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肥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6831发布日期:2019-03-13 22:5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肥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通常可在植物体内传导至作用部位,能促进或抑制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某些步骤,改变植物的性状,使之向符合人类需要的意愿生长发育。

目前,通过施用单一品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或改善农作物果实品质,但存在营养积累差,提高产量或改善果实品质效果差,还可能产生药害危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药肥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所述药肥组合物能够延迟农作物果实采收期,增强农作物树体抗逆性,减少农作物落果,增加农作物产量与提高农作物果实品质,提升食用和经济价值,且可避免药害危险的产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肥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活性成分a5-100份,活性成分b5-100份;所述活性成分a为s-诱抗素,所述活性成分b为对氯苯氧乙酸及其钠盐、铵盐。

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b为对氯苯氧乙酸钠。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药肥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20-80份,活性成分b20-80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药肥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5-100份,活性成分b5-100份,活性成分c500-2500份;所述活性成分c为植物营养剂。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药肥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20-80份,活性成分b20-80份,活性成分c1000-2000份。

优选的,以重量份计,所述药肥组合物由s-诱抗素20-80份,对氯苯氧乙酸20-80份,植物营养剂1000-2000份组成。

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c选自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和糖醇螯合液体肥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活性成分c为含腐植酸水溶肥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肥制剂,由上述的药肥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制剂剂型为按照农药通用的加工工艺加工成可接受的任何剂型。

优选的,所述的制剂剂型为水剂或可溶粉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药肥组合物在延迟农作物果实采收期,增强农作物树体抗逆性,减少农作物落果,增加农作物产量与提高农作物果实品质上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减少落果为减少越冬留树保鲜期间的落果。

优选的,所述农作物为柑橘。

优选的,所述柑橘包括:不知火、丑柑、春见、椪柑、沃柑、脐橙、甜橙。

优选的,所述药肥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农作物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

优选的,所述药肥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所述活性成分a的施用浓度为5-100ppm,所述活性成分b的施用浓度为5-100ppm。

优选的,所述药肥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所述活性成分a的施用浓度为5-100ppm,所述活性成分b的施用浓度为5-100ppm,所述活性成分c的施用浓度为500-2500ppm。

优选的,所述药肥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所述活性成分a的施用浓度为20-80ppm,所述活性成分b的施用浓度为20-80ppm,所述活性成分c的施用浓度为1000-2000ppm。

所述份以克计。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所述活性成分a为s-诱抗素,s-诱抗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诱导植物产生对不良生长环境(逆境)的抗性,诱导植物产生植物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耐盐性。逆境胁迫时,s-诱抗素在细胞间传递逆境信息,诱导植物机体产生各种对应的抵抗能力:在土壤干旱胁迫下,s-诱抗素启动叶片细胞质膜上的信号传导,诱导叶面气孔不均匀关闭,减少植物体内水分蒸腾散失,提高植物抗干旱的能力;在寒冷胁迫下,s-诱抗素启动细胞抗冷基因的表达,诱导植物产生抗寒能力;在病虫害胁迫下,s-诱抗素诱导植物叶片细胞pin基因活化,产生蛋白酶抑制物阻碍病原和害虫进一步侵害,减轻植物机体的受害程度;在土壤盐渍胁迫下,s-诱抗素诱导植物增强细胞膜渗透调节能力,降低干物质的钠离子含量,提高pep羧化酶活性,增强植株的耐盐能力。另外,s-诱抗素还是平衡植物内源激素和有关生长活性物质代谢的关键因子。具有促进植物平衡吸收水、肥和协调体内代谢的能力。可有效调控植物的根/冠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所述活性成分b为对氯苯氧乙酸及其钠盐、铵盐,是属于生长素活性的苯氧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吸收,生物活性持续时间较长,其生理作用类似内源生长素:刺激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具有促进生长、阻止离层形成、促进坐果与诱导单性结实的作用。特别地,对氯苯氧乙酸在果树应用中除了有保果作用外,还可抑制柑橘果蒂叶绿素的降解,从而延迟柑橘成熟、从而对果实起到保鲜作用。另外,对氯苯氧乙酸消解迅速,可应用于大多数食用作物和果树,安全性比2,4-滴高,不易产生药害。

所述活性成分c选自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和糖醇螯合液体肥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氨基酸水溶肥料中微量元素,易被作物吸收进入植物体内而被利用,对调节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减轻作物病虫害、提高养分利用率。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以刺激植物生理代谢,促进生根发芽,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增强植物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虫害等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植物体的营养调控能力,促进氮、磷、钾、钙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品、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作作物抗逆性。糖醇螯合液体肥料,在干旱、冻害、盐害等逆境下,调节细胞渗透性,从而增强植物适应逆境的能力,糖醇分子量低,有利于携带养分进入植物内,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通过组分筛选和配比,采用活性成分as-诱抗素和活性成分b对氯苯氧乙酸及其钠盐复配,该组合物或含有该组合物的制剂于农作物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活性成分a诱导植物产生对不良生长环境(逆境)的抗性,平衡植物内源激素和有关生长活性物质代谢,促进植物平衡吸收水、肥和协调体内代谢的能力,调控植物的根/冠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活性成分b刺激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促进生长、阻止离层形成、促进坐果与诱导单性结实。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够延迟农作物果实采收期,增强农作物树体抗逆性,减少农作物落果,增加农作物产量与提高农作物果实品质,提升食用和经济价值。同时,通过组分筛选和配比,在减低落果率、减低发病率、提高可溶性固形物、降低总酸量、增加固酸比、提高可食率方便均表现出协同增效的效果。其中,延迟农作物果实采收期,可避开上市高峰,为市场转暖、联系促销、政府协调服务腾出时段空间和市场空间;并让果实留树继续发育生长,提升品质,增加产值。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通过组分筛选和配比,用活性成分as-诱抗素、活性成分b对氯苯氧乙酸及其钠盐和活性成分c为植物营养剂复配,该组合物或含有该组合物的制剂于农作物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在活性成分as-诱抗素、活性成分b对氯苯氧乙酸作用的基础上,活性成分c提高植物体的营养调控能力,提高养分的利用率。进一步延迟果实采收期,增强树体抗逆性,减少落果,提高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与提高农作物果实品质,提升食用和经济价值。同时,通过组分筛选和配比,在减低落果率、减低发病率、提高可溶性固形物、降低总酸量、增加固酸比、提高可食率方便均表现出协同增效的效果。进一步的,本发明优选活性成分c为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以刺激植物生理代谢,促进生根发芽,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增强植物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虫害等能力,与活性成分a、活性成分b复配,在增加农作物产量与提高农作物果实品质方面具体更好的效果。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或含有该组合物的制剂于农作物施用,优选柑橘,包括不知火、丑柑、春见、椪柑、沃柑、脐橙、甜橙多种柑橘品种,适用范围广。自然条件下,柑橘成熟的果实不及时采收就会自行脱落或者品质下降。留树保鲜会延长到第二年花芽分化期间,留树保鲜消耗了大量树体内贮藏的养分,势必会对树体造成一定影响。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从防落果和营养的均衡供应的效果上提供了柑桔产量和果实品质。同时施用方便,避免套袋、地膜覆操作非常麻烦,成本极高的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环境友好,对植物无有强烈的生理活性,避免药害的产生。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稳定性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17

(一)

表1:药肥组合物组分与含量,及含药肥组合物的制剂剂型表

(二)应用试验实施例

实施例11

不知火越冬留树保鲜应用试验

1、供试品种:不知火杂柑

2、试验地点:眉山市白马镇

3、试验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3月

4、管理水平:柑橘整体树势良好,挂果量大,无红蜘蛛侵害,土壤为壤土。喷施药剂后常规病虫害管理。

5、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药剂和1个清水对照,每个药剂处理为3株树,每处理重复3株,施药方式为全株喷雾,重点喷果实。施药次数3次,于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处理药剂稀释倍数见表2,其中,药剂中s-诱抗素使用浓度20ppm,对氯苯氧乙酸使用浓度80ppm。

表2:药剂处理浓度设计

6试验调查及评价指标:

采摘期随机选取每个处理的30个样果进行果品指标评价。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按鲜柑橘gb/t12947-2008标准4.2“柑橘鲜果等级要求”分等,对比不同处理的优等果、一等果、二等果所占比例。

7检测结果分析:

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及采摘期的测定见表3:

表3

7.3结果分析: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果形、果面缺陷及色泽均达到gb/t12947-2008中优等果等级标准,其它处理最高达到一等果标准,清水对照基本达二等果标准。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采摘期延迟2-3个月。

实施例12

沃柑越冬留树保鲜应用试验

1、供试品种:沃柑杂柑

2、试验地点:眉山市丹棱县

3、试验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3月

4、管理水平:柑橘整体树势良好,挂果量大,无红蜘蛛侵害,土壤为壤土。喷施药剂后常规病虫害管理。

5、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药剂和1个清水对照,每个药剂处理为3株树,每处理重复3株,施药方式为全株喷雾,重点喷果实。施药次数3次,于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处理药剂稀释倍数见表4,其中,药剂中s-诱抗素使用浓度5ppm,对氯苯氧乙酸使用浓度100ppm,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使用浓度500ppm。

表4:药剂处理浓度设计

6试验调查及评价指标:

采摘期随机选取每个处理的30个样果进行果品指标评价。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按鲜柑橘gb/t12947-2008标准4.2“柑橘鲜果等级要求”分等,对比不同处理的优等果、一等果、二等果所占比例。

7检测结果分析:

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及采摘期的测定见表5:

表5

7.3结果分析: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果形、果面缺陷及色泽均达到gb/t12947-2008中优等果等级标准,其它处理最高达到一等果标准,清水对照基本达二等果标准。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采摘期延迟2-3个月。

实施例13

春见(耙耙柑)越冬留树保鲜应用试验

1、供试品种:春见(耙耙柑)杂柑

2、试验地点:成都市蒲江县

3、试验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3月

4、管理水平:整体树势良好,挂果量大,无红蜘蛛侵害,土壤为壤土。喷施药剂后常规病虫害管理。

5、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药剂和1个清水对照,每个药剂处理为3株树,每处理重复3株,施药方式为全株喷雾,重点喷果实。施药次数3次,于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处理药剂稀释倍数见表6,其中,药剂中s-诱抗素使用浓度20ppm,对氯苯氧乙酸使用浓度20ppm,腐植酸水溶肥料使用浓度1000ppm。

表6:药剂处理浓度设计

6试验调查及评价指标:

采摘期随机选取每个处理的30个样果进行果品指标评价。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按鲜柑橘gb/t12947-2008标准4.2“柑橘鲜果等级要求”分等,对比不同处理的优等果、一等果、二等果所占比例。

7检测结果分析:

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及采摘期的测定见表7:

表7

7.3结果分析: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果形、果面缺陷及色泽均达到gb/t12947-2008中优等果等级标准,其它处理最高达到一等果标准,清水对照基本达二等果标准。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采摘期延迟3-4个月。

实施例14

清见杂柑越冬留树保鲜应用试验

1、供试品种:清见杂柑

2、试验地点:成都市简阳市

3、试验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3月

4、管理水平:整体树势良好,挂果量大,无红蜘蛛侵害,土壤为壤土。喷施药剂后常规病虫害管理。

5、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药剂和1个清水对照,每个药剂处理为3株树,每处理重复3株,施药方式为全株喷雾,重点喷果实。施药次数3次,于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处理药剂稀释倍数见表8,其中,药剂中s-诱抗素使用浓度80ppm,对氯苯氧乙酸使用浓度80ppm,含海藻酸水溶肥料使用浓度2000ppm。

表8药剂处理浓度设计

6试验调查及评价指标:

采摘期随机选取每个处理的30个样果进行果品指标评价。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按鲜柑橘gb/t12947-2008标准4.2“柑橘鲜果等级要求”分等,对比不同处理的优等果、一等果、二等果所占比例。

7检测结果分析:

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及采摘期的测定见表8:

表8

7.3结果分析:

采用本发明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果形、果面缺陷及色泽均达到gb/t12947-2008中优等果等级标准,其它处理最高达到一等果标准,清水对照基本达二等果标准。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采摘期延迟2-3个月。

实施例15晚熟甜橙-塔罗科血橙越冬留树保鲜应用试验

1、供试品种:晚熟甜橙-塔罗科血橙

2、试验地点:四川省资中县

3、试验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3月

4、管理水平:整体树势良好,挂果量大,无红蜘蛛侵害,土壤为壤土。喷施药剂后常规病虫害管理。

5、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药剂和1个清水对照,每个药剂处理为3株树,每处理重复3株,施药方式为全株喷雾,重点喷果实。施药次数3次,于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处理药剂稀释倍数见表9,其中,药剂中s-诱抗素使用浓度100ppm,对氯苯氧乙酸使用浓度5ppm,含腐植酸螯合水溶肥料+糖醇螯合水溶肥料(1:1)使用浓度1000ppm。

表9:药剂处理浓度设计

6试验调查及评价指标:

采摘期随机选取每个处理的30个样果进行果品指标评价。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按鲜柑橘gb/t12947-2008标准4.2“柑橘鲜果等级要求”分等,对比不同处理的优等果、一等果、二等果所占比例。

7检测结果分析:

果实外观(果形、果面缺陷、色泽)及采摘期的测定见表10:

表10

7.3结果分析:

采用本发明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果形、果面缺陷及色泽均达到gb/t12947-2008中优等果等级标准,其它处理最高达到一等果标准,清水对照基本达二等果标准。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处理的果实采摘期延迟3-4个月。

实施例16

室内盆栽增效试验

1、试验对象:不知火杂柑。

2、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2061.2-2011》植物生长调节剂第2部分:促进、抑制植株生长试验茎叶喷雾,盆栽法;利用组分混用后的组合物和单剂分别处理不知火杂柑,处理方法为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施药后待表面药液自然风干,移至室内生长,观察生长情况。

3、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落果率,发病率,计算得出相对空白对照落果率降低率d1和发病率降低率d2。

落果率=总落果数/总采收果数*100%

发病率=青绿霉病果数/总采收果数*100%

4、评价方法: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1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1相比较;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2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2相比较;

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率=(试验数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100%;

gowing公式: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试验结果见表11。

表11各单剂或组合物对室内盆栽不知火杂柑的影响实验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述活性成分a5-100份,所述活性成分b5-100份时,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降低落果率,发病率效果明显,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17

室内盆栽增效试验

1、试验对象:沃柑杂柑。

2、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参照《gb-t17980.139-2004_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利用组分混用后的组合物和单剂分别处理沃柑杂柑:处理方法为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以喷施等量药液为基础,设22个处理,4次重复,共88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保持每个小区的原始条件一致;观察生长情况。

4、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可食率,计算得出相对空白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长率d3、总酸(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率d4、固酸比增长率d5、可食率增长率d6。

可溶性固形物:指果汁中能溶于水的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以百分率表示。按gb/t8210手持式糖量计检测。

总酸量:是指果汁中所含有的可滴定酸总量,以柠檬酸计。含量按gb/t8210指示剂法测定。

固酸比: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之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含糖量高,比值越小,说明含糖量低。即: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

可食率:可供食用的部分与整果重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可食率(%)=全果重量-(果皮重量+种子重量)/全果重量*100。

4、评价方法: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3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3相比较;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4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4相比较;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5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5相比较;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6与gowing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6相比较;

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率=(试验数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100%;

gowing公式:e=x+y-xy/100;x、y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增加率或实际减少率。

试验结果见表12、13。

表12各单剂或组合物对沃柑杂柑的影响实验

表13各单剂或组合物对沃柑杂柑的影响实验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述活性成分a5-100份,所述活性成分b5-100份时,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提高可溶性固形物、降低总酸量、增加固酸比、提高可食率明显,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18

室内盆栽增效试验

5、试验对象:不知火杂柑。

6、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2061.2-2011》植物生长调节剂第2部分:促进、抑制植株生长试验茎叶喷雾,盆栽法;利用组分混用后的组合物和单剂分别处理不知火杂柑,处理方法为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施药后待表面药液自然风干,移至室内生长,观察生长情况。

7、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落果率,发病率,计算得出相对空白对照落果率降低率d1和发病率降低率d2。

落果率=总落果数/总采收果数*100%

发病率=青绿霉病果数/总采收果数*100%

4、评价方法: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1与colby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1相比较;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2与colby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2相比较;

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率=(试验数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100%;

colby公式:e=xyz/(1002);x、y、z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试验结果见表14。

表14各单剂或组合物对室内盆栽不知火杂柑的影响实验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述活性成分a5-100份,所述活性成分b5-100份,所述活性成分c500-2500份时,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降低落果率,发病率效果明显,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实施例19

室内盆栽增效试验

3、试验对象:沃柑杂柑。

4、实验方法:实验方法:参照《gb-t17980.139-2004_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利用组分混用后的组合物和单剂分别处理沃柑杂柑:处理方法为果实转色期、成熟期、低温来临前各喷施一次,以喷施等量药液为基础,设22个处理,4次重复,共88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保持每个小区的原始条件一致;观察生长情况。

8、数据统计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dps7.05(duncan)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可食率,计算得出相对空白对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长率d3、总酸(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率d4、固酸比增长率d5、可食率增长率d6。

可溶性固形物:指果汁中能溶于水的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以百分率表示。按gb/t8210手持式糖量计检测。

总酸量:是指果汁中所含有的可滴定酸总量,以柠檬酸计。含量按gb/t8210指示剂法测定。

固酸比: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之比值,比值越大,说明含糖量高,比值越小,说明含糖量低。即: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

可食率:可供食用的部分与整果重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可食率(%)=全果重量-(果皮重量+种子重量)/全果重量*100。

4、评价方法: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3与colby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3相比较;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4与colby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4相比较;

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5与colby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5相比较;实际测定的组分混用后的评定指标d6与colby公式得出的理论指标e6相比较;

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大于10%的为协同增效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介于±10%之间的为相加的作用,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值小于-10%的为拮抗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

增长率=(试验数据-空白对照)/空白对照*100%;

colby公式:e=xyz/(100×2);x、y、z为分别单用各组分所得的实际提高率。

试验结果见表15、16。

表15各单剂或组合物对沃柑杂柑的影响实验

表16各单剂或组合物对沃柑杂柑的影响实验

从上表可以看出,所述活性成分a5-100份,所述活性成分b5-100份,所述活性成分c500-2500份时,本发明提供的药肥组合物、提高可溶性固形物、降低总酸量、增加固酸比、提高可食率明显,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上述植物营养剂选自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和糖醇螯合水溶肥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