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和资源化再利用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量能转化超高温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有机废弃物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率低,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逐年增加,这给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较为成熟的垃圾处理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卫生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其中,焚烧法占地较小,可以用来提供电能和热能,垃圾减量化达80-90%;然而,垃圾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并导致温室效应,尤其是垃圾焚烧时会向空气中释放-恶臭气味、致癌气体“二恶英”以及硫化物。卫生填埋可以收集填埋气用于发电,土地经治理后可恢复再利用;但是,卫生填埋周期较长,垃圾减容效果差,土地资源占用量大,并且渗滤液治理难度较大,容易对空气、地下水和土质造成污染。相比较而言,堆肥法占地中等,可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土壤改良剂,产品可用于园林绿化和沙漠化修复,其垃圾减量大致为50-80%;但是,传统堆肥工艺存在发酵周期长、温度低、无害化不彻底、臭味严重等问题。因此,目前亟需研究开发一种发酵周期较短、无害化彻底且具有较好环境效益的堆肥方法,同时又能将高品质资源化产品用于园林绿化、盐碱地修复或沙漠化治理,达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减少污染物质扩散的双重功效。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量能转化超高温发酵方法。采用该方法处理有机废弃物,发酵周期较短、无害化彻底且能较好除臭,同时又能较好地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废弃物的发酵处理方法,其包括:步骤a,将有机废弃物与第一级发酵菌种混拌后,获得第一级发酵混料;步骤b,对第一级发酵混料进行第一级发酵处理,获得第一级发酵产物;步骤c,将第一级发酵产物与第二级发酵菌种混拌后,获得第二级发酵混料;步骤d,对第二级发酵混料进行第二级发酵处理,获得第二级发酵产物;步骤e,对第二级垃圾发酵产物进行筛分,获得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上物和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下物;步骤f,将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下物用作发酵菌种。本发明中,所述有机废物包括生活垃圾筛下物、蓄禽粪便、市政污泥和餐厨垃圾脱水残渣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发酵菌种以种子液或以固体粉末状种料的形式加入,优选以固体粉末状种料的形式加入。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有机废弃物的总重量计,所述固体粉末状种料的加入量为15%-100%(w/w),进一步优选为30%-80%(w/w)。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体粉末状种料的菌密度≥2×108cfu/g。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酵菌种包括海洋栖热菌、假薄壁杆菌、短波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高温放线菌、分解菌、芽孢杆菌、迈勒吉尔霉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包括海洋栖热菌、假薄壁杆菌、芽孢杆菌、短波单胞菌、高温放线菌和迈勒吉尔霉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将第一级发酵混料的含水率控制在45-5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所述第一级发酵产物的含水率为36%-3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所述第一级发酵的温度为20-80℃,所述第一级发酵的时间为7天;优选地,所述第一级发酵过程中第4-7天的发酵温度≤8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步骤d中,所述第二级发酵产物的含水率在35%以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所述第二级发酵的温度为55-110℃,所述第二级发酵的时间为21天;优选地,所述第二级发酵过程中,有14天的发酵温度为55-80℃,有11天的发酵温度在80℃以上。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在第二级发酵过程中,每7-10天搅拌一次;优选地,当第二级发酵的温度≥90℃时,通过自动翻槽降低温度并加快干化速度。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风量加快发酵速度。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f中,将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下物用于进行园林绿化、盐碱地修复或者沙漠化治理。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e中,所述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上物包括废塑料、废纺织品、废玻璃、废木质材料、废纸屑和废骨料。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g:将废塑料、废纺织品、废玻璃送往资源化体系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将废木质材料、废纸屑用于制作生物质燃料;将废骨料用于制作建材或进行填埋处理。本发明所提供的微生物量能转化超高温发酵方法采用采用耐高温耗氧微生物处理有机废弃物,发酵周期较短、无害化彻底且能较好除臭,同时又能较好地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附图说明为使本发明容易理解,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图1是本发明中的有机废弃物的发酵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实施例1中第一级发酵过程中发酵系统的温度变化。图3示出实施例1中第二级发酵过程中发酵系统的温度变化。图4示出实施例1中发酵系统(包括第一级混拌、第一级发酵和第二级发酵)的nh3、h2s和tvoc含量的变化。图5示出实施例1中发酵系统(包括第一级混拌、第一级发酵和第二级发酵)的含水率的变化。图6示出实施例1中发酵处理前后垃圾的量(重量、体积)的变化。图7示出将实施例1中的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下物用于大豆种植施肥的肥效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容易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在详细描述本发明前,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不表示限制性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具有相同的意义。虽然与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和材料类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也可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使用,但是现在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ⅰ.术语本发明中所述用语“有机废弃物”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或液态的有机类物品和物质,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筛下物(主要为厨余垃圾)、蓄禽粪便、市政污泥和餐厨垃圾脱水残渣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所用术语“废弃物”与“废物”和“垃圾”可以互换使用。本发明所述用语“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本发明所述用语“资源化处理”亦称为“精细化处理”,是指分别单独对废金属、废塑料、废纺织品和废玻璃进行进一步处理,使其循环再利用,例如,废塑料制作塑料颗粒、废纺织品制作pet合金或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等。本发明所述用语“垃圾减量化”是指大多废物疏松膨胀,体积庞大,不但增加运输成本费用,而且占用堆填场地大,基于此将固体废物压缩或者液体废物浓缩,或将废物作为资源来开采并进行资源化处理,使垃圾体积缩小至1/10以下,以便运输堆填。本发明所用术语“干化”是指通过菌的作用或高温的作用将垃圾物料中的水分分离、蒸干或脱除。本发明中所述用语“生活垃圾筛下物”是指采用筛分装置对生活垃圾进行筛分所获得的筛下物,其尺寸一般在80mm以下。本发明所述用语“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烹调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废弃的鱼虾、饭菜,过期的食品,丢弃的蔬菜、果皮、果核,丢弃的蛋壳、茶渣、骨头,丢弃的食物、固体食用油脂等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本发明所述用语“餐厨垃圾”俗称泔脚,又称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本发明所述用语“微生物量能转化”是指主要通过微生物复合菌群(芽孢杆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海杆菌、乳酸菌等)的协同作用机制共同完成整个发酵过程:中温菌群在好氧发酵过程中将温度升高至70℃左右,在这一温度条件下中温菌群进入休眠或死亡的代谢状态。此时,在特定酶和温度的双重激活下,超高温噬热菌的生长和增殖开始活跃,在无外源加热条件下,最高发酵温度可达100℃,利用其较强的氧化还原和合成能力将有机质协同降解为稳定的腐殖质,同时合成大量有效态矿质元素,形成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菌混合物。本发明所述用语“超高温发酵”是指发酵温度≥80℃的好氧发酵过程。本发明所述用语“中温”是指在室温到70℃(含室温,不含70℃)范围内的发酵温度。本发明所述用语“高温”是指在70-80℃(含70℃,不含80℃)范围内的发酵温度。本发明所述用语“发酵系统”是指包括用于发酵的发酵隧道或发酵槽及其所含的作为发酵原料的有机废弃物和发酵菌种,以及发酵过程中的代谢产物等等。本发明中所述用语“废无机骨料”是指包括水泥块、混凝土块、土块、石块和/或石子、灰石和废瓷片等的不含有机质的废料,本发明中亦称为“无机骨料”或“废骨料”。本发明所述用语“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例如第二级发酵产物的筛上物废纸、废木质材料等用作燃料;具体说来是将生物质材料,例如第二级发酵产物的筛上物废纸、废木质材料等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本发明中所述“tvoc”(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是指总挥发性有机物;而美国环境署(epa)对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的定义是: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铵外,任何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的含碳化合物。ⅱ.实施方案如前所述,目前较为成熟的垃圾处理方法均存在这样或者那样一些问题,尤其中,传统堆肥工艺存在发酵周期长、温度低、无害化不彻底、臭味严重等问题,鉴于此,本发明人对堆肥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发明人研究发现,采用耐高温耗氧微生物处理有机废弃物,发酵周期较短、无害化彻底且能较好除臭,同时又能较好地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发现做出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有机废弃物的发酵处理方法属于一种有机废弃物超高温发酵处理方法,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机废弃物的发酵处理方法包括:步骤a,将有机废弃物与第一级发酵菌种混拌后,获得第一级发酵混料;步骤b,对第一级发酵混料进行第一级发酵处理,获得第一级发酵产物;步骤c,将第一级发酵产物与第二级发酵菌种混拌后,获得第二级发酵混料;步骤d,对第二级发酵混料进行第二级发酵处理,获得第二级发酵产物;步骤e,对第二级垃圾发酵产物进行筛分,获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上物和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下物;步骤f,将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下物用作后续批次发酵处理的发酵菌种(原菌)。本发明中,所述有机废物包括生活垃圾筛下物(主要为厨余垃圾)、蓄禽粪便、市政污泥和餐厨垃圾脱水残渣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步骤e中用于筛分的“筛分构件”的筛孔为7-25mm,优选位7mm。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发酵处理过程,除了在上述步骤a和步骤c中加入的外源性发酵菌种(即发酵菌种)外,在垃圾中本身也存在一定量的菌,实际上本发明中发酵处理是在外源性中温菌、外源性超高温菌以及垃圾中本身所含的菌群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有机废弃物超高温发酵处理,除了垃圾中本身所含的菌之外,根据本发明方法需要加入外源性发酵菌种(即发酵菌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在常温常压下,将有机废弃物与第一级发酵菌种进行混拌后,获得第一级发酵混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这里的所谓常温是指除了有机废弃物、第一级发酵菌种自身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外,不另外对有机废弃物和第一级发酵菌种进行任何升温和降温处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在步骤c中,在常温常压下,将第一级发酵产物与第二级发酵菌种混拌后,获得第二级发酵混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这里的所谓常温是指除了第一级发酵产物、第二级发酵菌种自身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外,不另外对第一级发酵产物和第二级发酵菌种进行任何升温和降温处理。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发酵菌种以种子液或以固体粉末状种料的形式加入,优选以固体粉末状种料的形式加入。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有机废弃物的总重量计,所述固体粉末状种料的加入量为15%-100%(w/w),进一步优选为30%-80%(w/w)。在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体粉末状种料的菌密度≥2×108cfu/g。本发明中,所述发酵菌种包括海洋栖热菌、假薄壁杆菌、短波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菌、高温放线菌、分解菌、芽孢杆菌、迈勒吉尔霉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海洋栖热菌、假薄壁杆菌、芽孢杆菌、短波单胞菌、高温放线菌和迈勒吉尔霉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对于发酵菌种相应的菌株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采用商购或市售的方式获得,也可以是使用者筛选的相关菌株。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体粉末状种料是采用发酵菌种的相应菌株通过驯化或种子培养或发酵培养的方式制得。例如,在一些例子中,所述发酵菌种可以由海洋栖热菌(oceanobacillus)、假薄壁杆菌(pseudogracillibacillus)、芽孢杆菌(bacillus)、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和迈勒吉尔霉菌(melghirimyces)相应的菌种经种子培养获得的固体粉末状种料按照海洋栖热菌:假薄壁杆菌:芽孢杆菌:短波单胞菌:高温放线菌:迈勒吉尔霉菌=(1.5-1):(1.5-1):(1.5-1):(1.5-1):(1.5-1):1,优选为1.5:1.5:1.5:1.5:1.5:1的质量比配制而成,该发酵菌种可以用作首批首次混拌发酵菌种。其中,各菌种的相应的固体粉末状种料由至少一株该菌种的相应的菌株经种子培养获得;当某一菌种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应的菌株时,各菌种的相应的固体粉末状种料由相应的该菌种相应的各菌株经种子培养获得的固体粉末状种料按照1:1的质量比配制而成。上述发酵菌种中,海洋栖热菌(oceanobacillus)、假薄壁杆菌(pseudogracillibacillus)、芽孢杆菌(bacillus)、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均为超高温菌。再例如,在一些例子中,可以采用本发明发酵过程中的所产生的粒径在25-7mm以下,优选为7mm以下的发酵产物筛下物(原菌)作为后续批次发酵处理过程中的第一级发酵菌种的固体粉末状种料与有机废弃物混拌,获得第一级发酵混料,和/或采用本发明发酵过程中的所产生的粒径在25-7mm以下,优选为7mm以下的发酵产物筛下物(原菌)作为后续批次发酵处理过程中第二级发酵菌种的固体粉末状种料与第一级发酵产物混拌,获得第二级发酵混料。本发明中所述后续批次的发酵处理可以是本批次发酵处理所对应的下一批次的发酵处理,也可以是本批次发酵处理后续的若干批次的发酵处理。本发明中对于种子培养的方法、条件和培养基组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或者菌种供应商推荐的培养的方法、条件和培养基组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步骤a中,将第一级发酵混料的含水率控制在45-55%。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采用铲车将菌种与经过沥水的生活垃圾筛下物按照一定比例卸料置于暂存槽内,然后进行混拌,控制混拌后含水率达到45-55%左右,最后将混拌均匀的垃圾运至一次强制隧道发酵槽内进行一次发酵。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所述第一级发酵产物的含水率为36%-39%。第一级发酵为强制发酵,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混合完成后用铲车将混合物推入密闭强制一次性发酵隧道槽(布料机进料效果会更好,因为堆体比较蓬松)内,控制一定的曝气风量,在密闭隧道槽里停留7天左右的时间,堆体含水率为36%-39%左右,一次发酵完成。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b中,所述第一级发酵的温度为20-80℃,所述第一级发酵的时间为7天;优选地,所述第一级发酵过程中第4-7天的发酵温度≤80℃。这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级发酵过程中第4-7天的发酵温度最高为8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在步骤d中,所述第二级发酵产物的含水率在35%以下。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所述第二级发酵的温度为55-110℃,所述第二级发酵的时间为21天;优选地,所述第二级发酵过程中,有14天的发酵温度为55-80℃,有11天的发酵温度在80℃以上。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d中,在第二级发酵过程中,每7-10天搅拌一次;优选地,当第二级发酵的温度≥100℃时,通过自动翻槽降低温度并加快干化速度。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风量加快发酵速度。第二级发酵为深度熟化过程,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阶段发酵隧道由很多带有通风孔的混凝土盖板和风道组成。不同的风道都是由风阀(0-100%)与地下的通风管线相连。通过调节阀门控制风压和风速,以保证发酵温度不低于技术要求的最低值,即在发酵过程中进行通风,当堆体温度达到100℃左右时进行翻槽降温,进行脱水、腐熟,完成第二级发酵,实现含水率35%以下。二次深度熟化时间约21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f中,将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下物用于进行园林绿化、盐碱地修复或者沙漠化治理。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e中,所述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上物包括废塑料、废纺织品、废玻璃、废木质材料、废纸屑和废骨料。其中,所述废木质材料可以理解为一切木质的材料,优选为废竹木。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g:将废塑料、废纺织品、废玻璃送往资源化体系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将废木质材料、废纸屑用于制作生物质燃料;将废骨料用于制作建材或进行填埋处理。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熟化堆肥采用滚筒筛进行筛分,筛下25mm-7mm以下,优选为7mm以下的筛下物后续循环作为菌种或通过组方优化后进行园林绿化、盐碱地修复或者沙漠化治理应用;筛上轻质物塑料、废纺织品、废玻璃可运往相应资源化体系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木棒和/或废竹木、废纸屑等高热值垃圾可进行碳化处理,剩余土块、石块和瓷片等废无机骨料可用于制作建材或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本发明中对“含水率监测构件”(亦称为含水率监测装置或含水率在线监控装置)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本领域通用含水率在线监测装置,可以是市售或商购含水率在线监测装置。本发明中对“温度监测构件”(亦称为温度监测装置或温度在线监控装置)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本领域通用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可以是市售或商购温度在线监测装置。本发明中对于有机质监测方法及设备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有机质检测方法及设备。本发明中对于菌密度检测方法及设备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是本领域常规菌密度检测方法及设备。本发明中有机质、总氮、磷、钾、水分、酸碱度、总砷、总汞、总铅、总镉、总铬、粪大肠菌群数、蛔虫卵死亡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525-2012)进行检测。ⅲ、实施例实施例1:1、对生活垃圾筛下物(主要为厨余垃圾产生的)进行发酵处理。(1)将有机废弃物(生活垃圾筛下物)与第一级发酵菌种混拌后,获得第一级发酵混料:采用铲车将菌种(固体粉末状种料)与经过沥水的生活垃圾筛下物按照一定比例卸料置于暂存槽内,然后进行混拌,控制混拌后含水率达到45-55%左右,获得第一级发酵混料。基于有机废弃物的总重量计,所述固体粉末状种料(菌种)的加入量30%-80%(w/w),所述固体粉末状种料的菌密度≥2×108cfu/g。(2)对第一级发酵混料进行第一级发酵处理,获得第一级发酵产物:混合完成后用铲车将混合物推入密闭强制一次性发酵隧道槽(布料机进料效果会更好,因为堆体比较蓬松)内,控制一定的曝气风量,在密闭隧道槽里停留7天左右的时间,至堆体含水率为36%-39%(w/w)左右,一次发酵完成。(3)将第一级发酵产物与第二级发酵菌种混拌后,获得第二级发酵混料。基于第一级发酵产物的总重量计,所述固体粉末状种料(菌种)的加入量为30%-80%(w/w),所述固体粉末状种料的菌密度≥2×108cfu/g。(4)对第二级发酵混料进行第二级发酵处理,获得第二级发酵产物;该阶段发酵隧道由很多带有通风孔的混凝土盖板和风道组成。不同的风道都是由风阀(0-100%)与地下的通风管线相连。通过调节阀门控制风压和风速,保证发酵温度有利于发酵堆肥,即在发酵过程中进行通风,当堆体温度达到100℃左右时进行翻槽降温,进行脱水、腐熟,完成第二级发酵,实现含水率35%以下。第二次深度熟化(发酵)时间约21天。(5)对第二级垃圾发酵产物进行筛分,获得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上物和第二级发酵产物筛下物:熟化堆肥(第二级垃圾发酵产物)采用7mm的滚筒筛进行筛分,筛下7mm以下的筛下物后续循环作为发酵菌种或通过组方优化后进行园林绿化、盐碱地修复或者沙漠化治理应用;筛上物中轻质物塑料、废纺织品、废玻璃可运往相应资源化体系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木棒和/或废竹木、废纸屑等高热值垃圾用于制作生物质燃料,剩余土块、石块和瓷片之类的废无机骨料可用作建材或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6)对于第一批次的发酵处理,所述第一级发酵菌种和第一级发酵菌种分别由海洋栖热菌(oceanobacillus)、假薄壁杆菌(pseudogracillibacillus)、芽孢杆菌(bacillus)、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和迈勒吉尔霉菌(melghirimyces)相应的菌种经种子培养获得的固体粉末状种料按照海洋栖热菌:假薄壁杆菌:芽孢杆菌:短波单胞菌:高温放线菌:迈勒吉尔霉菌=1.5:1.5:1.5:1.5:1.5:1的质量比配制而成。对于后续批次的发酵处理,第一级发酵菌种和第一级发酵菌种分别为第一批次发酵过程中的所产生的粒径在7mm以下的发酵产物筛下物。2、工艺过程具体参数检测:(1)发酵过程温度检测通过选用不同发酵周期的测试,实施例1中一级发酵过程中发酵系统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二级发酵过程中发酵系统的温度变化如图3所示,考虑到一天中不同时间点存在温差,图2和图3中分别检测一天中9:00、13:00和16:00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时间点的温度变化曲线。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与传统的发酵周期相比,本发明的发酵周期由45天缩短至28天,其中,55℃-80℃的发酵时间为14天,80℃以上的发酵时间为11天,平均温度72.5℃,最高温度110℃。(2)发酵前后臭气检测发酵过程中对臭气进行了全过程的检测,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混拌原菌(本发明中的发酵菌种)后,臭味得到有效控制。(3)发酵前后含水率变化发酵过程中对物料含水率进行了全过程的监测,含水率变化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经过周期28天的超高温发酵,发酵产物含水率可降低至35%以下。3、减量化效果表1发酵后产物组分分析种类占比(%)(w/w)新增菌量15-30废塑料2-5废玻璃2-6废纸屑2-6废纺织品1-5废竹木1-4无机骨料1-10水分、气体减重40-70误差范围2-10对实施例1中发酵处理前后垃圾的量进行统计,结果如图6所示,对多批次的发酵产物组分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发酵完成后,平均重量减重53.83%,体积减容53.7%。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每批次有机废弃物原料含水率不同,发酵产物中,新菌增量占比(以生活垃圾筛下物总量计)为15-30%(w/w),水气挥发量占比(以生活垃圾筛下物总量计)为40%-70%(w/w)左右。4、资源化无害化效果对不同批次的发酵产物进行了送样检测分析(第三方权威资质检测中心,乌鲁木齐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并参照国家农业部发布的有机肥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发酵产物在有机质、总养分、水分、ph值等方面完全符合标准。另外还对发酵产物进行了肥效测试,分别选取了一种常见小青菜和盆栽做测试,以未施加任何有机肥的为参照,添加发酵产物后的青菜和盆栽长势与市售有机肥的效果相当。发酵产物经市园林绿化局现场抽检检测,5项重金属含量符合有机肥标准要求,粪大肠菌群数远远低于标准,蛔虫卵死亡率可达100%,远高于传统堆肥死亡率95%,无害化彻底、充分。表25.发酵产物肥效测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肥效测试,选取大豆做种植测试,以未施加任何有机肥的为参照(空白对照),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添加发酵产物后的大豆长势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具有显著的肥效。应当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通过参照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其中所用的词语为描述性和解释性词汇,而不是限定性词汇。可以按规定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修改,以及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对本发明进行修订。尽管其中描述的本发明涉及特定的方法、材料和实施例,但是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限于其中公开的特定例,相反,本发明可扩展至其他所有具有相同功能的方法和应用。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