期支撑辊,所述初期铺平辊与玻璃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初期铺平辊的两端配设有竖向设置的初期升降承载杆,所述初期升降承载杆穿过所述顶盖,所述初期升降承载杆的下端与所述初期铺平辊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所述初期升降承载杆的上端配设有初期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初期支撑辊处于熔化锡液的液面下方,所述初期支撑辊与所述浴槽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所述金属浴室内设有展平辊组;所述展平辊组包括与所述初期铺平辊相平行的上游基辊和下游基辊,与初期铺平辊相平行并处于上游基辊上游的第一导向辊,与初期铺平辊相平行并处于下游基辊下游的第二导向辊,处于上游基辊和下游基辊之间的挤压升降辊,平行支撑于上游基辊正下方的上游密封支撑辊,以及平行支撑于下游基辊正下方的下游密封支撑辊;所述上游基辊、下游基辊、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上游密封支撑辊和下游密封支撑辊均处于熔化锡液的液面下方,且所述挤压升降辊的最高点高于熔化锡液的液面,所述上游基辊和下游基辊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的最高点,所述挤压升降辊处于上游基辊和下游基辊的上方,且所述挤压升降辊的直径大于上游基辊和下游基辊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游基辊和下游基辊的直径相等且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挤压升降辊与所述下游基辊之间的距离小于挤压升降辊与上游基辊之间的距离;所述挤压升降辊的两端配设有竖向设置的挤压升降承载杆,所述挤压升降承载杆穿过所述顶盖,所述挤压升降承载杆的下端与所述挤压升降辊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所述挤压升降承载杆的上端配设有挤压升降驱动装置;所述上游基辊的上端与所述挤压升降辊的下端之间形成有供玻璃流体通过的第一空隙,所述下游基辊的上端与所述挤压升降辊的下端之间形成有供玻璃流体通过的第二间隙;所述上游基辊的下端与所述上游密封支撑辊的上端接触,所述上游密封支撑辊的下端与所述浴槽的底部接触;所述下游基辊的下端与所述下游密封支撑辊的上端接触,所述下游密封支撑辊的下端与所述浴槽的底部接触;所述上游基辊、下游基辊、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上游密封支撑辊和下游密封支撑辊均与所述浴槽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所述挤压升降辊、上游基辊、下游基辊、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上游密封支撑辊和下游密封支撑辊将所述浴槽分割成处于第一导向杆、上游基辊和上游密封支撑辊上游的上游半区,处于第二导向杆、下游基辊和下游密封支撑辊下游的下游半区,以及处于挤压升降辊下方的中间半区;所述浴槽的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供应锡槽相连通的第一进锡口,与所述第一收集锡槽相连通的第一出锡口,与所述第二供应锡槽相连通的第二进锡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收集锡槽相连通的第二出锡口;所述第一进锡口配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出锡口配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进锡口配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二出锡口配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一进锡口和第一出锡口均处于所述上游半区内,所述第一进锡口和第一出锡口均处于熔化锡液的液面下方;所述第二进锡口和第二出锡口均处于所述下游半区内,所述第二进锡口和第二出锡口均处于熔化锡液的液面下方;所述中间半区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上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所述下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所述下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所述中间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所述第一供应锡槽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所述上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所述第二供应锡槽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所述下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所述上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液面与所述下游半区和中间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液面齐平;在进行浮法成型成初始玻璃板过程中,利用控制器控制熔炉的流道控制闸板打开,玻璃流体从出料口流出并沿着倾斜导流板下流,当玻璃流体流到上游半区的熔化锡液上时,初期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初期升降承载杆带动初期铺平辊下降,在初期支撑辊的支撑作用下对玻璃流体夹紧施压,使玻璃流体被碾平铺开并在上游半区的熔化锡液的液面上形成漂浮玻璃带,随着熔炉继续供给玻璃流体,漂浮玻璃带沿着熔化锡液持续向下游移动、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的上方飘过、飘过下游半区直至进入退火室;然后控制器控制挤压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挤压升降承载杆带动挤压升降辊下降,将处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的漂浮玻璃带下压浸入到熔化锡液中并与上游基辊和下游基辊接触,使漂浮玻璃带在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的支撑下形成v字形,由控制器控制挤压升降辊与上游基辊之间的第一间隙的尺寸以及挤压升降辊与下游基辊之间的第二间隙的尺寸,第二间隙的尺寸小于第一间隙的尺寸,由控制器控制利用挤压升降辊与上游基辊对漂浮玻璃带进行首次挤薄展平,利用挤压升降辊与下游基辊对漂浮玻璃带进行再次挤薄展平;然后利用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流量,使第一供应锡槽对上游半区持续供应温度较低的熔化锡液,而上游半区中温度较高的熔化锡液排出到第一收集锡槽中,使第二供应锡槽对下游半区持续供应温度较低的熔化锡液,而下游半区中温度较高的熔化锡液排出到第二收集锡槽中,利用加热装置对中间半区中的熔化锡液进行加热,保持上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始终比下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下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始终比中间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在步骤(1)中,玻璃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石英砂2368份;芒硝21份、纯碱744份、石灰质270份、白云石475份、氢氧化铝55份和焦锑酸钠10份。在步骤(2)中,所述第一进锡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出锡口的高度,所述第二进锡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出锡口的高度。在步骤(2)中,所述中间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为1042-1065℃,所述下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为1019-1042℃,所述上游半区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为996-1019℃;所述第一供应锡槽和第二供应锡槽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99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无硝酸钠光伏玻璃的加工工艺,其突破传统玻璃生产工艺形式,通过合理搭配玻璃原料即配比,尤其是修正芒硝、纯碱用量,完全替代硝酸钠的氧化作用,有效增加玻璃澄清。避免了硝酸钠的爆炸、刺激性和毒性等缺陷,确保工作人员安全,且大量节省硝酸钠原料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无硝酸钠光伏玻璃的加工工艺,其在确保玻璃澄清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环保,大大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熔炉11-流道控制闸板12-倾斜导流板13-初期铺平辊131-初期升降承载杆132-初期升降驱动装置1321-第一竖向螺杆1322-第一电机133-初期连接横杆14-初期支撑辊211-浴槽2111-上游半区2112-下游半区2113-第一进锡口2114-第一出锡口2115-第二进锡口2116-第二出锡口212-顶盖213-第一供应锡槽214-第一收集锡槽21511-上游基辊21512-下游基辊2152-第一导向辊2153-第二导向辊21541-上游密封支撑辊21542-下游密封支撑辊2155-挤压升降辊21551-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2-挤压升降驱动装置215521-第二竖向螺杆215522-第二电机21553-挤压连接横杆2157-中间半区21571-加热装置216-第二供应锡槽217-第二收集锡槽3-退火室10-漂浮玻璃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发明的一种无硝酸钠光伏玻璃的加工工艺,如图1-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玻璃原料,玻璃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石英砂2360-2370份;芒硝20-22份、纯碱740-750份、石灰质265-275份、白云石470-480份、氢氧化铝52-58份和焦锑酸钠9-11份;(2)利用熔炉1对玻璃原料进行熔炼;将玻璃原料放入熔炉1中加热形成玻璃流体;(3)通过金属浴室对玻璃流体进行浮法成型成初始玻璃板;(4)利用退火室3对初始玻璃板进行退火形成成品玻璃板。本发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合理搭配玻璃原料即配比,尤其是修正芒硝、纯碱用量,完全替代硝酸钠的氧化作用,有效增加玻璃澄清。避免了硝酸钠的爆炸、刺激性和毒性等缺陷,确保工作人员安全,且大量节省硝酸钠原料成本。具体实施方式对比,原配方中硝酸钠配比使用15kg/付料。改进后,直接取消硝酸钠的使用。并修正了芒硝、纯碱用量,以起到氧化替代作用,增加玻璃澄清。以下为1付料的配方,每天使用125付。2.硝酸钠在玻璃生产中主要起氧化作用,可一定程度上影响透光率。但是结果如下:项目改变前改变后透光率%91.6491.623.改变前后,透光率并无明显变化。4.而且硝酸钠的取消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染物,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优选地,在步骤(3)中,按照以下步骤成型成品玻璃板,金属浴室包括处于下方盛装熔化锡液的浴槽211,盖设于浴槽211上方的顶盖212,对浴槽211供应熔化锡液的第一供应锡槽213和第二供应锡槽216,以及盛装从浴槽211中流出的熔化锡液的第一收集锡槽214和第二收集锡槽217;第一供应锡槽213和第二供应锡槽216中的熔化锡液的液面高于浴槽211中的熔化锡液的液面;熔炉1的出料口与浴槽211连通;出料口配设有流道控制闸板11;出料口与浴槽211之间设有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变低的倾斜导流板12,倾斜导流板12的下端设有处于水平面内的初期铺平辊13和平行处于初期铺平辊13正下方的初期支撑辊14,初期铺平辊13与玻璃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垂直,初期铺平辊13的两端配设有竖向设置的初期升降承载杆131,初期升降承载杆131穿过顶盖212,初期升降承载杆131的下端与初期铺平辊13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初期升降承载杆131的上端配设有初期升降驱动装置132;初期支撑辊14处于熔化锡液的液面下方,初期支撑辊14与浴槽211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金属浴室内设有展平辊组;展平辊组包括与初期铺平辊13相平行的上游基辊21511和下游基辊21512,与初期铺平辊13相平行并处于上游基辊21511上游的第一导向辊2152,与初期铺平辊13相平行并处于下游基辊21512下游的第二导向辊2153,处于上游基辊21511和下游基辊21512之间的挤压升降辊2155,平行支撑于上游基辊21511正下方的上游密封支撑辊21541,以及平行支撑于下游基辊21512正下方的下游密封支撑辊21542;上游基辊21511、下游基辊21512、第一导向辊2152、第二导向辊2153、上游密封支撑辊21541和下游密封支撑辊21542均处于熔化锡液的液面下方,且挤压升降辊2155的最高点高于熔化锡液的液面,上游基辊21511和下游基辊21512的最高点低于第一导向辊2152和第二导向辊2153的最高点,挤压升降辊2155处于上游基辊21511和下游基辊21512的上方,且挤压升降辊2155的直径大于上游基辊21511和下游基辊21512之间的距离,上游基辊21511和下游基辊21512的直径相等且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挤压升降辊2155与下游基辊21512之间的距离小于挤压升降辊2155与上游基辊21511之间的距离;挤压升降辊2155的两端配设有竖向设置的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穿过顶盖212,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的下端与挤压升降辊2155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的上端配设有挤压升降驱动装置21552;上游基辊21511的上端与挤压升降辊2155的下端之间形成有供玻璃流体通过的第一空隙,下游基辊21512的上端与挤压升降辊2155的下端之间形成有供玻璃流体通过的第二间隙;上游基辊21511的下端与上游密封支撑辊21541的上端接触,上游密封支撑辊21541的下端与浴槽211的底部接触;下游基辊21512的下端与下游密封支撑辊21542的上端接触,下游密封支撑辊21542的下端与浴槽211的底部接触;上游基辊21511、下游基辊21512、第一导向辊2152、第二导向辊2153、上游密封支撑辊21541和下游密封支撑辊21542均与浴槽211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在一起;挤压升降辊2155、上游基辊21511、下游基辊21512、第一导向辊2152、第二导向辊2153、上游密封支撑辊21541和下游密封支撑辊21542将浴槽211分割成处于第一导向杆、上游基辊21511和上游密封支撑辊21541上游的上游半区2111,处于第二导向杆、下游基辊21512和下游密封支撑辊21542下游的下游半区2112,以及处于挤压升降辊2155下方的中间半区2157;浴槽211的侧壁形成有与第一供应锡槽213相连通的第一进锡口2113,与第一收集锡槽214相连通的第一出锡口2114,与第二供应锡槽216相连通的第二进锡口2115,以及与第二收集锡槽217相连通的第二出锡口2116;第一进锡口2113配设有第一阀门,第一出锡口2114配设有第二阀门,第二进锡口2115配设有第三阀门,第二出锡口2116配设有第四阀门;第一进锡口2113和第一出锡口2114均处于上游半区2111内,第一进锡口2113和第一出锡口2114均处于熔化锡液的液面下方;第二进锡口2115和第二出锡口2116均处于下游半区2112内,第二进锡口2115和第二出锡口2116均处于熔化锡液的液面下方;中间半区2157内设有加热装置21571;上游半区2111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中间半区2157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第一供应锡槽213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上游半区2111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第二供应锡槽216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上游半区2111中的熔化锡液的液面与下游半区2112和中间半区2157中的熔化锡液的液面齐平;在进行浮法成型成初始玻璃板过程中,利用控制器控制熔炉1的流道控制闸板11打开,玻璃流体从出料口流出并沿着倾斜导流板12下流,当玻璃流体流到上游半区2111的熔化锡液上时,初期升降驱动装置132驱动初期升降承载杆131带动初期铺平辊13下降,在初期支撑辊14的支撑作用下对玻璃流体夹紧施压,使玻璃流体被碾平铺开并在上游半区2111的熔化锡液的液面上形成漂浮玻璃带10,随着熔炉1继续供给玻璃流体,漂浮玻璃带10沿着熔化锡液持续向下游移动、从第一导向辊2152和第二导向辊2153的上方飘过、飘过下游半区2112直至进入退火室3;然后控制器控制挤压升降驱动装置21552驱动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带动挤压升降辊2155下降,将处于第一导向辊2152和第二导向辊2153之间的漂浮玻璃带10下压浸入到熔化锡液中并与上游基辊21511和下游基辊21512接触,使漂浮玻璃带10在第一导向辊2152和第二导向辊2153的支撑下形成v字形,由控制器控制挤压升降辊2155与上游基辊21511之间的第一间隙的尺寸以及挤压升降辊2155与下游基辊21512之间的第二间隙的尺寸,第二间隙的尺寸小于第一间隙的尺寸,由控制器控制利用挤压升降辊2155与上游基辊21511对漂浮玻璃带10进行首次挤薄展平,利用挤压升降辊2155与下游基辊21512对漂浮玻璃带10进行再次挤薄展平;然后利用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流量,使第一供应锡槽213对上游半区2111持续供应温度较低的熔化锡液,而上游半区2111中温度较高的熔化锡液排出到第一收集锡槽214中,使第二供应锡槽216对下游半区2112持续供应温度较低的熔化锡液,而下游半区2112中温度较高的熔化锡液排出到第二收集锡槽217中,利用加热装置21571对中间半区2157中的熔化锡液进行加热,保持上游半区2111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始终比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始终比中间半区2157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本发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熔炉1将玻璃原料熔炼形成玻璃流体,利用控制器控制熔炉1的流道控制闸板11打开,玻璃流体(高于1100℃)从出料口流出并沿着倾斜导流板12下流,当玻璃流体流到上游半区2111的熔化锡液上时,初期升降驱动装置132驱动初期升降承载杆131带动初期铺平辊13下降,在初期支撑辊14的支撑作用下对玻璃流体夹紧施压(类似压延),使玻璃流体被碾平铺开并在上游半区2111的熔化锡液的液面上形成漂浮玻璃带10,由于熔化锡液的温度较低,降低玻璃流体的流动性,漂浮玻璃带10在熔化锡液上降温形成具有较高粘性且不易撕断的玻璃粘流,随着熔炉1继续供给玻璃流体,漂浮玻璃带10沿着熔化锡液持续向下游移动、从第一导向辊2152和第二导向辊2153的上方飘过、飘过下游半区2112直至进入退火室3;但是此部分玻璃只属于废料,是为了形成连续的玻璃带而产生的,不应作为本发明的最终产品。然后控制器控制挤压升降驱动装置21552驱动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带动挤压升降辊2155下降,将处于第一导向辊2152和第二导向辊2153之间的漂浮玻璃带10下压浸入到熔化锡液中并与上游基辊21511和下游基辊21512接触,使漂浮玻璃带10在第一导向辊2152和第二导向辊2153的支撑下形成v字形,由控制器控制挤压升降辊2155与上游基辊21511之间的第一间隙的尺寸以及挤压升降辊2155与下游基辊21512之间的第二间隙的尺寸,第二间隙的尺寸小于第一间隙的尺寸,由控制器控制利用挤压升降辊2155与上游基辊21511对漂浮玻璃带10进行相应厚度的首次挤薄展平,利用挤压升降辊2155与下游基辊21512对漂浮玻璃带10进行相应厚度的再次挤薄展平;熔化锡液对漂浮玻璃带10产生向上的浮力进行均匀拉伸拉薄,减少漂浮扩展时间,避免完全利用漂浮的缓慢扩展缺陷,提高展开速度,由于此时漂浮玻璃带10为粘流状态,不会被拉断;而且漂浮玻璃带10上下表面的凹凸等瑕疵可同时被压平和均匀融化,不会出现刮痕、气泡等瑕疵;而且可避免漂浮玻璃带10上下表面产生温差而出现应力差,两侧同时释放内应力,避免出现变形等;当漂浮玻璃带10进入到较高温度的中间半区2157和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后,会释放内部应力并增强流动性,当漂浮玻璃带10绕过第二导向辊2153后会在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液面继续漂浮并逐渐展开变薄。并且中间半区2157可在挤压升降辊2155与下游基辊21512对漂浮玻璃带10进行再次挤压之前进行加热,瞬间增加漂浮玻璃带10的可塑性,便于挤压升降辊2155与下游基辊21512对漂浮玻璃带10进行进一步的挤薄而不会出现裂碎情况。然后利用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流量,使第一供应锡槽213对上游半区2111持续供应温度较低的熔化锡液,而上游半区2111中温度较高的熔化锡液排出到第一收集锡槽214中,使第二供应锡槽216对下游半区2112持续供应温度较低的熔化锡液,而下游半区2112中温度较高的熔化锡液排出到第二收集锡槽217中,利用加热装置21571对中间半区2157中的熔化锡液进行加热,保持上游半区2111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始终比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始终比中间半区2157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经过两次阶段性挤压、冷热交替浸泡以及漂浮扩展后可得到所需厚度的较薄光伏玻璃,而且阶段性逐级挤压和冷热交替浸泡可对漂浮玻璃带10产生柔性作用,更不易使漂浮玻璃带10断裂,连续性更强。优选地,在步骤(1)中,玻璃原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石英砂2368份;芒硝21份、纯碱744份、石灰质270份、白云石475份、氢氧化铝55份和焦锑酸钠10份。此组分可优化玻璃原料的效果。优选地,在金属浴室中均通入保护气体,保护气体为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氮气的体积占比为90%-95%,氢气的体积占比为5%-10%。优选地,为了避免玻璃流体在初期铺平辊13的压力作用下与倾斜导流板12粘结而影响流动,同时为了增强玻璃流体的流动性能,倾斜导流板12的下方设有多个加热部件对倾斜导流板12进行加热,进而提高倾斜导流板12上的玻璃流体的温度。优选地,在步骤(2)中,第一进锡口2113的高度低于第一出锡口2114的高度,第二进锡口2115的高度低于第二出锡口2116的高度。本发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较高温度的熔化锡液更易向上移动,所以此步骤的设置更利于较高温度的熔化锡液从第一出锡口2114和第二出锡口2116排出,而较低温度的熔化锡液均匀连续补充,确保上游半区2111和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始终维持在稳定的较低温度范围内。在步骤(2)中,中间半区2157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为1042-1065℃,此温度的中间半区2157中的熔化锡液更利于瞬间将较厚的漂浮玻璃带10升温提高流动性,进而利于展平;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为1019-1042℃,此温度的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更利于较薄的漂浮玻璃带10的升温提高流动性,进而利于展平,不会使较薄的漂浮玻璃带10流动性过高而扭曲变形;上游半区2111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为996-1019℃,此温度的上游半区2111中的熔化锡液更利于较厚的漂浮玻璃带10的降温降低流动性,进而增强粘性而利于挤薄展平;第一供应锡槽213和第二供应锡槽216中的熔化锡液的温度低于996℃,此温度的熔化锡液在确保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基础上,可对上游半区2111和下游半区2112中的熔化锡液进行有效稀释降温。优选地,在步骤(2)中,顶盖212形成有与初期升降承载杆131和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密封接触的密封滑动孔。密封滑动孔在确保初期升降承载杆131和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可进行顺畅上下移动的基础上进行密封,避免内部保护气体和温度散失。具体可通过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或陶瓷纤维棉等耐高温柔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垫圈套设在相应的升降承载杆上进行密封。优选地,在步骤(2)中,两初期升降承载杆13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初期连接横杆133,两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的上端之间连接有挤压连接横杆21553。优选地,在步骤(2)中,还包括设于顶盖212上方的固定基板;初期升降驱动装置132包括与初期连接横杆133连接的第一竖向螺杆1321,和设于固定基板上并驱动第一竖向螺杆1321转动的第一电机1322;初期连接横杆133形成有与第一竖向螺杆1321相配合的第一螺孔;挤压升降驱动装置21552包括与挤压连接横杆21553连接的第二竖向螺杆215521,和设于固定基板上并驱动第二竖向螺杆215521转动的第二电机215522215522;挤压连接横杆21553形成有与第二竖向螺杆215521相配合的第二螺孔。本发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1322带动第一竖向螺杆1321转动,第一竖向螺杆1321通过第一螺孔驱动初期连接横杆133带动两初期升降承载杆131进行升降动作;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215522带动第二竖向螺杆215521转动,第二竖向螺杆215521通过第二螺孔驱动挤压连接横杆21553带动两挤压升降承载杆21551进行升降动作。优选地,在步骤(2)中,上游密封支撑辊21541和下游密封支撑辊21542包括辊主体和包覆于辊主体周面的耐高温密封层。具体结构可为,耐高温密封层为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或陶瓷纤维棉制成的柔性层结构,可与所接触处以柔性接触的方式实现密封,避免上游半区2111与下游半区2112之间进行过快的流通和热交换。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