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增韧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9669发布日期:2018-12-28 20:03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增韧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新型陶瓷作为一种新材料,其优异的性能和巨大的应用前景在材料领域中独树一帜,它们可以突破现有材料的应用限制,将成为继金属、高分子之后的第三种主要材料。伴随着航空航天、运载火箭的飞速发展,新型陶瓷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氮化硅(si3n4)作为典型的强共价键结构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抗氧化等独特的优良性能,在新型陶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其它材料比较,氮化硅还具有比重小,热膨胀系数小,抗热冲击性好,自润性好等优势,是一类理想的结构陶瓷材料,其优异的性能和巨大的应用前景,激发了各方对它的兴趣和研究。然而,随着现代工业要求的不断提高,氮化硅陶瓷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增韧处理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氮化硅陶瓷性能韧性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增韧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20-30重量份的碳纤维加入到100-200重量份的丙酮中,升温至60-80℃,搅拌回流40-50h,过滤,用丙酮清洗2-5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8h后将所得碳纤维加入到80-120重量份浓硝酸中,在60-90℃反应2-4h,过滤,用去离子水水洗至中性,干燥至恒重备用;

(2)将20-30重量份1,4-对苯二异氰酸酯和3-5重量份甲苯,超声分散25-45min后,加入步骤(2)所得碳纤维及10-20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0-50℃下搅拌反应4-7h,过滤,产物用无水甲苯反复冲洗2-5次,干燥至恒重备用;

(3)取40-6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加入100-15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中进行超声分散1-3h后,加入步骤(2)所得碳纤维、5-10重量份三乙胺,30-50°c下反应20-30h,过滤,产物用无水1,4-二氧六环反复冲洗2-5次,干燥直至恒重;

(4)将85-100重量份的α相si3n4粉、5-8份烧结助剂、步骤(3)所得物和300-400重量份乙醇放入滚筒式球磨机上球磨2-3h,将球磨后的浆料干燥1-2h后,研磨,过100-200目筛,备用;

(5)将步骤(4)所得物称重等分,装入石墨模具中,对模具预置20-40mpa的压力,并抽真空至3-6pa,然后开始通电升温,脉冲输出电压范围2-12v,输出电流范围0-5000a,在烧结至1300-1500℃后,升压至40-60mpa,5-10min后冷却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1)-(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30-60℃。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烧结助剂为剂为al2o3、y2o3混合物,其中质量比为al2o3:y2o3=1:1-2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石墨模具直径为15-2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对碳纤维进行酸处理后,碳纤维表面吸附大量的羟基,可与具有高反应活性的1,4-对苯二异氰酸酯偶联剂发生反应,加入分散后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表面大量的硅羟基通过与偶联剂反应附着在碳纤维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包裹的碳纤维,将其与氮化硅粉末通过放点等离子烧结后,碳纤维表面的二氧化硅、与烧结助剂在高温下形成低温共融液相,一方面可以通过此液相完成液相烧结促进氮化硅陶瓷的致密化,使碳纤维更好的融合于氮化硅陶瓷中,提高陶瓷的断裂韧性;另一方面,二氧化硅发生玻璃态转变后,在碳纤维表面形成氧化硅保护层,提高了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从而进一步起到了增强增韧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增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25重量份的碳纤维加入到150重量份的丙酮中,升温至60℃,搅拌回流45h,过滤,用丙酮清洗3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h后将所得碳纤维加入到100重量份浓硝酸中,在80℃反应3h,过滤,用去离子水水洗至中性,干燥至恒重备用;

(2)将25重量份1,4-对苯二异氰酸酯和5重量份甲苯,超声分散30min后,加入步骤(2)所得碳纤维及10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45℃下搅拌反应5h,过滤,产物用无水甲苯反复冲洗3次,干燥至恒重备用;

(3)取5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加入13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中进行超声分散2h后,加入步骤(2)所得碳纤维、5重量份三乙胺,40℃下反应20h,过滤,产物用无水1,4-二氧六环反复冲洗3次,干燥直至恒重;

(4)将90重量份的α相si3n4粉、7份烧结助剂、步骤(3)所得物和300重量份乙醇放入滚筒式球磨机上球磨2h,将球磨后的浆料干燥1h后,研磨,过100目筛,备用;

(5)将步骤(4)所得物称重等分,装入石墨模具中,对模具预置30mpa的压力,并抽真空至5pa,然后开始通电升温,脉冲输出电压范围2-12v,输出电流范围0-5000a,在烧结至1500℃后,升压至50mpa,8min后冷却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1)-(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45℃。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烧结助剂为al2o3、y2o3混合物,其中质量比为al2o3:y2o3=1:1。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石墨模具直径为20mm。

实施例2

(1)将27重量份的碳纤维加入到160重量份的丙酮中,升温至65℃,搅拌回流46h,过滤,用丙酮清洗3次,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h后将所得碳纤维加入到105重量份浓硝酸中,在75℃反应3.5h,过滤,用去离子水水洗至中性,干燥至恒重备用;

(2)将28重量份1,4-对苯二异氰酸酯和6重量份甲苯,超声分散35min后,加入步骤(2)所得碳纤维及11重量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46℃下搅拌反应5h,过滤,产物用无水甲苯反复冲洗3次,干燥至恒重备用;

(3)取5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加入120重量份的1,4-二氧六环中进行超声分散3h后,加入步骤(2)所得碳纤维、6重量份三乙胺,45℃下反应22h,过滤,产物用无水1,4-二氧六环反复冲洗3次,干燥直至恒重;

(4)将95重量份的α相si3n4粉、7份烧结助剂、步骤(3)所得物和290重量份乙醇放入滚筒式球磨机上球磨2.5h,将球磨后的浆料干燥1h后,研磨,过150目筛,备用;

(5)将步骤(4)所得物称重等分,装入石墨模具中,对模具预置32mpa的压力,并抽真空至6pa,然后开始通电升温,脉冲输出电压范围2-12v,输出电流范围0-5000a,在烧结至1550℃后,升压至50mpa,10min后冷却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1)-(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50℃。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烧结助剂为al2o3、y2o3混合物,其中质量比为al2o3:y2o3=1:2。

进一步的,步骤(5)所述石墨模具直径为22mm。

对比实施例1

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省去步骤(1)的处理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2

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省去步骤(1)、步骤(2)的处理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比实施例3

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省去步骤(3)的处理操作,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

对照组

氮化硅陶瓷

根据以上实施例、对比实施例的实验条件,制备出不同的陶瓷,完成后对各组产品的断裂韧性进行测试,具体对比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上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增韧处理工艺,提升了氮化硅陶瓷的抗弯性能和断裂韧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