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红釉深色纹路钧瓷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4545发布日期:2018-12-25 19:40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表面具有纹路的钧瓷的特殊处理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酱红釉深色纹路钧瓷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称,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器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的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是没有任何色彩,一体素净,钧瓷表面形成的绚丽色彩和自然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其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高温下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窑变现象是温度、釉料、烧制位置以及炉窑品质等多种因素的结合,窑变结果是自然形成的,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窑变结果也并非完全掌握的,往往招之不来、不期而遇,这大大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所以每一件瓷器的形成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酱红釉深色纹路钧瓷的加工方法,对素胎表面刻画纹路或者图案,在该处施第二釉料,而表面整体部分施加第一釉料,加工出来的产品具有虽是酱红色的偏现代化的色彩,却具有古朴厚重的大气感,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加工工艺是一种酱红釉深色纹路钧瓷的加工工艺,釉料包括第一钧瓷釉料和第二钧瓷釉料,按照重量比,第一钧瓷釉料包括钾长石38-45份、钠长石48-54份、高岭土10-13份、方解石6-9份、石英4-9份、木灰2-5份、氧化铁1-4份、氧化锌1-3份、氧化铝0.5-0.8份、玻璃粉2-3份、滑石2-5份和透辉石1-2份,第二钧瓷釉料包括钾长石20-25份,钠长石23-29份、高岭土9-11份、方解石10-18份、石英10-20份、锆英石4-9份、木灰2-3份,黑磷20-35份、碱石5-8份和铁矿石5-10份。

进一步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钧瓷素胎,在钧瓷素胎表面刻画纹路或图案,使用声波检测仪器检测筛去表面存在裂纹或孔洞的不良品;

步骤二、将第一钧瓷釉料和第二钧瓷釉料分别制成第一钧瓷釉料浆料和第二钧瓷釉料浆料,其中第二钧瓷釉料浆料使用前放置10-18小时;

步骤三、将钧瓷素胎的纹路或图案面向上,将第二釉料浆料喷涂在钧瓷素胎表面的纹路或图案处,浆料风干后调整钧瓷素胎方向,继续喷涂第二釉料浆料,直至钧瓷素胎表面纹路或图案处均填充第二釉料浆料且浆料风干;

步骤三、将钧瓷素胎置于施釉台,在其表面纹路或图案处涂刷第二釉料浆料,浆料风干后,覆涂第一钧瓷釉料浆料,第一钧瓷釉料浆料风干后入窑进行预烧制得半成品;

步骤四、将预烧制后的半成品浸入第一钧瓷釉料浆料中,待其浆料风干后覆涂第一浆料,再次风干后入窑烧制得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钧瓷素胎表面的纹路或图案刻画完成后,还需对纹路或图案与钧瓷素胎表面过渡位置进行人工打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预烧制时间为1小时,预烧制温度为100-200℃,预烧制时炉窑门开启1-2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烧制过程中,炉窑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s1:炉窑内温度在60分钟内升至700℃;

s2:炉窑内温度在70分钟内升至1300℃;

s3:炉窑内温度在60分钟内将至1100℃;

s4:炉窑内温度在40分钟内保持在1050℃-1130℃;

s5:炉窑内温度在10分钟内升至1200℃;

s6:炉窑内温度在130分钟内稳定在1200℃;

s7:炉窑内温度在24小时内逐步降低至常温,将至常温3小时后出窑。

有益效果

1、第一钧瓷釉料起保护和呈色作用,氧化铁的铁元素和氧化锌在高温反应是呈现偏淡的红色的原因,氧化铝可以提高釉料的粘度、硬度和抗压能力,还能防止流釉,氧化铝的量增加到一定量后会使釉面产生无光效果,所以会形成较为暗淡的酱红色;第二钧瓷釉料内包含有锆英石、黑磷、碱石和铁矿石,第二钧瓷釉料浆料在使用前放置10到18小时,浓度较高,第二钧瓷釉料浆料主要用于填充钧瓷素胎表面的图案处,铁矿石、碱石和黑磷在高温下反应会呈现深红色,配合锆英石中的锆元素反应后色泽与钧瓷表面的酱红色具有柔和的过渡,第二钧瓷釉料浆料会在纹路和图案中会膨胀,施加过第二钧瓷釉料后覆涂第一钧瓷釉料浆料,预烧制后在施加第一钧瓷釉料浆料将表面覆涂平整,最后钧瓷整体呈色为酱红色,纹路部分为柔和过渡的暗红色,同时具有现代感和古朴厚重感。

2、本发明一种酱红釉深色纹路钧瓷的加工工艺,在钧瓷素胎制作时在其表面预先刻画纹路或图案,图案即为成品的深色条纹,纹路或图案刻画之后人工打磨,保证与钧瓷素胎表面或纹路图案之间过渡处尽量圆滑,利于施釉;钧瓷素胎制作好之后通过检测筛除其中具有裂纹或孔洞的不良品,避免烧制过程中影响其他产品,釉料分为作为瓷器整体颜色的第一钧瓷釉料和填充纹路图案部分的第二浆料,将钧瓷素胎的纹路图案朝向上方对其施第二釉料浆料,待其风干后转向直至纹路图案内填充完,对瓷器素胎覆涂第一钧瓷釉料浆料进行预烧制,使第二釉料浆料初始成型在纹路图案内,然后将半成品浸入第一钧瓷釉料浆料中进行施釉,最终入窑烧制,第二釉料浆料受热膨胀填充在纹路或图案内,且第二釉料浆料经过高温反应后色泽较深,最终形成深色的纹路或图案。

3、第二釉料浆料使用前放置一段时间,起浓度相较第一钧瓷釉料浆料浓厚,釉坯预烧制成型后,入窑将窑内温度快速升高至700℃,然后升温速率稍降低升温至1300℃左右,然后降低到1100℃并保持在1100℃左右范围,使釉料稳定反应,之后升温至到1200℃并保持在1200℃,使多层釉料充分反应稳定,停火后避免快速降温,应逐步稳定的将窑内温度降低至外界常温,然后冷却放置最少24小时后出窑,避免环境骤变影响成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酱红釉深色纹路钧瓷的加工工艺,釉料包括包括第一钧瓷釉料和第二钧瓷釉料,按照重量比,第一钧瓷釉料包括钾长石38份、钠长石48份、高岭土10份、方解石6份、石英4份、木灰2份、氧化铁1份、氧化锌1份、氧化铝0.5份、玻璃粉2份、滑石2份和透辉石1份,第二钧瓷釉料包括钾长石20份,钠长石23份、高岭土9份、方解石10份、石英10份、锆英石4份、木灰2份,黑磷20份、碱石5份和铁矿石5份。

加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钧瓷素胎,在钧瓷素胎表面刻画纹路或图案,刻画完成后对过渡位置人工打磨,之后使用声波检测仪器检测筛去表面存在裂纹或孔洞的不良品;

步骤二、将第一钧瓷釉料和第二钧瓷釉料分别球磨加水搅拌均匀制成第一钧瓷釉料浆料和第二钧瓷釉料浆料,其中第二钧瓷釉料浆料使用前放置10小时;

步骤三、将钧瓷素胎的纹路或图案面向上,将第二釉料浆料喷涂在钧瓷素胎表面的纹路或图案处,浆料风干后调整钧瓷素胎方向,继续喷涂第二釉料浆料,直至钧瓷素胎表面纹路或图案处均填充第二釉料浆料且浆料风干;

步骤三、将钧瓷素胎置于施釉台,在其表面纹路或图案处涂刷第二釉料浆料,浆料风干后,覆涂第一钧瓷釉料浆料,第一钧瓷釉料浆料风干后入窑在100℃预烧制1小时得半成品,预烧制时炉窑门开启1-2厘米;

步骤四、将预烧制后的半成品浸入第一钧瓷釉料浆料中,待其浆料风干后覆涂第一浆料,再次风干后入窑烧制得到成品酱红釉深色纹路钧瓷,在烧制过程中,炉窑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s1:炉窑内温度在60分钟内升至700℃;

s2:炉窑内温度在70分钟内升至1300℃;

s3:炉窑内温度在60分钟内将至1100℃;

s4:炉窑内温度在40分钟内保持在1050℃-1130℃;

s5:炉窑内温度在10分钟内升至1200℃;

s6:炉窑内温度在130分钟内稳定在1200℃;

s7:炉窑内温度在24小时内逐步降低至常温,将至常温3小时后出窑。

实施例2

一种酱红釉深色纹路钧瓷的加工工艺,釉料包括第一钧瓷釉料和第二钧瓷釉料,按照重量比,第一钧瓷釉料包括钾长石45份、钠长石54份、高岭土13份、方解石9份、石英9份、木灰5份、氧化铁4份、氧化锌3份、氧化铝0.8份、玻璃粉3份、滑石5份和透辉石2份,第二钧瓷釉料包括钾长石25份,钠长石29份、高岭土11份、方解石18份、石英20份、锆英石9份、木灰3份,黑磷35份、碱石8份和铁矿石10份。

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钧瓷素胎,在钧瓷素胎表面刻画纹路或图案,刻画完成后对过渡处进行人工打磨,然后使用声波检测仪器检测筛去表面存在裂纹或孔洞的不良品;

步骤二、将第一钧瓷釉料和第二钧瓷釉料分别球磨加水搅拌均匀制成第一钧瓷釉料浆料和第二钧瓷釉料浆料,其中第二钧瓷釉料浆料使用前放置18小时;

步骤三、将钧瓷素胎的纹路或图案面向上,将第二釉料浆料喷涂在钧瓷素胎表面的纹路或图案处,浆料风干后调整钧瓷素胎方向,继续喷涂第二釉料浆料,直至钧瓷素胎表面纹路或图案处均填充第二釉料浆料且浆料风干;

步骤三、将钧瓷素胎置于施釉台,在其表面纹路或图案处涂刷第二釉料浆料,浆料风干后,覆涂第一钧瓷釉料浆料,第一钧瓷釉料浆料风干后入窑在200℃条件下进行预烧制1小时得半成品,预烧制期间炉窑门开启1-2厘米;

步骤四、将预烧制后的半成品浸入第一钧瓷釉料浆料中,待其浆料风干后覆涂第一浆料,再次风干后入窑烧制得成品的酱红釉深色纹路钧瓷,烧制过程中,炉窑内温度升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s1:炉窑内温度在60分钟内升至700℃;

s2:炉窑内温度在70分钟内升至1300℃;

s3:炉窑内温度在60分钟内将至1100℃;

s4:炉窑内温度在40分钟内保持在1050℃-1130℃;

s5:炉窑内温度在10分钟内升至1200℃;

s6:炉窑内温度在130分钟内稳定在1200℃;

s7:炉窑内温度在24小时内逐步降低至常温,将至常温3小时后出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