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1602发布日期:2019-01-05 10:00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没有引起多大重视,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而堆放和填埋则需耗用大量的征地、垃圾清运等建设资金,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扬尘又加重了环境污染。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如此巨量的建筑垃圾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随意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既占地又污染环境,形成垃圾围村、围城的现象,严重影响城乡形象。随着保护耕地和环境保护的加强,传统的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环保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该方法生产的烧结砖,成本低廉、性能优异、质量稳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所述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垃圾剔除钢筋后,加水常温覆膜陈化3-7天,破碎得到再生骨料,筛分得到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和混合成干料,加水搅拌得到混合浆料,混合浆料的含水率为16±2%;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浆料砌筑成型,转移至窑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950-1050℃,烧结时间为240-300min,得到建筑用烧结砖。

进一步的,所述矿渣为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矿渣中cao、sio2和al2o3的含量占92%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的质量份组成如下:再生骨料70-90份、矿渣微粉5-10份、煤渣2-8份、碱渣3-7份、石膏粉4-8份、水泥10-20份。

进一步的,所述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的质量份组成如下:再生骨料80份、矿渣微粉8份、煤渣5份、碱渣5份、石膏粉6份、水泥15份。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添加的矿渣微粉为高炉炼铁中形成的副产品,在炼铁过程中,氧化铁在高温下还原成金属铁,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杂质与石灰等反应生成以硅酸盐和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过淬冷成质地疏松、多孔的粒状物,与建筑垃圾混合,渗入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中,在混凝土内部的碱性环境中,矿粉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ca(0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而且能促进水泥进一步水化生成更多的c-s-h凝胶,使集料界面区的ca(0h)2晶粒变小,改善了混凝土微观结构,降低了水泥浆体的孔隙率,提高了集料界面粘结力,使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2、本发明的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出的烧结砖刚性、抗压性等其他力学性能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所述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垃圾剔除钢筋后,加水常温覆膜陈化3天,破碎得到再生骨料,筛分得到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和混合成干料,加水搅拌得到混合浆料,混合浆料的含水率为16±2%;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的质量份组成如下:再生骨料70份、矿渣微粉5份、煤渣2份、碱渣3份、石膏粉4份、水泥10份;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浆料砌筑成型,转移至窑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950-1050℃,烧结时间为240min,得到建筑用烧结砖。

其中,矿渣为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品,矿渣中cao、sio2和al2o3的含量占92%以上。

实施例2

一种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所述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垃圾剔除钢筋后,加水常温覆膜陈化5天,破碎得到再生骨料,筛分得到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和混合成干料,加水搅拌得到混合浆料,混合浆料的含水率为16±2%;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的质量份组成如下:再生骨料75份、矿渣微粉6份、煤渣3份、碱渣4份、石膏粉5份、水泥12份;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浆料砌筑成型,转移至窑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950-1050℃,烧结时间为240min,得到建筑用烧结砖;

其中,矿渣为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品,矿渣中cao、sio2和al2o3的含量占92%以上。

实施例3

一种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所述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垃圾剔除钢筋后,加水常温覆膜陈化5天,破碎得到再生骨料,筛分得到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和混合成干料,加水搅拌得到混合浆料,混合浆料的含水率为16±2%;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的质量份组成如下:再生骨料80份、矿渣微粉8份、煤渣5份、碱渣5份、石膏粉6份、水泥15份;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浆料砌筑成型,转移至窑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950-1050℃,烧结时间为240min,得到建筑用烧结砖。

其中,矿渣为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品,矿渣中cao、sio2和al2o3的含量占92%以上。

实施例4

一种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所述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垃圾剔除钢筋后,加水常温覆膜陈化7天,破碎得到再生骨料,筛分得到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和混合成干料,加水搅拌得到混合浆料,混合浆料的含水率为16±2%;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的质量份组成如下:再生骨料85份、矿渣微粉8份、煤渣6份、碱渣5份、石膏粉7份、水泥18份;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浆料砌筑成型,转移至窑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950-1050℃,烧结时间为240min,得到建筑用烧结砖。

其中,矿渣为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品,矿渣中cao、sio2和al2o3的含量占92%以上。

实施例5

一种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所述烧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建筑垃圾剔除钢筋后,加水常温覆膜陈化7天,破碎得到再生骨料,筛分得到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

(2)将步骤(1)中得到的粒径为2-5mm的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和混合成干料,加水搅拌得到混合浆料,混合浆料的含水率为16±2%;再生骨料与矿渣微粉、煤渣、碱渣、石膏粉、水泥的质量份组成如下:再生骨料90份、矿渣微粉10份、煤渣8份、碱渣7份、石膏粉8份、水泥20份;

(3)将步骤(2)中的混合浆料砌筑成型,转移至窑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950-1050℃,烧结时间为300min,得到建筑用烧结砖。

其中,矿渣为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副产品,矿渣中cao、sio2和al2o3的含量占92%以上。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目的是:1、本发明中添加的矿渣微粉为高炉炼铁中形成的副产品,在炼铁过程中,氧化铁在高温下还原成金属铁,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杂质与石灰等反应生成以硅酸盐和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过淬冷成质地疏松、多孔的粒状物,与建筑垃圾混合,渗入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中,在混凝土内部的碱性环境中,矿粉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ca(0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而且能促进水泥进一步水化生成更多的c-s-h凝胶,使集料界面区的ca(0h)2晶粒变小,改善了混凝土微观结构,降低了水泥浆体的孔隙率,提高了集料界面粘结力,使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2、本发明的建筑垃圾烧结砖的烧结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出的烧结砖刚性、抗压性等其他力学性能强。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