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形窑变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4569发布日期:2018-12-25 19:40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毛形窑变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羽毛形窑变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陶瓷器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具,包括各种餐具、装饰器等,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和美观,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不但提高,现有的陶瓷花纹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情趣,首先提出一种羽毛形的窑变釉,该窑变釉的表面光滑,背景底釉和花纹都具有玻璃质光泽,且制品中铅和镉的溶出量均未检出,可用做陶瓷工艺品和日用餐具装饰。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羽毛形窑变釉,其底釉的成分包括:

sio2为57.5-63.2份;b2o3为7.6-9.2份;al2o3为8.8-12.4份;na2o为2.2-3.1份;cao为1.8-3.5份;k2o为2.4-3.8份;fe2o3为2.3-4.2份;mno2为2.4-3.3份;mgo为0.5-1.6份;其它成分小于0.6;

其面釉的成分包括:

sio2为59.8-64.3份;cao为8.5-10.1份;al2o3为9.6-12.1份;k2o为3.8-4.5份;na2o为0.8-1.7份;zno为11.3-14.8份;tio2为5.2-7.8份;bao为3.0-5.6份;其它成分小于0.8份;上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为达到上述成分,在生产上述羽毛形窑变釉时,所述底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

长石10-20份,苏州土4-8份,石英8-20份,方解石4-9份,熔块56-68份,mno22-5份,fe2o32.5-5.5份,陶瓷黑色素0.5-3.5份;

所述面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长石38.7-44.3份,方解石10.6-17.5份,石英17.5-23份,苏州土0.5-3份,钛白粉5-8.5份,碳酸钡3.2-6.5份,氧化锌11-14.5份,骨炭1.8-2.5份,白云石1-2.5份。

优选地,按重量百分比计,熔块由如下成分构成:

60.5-65.8%的sio2,11.4-15.6%的b2o3,7.8-11.3%的al2o3,3.6-7.9%的na2o,2.1-6.0%的cao,1.6-4.2%的k2o,0.5-2.0%的bao。

在上述成分以及使用上述原料的情况下,能够制成羽毛形的窑变釉,为人们的生产增添更多的乐趣,且该窑变釉中铅和镉的溶出量均未检出,用做陶瓷工艺品和日用餐具装饰十分安全,保证了人们身体的健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上述羽毛形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底釉釉浆的制备:将底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底釉釉浆,控制底釉釉浆的比重为1.5-1.6g/cm3;面釉釉浆的制备:将面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底釉釉浆,控制底釉釉浆的比重为1.45-1.55g/cm3

(2)施釉:将底釉釉浆均匀地施敷于陶瓷素烧坯体上,形成底釉层,在底釉层晾干后再将面釉釉浆施敷底釉层上形成面釉层,制成施釉坯体;

(3)坯体烧成:将施釉坯体在氧化气氛中焙烧,起始以120-150℃/h速度升温,升温至1150-1180℃,面釉开始分相;然后以40-70℃/h速度继续升温,升温至1250-1280℃,保温20-6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优选地,步骤(2)中,施釉时,底釉釉层的厚度为0.2-0.5mm,面釉釉层的厚度为0.1-0.3mm。

本发明中,采用fe2o3和mno2作为着色剂,加入适量的陶瓷黑色素作为着色修正剂,在上述烧成条件下,可以使羽毛形窑变釉完美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将烧成温度限定为两段时,首先达到使面釉进行分相,形成两种不同化学组成的液相,冷却后形成两种成份不同的玻璃质釉面,其中一相透明性较好,能够使底釉的色泽呈现出来,为出现羽毛形的花纹提供基础保证;继续升温,使最高烧成温度达到1250-1280℃,面釉开始流动,两相发生交错混合现象,冷却后形成羽毛形窑变釉。当烧成温度低于上述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底釉和面釉不能完全熔融,釉面就会出现很多毛孔,影响美观;当烧成温度高于上述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底釉和面釉就会过分熔融,羽纹就会消失,达不到预想的窑变效果。

进一步,为减少原料中有机质对面釉造成不利影响,步骤(1)中,在面釉釉浆制备前,首先对原料氧化锌和钛白粉进行预煅烧,预煅烧温度为1200-1300℃,保温时间为30-60min。完成预煅烧后,氧化锌和钛白粉中残余的有机杂质被清除掉,避免了有机杂质被带入到面釉中。

进一步,为保证釉面的光滑,步骤(1)中,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过筛时的过筛目数均为250目,筛余为0.08-0.12wt%。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陶瓷素烧坯体的吸水率为12-15%。吸水率在此范围内可以保证釉层厚度,减少施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实施例所制造的花纹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羽毛形窑变釉,其底釉的成分包括:

sio2为57.5份;b2o3为7.6份;al2o3为8.8份;na2o为2.2份;cao为1.8份;k2o为2.4份;fe2o3为2.3份;mno2为2.4份;mgo为0.5份;其它成分小于0.5;

其面釉的成分包括:

sio2为59.8份;cao为8.5份;al2o3为9.6份;k2o为3.8份;na2o为0.8份;zno为11.3份;tio2为5.2份;bao为3.0份;其它成分小于0.7份;

上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具体采用如下原料制备,其中,

所述底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

长石10份,苏州土4份,石英8份,方解石4份,熔块66份,mno22.2份,fe2o32.5份,陶瓷黑色素0.5份;

所述面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长石38.7份,方解石10.6份,石英17.5份,苏州土0.5份,钛白粉5份,碳酸钡3.2份,氧化锌11份,骨炭1.8份,白云石1份。

按重量百分比计,熔块由如下成分构成:

60.5%的sio2,11.4%的b2o3,7.8%的al2o3,3.6%的na2o,2.1%的cao,1.6%的k2o,0.5%的bao。

1#羽毛形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对原料氧化锌和钛白粉进行预煅烧,预煅烧温度为1200-1300℃,时间为30-60min。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制备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

底釉釉浆的制备:将底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底釉釉浆,控制底釉釉浆的比重为1.5g/cm3

面釉釉浆的制备:将面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底釉釉浆,控制底釉釉浆的比重为1.45g/cm3

(2)施釉:

将底釉釉浆均匀地施敷于陶瓷素烧坯体上,形成底釉层,在底釉层晾干后再将面釉釉浆施敷底釉层上形成面釉层,制成施釉坯体;

(3)坯体烧成:

将施釉坯体在氧化气氛中焙烧,起始以120℃/h速度升温,升温至1150℃,面釉成分首先分相;然后以40℃/h速度升温,升温至1280℃,保温2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步骤(1)中,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过筛时的过筛目数均为250目,筛余为0.08wt%。

步骤(2)中,施釉时,底釉釉层的厚度为0.2mm,面釉釉层的厚度为0.1mm。

所述陶瓷素烧坯体的吸水率为12%。

采用本实施例制备的花纹图案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1)所述底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

长石20份,苏州土6份,石英18份,方解石9份,熔块58份,mno23.5份,fe2o35.5份,陶瓷黑色素2份;

所述面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长石44.3份,方解石16份,石英23份,苏州土2份,钛白粉8.5份,碳酸钡3.5份,氧化锌14份,骨炭2份,白云石1份。

2#羽毛形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

底釉釉浆的制备:将底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底釉釉浆,控制底釉釉浆的比重为1.55g/cm3

面釉釉浆的制备:将面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底釉釉浆,控制底釉釉浆的比重为1.50g/cm3

(2)施釉:

将底釉釉浆均匀地施敷于陶瓷素烧坯体上,形成底釉层,在底釉层晾干后再将面釉釉浆施敷底釉层上形成面釉层,制成施釉坯体;

(3)坯体烧成:

将施釉坯体在氧化气氛中焙烧,起始以150℃/h速度升温,升温至1150℃,使面釉成分首先分相;然后以40℃/h速度升温,升温至1250℃,保温4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步骤(1)中,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过筛时的过筛目数均为250目,筛余为0.10wt%。

步骤(2)中,施釉时,底釉釉层的厚度为0.5mm,面釉釉层的厚度为0.2mm。

所述陶瓷素烧坯体的吸水率为15%。

实施例3

(1)所述底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

长石15份,苏州土8份,石英14份,方解石7份,熔块62份,mno22份,fe2o33份,陶瓷黑色素3.5份;

所述面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长石41份,方解石13份,石英19份,苏州土3份,钛白粉7份,碳酸钡6份,氧化锌11.5份,骨炭2.5份,白云石2.5份。

2#羽毛形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

底釉釉浆的制备:将底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底釉釉浆,控制底釉釉浆的比重为1.55g/cm3

面釉釉浆的制备:将面釉原料湿法球磨,过筛,制得底釉釉浆,控制底釉釉浆的比重为1.50g/cm3

(2)施釉:

将底釉釉浆均匀地施敷于陶瓷素烧坯体上,形成底釉层,在底釉层晾干后再将面釉釉浆施敷底釉层上形成面釉层,制成施釉坯体;

(3)坯体烧成:

将施釉坯体在氧化气氛中焙烧,起始以130℃/h速度升温,升温至1150℃,面釉开始分相;然后以40℃/h速度升温,升温至1270℃,保温30min,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步骤(1)中,底釉釉浆和面釉釉浆过筛时的过筛目数均为250目,筛余为0.08wt%。

步骤(2)中,施釉时,底釉釉层的厚度为0.4mm,面釉釉层的厚度为0.2mm。

所述陶瓷素烧坯体的吸水率为12%。

按照上例实施工艺制作的产品釉面滋润,色泽均匀,釉面无釉泡,针孔率小于1.5%;热稳定性好,在20-180℃热交换1次釉层不开裂;产品强度能够适应自动洗碗机的强烈碰撞;釉层的铅溶出量低于0.2mg/l(检出限),镉溶出量低于0.02mg/l(检出限),对人体安全,可用做陶瓷工艺品和日用餐具装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